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出境入境管理法一般指本詞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是為了規範出境入境管理,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2年6月30日發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 發布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發布日期:2012年6月30日
  • 實施日期:2013年7月1日
發布信息,政策全文,目錄,條文,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七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於2012年6月3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12年6月30日

政策全文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
第三章 外國人入境出境
第一節 簽 證
第二節 入境出境
第四章 外國人停留居留
第一節 停留居留
第二節 永久居留
第五章 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邊防檢查
第六章 調查和遣返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出境入境管理,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外國人入境出境、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邊防檢查,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保護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權益。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
第四條 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出境入境事務的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以下稱駐外簽證機關)負責在境外簽發外國人入境簽證。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實施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及其出入境管理機構負責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委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受理外國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請。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務管理中,應當加強溝通配合,並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第五條 國家建立統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實現有關管理部門信息共享。
第六條 國家在對外開放的口岸設立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
中國公民、外國人以及交通運輸工具應當從對外開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況下,可以從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准的地點出境入境。出境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應當接受出境入境邊防檢查。
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對口岸限定區域實施管理。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人員攜帶的物品實施邊防檢查。必要時,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但是應當通知海關。
第七條 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據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對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作出規定。
外國政府對中國公民簽發簽證、出境入境管理有特別規定的,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對等措施。
第八條 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應當切實採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公正執法,便民高效,維護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
第二章 中國公民出入境
第九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應當依法申請辦理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
中國公民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還需要取得前往國簽證或者其他入境許可證明。但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簽訂互免簽證協定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國公民以海員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國外船舶上從事工作的,應當依法申請辦理海員證
第十條 中國公民往來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往來大陸與台灣地區,應當依法申請辦理通行證件,並遵守本法有關規定。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交驗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履行規定的手續,經查驗準許,方可出境入境。
具備條件的口岸,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應當為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提供專用通道等便利措施。
第十二條 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
第十四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財產登記等事務需要提供身份證明的,可以憑本人的護照證明其身份。
第三章 外國人出入境
第一節 簽證
第十五條 外國人入境,應當向駐外簽證機關申請辦理簽證,但是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六條 簽證分為外交簽證、禮遇簽證、公務簽證、普通簽證。
對因外交、公務事由入境的外國人,簽發外交、公務簽證;對因身份特殊需要給予禮遇的外國人,簽發禮遇簽證。外交簽證、禮遇簽證、公務簽證的簽發範圍和簽發辦法由外交部規定。
對因工作、學習、探親、旅遊、商務活動、人才引進等非外交、公務事由入境的外國人,簽發相應類別的普通簽證。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七條 簽證的登記項目包括:簽證種類,持有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入境次數、入境有效期、停留期限,簽發日期、地點,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號碼等。
第十八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簽證,應當向駐外簽證機關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按照駐外簽證機關的要求辦理相關手續、接受面談。
第十九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簽證需要提供中國境內的單位或者個人出具的邀請函件的,申請人應當按照駐外簽證機關的要求提供。出具邀請函件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邀請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二十條 出於人道原因需要緊急入境,應邀入境從事緊急商務、工程搶修或者具有其他緊急入境需要並持有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在口岸申辦簽證的證明材料的外國人,可以在國務院批准辦理口岸簽證業務的口岸,向公安部委託的口岸簽證機關(以下簡稱口岸簽證機關)申請辦理口岸簽證。
旅行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入境旅遊的,可以向口岸簽證機關申請辦理團體旅遊簽證。
