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柯西金擔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開始了長達18年的勃列日涅夫時期。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對當時的蘇聯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注重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史稱勃列日涅夫改革,為“三夫改革”之一。

這一時期的蘇聯大體上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964年到70年代初進行了新一輪的經濟改革。“新經濟體制出台”,經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經濟發展規模擴大,蘇聯綜合國力增 強。第二階段,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經濟改革步伐減緩,停留在對以往改革的調整和修補狀態,沒有任何創新,經濟發展呈現出停滯和下降的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勃列日涅夫改革
  • 外文名:Brezhnev reform
  • 時間:1964-1982
  • 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改革背景,改革過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結果,影響,黨政集中領導體制,個人崇拜盛行,體制弊端,

改革背景

1964年10月,當赫魯雪夫黑海之濱渡假時,勃列日涅夫莫斯科發動了十月政變,赫魯雪夫改革就此失敗。在1964年10月14日的蘇共中央全會上,赫魯雪夫因“年邁和健康狀況惡化”而被解除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同時,勃列日涅夫被選舉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由此,勃列日涅夫的時代到來,改革開始。

改革過程

第一階段

在第一階段,勃列日涅夫主要做了三件事:調整赫魯雪夫時期的政策;積極營造與鞏固權力;探索改革與全面推行新經濟體制。
赫魯雪夫下台時,蘇聯社會經濟已經處於混亂狀態。勃列日涅夫上台後,首要實行的政策就是,在不使蘇聯社會發生大的波動、人心穩定的前提下,儘快地對赫魯雪夫時期的一些具體政策進行調整和糾偏。
他上台後,蘇聯報刊上對赫魯雪夫不點名的批判還在繼續進行。1964年10月17日《真理報》發表題為《蘇共不可動搖的列寧主義總路線》一文指出:“列寧式的黨反對主觀主義和在共產主義建設中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裙帶關係,草率的結論,魯莽冒失的、脫離實際的決定和行動,吹牛皮說大話,根本不顧科學和實際經驗已經研究出來的結論,凡此種種都和列寧式的黨格格不入。共產主義建設是個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事業,它不能容忍官府衙門的工作方法,不能容忍個人單獨作出決議,不能容忍無視民眾實際經驗的態度。”後來,“唯意志論”和“主觀主義”成為蘇聯報刊用來批判赫魯雪夫的代名詞。
勃列日涅夫改革
政策的調整與修改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重新恢復按地區生產特徵建立統一的黨組織與領導機關,取消赫魯雪夫時期以生產原則為基礎分別成立的工業黨組織與農業黨組織。考慮到赫魯雪夫執政後期,黨的集體領導原則遭到嚴重破壞,勃列日涅夫上台後,也像赫魯雪夫上台初期一樣,強調要恢復被史達林破壞了的集體領導原則。這也是史達林逝世後,蘇聯第二次認真地試圖實行集體領導。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比較謹慎。在一段時期內,他與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和最高蘇維埃主席波德戈爾內三人,形成了被稱之為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架構,還通過決議,規定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永遠分離,不得兼任”。
另外,他還試圖改變黨的作風,強調民主與法治。這主要是針對赫魯雪夫時期“唯意志論”、草率決定重大問題等弊端提出來的。勃列日涅夫在剛上台歡迎太空人大會上的講話中說:“我們的制度保障勞動人民享有廣泛權利和政治自由。黨和國家將警惕地捍衛這些權利和自由,恪守社會主義法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
這三個方面的調整,涉及政治領域一些重要問題,對以後開展經濟改革也是十分重要的條件。
儘管勃列日涅夫能力比較弱,但在蘇聯那種高度集權統治下培養出來的領導人,都懂得如何保持自己的個人領導權,勃列日涅夫也不例外。十分了解他的(在二戰期間與其共事的)阿爾祖馬尼揚是這樣描述當時新上任的這位第一書記的:“這個人在權力鬥爭和安插幹部方面是不用別人去教他的”。
