動物莊園(插圖珍藏紀念版)

動物莊園(插圖珍藏紀念版)

《動物莊園(插圖珍藏紀念版)》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喬治·歐威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莊園(插圖珍藏紀念版)
  • 作者:[英]喬治·歐威爾
  • 譯者:張毅 高孝先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87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208121393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動物莊園》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歐威爾的世界性名著,描述了一場“動物主義”革命的醞釀、興起和最終蛻變,於1945年首次出版。通過寓言的方式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人類在實現美好理想過程中的問題。具有幫助我們反思和警醒的作用。2014年是《動物莊園》誕生70周年的紀念日。也是本書首次與中國大陸讀者見面26周年紀念日,故以珍藏紀念版形式出版紀念。

作品目錄

三版序言 歷史的鏡子
二版序言 為了關懷我們自己
譯序 關於《動物莊園》及其作者喬治·歐威爾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附錄 奧威爾大事記
編後絮語 一個特別的紀念

作者簡介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是英國人,本名埃里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於印度。11歲時就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詩作《醒來吧,英格蘭的小伙子們》。14歲又考入著名的伊頓(Eton)公學,並獲取了獎學金。1921年,布萊爾從伊頓畢業後考取了公職,1927年辭職,寫下了《絞刑》(A Hanging,1931年,此為正式出版年代,下同),《緬甸歲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獵象記》(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這些紀實性作品。
動物莊園(插圖珍藏紀念版)
喬治·歐威爾
1929年,布萊爾寫下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布萊爾用了“喬治·歐威爾”這一筆名。某種程度上說,“奧威爾”的出現,開始了布萊爾的新生活。
1936年,有一位出版商聘請一位屬於“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見證人”的作家,去北部工業區(蘭開郡,約克郡)對工人的窮困狀況作實地調查。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的奧威爾欣然應聘,歷時數月,通過自己的親眼所見,並參考了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碼頭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記述了大量的事實,深切地反映出工業區人民生活的悲慘和世道的黑暗。奧威爾不但據此憤怒地譴責資本主義工業化對人性的摧殘,還主張用社會主義來拯治社會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同年年底,奧威爾與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於保衛共和政府的光榮戰鬥。奧威爾在前線擔任少尉,喉部曾經受過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向卡特洛尼亞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個權威性文獻。
從1930年起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了。這個思想出發點,一直影響到他後期的兩部名作《動物莊園》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創作。
他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僅以《動物莊園》和《1984》而言,他的影響已經不可估量。以至於為了指代某些奧威爾所描述過的社會現象,現代英語中還專門有一個詞叫“奧威爾現象(Orwellian)”。如果說,貫穿奧威爾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貧困”和“政治”這兩個主題,那么激發他這樣寫作的主要動力就是良知和真誠。1950年1月,奧威爾病逝,享年4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