外國人向口岸簽證機關申請辦理簽證,應當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按照口岸簽證機關的要求辦理相關手續,並從申請簽證的口岸入境。
口岸簽證機關簽發的簽證一次入境有效,簽證註明的停留期限不得超過30日。
第二十一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簽發簽證:
(一)被處驅逐出境或者被決定遣送出境,未滿不準入境規定年限的;
(二)患有嚴重精神障礙、傳染性肺結核病或者有可能對公共衛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傳染病的;
(三)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或者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
(四)在申請簽證過程中弄虛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中國境內期間所需費用的;
(五)不能提交簽證機關要求提交的相關材料的;
(六)簽證機關認為不宜簽發簽證的其他情形。
對不予簽發簽證的,簽證機關可以不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辦簽證:
(一)根據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簽訂的互免簽證協定,屬於免辦簽證人員的;
(二)持有效的外國人居留證件的;
(三)持聯程客票搭乘國際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車從中國過境前往第三國或者地區,在中國境內停留不超過24小時且不離開口岸,或者在國務院批准的特定區域內停留不超過規定時限的;
(四)國務院規定的可以免辦簽證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國人需要臨時入境的,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申請辦理臨時入境手續:
(一)外國船員及其隨行家屬登入港口所在城市的;
(二)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的人員需要離開口岸的;
(三)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緊急原因需要臨時入境的。
臨時入境的期限不得超過15日。
對申請辦理臨時入境手續的外國人,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要求外國人本人、載運其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的負責人或者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業務代理單位提供必要的保證措施。
第二節 入境出境
第二十四條 外國人入境,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交驗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簽證或者其他入境許可證明,履行規定的手續,經查驗準許,方可入境。
第二十五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入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具有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情形的;
(三)入境後可能從事與簽證種類不符的活動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入境的其他情形。
對不準入境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不說明理由。
第二十六條 對未被準許入境的外國人,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應當責令其返回;對拒不返回的,強制其返回。外國人等待返回期間,不得離開限定的區域。
第二十七條 外國人出境,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交驗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履行規定的手續,經查驗準許,方可出境。
第二十八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按照中國與外國簽訂的有關協定,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
(二)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三)拖欠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外國人停留居留
第一節 停留居留
第二十九條 外國人所持簽證註明的停留期限不超過180日的,持證人憑簽證並按照簽證註明的停留期限在中國境內停留。
需要延長簽證停留期限的,應當在簽證註明的停留期限屆滿7日前向停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按照要求提交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經審查,延期理由合理、充分的,準予延長停留期限;不予延長停留期限的,應當按期離境。
延長簽證停留期限,累計不得超過簽證原註明的停留期限。
第三十條 外國人所持簽證註明入境後需要辦理居留證件的,應當自入境之日起30日內,向擬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
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應當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並留存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審查決定,根據居留事由簽發相應類別和期限的外國人居留證件。
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90日,最長為5年;非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180日,最長為5年。
第三十一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簽發外國人居留證件:
(一)所持簽證類別屬於不應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的;
(二)在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三)不能按照規定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
(四)違反中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不適合在中國境內居留的;
(五)簽發機關認為不宜簽發外國人居留證件的其他情形。
符合國家規定的專門人才、投資者或者出於人道等原因確需由停留變更為居留的外國人,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批准可以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
第三十二條 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外國人申請延長居留期限的,應當在居留證件有效期限屆滿30日前向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按照要求提交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經審查,延期理由合理、充分的,準予延長居留期限;不予延長居留期限的,應當按期離境。
第三十三條 外國人居留證件的登記項目包括:持有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居留事由、居留期限,簽發日期、地點,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號碼等。
外國人居留證件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持證件人應當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之日起10日內向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變更。
第三十四條 免辦簽證入境的外國人需要超過免簽期限在中國境內停留的,外國船員及其隨行家屬在中國境內停留需要離開港口所在城市,或者具有需要辦理外國人停留證件其他情形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外國人停留證件。
外國人停留證件的有效期最長為180日。
第三十五條 外國人入境後,所持的普通簽證、停留居留證件損毀、遺失、被盜搶或者有符合國家規定的事由需要換髮、補發的,應當按照規定向停留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第三十六條 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作出的不予辦理普通簽證延期、換髮、補發,不予辦理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不予延長居留期限的決定為最終決定。
