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缺口(ISG)是指在一定時期(如距付息日一個月或3個月)以內將要到期或重新確定利率的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差額,如果資產大於負債,為正缺口,反之,如果資產小於負債,則為負缺口。當市場利率處於上升通道時,正缺口對商業銀行有正面影響,因為資產收益的增長要快於資金成本的增長。若利率處於下降通道,則又為負面影響,負缺口的情況正好與此相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率敏感性缺口
  • 外文名:Interest rate sensitive gap
  • 所屬學科:經濟學
  • 與之相關概念:淨利息收入
手段介紹,差異,利率波動,敏感性,缺口模型優點,續期模型優點,局限性,運用策略,

手段介紹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銀行實行利率風險管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它通過資產與負債的利率、數量和組合變化來反映利息收支的變化,從而分析它們對銀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響,與此基礎上採取相應的缺口管理。運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可以量化計算由於利率變動給銀行的生息資產和生息負債帶來的影響程度,在判斷利率未來的變動走勢的情況下,引導銀行主動進行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

差異

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當利率變動時,敏感性缺口狀況和銀行的淨利息收入緊密相關。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波動

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從模型的原理入手。利率敏感性缺口主要分析利率的波動對銀行淨利息收入的影響。假設銀行的利率敏感性資產和利率敏感性負債面臨同樣的利率波動,那么當利率波動時,決定淨利息收入增加或減少的因素便是敏感性資產和敏感性負債之間的差額,也即敏感性缺口的大小。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
而有效持續期概念是建立在資產或負債價值是未來可獲得或支出的現金流的貼現值之和的基礎之上的,它被定義為資產或負債的市場價值相對於市場利率變動百分比的彈性。持續期分析中蘊含了未來現金流和償還期限對價格的利率彈性的影響,持續期與未來現金流的大小呈反向關係,與償還期限的長短呈正向關係,這一點是敏感性缺口分析所缺乏的。有效持續期可以分析每筆資產或負債的利率風險,也可以分析銀行總體的利率風險。銀行淨資產市值的變動與持續期缺口呈反向關係,持續期缺口越大,則銀行淨資產價值的變動幅度越大。

敏感性

通過以上對兩種模型原理的闡述,我們不難發現:敏感性缺口反映的是利率敏感性資產總值與利率敏感性負債總值之間的差額,它的意義在於衡量銀行淨利息收入市場利率變動影響的程度,敏感性缺口越大,銀行的利率風險越大。而有效持續期缺口可近似地表示為銀行總資產市值和總負債市值的平均利率彈性之差,它的意義在於衡量銀行的淨資產市值受市場利率變動影響的程度。由此可見,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有效持續期缺口的意義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但是,由於敏感性缺口和未來的淨利息收入變動有關,未來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又是銀行資產和負債的最重要的現金流之一。而持續期的計算與未來的現金流緊密相關,所以敏感性缺口和持續期缺口之間又存在緊密的聯繫。由於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時,銀行對敏感性缺口和持續期缺口的選擇剛好相反,所以我們必須弄清楚完全相反的缺口策略是否會發生衝突。
我們假定在一開始,某銀行的利率政策非常保守,利率敏感性缺口為零,持續期缺口為零。假定該銀行預測未來市場利率上升,並且經營策略從保守型向主動型轉變,因此需要把資產和負債結構調整為敏感性正缺口,把銀行的持續期缺口改為負缺口。又假設只考慮通過表內調整的方式來達到上述目標。調整為敏感性正缺口可以通過增加敏感性資產,或者減少敏感性負債,或者兩者同時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的區分與銀行利率敏感性分析的考察期長短有關,如果某項貸款的利率調整每6個月進行一次,而銀行利率風險分析的考察期則是1個月或者3個月,只要考察期小於調整期,這項貸款在考察期內都是非敏感性資產。因此,敏感性資產的增加既可以通過浮動利率資產的增加、固定利率資產的減少來滿足,也可以通過縮短浮動利率資產的利率調整期、或者縮短資產的償還期限從而通過重新發放資產來達到;敏感性負債的減少也是同樣道理。上述的這些調整策略都會因為利率的上升而使資產未來的現金流增加或使負債未來現金流的增加相對較小,而這與持續期負缺口調整的方式是相一致的,或者說包含於持續期缺口調整的方式之中的。因為達到持續期負缺口可通過以下任意一種方式進行:縮短資產的償還期限,或者延長負債的償還期限,或者增加資產未來的現金流,減少負債未來的現金流等。所以,利率敏感性正缺口和持續期負缺口並不矛盾,事實上,上述各種方式都是有效利用利率上升時機、規避利率風險的可行方案,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缺口模型優點

原理易懂,思路清晰,計算簡單,並且操作簡便。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關鍵是對利率走勢的準確預測。缺口策略通過表內調整有一定難度,也需要一定的調整成本。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一種靜態分析方法,並且忽視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由於缺口狀況與考察期的長短有關,所以缺口狀況可能隨著考察期的變化而變化。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忽視了利率潛在選擇權風險

續期模型優點

既可以衡量單項資產和負債的利率彈性,也能夠從銀行資產市值和負債市值整體的角度衡量利率風險,充分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但它也有局限性。相對於利率敏感性缺口而言,原理、計算和操作相對複雜。持續期缺口管理通過表內調整也有一定的難度和調整成本。有效持續期缺口管理需要經常性調整資產和負債結構。有效持續期缺口管理基於許多主觀的假設,由於涉及未來現金流的預測,所以必須假設諸如提前提款機率、提前歸還貸款的機率等指標。有效持續期缺口分析仍然是一種比較靜態分析,動態分析必須依靠其他分析模型,如動態收入模擬等。

局限性

敏感性缺口分析的精確性值得懷疑。而敏感性缺口分析的精確性取決於計畫期劃分的長短,計畫期越短結果越精確,但從實際操作上來說,計畫期時間跨度太小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利率預測在現實中往往準確率不高,短期利率則更難加以預測。
銀行對敏感性缺口的控制欠缺靈活性。
增加管理成本。銀行為了調整敏感性缺口採取有競爭力的措施,會提高其隱含成本
未考慮到利率變動的兩面性。一方面,利率波動影響資產產生的收入和負債帶來的成本;另一方面,利率波動還會影響銀行資產的市場價值。而敏感性缺口模型並未考慮到後者。
實際中,負債利率支付的變化一般快於資產利率收入的變化。

運用策略

為規避利率風險商業銀行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選擇主動性或被動性操作策略。主動性策略是指商業銀行預期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事先對利率敏感性缺口進行調整,以期從利率變動中獲得預期之外的收益。譬如,預期利率上升,商業銀行通過增加敏感性資產或減少敏感性負債,將利率敏感性缺口調整為正值。被動性操作策略是指商業銀行將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在零水平,無論利率如何變動均不會對銀行淨利差收入產生影響。這是一種穩健保守的風險管理策略,但也因此失去獲取超額利潤的市場機會。
表1利率變動、利率敏感性缺口與淨利息收入的關係
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變動
淨利息收入
>0
上升
增加
>0
下降
減少
<0
上升
減少
<0
下降
增加
0
上升
不變
0
下降
不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