經過一番策劃,勃列日涅夫把在他看來對他構成威脅的人物一一排擠出了最高領導圈。當勃列日涅夫地位日益鞏固,三架馬車的構架也逐步解體,集體領導更不復存在。在高度集權的體制下,黨內缺乏民主,集體領導很難實現,最高領導凌駕於政治局之上的局面也很難解決。與此同時,一批保守的、主張廢除蘇共二十大、二十二大有關反史達林個人崇拜的決議的人如契爾年科、吉洪諾夫、謝洛科夫等,紛紛進入最高權力圈。隨著改革的推行,主張改革和反對改革之間的鬥爭也隨之展開。
在調整赫魯雪夫時期的政策與鞏固自己權利的同時,勃列日涅夫上面對國內經濟的種種問題,也看到東歐各國都在推行經濟體制改革,所以在執政的第一個階段,他對經濟體制的改革是持積極支持態度的。
赫魯雪夫執政後期留下了嚴重的農業問題,在全面推行新經濟體制前,他不得不先抓農業改革。針對農業中存在的問題,自蘇共中央全會後,勃列日涅夫在農業方面採取了相關政策與改革措施:實行固定收購和超計畫交售獎勵的制度,凡是農莊、農場超過固定收購計畫指標後交售給國家的農產品,國家按比收購價格高出50%的價格收購。
為了提高物質刺激在促進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從1965年到1979年,農產品共提價7次。蘇聯在不斷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過程中,實行了穩定零售價格的政策。這樣做有利於社會穩定,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某些農產品收購價格超過了零售價格水平,出現了倒掛,如近郊農民拿著大麻袋到城市大量購買麵包用於餵豬;二是財政補貼不斷增加。
完全經濟核算制的農場,可以把大部分利潤留為自己支配,而不是上繳預算。
1964年7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還通過了《集體農莊成員優撫金和補助金法》。該法律指出:蘇聯現已有可能在集體農莊中設立養老金、殘廢優撫金、喪失贍養人員優撫金以及女莊員的妊娠生育補助金,實行更穩定的社會保障制度。法律規定的優撫金和補助金,用農莊和國家的資金來支付,不得從農莊莊員收入中作任何扣除。幾經變更後,農莊的社會保證與保險(放心保)基金,1/3來自農莊,2/3來自國家預算撥款。1965年到1982年,按法律規定領取優撫金(主要是養老金)的農莊莊員人數由800萬人增加到1080萬人。
從1973年開始到勃列日涅夫逝世,農業投資在整個國民經濟的基建投資總額中一直占27%左右。如果把與發展農業直接有關的化肥、農藥、農機、混合飼料、微生物工業部門的投資計算在內,農業投資占整個國民經濟投資總額的30%以上。蘇聯對農業投資的數額,在當時世界各大國中居首位。
勃列日涅夫在對赫魯雪夫後期已醞釀的經濟改革進行繼續試驗與對農業改革的基礎上,決定在工業部門推行新經濟體制。他執政第一階段一直強調,改革要遵循以下三項基本原則進行:擴大企業經營管理的自主權,提高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管理經濟由行政方法與經濟方法相結合,逐步轉向以經濟方法為主,加強經濟槓桿作用;貫徹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結合的原則。這三條,既是實行新經濟體制的原則,也是改革要達到的目標。
勃列日涅夫改革
圍繞這些改革目標,首先,重新建立了部門管理體制。經過改組後,蘇聯工業管理體制大體上又恢復到1957年赫魯雪夫大改組以前的狀況,力圖“把集中的部門管理同共和國和地方的廣泛的經營主動性結合起來”。1965年改組後到1970年,加盟共和國(包括地方)所屬工業產值與聯盟所屬工業產值基本各占50%左右。
其次,在加強企業經營獨立性與經濟刺激方面實行改革,改革計畫體制。在傳統的計畫經濟體制下,國家主要靠下達大量指令性指標來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使企業喪失了獨立性。1965年改革時,國家給企業下達的指標,由赫魯雪夫時期的八類二十多項減為六類九項。
長期以來,由於企業利潤基本上全部上繳,基本建設投資主要靠國家財政的無償撥款。勃列日涅夫時期進行經濟改革時,強調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與企業經營活動結果之間要掛鈎,相當一部分利潤應留給企業。這樣,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除了國家財政撥款外,相當一部分是企業自有資金和銀行長期貸款。
應該說,對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畫經濟體制在改革起步階段的蘇聯來說,勃列日涅夫推行改革的三項原則與目標,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第八個五年計畫時期(1966年-1970年),經濟狀況也要好於赫魯雪夫執政後期的第七個五年計畫時期。
俄羅斯學者菲利波夫對第八個五年計畫的評價是,它是“作為史達林時代以來最成功的一個五年計畫載入蘇聯歷史的”。“儘管猶豫不決和保守主義不允許改革者的計畫得以徹底地實施”,但“新辦法開始在絕大部分工業企業實行,並波及運輸業和其他一些國民經濟部門”,因此,“到1960年代末期,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這個時期的改革並沒有使傳統的體制發生根本的變化,以至於後來,改革實際上停了下來。