第三十七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不得從事與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動,並應當在規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屆滿前離境。
第三十八條 年滿16周歲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應當隨身攜帶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或者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接受公安機關的查驗。
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外國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驗外國人居留證件。
第三十九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旅館住宿的,旅館應當按照旅館業治安管理的有關規定為其辦理住宿登記,並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送外國人住宿登記信息。
外國人在旅館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應當在入住後24小時內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登記。
第四十條 在中國境內出生的外國嬰兒,其父母或者代理人應當在嬰兒出生60日內,持該嬰兒的出生證明到父母停留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為其辦理停留或者居留登記。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死亡的,其家屬、監護人或者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持該外國人的死亡證明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報,註銷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
第四十一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應當按照規定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二條 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外國專家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力資源供求狀況,制定並定期調整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指導目錄。
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外國留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制度,對外國留學生勤工助學的崗位範圍和時限作出規定。
第四十三條 外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非法就業:
(一)未按照規定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在中國境內工作的;
(二)超出工作許可限定範圍在中國境內工作的;
(三)外國留學生違反勤工助學管理規定,超出規定的崗位範圍或者時限在中國境內工作的。
第四十四條 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需要,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可以限制外國人、外國機構在某些地區設立居住或者辦公場所;對已經設立的,可以限期遷離。
未經批准,外國人不得進入限制外國人進入的區域。
第四十五條 聘用外國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有關信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現外國人有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情形的,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
第四十六條 申請難民地位的外國人,在難民地位甄別期間,可以憑公安機關簽發的臨時身份證明在中國境內停留;被認定為難民的外國人,可以憑公安機關簽發的難民身份證件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
第二節 永久居留
第四十七條 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或者符合其他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條件的外國人,經本人申請和公安部批准,取得永久居留資格。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的審批管理辦法,由公安部、外交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第四十八條 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憑永久居留證件在中國境內居留和工作,憑本人的護照和永久居留證件出境入境。
第四十九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決定取消其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資格:
(一)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的;
(二)被處驅逐出境的;
(三)弄虛作假騙取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資格的;
(四)在中國境內居留未達到規定時限的;
(五)不適宜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交通工具出入境檢查
第五十條 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離開、抵達口岸時,應當接受邊防檢查。對交通運輸工具的入境邊防檢查,在其最先抵達的口岸進行;對交通運輸工具的出境邊防檢查,在其最後離開的口岸進行。特殊情況下,可以在有關主管機關指定的地點進行。
出境的交通運輸工具自出境檢查後至出境前,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自入境後至入境檢查前,未經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按照規定程式許可,不得上下人員、裝卸貨物或者物品。
第五十一條 交通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業務代理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前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報告入境、出境的交通運輸工具抵達、離開口岸的時間和停留地點,如實申報員工、旅客、貨物或者物品等信息。
第五十二條 交通運輸工具負責人、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業務代理單位應當配合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發現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應當立即報告並協助調查處理。
入境交通運輸工具載運不準入境人員的,交通運輸工具負責人應當負責載離。
第五十三條 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按照規定對處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一)出境的交通運輸工具在出境邊防檢查開始後至出境前、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在入境後至入境邊防檢查完成前;
(二)外國船舶在中國內河航行期間;
(三)有必要進行監護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四條 因裝卸物品、維修作業、參觀訪問等事由需要上下外國船舶的人員,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申請辦理登輪證件。
中國船舶與外國船舶或者外國船舶之間需要搭靠作業的,應當由船長或者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業務代理單位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申請辦理船舶搭靠手續。
第五十五條 外國船舶、航空器在中國境內應當按照規定的路線、航線行駛。
出境入境的船舶、航空器不得駛入對外開放口岸以外地區。因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或者不可抗力駛入的,應當立即向就近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或者當地公安機關報告,並接受監護和管理。
第五十六條 交通運輸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入境;已經駛離口岸的,可以責令返回:
(一)離開、抵達口岸時,未經查驗準許擅自出境入境的;
(二)未經批准擅自改變出境入境口岸的;
