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

冠,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guàn或guān,是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系在頭上的裝飾物稱為“頭衣”,主要有:冠、冕、弁、幘四種。漢代的時候,冠的種類非常多。

讀guàn時,可以指的是戴帽子;戴;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一般在二十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冠
  • 外文名:crown
  • 讀音:guàn或guān
  • 筆畫數:9
漢字釋義,部首筆畫,字形結構,音韻參考,漢語大字典解釋,詞性及示例,英文翻譯,相關詞語,相關成語,相關詩詞,古籍解釋,冠的概述,

漢字釋義

中國古時帝王冠中國古時帝王冠

部首筆畫

鄭碼:WWRD,U:51A0,GBK:B9DA
剩餘筆畫數:7,部首:冖,筆順編號:451135124
部首: 冖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9
五筆86: pfqf
五筆98: pfqf
倉頡: bmui
四角號碼: 37214
鄭碼: wwrd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1A0

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冖寸(gaicun)  [ 漢字部件構造 ]:冖二兒寸
[ 筆順編號 ]:451135124
[ 筆順讀寫 ]:⒈撇 ⒉橫折 ⒊橫橫 ⒋撇 ⒌豎彎鉤 ⒍橫 ⒎豎勾 ⒏點

音韻參考

[ 上古音 ]:元部見母,kuan
[ 廣 韻 ]:古丸切,上平26桓,guān,山合一平桓見。
[ 平水韻 ]:上平十四寒·去聲十五翰。
[ 唐 音 ]:guɑn,guɑn
[ 國 語 ]:guān,guàn
[ 粵 語 ]:gun1gun3
[ 閩南語 ]:koan1,koe3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guān]
《廣韻》古丸切,平桓,見。
(1)帽子的總稱。
(2)特指古代官吏所戴的禮帽。
(3)物體的頂端部分。
(4)指突起象帽子的東西。
(5)古代貴族戴的普通帽子。
[②][guàn]
《廣韻》古玩切,去換,見。
(1)戴帽子;戴。
(2)指使人戴上帽子。
(3)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一般在二十歲。
(4)泛指成年。
(5)謂超出眾人,居於首位。
(6)謂加在前頭。
(7)尊崇。
(8)覆蓋。
(9)貫穿;貫通。

詞性及示例

guàn
〈動〉
冠
(1)戴;戴帽子 [put on a cap or hat]
長鋏陸離兮,冠切雲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戰國策·齊策》
(2)又如:沐猴而冠冠帶(戴帽系帶子。借指穿著官服);冠巾(戴上帽子、頭巾);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禮義的人)。
冠歸農,劍買牛。——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3)超出眾人;超過;位居第一 [precede;crown with;surpass]。
位冠群臣,聲施後世。――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出世,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神君訖威訖富之譽,(袁可立)為江南冠矣!——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4)又如:冠帶醫生(大醫院有稱職的醫生);冠首(位居於眾人之上);冠絕(遙居首位);冠倫(蓋過同輩)。
(5)加在前頭。如:冠頭(加在前頭);冠序(在書前加序言);冠篇(寫序言);冠以題辭。
(6)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一般在二十歲 [ceremony marking a man's coming of age at 20]。
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上》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弱冠柔翰。――左思《詠史》
(袁可立)鬚眉之謂男子,衣冠之有精理。——明 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7)又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歲而冠,並賜以字);冠士(已行過冠禮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過冠禮的男子。指二十歲成年男子);冠歲(男子二十歲);弱冠(剛成年);冠者(指成年人)。
(8)排於首位的事例。如:冠部(吏部。古代中央設六部,以吏部為首);冠族(顯貴的豪門世族);冠首(首位)。
(9)勝利的獎賞或榮譽的標誌,尤指代表運動中獲得冠軍的稱號。如:奪冠。
(10)[語]∶冠詞的簡稱 [article]
另見guān
冠軍。
guànjūn
[champion] 泛指第一名的稱號。
拳擊冠軍。
冠 guān
〈名〉
(1)(會意。從“冖”(mì,用布帛蒙覆。從“元”(人頭),從“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類的製品加在人的頭上,即“冠”。本義:帽子)。
(2)同本義 [hat]
冠,弁冕之總名也。――《說文
冠至尊也。――《禮記·問喪》
緇布冠。――《儀禮·士冠禮》。註:“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禮·司服》
髮上沖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冠蓋相望乘堅策肥。――漢·晁錯《論貴粟疏
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明史·海瑞傳》
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3)又如:衣冠整齊;怒髮衝冠;二十而冠;冠禮;冠巾;冠玉(帽子上裝飾的美玉。後多用來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與佩玉。亦指官吏士紳);冠綬(禮帽與印綬)。
(4)頂端 [cap]。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為足而聳立於地的大石)。
(5)指突起像帽子的東西 [cap-like object]。如:樹冠;花冠;冠珥(太陽邊緣外面的發光氣團);冠鏽病。
(6)公雞頭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comb]。
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加丁不釋。――《聊齋志異·促織
(7)如:雞冠。
另見guàn
冠蓋如雲。
guāngài-rúyún
[gathering of dignitaries] 冠,古代官吏的禮帽;蓋:車篷。形容集會時官吏士紳很多。
冠蓋如雲,七相五公。――漢·班固《西都賦》
冠蓋相望。
guāngài-xiānwàng
[one's official is succeeded by another ] 舊時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員來往不斷。
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戰國策·魏策四
冠冕。
guānmiǎn
(1)[royal crown;official hat]∶古代皇冠或官員的帽子。
(2)[high-sounding]∶比喻受人擁戴或出人頭地
冠冕之盛,當時莫與比焉。――《北史·寇洛等傳論》
冠冕堂皇。
冠冕堂皇。
guānmiǎn-tánghuáng
[high-sounding;of dignified bearing;ostentatious] 比喻光明正大、尊貴嚴整的狀態,多用以批評人的言詞、聲明徒有其表。
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跑的旖旎風情藏起來,換了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guānshì
[cymatium] 古典建築中一種頂部線腳。
冠心病。
guānxīnbì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見“冠狀動脈病”。
冠子
guānzi
[crest] 鳥頭部紅色的肉質突起,顏色鮮艷。
冠 guān ㄍㄨㄢˉ
(1)帽子:衣~。~戴。~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楚楚。
(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子。雞~。樹~。~狀動脈。
鄭碼:WWRD,U:51A0,GBK:B9DA
筆畫數:9,部首:冖,筆順編號:451135124
coronal;coronet;crest;hat;precede;put on a hat;the best;
冠2
guàn ㄍㄨㄢˋ
(1)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
(2)超出眾人,居第一位:~軍。
(3)姓。