第二階段

勃列日涅夫執政的頭幾年,改革取得了一些進展,社會經濟情況較好。但也是在這一時期,隨著其領導地位的日趨穩固,他的一些親信逐步進入各級領導崗位。勃列日涅夫從執政初期的謹慎到越來越自信並發展到自以為是,其中,不少阿諛奉承者起了作用,周圍的保守力量對他影響日益增加。
依賴於舊體制獲得與保持既得利益的官僚權勢階層反對改革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而作為本質上持保守、怕承擔責任及從來不想對傳統體制進行根本改革的勃列日涅夫,對改革的態度也開始消極起來,後來實際上取消了改革。1971年的蘇聯共產黨二十四大後,就不準用“改革”一詞了,改用“完善”一詞,認為蘇聯對原有的體制不需要改革。俄羅斯很多學者認為,這一改變是蘇聯向“停滯”過渡的標誌。
如果說,赫魯雪夫時期的改革主要在“條條”與“塊塊”之間兜圈子,那么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則是在減少還是增加幾個指令性指標之間扭來扭去,一直邁不出大步。改革停滯在工業領域突出表現為原來確定的改革三項目標均未能實現。
首先,企業自主權問題未能取得實質性解決。經過改革,企業自主權有了一定程度的擴大,但並未得到實際解決,企業的地位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據蘇聯調查,大多數經理認為,改革的主要問題是企業許可權太小,企業條例中規定的一些許可權也經常遭到上級機關的侵犯。這一直是蘇聯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蘇聯著名學者A·阿甘別基揚發表的一次調查報告中說:“被調查的1064名大企業經理中,有80%認為,各級機關仍然像以前一樣,侵犯企業權力;90%認為,企業權力太小,如面臨一整排軍官們指揮的士兵,當其中一個軍官下達"前進"的命令時,另一個軍官卻高喊"臥倒"!……”
勃列日涅夫改革
從計畫制度來看,儘管減少了下達給企業的指令性指標,但一些主要指標仍由國家控制。減少下達指令性指標只是量的變化,並沒有使計畫制度發生質的變化。改革以來,企業的法律地位在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未得到解決,企業仍要面對幾十個“婆婆”,各個上級機關不時地發出各種指示或某些禁令,但對企業執行種種指示所需的資金和條件卻不加過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下,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經營自主權和主動性。
其次,經濟方法在經濟領導中的作用十分有限。經過18年的改革,並沒有改變按老一套行政指令下達計畫任務的做法。各種經濟槓桿的作用常常被忽視,加上蘇聯長期存在隨意給企業下達指標的做法,使得計畫難以符合市場需要等客觀條件。蘇聯對經濟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般也是通過一些強制性的條例、法令等行政措施解決。因此,造成了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各種指示和規章數以千計,無數繁瑣的規定使人難以弄清。
第三,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仍處於矛盾狀態。從企業和職工的關係來看,由於長期以來沒有真正解決獎金與企業的最終成果掛鈎問題,在獎金方面存在很多矛盾,日益出現了平均主義的傾向,獎金慢慢成為固定的附加工資。另外,一些企業領導人經常利用職權和非法手段撈取獎金。這些都使得獎金難以起到調整企業和職工利益關係的作用。從國家與企業的關係來看,由於行政方法領導經濟仍然盛行,造成行政領導常常不顧社會與企業之間存在的矛盾,強制企業違背自己的切身利益去從事行政領導認為社會需要的各種經濟活動。其結果是,企業活動在經濟上的動機消失了,更多的是行政槓桿起作用。
從農業領域來講,勃列日涅夫一上台首先進行的就是相關改革,但原來高度集中的統制農業的思想與體制並沒有大的變化。
長期以來蘇聯農業生產力水平與生產關係不相適應的問題仍未能改變。生產資料越公越先進、生產規模越大越優越的思想,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仍占統治地位,實行的政策是加速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過渡。
勃列日涅夫改革
在管理體制方面,特別在農業計畫制度方面,雖然在農業改革時明確規定國家只下達主要農產品的採購量,但實際上,農莊、農場並未擺脫上級機關的瑣碎監督。農莊、農場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只是一句空話。
另外,農業勞動者實際上還是無權參與生產與經營活動。儘管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曾批評由於農業勞動者無管理權,農莊理事會流於形式,影響生產者的積極性,但這個問題一直到勃列日涅夫1982年逝世時也未發生實質性變化。