(三)涉嫌載有不準出境入境人員,需要查驗核實的;
(四)涉嫌載有危害國家安全、利益和社會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查驗核實的;
(五)拒絕接受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管理的其他情形。
前款所列情形消失後,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對有關交通運輸工具應當立即放行。
第五十七條 從事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業務代理的單位,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備案。從事業務代理的人員,由所在單位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第六章 調查和遣返
第五十八條 本章規定的當場盤問繼續盤問、拘留審查、限制活動範圍、遣送出境措施,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實施。
第五十九條 對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可以當場盤問;經當場盤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繼續盤問:
(一)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二)有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三)外國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嫌疑的;
(四)有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或者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嫌疑的。
當場盤問和繼續盤問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的程式進行。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需要傳喚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 外國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當場盤問或者繼續盤問後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進一步調查的,可以拘留審查。
實施拘留審查,應當出示拘留審查決定書,並在24小時內進行詢問。發現不應當拘留審查的,應當立即解除拘留審查。
拘留審查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案情複雜的,經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批准可以延長至60日。對國籍、身份不明的外國人,拘留審查期限自查清其國籍、身份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一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拘留審查,可以限制其活動範圍:
(一)患有嚴重疾病的;
(二)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
(三)未滿16周歲或者已滿70周歲的;
(四)不宜適用拘留審查的其他情形。
被限制活動範圍的外國人,應當按照要求接受審查,未經公安機關批准,不得離開限定的區域。限制活動範圍的期限不得超過60日。對國籍、身份不明的外國人,限制活動範圍期限自查清其國籍、身份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二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處限期出境,未在規定期限內離境的;
(二)有不準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業的;
(四)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規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員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員,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至5年內不準入境。
第六十三條 被拘留審查或者被決定遣送出境但不能立即執行的人員,應當羈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場所。
第六十四條 外國人對依照本法規定對其實施的繼續盤問、拘留審查、限制活動範圍、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該行政複議決定為最終決定。
其他境外人員對依照本法規定對其實施的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申請行政複議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十五條 對依法決定不準出境或者不準入境的人員,決定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通知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不準出境、入境情形消失的,決定機關應當及時撤銷不準出境、入境決定,並通知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
第六十六條 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必要時,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的人員進行人身檢查。人身檢查應當由兩名與受檢查人同性別的邊防檢查人員進行。
第六十七條 簽證、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發生損毀、遺失、被盜搶或者簽發後發現持證人不符合簽發條件等情形的,由簽發機關宣布該出境入境證件作廢。
偽造、變造、騙取或者被證件簽發機關宣布作廢的出境入境證件無效。
公安機關可以對前款規定的或被他人冒用的出境入境證件予以註銷或者收繳。
第六十八條 對用於組織、運送、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以及需要作為辦案證據的物品,公安機關可以扣押。
對查獲的違禁物品,涉及國家秘密的檔案、資料以及用於實施違反出境入境管理活動的工具等,公安機關應當予以扣押,並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處理。
第六十九條 出境入境證件的真偽由簽發機關、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認定。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條 本章規定的行政處罰,除本章另有規定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決定;其中警告或者5000元以下罰款,可以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決定。
第七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持用偽造、變造、騙取的出境入境證件出境入境的;
(二)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證件出境入境的;
(三)逃避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的;
(四)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
第七十二條 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七十三條 弄虛作假騙取簽證、停留居留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的,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為外國人出具邀請函件或者其他申請材料的,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責令其承擔所邀請外國人的出境費用。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責令其承擔所邀請外國人的出境費用,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七十五條 中國公民出境後非法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被遣返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應當收繳其出境入境證件,出境入境證件簽發機關自其被遣返之日起6個月至3年以內不予簽發出境入境證件。
第七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警告,可以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
(一)外國人拒不接受公安機關查驗其出境入境證件的;
(二)外國人拒不交驗居留證件的;
(三)未按照規定辦理外國人出生登記、死亡申報的;
