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永

劉江永

劉江永,男,中國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副院長、法學博士。197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曾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東亞研究室主任,中央外辦參贊等職,兼任第五屆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中日友好協會理事,中國外交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國際關係;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與東亞地區。著書及參與編著30餘部,發表論文等各類專業文章40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江永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日本東亞地區研究
  • 職務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個人經歷,人物軼事,

個人經歷

1979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1987年獲法學碩士後赴早稻田大學讀博士課程;1988年輟學回國,當年被聘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副研究員;1992年任該所研究員、東亞研究室主任;1993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客座研究員;1994年國家人事部授予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5年國務院頒發特殊津貼表彰;1998年美國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1999年任中央外辦參贊(副局長);2002年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偉倫兼職教授;2003年任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
劉江永劉江永
現兼任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日本問題專家組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理事、中華日本學會《日本學刊》編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環球時報》“清華-環球對話”“清華-環球論壇”專欄特邀主持人等。
主要研究領域:大國關係、中國的國際戰略、國家安全理論、國際政治與經濟。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東亞地區。
2005年5月,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大型新聞專題《宋楚瑜大陸行》特邀嘉賓,據主持人介紹,節目現場有著清大國際問題研究所背景的劉江永教授有幸參加了宋楚瑜的清華演講會。節目進行到小半程的時候設計了一個小環節,請劉江永教授講述清華禮品贈送宋楚瑜的小故事,看來劉教授倒是有備而來,手頭資料不少(感覺也是演講會策劃人之一),節目一直頻頻低頭,介紹到《寸寸河山》書法禮品的時候他說這是由某某寫的“小隸”…然後他繼續朗誦了《寸寸河山》全詩,反正雖然照著稿子也是吞吞吐吐,吐字不清,讀到“侉離分裂力誰任”他竟仍堅持現場顧校長的那個讀音“瓜離分裂力誰任”,被廣大網友詬病。

人物軼事

人民網北京2012年8月30日下午,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劉江永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中日矛盾激化與關係走向”為題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以下是記者在現場第一時間發回的相關報導。
江永表示,釣魚島爭議問題由來已久,這個問題本來應該是中日雙方政府之間通過外交談判對話來解決的,而不應通過兩國民眾以類似於“登島競賽”的方式來解決主權問題。但是由於日本近年來否認中日之間存在領土爭議,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島問題的解決進程曾一度擱置,甚至不斷出現一些日本右翼人士登島、闖海,導致中國的一些保釣人士予以反擊,表明自己的政治訴求。他指出,“保釣運動”最早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自美國將釣魚島擅自劃在了沖繩範圍之內興起。
劉江永表示,從民族感情的角度來看,保釣人士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的政治訴求,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但另一方面,從國際法意義上講,民間行動不能作為解決領土主權問題的法律依據。而日本也會利用登島人士的行動加強對釣魚島的所謂“實效控制”,這對中國不是好事。
劉江永呼籲,要深入、全面、客觀的了解釣魚島問題產生的歷史經緯,從歷史和法律的角度上進一步加強研究,把研究的結果通過各種方式和媒體渠道,向日方、向世界說明,這是保釣最重要的任務。同時,也需要與政府保持必要的溝通與協調。他指出,如果不能很好的向對方說明釣魚島為什麼是中國的,保釣行動還是不能達到以理服人和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的目的。
言論:日本7月29日即將舉行參議院選舉,安倍(晉三)的支持率現在一直下滑,中國適當給他減一減壓,說明你不做傷害中國人感情的事,中國是會回饋的
關於朝鮮問題: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指出,“中國對朝政策失敗論”的說法很不靠譜,一些媒體或網路上的言論有的是“激將法”,有的則是別有目的。中方主張對話解決問題的立場沒有錯,而且還需要堅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