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邊江蘺

刺邊江蘺

刺邊江蘺的藻體直立,扁平葉狀,基部具一不規則圓盤狀的固著器,向上具一短柄,體高6~11.5cm;暗紅色或淺紫紅色,頂端有時稍帶淺黃色;乾後軟骨質。生長在中潮帶岩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邊江蘺
  • 拉丁學名:Gracilaria spinulosa (Okamura Chang et Xia,1976) 
  • :植物界 
  • 紅藻門
  • :紅藻綱 
  • :江蘺目 
  • 江蘺科
  • 江蘺屬
  • :刺邊江蘺
形態特徵,外形特徵,細部特徵,生殖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外形特徵

藻體直立,扁平葉狀,基部具一不規則圓盤狀的固著器,向上具一短柄,體高6~11.5cm,寬0.5~1.2cm,厚415~448μm,不規則的二叉式分枝;枝端鈍形或舌形;葉緣具有伸展的育枝和較多的刺狀突起。暗紅色或淺紫紅色,頂端有時稍帶淺黃色;乾後軟骨質;製成的臘葉標本不附著於紙上。

細部特徵

藻體內部由髓部和皮層構成。髓部常由4~5層微圓的大細胞組成,徑達132μm,含有很多球形的,徑約3~4μm的紅藻澱粉粒,胞壁厚約6μm;皮層分內外二層,內皮層細胞較小,徑20~40μm,近圓形;外圍由兩層近立方形的、含色素的小細胞組成,7~10μm × 3~7μm;體表膠質層厚約6~9μm。

生殖特徵

囊果散生在藻體的兩面,明顯地突出,近球形,無喙,基部強烈縊縮,成熟的囊果1.2μm × 1.6mm;切面觀,產孢絲具裂片狀,由較大的細胞組成,末端形成卵圓或近圓形的較小的果孢子囊;果孢子囊徑17~23μm,充滿在囊果腔中。囊果被由12~14層細胞組成,厚332~415μm;表層細胞1~2層,方圓或略延長;在低倍鏡下觀察,內部細胞排成縱列,但不明顯,胞壁不清;最裡面的2~3層細胞,體小,圓形,胞壁較清晰,但破碎現象較重。產孢絲與囊果被間具有明顯的吸收絲。囊果頂端具有開口。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58-5229號標本中,發現了雌雄同株的現象,精子囊窠坑狀“T”型,埋於皮層細胞中,深33~40μm,寬26~43μm;精子囊很小,無色,反光強,散生在囊窠壁上。四分孢子囊未見到。

生長環境

生長在中潮帶岩石上。囊果見於4、6月;精子囊見於4月。

分布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