(四)外國人居留證件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未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的;
(五)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證件的;
(六)未按照本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辦理登記的。
旅館未按照規定辦理外國人住宿登記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未按照規定向公安機關報送外國人住宿登記信息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七條 外國人未經批准,擅自進入限制外國人進入的區域,責令立即離開;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對外國人非法獲取的文字記錄、音像資料、電子數據和其他物品,予以收繳或者銷毀,所用工具予以收繳。
外國人、外國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執行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限期遷離決定的,給予警告並強制遷離;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處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第七十八條 外國人非法居留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每非法居留一日500元、總額不超過10000元的罰款或者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監護人或者其他負有監護責任的人未盡到監護義務,致使未滿16周歲的外國人非法居留的,對監護人或者其他負有監護責任的人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九條 容留、藏匿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協助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國人逃避檢查,或者為非法居留的外國人違法提供出境入境證件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八十條 外國人非法就業的,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介紹外國人非法就業的,對個人處以每非法介紹一人5000元、總額不超過50000元的罰款;對單位處每非法介紹一人5000元,總額不超過100000元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非法聘用外國人的,處每非法聘用一人1萬元、總額不超過10萬元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八十一條 外國人從事與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動,或者有其他違反中國法律、法規規定,不適宜在中國境內繼續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處限期出境。
外國人違反本法規定,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處驅逐出境。公安部的處罰決定為最終決定。
被驅逐出境的外國人,自被驅逐出境之日起10年內不準入境。
第八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警告,可以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口岸限定區域管理秩序的;
(二)外國船員及其隨行家屬未辦理臨時入境手續登入的;
(三)未辦理登輪證件上下外國船舶的。
違反前款第一項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第八十三條 交通運輸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負責人處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查驗準許擅自出境入境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改變出境入境口岸的;
(二)未按照規定如實申報員工、旅客、貨物或者物品等信息,或者拒絕協助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的;
(三)違反出境入境邊防檢查規定上下人員、裝卸貨物或者物品的。
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載運不準出境入境人員出境入境的,處每載運一人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交通運輸工具負責人證明其已經採取合理預防措施的,可以減輕或者免予處罰。
第八十四條 交通運輸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負責人處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一)中國或者外國船舶未經批准擅自搭靠外國船舶的;
(二)外國船舶、航空器在中國境內未按照規定的路線、航線行駛的;
(三)出境入境的船舶、航空器違反規定駛入對外開放口岸以外地區的。
第八十五條 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職責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外國人簽發簽證、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的;
(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審核驗放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人員或者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
(三)泄露在出境入境管理工作中知悉的個人信息,侵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
(四)不按照規定將依法收取的費用、收繳的罰款及沒收的違法所得、非法財物上繳國庫的;
(五)私分、侵占、挪用罰沒、扣押的款物或者收取的費用的;
(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八十六條 對違反出境入境管理行為處500元以下罰款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當場作出處罰決定。
第八十七條 對違反出境入境管理行為處罰款的,被處罰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被處罰人在所在地沒有固定住所,不當場收繳罰款事後難以執行或者在口岸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的,可以當場收繳。
第八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八十九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出境,是指由中國內地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由中國內地前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由中國大陸前往台灣地區。
入境,是指由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進入中國內地,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中國內地,由台灣地區進入中國大陸。
外國人,是指不具有中國國籍的人。
第九十條 經國務院批准,同毗鄰國家接壤的省、自治區可以根據中國與有關國家簽訂的邊界管理協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對兩國邊境接壤地區的居民往來作出規定。
第九十一條 外國駐中國的外交代表機構、領事機構成員以及享有特權和豁免的其他外國人,其入境出境及停留居留管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十二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簽證、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或者申請辦理證件延期、變更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簽證費、證件費。
第九十三條 本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同時廢止。

內容解讀

2012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簡稱《出境入境管理法》)經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13年7月1日起實施。日前,記者就貫徹執行《出境入境管理法》有關問題採訪了公安部負責人。
問:請您談談為什麼要制定《出境入境管理法》?並請簡要介紹一下《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制定過程?
