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洲

劉治洲

劉治洲(1882~1963)字定五。陝西鳳翔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考入鳳翔府中學堂,又經選拔入上海理化專科學堂深造。畢業後去日本留學,參加中國同盟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治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鳳翔
人物生平,慈善事業,

人物生平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考入鳳翔府中學堂,又經選拔入上海理化專科學堂深造。畢業後去日本留學,參加中國同盟會。
宣統二年(1910)冬回西安,擔任陝西中等農林學堂(1912年改為三秦公學)理化教習,與井勿幕張鳳翽、胡景翼等交往甚密。
1911年10月西安起義成功。11月,清軍犯鳳翔。鳳翔兵寡彈絀,情況危急。時在鳳翔八邑中學堂任教的劉治洲,被派往西安求援。與此同時,劉又與王丕卿等磋商,聯絡關中民軍共同抗擊清軍。苦戰三個月,清軍潰退,解了鳳翔之圍。
1912年冬,劉被推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
1913年6月袁世凱解散國會,劉離開北京去上海,進行反袁活動。
1917年7月,與國會議員200餘人南下廣州,參加廣州護法國會議員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軍政府大元帥,劉任大元帥府秘書。
1922年6月,應黎元洪之邀,出任北京政府農商部次長、代理部長。
1924年12月初,國民軍第二軍胡景翼推劉與屈武、李仲山、寇遐、李可亭五人為代表赴天津,歡迎北上抵津的孫中山。
1925年5月調任陝西省省長。
1926年4月至11月,西安遭受軍閥劉鎮華的圍攻達八個月。劉深知處境艱難,慨然以“鐵肩擔道義”自勉。反圍城鬥爭期間,他一直與楊虎城、李虎臣住在一起,為他們講《史記》《綱鑑》中的英雄事跡,講古代兵家整飭軍紀的愛民敬民的故事,鼓舞將士士氣,堅定守城信心,並想盡辦法籌集糧食,動員軍民互助互濟。西安解圍後,他作為守城軍民的代表,去平涼會見並迎接國民軍聯軍總司令馮玉祥。馮玉祥後來回憶道:“西安被圍八月,始終屹然不動,定五先生的功勞實在不可泯沒。”
1927年5月,馮玉祥率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24萬人由西安出師北伐,攻克鄭州、開封。劉隨馮軍出征,曾擔任鄭州市市長、河南省建設廳廳長和馮的高級顧問。在鄭州時,曾與中共黨員共事,掩護過南漢宸、張道吾等。
1930年春,劉以馮玉祥的總參議名義去太原,促閻錫山下決心反蔣。被閻聘為高級顧問。此後,他為反蔣抗日,奔走各地。1932年冬,協助馮玉祥籌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擔任總參贊職。他在天津設定秘密聯絡站,負責與各地反蔣、抗日力量聯繫,藉以籌集抗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動員正在上學的侄兒仁民,去察北抗日。1934年秋,劉作為馮的代表,冒險南下廣州,與陳濟棠密商聯合反蔣“抗日方案”;北返途中,在滁州車站遭南京特務逮捕,扣押於南京獄中。後閻、馮等堅持向南京要人,始獲釋回太原家中養病。
1935年秋,宋哲元出任平津衛戍司令,聘請劉擔任高級顧問。
劉治洲
七七事變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當局以劉為西北之宿宦,特任其為陝西省政府委員兼陝西省銀行董事。
到西安後,他送侄兒劉鴻志(安民)去雲陽青訓班學習。鴻志加入中共,在陝北工作,後被日機炸傷,劉接受中共組織安排收侄兒在西安家中治傷,痊癒後又送往延安。
1944年,劉推薦中共黨員張鋒伯出任臨潼縣縣長。張暗送武器和軍需品支援邊區,被敵特發覺,遭逮捕入獄,劉數次在省政府會議上面斥經辦主管誣陷好人,並聲明倘不釋放將會同全陝鄉紳上告。當局迫不得已,只好將張撤職釋放。
1946年秋,劉脫離陝西省府公職,1948年移居上海。1949年初赴香港,與李濟深、郭沫若等同住一起;後由中共組織安排北上。同年冬,周恩來約見劉,並委託他再去香港,協助進行對台宣傳工作。
劉1950年春去香港,以古稀高齡,盡心為祖國統一奔波。1953年夏返回北京,擔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後又擔任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毛澤東主席曾派人慰問他,並轉交贈款。1963年7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慈善事業

劉曾將自己節省積存的1756.7元人民幣捐獻給鳳翔縣修復西寶公路北線八旗屯橋,資助家鄉建設事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