阿爾巴托夫對勃列日涅夫時期的體制改革所作的總體評價是:“到這個時期,我國社會在史達林專制的艱難年代中保存下來的向前發展的潛力看來已經耗盡。蘇共二十大所激發的,而在隨後的歲月中被保守主義的滅火隊竭力加以撲滅的那股新的熱情也已逐漸泯滅。1964年上台的領導人甚至不想去使國內政策恢復活力。經濟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我國歷史上最盛行的無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義的管理作風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結果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經濟改革沒有間斷過。改革涉及的面比較廣泛,使蘇聯的經濟管理體制發生了許多變化。這個時期的改革主要是減少中央的指令性計畫指標,改革管理體制、改進管理方法和擴大企業自主權,強調利潤對企業領導和工人的物質刺激作用。其實質是在計畫經濟的框架內,有限地利用市場機制;以行政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管理經濟。這個改革在當時曾一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促進了蘇聯經濟的發展,使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都達到了鼎盛期。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從總體上看是有發展的,特別是蘇聯第八個五年計畫(1966—1970年)的順利完成,制止了前三個五年計畫期間經濟成長速度連續下滑的趨勢。蘇聯“八五計畫”期間社會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7.4%,第九個五年計畫(1971—1975年)期間年均增長速度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達到了6.4%。生產的發展,使蘇聯的經濟水平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1975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達到美國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而農業總產值則達到了85%。從而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和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初期,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物價長期穩定,無論是名義工資還是實際工資都上漲了;人均肉、奶、蛋、魚、麵包、瓜果、蔬菜的消費量以及每百戶家庭擁有的電視機、手錶、照相機、電冰櫃、洗衣機、吸塵器、腳踏車、機車、小型汽車等高檔、長效消費品的數量增加了;房租、交通費較低,退休金也基本能滿足生活需要;居住條件有所改善等等。儘管如此,蘇聯的經濟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居民購買高質量的商品困難;無論是集體農莊的莊員,還是工人、職員,酒的花銷都要占其消費支出總額的4—5%;大多數居民的住房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國家的財政補貼負擔日益沉重等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改革對蘇聯長期以來實行的高度集中的計畫命令式的經濟管理體制沒有根本的觸動,沒有解決蘇聯經濟如何持續增長這一實質性問題,到70年代後半期,蘇聯的經濟成長速度慢了下來,蘇聯的經濟體制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弊端暴露得日益充分。究其原因:其一,理論上對於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市場機制調節經濟的作用缺乏認識,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還組織了對東歐國家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的批判,從而阻遏了對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探索。其二,實踐上由於“新經濟體制”的實行,面對所出現的片面追求利潤、忽視產品質量、盲目濫發獎金,不顧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等等問題,沒能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害怕改革會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動搖其權力基礎,因而改革逐步收縮,出台的改革措施被取消,致使經濟體制改革半途而廢。