答:我國現行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律法規主要包括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1986年國務院制定的兩部法律的實施細則,以及1995年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等。這些法律、行政法規對規範出境入境秩序、維護國家安全、服務改革開放、方便人員往來、促進對外交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上述法律法規制定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至今出入境形勢已發生了巨大變化。1985年出入境人員為4079.6萬人次,其中外國人329.6萬人次,而2011年出入境人員達4.1億人次,其中外國人5412萬人次,分別增長了9倍和15倍。與快速發展變化的形勢相比,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規在諸多方面不夠適應,亟需制定一部新的法律。
2003年10月,公安部在應十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要求匯報對部分代表議案的意見時,正式提出了“制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建議,得到了外事委的支持。2004年12月,公安部成立了《出境入境管理法》起草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啟動了相關立法調研工作。2007年10月,《出境入境管理法(送審稿)》經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2008年1月報送國務院審議。國務院法制辦多次徵求中央有關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意見,對草案進行了反覆修改。2011年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10月16日,國務院將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2011年12月26日、2012年4月26日和2012年6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第二十六次會議和第二十七次會議三次審議《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2012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出境入境管理法》。歷經十年,凝聚許多人心血的《出境入境管理法》終於頒布了。
問:《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出台對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有何重要意義?
《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一條明確了立法的兩個目的:一是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二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兩者必須兼顧,不可偏廢。
《出境入境管理法》為深化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更好的出入境環境。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我國公民和外國人出入境活動的活躍程度仍然有較大差距。《出境入境管理法》立足於我國作為開發中國家的基本國情,堅決貫徹實施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將一些被實踐證明成功的重要改革舉措、國際通行做法上升為法律規定,並為下一步可能採取的改革措施在法上留下了空間,對於進一步便利人員“走出去、請進來”,深化國家引智引資戰略將起到重要作用。
《出境入境管理法》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奠定了更好的管理基礎。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強,國際恐怖主義威脅增加,非傳統領域安全威脅加大,打擊非法移民活動任務加重。大量外國人來華旅遊、訪問、從事商務活動,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社會管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境入境管理法》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同時積極加強部門協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引入生物識別技術,以更為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和出入境秩序。
問:《出境入境管理法》對加強和改進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有何影響?
《出境入境管理法》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在管理體制、制度和機制等方面作了積極的創新和完善,有助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了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系統執法地位建設。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根據公安部的委託受理外國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請,同時依法實施外國人停居留管理,並可實施警告和5000元以下的罰款處罰,其將成為具有獨立執法主體資格的警種,有助於提高專業管理水平和執法效率。《出境入境管理法》還明確了邊防檢查機關由國家設立的法律地位,規定了邊防檢查機關的基本職權,賦予了邊防檢查機關完整的執法辦案許可權,對於加強和改進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進一步完善了公安出入境管理執法服務的法律依據。《出境入境管理法》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構建了較為科學、完整的出入境管理制度體系,較好地解決了原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規較為分散、銜接和協調配合不夠、部分法律條文衝突以及部分規定與《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存在矛盾等問題,為確保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礎。同時,《出境入境管理法》還特別注重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積極回應社會有關方面的需求和期待,有效破解當前制約公安出入境管理服務工作的瓶頸性問題。
三是對依法行政、規範執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境入境管理法》積極適應我國法治建設發展進程,對各類執法行為的條件、程式等作了更為嚴格的規範。以拘留審查措施為例,《出境入境管理法》明確規定了適用情形和程式,規定實施拘留審查應當出示拘留審查決定書,並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詢問;發現不應當拘留審查的,應當立即解除;需要延長拘留審查期限的,應當經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批准;同時還明確了不適用拘留審查的具體情形。與原有法律法規相比,《出境入境管理法》更加強調對出入境人員權益的保護,對公安出入境管理執法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問:請介紹一下《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調整範圍,中國公民往來內地與港澳地區、往來大陸與台灣地區是否適用本法?
答:《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外國人入境出境、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邊防檢查,適用本法。”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條的規定,中國公民往來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往來大陸與台灣地區,應當依法申請辦理通行證件,並遵守本法有關規定。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問:出入境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境入境管理法》如何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係?