英文翻譯

1.名詞
coronal;coronet;hat;
2.動詞
precede優於領先。
put on a hat戴帽;
the best第一,最優。
crest(鳥、禽的)冠;冠毛,(頭盔的)羽飾。

相關詞語

白冠 ·白冠厘纓 ·白冠氂纓 ·白面儒冠 ·白衣冠 ·寶冠 ·暴衣露冠 ·被髮纓冠 ·標冠 ·摽冠 ·布冠 ·步搖冠 ·蟬冠 ·蟬冠豸繡 ·長冠 ·超古冠今 ·超今冠古 ·朝冠

相關成語

白面儒冠 ·褒衣危冠 ·暴衣露冠 ·被髮纓冠 ·超今冠古 ·沖冠髮怒 ·衝冠怒發 ·衝冠眥裂 ·彈冠結綬 ·彈冠相慶 ·彈冠振衿 ·彈冠振衣 ·倒冠落佩 ·倒冠落佩 ·遁跡黃冠 ·峨冠博帶 ·發怒衝冠 ·發怒穿冠

相關詩詞

素冠 ·女冠子 ·女冠子 ·女冠子 ·女冠子 ·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 ·女冠子 ·女冠子 ·女冠子(夏景) ·避暑女冠 ·終南雲際精舍尋法澄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𠀤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發。從冖,元。冠有法制,故從寸。《徐曰》取其在首,故從元。古亦謂冠為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發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發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𩑞胡,遂制冠冕纓緌。
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又為眾之首曰冠。《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又姓。《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又葉俱倫切,音麇。《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又《韻補》葉居員切,眷平聲。《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為當世冠。
又葉扃縣切,音睊。《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遊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冠的概述

起初,發冠只是用以包裹髮髻,人們戴發冠只是為了生活方便,同時也有一定的美觀裝飾作用,至於發冠的樣式則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大約在商朝,開始出現冠服制度。到了漢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過冠帽就可以區分出一個人的、官職、身份和等級,或通過不同的冠帽來表達不同場合的禮節和儀式。漢代主要的冠帽有:冕冠通天冠長冠進賢冠武冠法冠等等。不同身份、不同場合所戴冠帽有嚴格規定,帝王在參加祭祀大典的時候要戴冕冠;在朝會和宴會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長冠是參加祭祀時官員所戴的冠帽。武冠是各級武職人員在朝會時所戴的禮冠;進賢冠專門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