影響

黨政集中領導體制

首先,黨政不分,以黨代政進一步發展。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特別是後期,這種情況日益嚴重。表面上政治局各委員都對自己主管的領域負責,一切決策都由政治局作出,但實際上政治局作出決策,往往是形式上的,主要還是由黨的最高領導勃列日涅夫等少數幾個人決定。隨著勃列日涅夫地位的鞏固與加強,他總攬了黨、政、軍大權。這種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體制,不只反映在勃列日涅夫一個人身上,蘇聯黨的很多領導人都兼任蘇維埃與政府部門的重要職務。另外,在黨政領導的組織機構上也得到充分體現。蘇共中央機關設定的與政府部門相應的部門比過去更多了,如國防工業、重工業、機器製造、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和農業等部門,在加盟共和國黨中央委員會和地方黨委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這導致各級黨組織往往對一些具體經濟問題作決議、發指示,大大削弱了蘇維埃與政府部門的領導作用。
勃列日涅夫時期黨政不分、以黨代政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有關黨政關係一直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沒有確定黨政關係的原則;二是在實際工作中,過多強調蘇共執政黨的地位;三是與史達林高度集中的體制模式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對高度集權的體制模式不進行根本性改革,黨政不分的體制也難以改革。
其次,個人集權加強,獨斷專行現象嚴重。作為總書記的勃列日涅夫利用一切機會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擴大權力。據不少材料披露,像1979年底出兵入侵阿富汗這樣的重大事情,只是由勃列日涅夫、烏斯季諾夫、葛羅米柯和安德羅波夫四人商量作出決定。
由於個人集權的加強,黨內民主日益流於形式。戈巴契夫在他的回憶錄《生活和改革》一書中說:在那個時期政治局有些會議,開會的時間只有15~20分鐘,用於集合就座的時間往往比用於討論工作的時間還多。即使是十分重大的問題,也很難進行認真的討論。主持者慣用的言辭是:“同志們已作過研究,事先交換過意見,也向專家作過諮詢,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有意見也沒法提。

個人崇拜盛行

個人集權,缺乏民主必然產生個人崇拜。隨著勃列日涅夫個人權力的膨脹,個人崇拜也泛濫起來。勃列日涅夫在這方面採取的方法很多,如編造歷史誇大自己在戰爭中的作用;通過各種宣傳工具,大肆宣揚自己的政績;給自己頒發各種勳章獎章,軍銜不斷晉升。從1975~1977年3年內,他由中將一躍而為蘇聯元帥。他擁有的勳章與獎章共達200多枚,死後在送葬行列中為他捧胸章與獎章的軍官達44人之多。吹捧的調子也越來越高,如有人稱勃列日涅夫是“真正列寧式的領導人”,“黨和國家的英明領袖”,“英明的理論家”。這裡還要指出的是,以勃列日涅夫名義發表的幾本小冊子《小地》、《復興》、《墾荒地》等,獲列寧文學獎,其發行量之大也是驚人的——截至1981年底,平均每兩個蘇聯人就有一冊。1978年11月12日《真理報》宣傳說:蘇聯人在“讀、重讀、廢寢忘食地研究勃列日涅夫的著作”,因為這是“無窮無盡的思想智慧和泉源”。還有些報刊吹捧這些著作是“黨的巨大瑰寶”、“政治才略的教科書”,是“令人愛不釋手的詩篇”等。這種做法所起的作用是極其惡劣的。阿爾巴托夫說,這像“全民演出了一出荒誕的戲”,人們“都並不信以為真。這大大加深了人們對政權的不信任感,加強了不關心政治和玩世不恭的消極風氣,腐蝕了人們的思想和靈魂。”
個人迷信是個人集權的必然產物,它反過來也為鞏固與發展個人集權創造條件,相互促進。這樣發展的結果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政治體制朝高度集權方向一步一步地邁進,使得史達林時期形成的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變得“成熟”——即更趨凝固化、僵化。這種“‘成熟’在掩蓋著、鈍化著矛盾的同時,就已孕育著、潛伏著危機”。
勃列日涅夫改革