答:《出境入境管理法》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出入境管理服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明確執法理念從強調管理向服務和管理並重轉變,寓管理於服務之中。該法第八條規定:“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應當切實採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公正執法,便民高效,維護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並將“國家保護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權益”,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作為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還將中國公民出入境專用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
問:華僑是重要的出入境群體,《出境入境管理法》對華僑出入境管理有無調整和改革?
答:《出境入境管理法》積極回應了廣大華僑的現實需求,對華僑出入境管理作了兩方面較大的調整和改革:
一是改革了華僑回國定居審批制度。根據《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華僑在境內申請回國定居,向擬定居地的公安機關提出申請,由省級公安機關核發回國定居證明。考慮到僑務部門是華僑事務的專門管理機構,由其負責受理審核華僑回國定居申請,能夠較好地把握僑務政策,且便於華僑辦理相關手續。因此《出入境管理法》規定: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
二是明確了華僑在國內可以憑本人護照證明其身份。由於華僑在國內無戶口和居民身份證,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華僑在國內可以憑本人護照證明其身份,其在國內工作、生活和從事其他活動時受到一定影響。為解決華僑證明身份難的問題,《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財產登記等事務需要提供身份證明的,可以憑本人的護照證明其身份。”
問:隨著國際交往的加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華,《出境入境管理法》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國人入出境服務管理方面有何舉措?
答:《出境入境管理法》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從改進服務和加強管理兩方面入手,完善和創新了有關服務管理措施。
在改進服務方面,一是為實施人才簽證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對因工作、學習、探親、旅遊、商務活動、人才引進等非外交、公務事由入境的外國人,簽發相應類別的普通簽證,為我國實施人才簽證提供了依據。二是擴大了過境免簽適用範圍。《出境入境管理法》還將外國人2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從空港口岸擴大至海、陸、空口岸,並授權國務院可以批准特定地區過境免簽時間超過24小時,以促進國際航空樞紐港建設和郵輪經濟的發展,吸引更多外國人來華旅遊、商務。三是完善了臨時入境制度。基於國際公約、慣例和人道主義考慮,《出境入境管理法》完善了臨時入境制度,規定外國船員及其隨行家屬登入港口所在城市、免簽過境人員需要離開口岸和外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緊急原因需要入境的,可以申請臨時入境。四為符合條件的外國人才、投資者等提供停留居留便利。《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符合國家規定的人才、投資者或者出於人道等原因確需由停留變更為居留的外國人,可以申請居留證件;規定了普通簽證、停留居留證件換髮、補發的情形,為給符合條件的外國人提供停留居留便利提供了法律授權。五是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綠卡”制度。《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或者符合其他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條件的外國人,經本人申請和公安部批准,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為逐步放寬“綠卡”申請條件留下空間,有助於促進引智引資工作。
在加強管理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外國人簽證簽發制度。《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出具邀請函件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承擔對邀請真實性負責的義務和法律責任,以規範邀請行為;對口岸簽證的簽發情形、程式和口岸簽證停留期限等作了必要規範;還明確了不予簽發簽證的情形,為簽證機關行使國家主權提供了制度保證。二是進一步完善了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制度。《出境入境管理法》區分了停留和居留的界限,規定外國人持簽證或者停留證件的最長停留期限不得超過180天,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件和非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分別為90日和180日,最長為5年;對延長簽證停留期限作了規範,即累計不得超過簽證原註明的停留期限;規定了外國人在中國境內不得從事與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動,並應當在規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屆滿前離境的基本義務;增加了制定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指導目錄和外國留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制度的規定,進一步完善了外國人在華工作管理。三是加大了防範和打擊“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和非法就業)外國人的力度。《出境入境管理法》明確了外國人非法就業的具體情形,力求解決非法就業認定難的問題;規定聘用外國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有關信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現外國人有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情形的,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藉助社會力量加強外國人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了對“三非”外國人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罰力度,例如將外國人非法就業罰款處罰由1000元以下提高到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以切實發揮懲戒和警示作用。四是進一步完善了不準外國人入境出境制度。對入境後可能從事與簽證種類不符的活動的外國人,參照國際通行作法,規定不準其入境;針對近年來外籍企業主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出境逃避責任的問題,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其不準出境。
問:《出境入境管理法》在防範和查處各類違反出入境管理行為方面有何規定?
答:《出境入境管理法》進一步完善了出入境強制措施和法律責任規定,有助於規範執法行為,防範和查處各類違反出入境管理行為,維護出入境秩序。
一是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出入境強制措施體系,包括繼續盤問、拘留審查、限制活動範圍、傳喚、遣送出境等措施,以滿足執法工作的需要。對待遣羈押制度和羈押場所作了規定,為外國人遣返機構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對於各類出入境證件的宣布作廢、無效和註銷、收繳作了統一規定。
二是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法律責任的規定。為維護正常出境入境秩序,《出境入境管理法》根據實際工作情況,補充了一些必要的罰則規定,如增加了為外國人出具虛假邀請函件或其他申請材料的罰則,以有效應對新出現的違法行為;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當提高了處罰幅度,有的還增設了拘留處罰;根據出入境管理執法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當場處罰和當場收繳制度,以提高執法效率。
問:大家都比較關心將人體生物識別技術引入出境入境管理,《出境入境管理法》在這方面有明確規定嗎?
答:採集、存儲出境入境人員指紋等人體生物信息,在出入境管理時進行比對,可以有效甄別出境入境人員身份,對加強出境入境管理、保障國家安全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有助於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便利人員出入境。將人體生物識別技術引入出境入境管理也符合國際通行作法,目前,歐盟各成員國、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都已在電子護照中存儲指紋信息,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已經簽發含有指紋信息的生物簽證或者在入境檢查時採集外國人指紋。2005年開始,公安機關在出入境人員自願的前提下採集其指紋信息,實現自助辦理出入境邊防檢查手續,得到了社會積極反響,目前自願備案指紋信息的出入境旅客數量已達400多萬。《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據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對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作出規定,確保指紋信息存儲、使用安全,對公民個人信息予以保密。
問:出入境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出境入境管理法》在加強部門協作方面有規定嗎?
答:出入境管理工作涉及面廣,需要多個部門協作配合。2007年,公安部商外交部、教育部等16個部門成立了外國人管理工作協調機制,2011年,公安部、外交部等20個部門建立了境外來華人員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加強了部門間協作配合。為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條第四款規定:“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務管理中,應當加強溝通配合,並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第五條規定:“國家建立統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實現有關管理部門信息共享。”為下一步整合信息資源,形成管理合力提供了法律依據。
問:作為執行《出境入境管理法》的主要職能部門,公安機關如何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7月1日順利施行?
答:根據法律法規,公安機關負責出入境管理有關工作,依法實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和外國人入境、停留、居留管理,並負責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為確保《出境入境管理法》順利施行,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宣傳工作。《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頒布和施行,是公安系統的一件大事,公安機關將利用各種方式,加強對《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宣傳,促進知法、守法,爭取社會各界對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做好配套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的起草、修訂工作。由於《出境入境管理法》涉及面廣,包含的管理制度多,需要制定多個配套法規、部門規章來落實各項制度。公安部將積極配合做好有關配套法規、規章的起草工作和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的清理工作,確保法的順利施行。
三是做好證件式樣改版、信息系統改造等準備工作。公安部將根據新法及其配套規定的內容,研究修訂相關工作規範,研究新的出入境證件式樣,升級改造信息系統,確保《出境入境管理法》生效後各項管理服務工作順利開展。
四是做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培訓學習工作。新法全面更新了現行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對於公安出入境管理執法服務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規定。公安機關將認真做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學習培訓工作,使廣大公安民警特別是出入境管理民警熟練掌握《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規、部門規章的各項規定,嚴格、規範執行《出境入境管理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