體制弊端

赫魯雪夫執政時,看到了傳統體制下幹部制度存在嚴重弊端,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改革,目的是要廢除像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等腐朽的制度,使社會的發展富有活力。但他在這一領域的改革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發生過幹部大換班,變動過於頻繁等。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注意力集中放在赫魯雪夫時期幹部制度改革所出現的問題上,並沒有考慮到傳統幹部制度存在的嚴重弊端。因此,勃列日涅夫執政後以穩定政局等為由,很快就恢復了傳統的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和幹部任免制。在這方面倒退的消極作用十分明顯——
第一,幹部領導職務的終身制,使新生力量難以成長,難以在年富力強時進入重要的領導崗位。在赫魯雪夫執政年代,中央委員連選連任者占49.6%,到勃列日涅夫時期的二十六大已高達90%以上。勃列日涅夫時期,中央政治局、書記處的變動更小,18年中只換下12人。1981年召開的蘇共二十六大選出的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馬,這是蘇共歷史上沒有過的。1976年至1981年兩屆加盟共和國黨的代表大會期間,共和國黨中央第一書記,除死亡和正常工作調動外,沒有一人被撤換。由於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任命制,重要幹部由“一號人物”來決策,一些重要崗位的領導幹部不可能由年輕幹部擔任。
第二,終身制的必然結果是領導幹部老化。赫魯雪夫下台前夕的1964年,政治局委員平均年齡為61歲,書記處成員為54歲。到1981年蘇共二十六大時,政治局委員平均年齡為70歲,書記處成員為68歲,核心成員的平均年齡高達75歲。幹部的普遍老化,是蘇聯社會死氣沉沉、保守僵化和各種消極現象出現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勃列日涅夫後期的八年中,他實際上已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已經無力正常執行領導者的起碼職責”。當時的蘇聯上層都很清楚,但只有等到勃列日涅夫去世他才離開蘇聯最高領導的職位。這正如阿爾巴托夫說的:“現行的機制、傳統和現實的政治環境實際上排除了‘正常’接班的可能性。”
第三,終身制使不正之風盛行。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高層領導人是否退休,並不取決於年齡與是否有才能,而是取決於與蘇聯主要領導人的關係。可以說,在勃列日涅夫時期,在幹部任用問題上,任人唯親、搞裙帶關係已發展到極其嚴重的程度。不少幹部不是把精力用於做好工作,而是搞投機鑽營。勃列日涅夫還對其家屬和沾親帶故的人給予“照顧”,讓這些人升官、撈取私利。他女兒的最後一個丈夫丘爾巴諾夫令人頭暈目眩地青雲直上,在屈指可數的幾年內從一名普通的民警政治工作者一躍成為內務部第一副部長,被選入黨的高層機關,獲得了獎賞、汽車和別墅。勃列日涅夫的兒子被提拔為外貿部第一副部長。他的弟弟也當上了副部長。
第四、“特權階層”擴大化、穩定化和思想僵化。勃列日涅夫時期政治體制倒退,使得蘇聯在史達林時期就存在的“特權階層”進一步擴大與穩定,這一階層的人思想更趨僵化,這也成為阻礙整個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個特權階層形成的原因,筆者認為,阿爾巴托夫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說:特權階層的形成,“是史達林故意採用的政策,目的在於收買黨和蘇維埃機關上層,使其落入某種連環套之中。這是一種路線,旨在藉助於直接收買,藉助於灌輸丟掉職位就丟掉特權,失掉自由甚至生命的恐懼思想,從而保證官員們絕對聽話,並積極地為個人迷信服務。”史達林時期與勃列日涅夫時期特權階層的使命是不同的,史達林時期的“特權階層”主要使命是維護、鞏固史達林的體制模式;而勃列日涅夫時期,特權階層的主要使命是抵制各種實質性的改革,維護現狀,使史達林式的社會主義更加“成熟”。這也是這個時期體制改革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