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哥倫布

再見,哥倫布

《再見,哥倫布》是菲利普·羅斯創作的中篇小說,新澤西州紐瓦克青年尼爾·克魯格曼是一點陣圖書館管理員,他與舅舅舅媽生活在一起。他與回家度暑假的猶太富翁之女、大學生布蘭達·帕丁金在游泳池偶然相識並一見鐘情。於是他便打電話約布蘭達出來。他們在網球場見面,經過了解,布蘭達也開始喜歡上這個風趣的小伙子。第二天,他們一同去游泳,並結識了布蘭達的哥哥羅納德。游完泳,布蘭達邀請尼爾去她家吃飯,這樣尼爾便認識了帕丁金一家,之後尼爾還在帕丁金家度假一周。在帕丁金家,尼爾不顧猶太傳統規範和摩西十戒,整日與布蘭達尋歡作樂。

然而這對年輕人的愛情並沒有得到雙方家庭的贊同,一方面去肖特山帕丁金度假,其度過猶太新年的做法,遭到尼爾舅母格拉迪斯的強烈反對;另一方面,身世平凡、胸無大志的尼爾也沒有得到帕丁金夫人的喜歡和認同。該小說通過對一個普通戀愛故事的描寫揭示了美國猶太青年想要擺脫父母束縛、尋求自我發展的強烈願望。

該小說,揭示了反叛背後的真實——幫助猶太人擺脫固守傳統帶來的人性壓抑主題。《再見,哥倫布》,於1960年獲得美國全國圖書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再見,哥倫布
  • 外文名稱:Goodbye,Columbus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美)菲利普·羅斯
  • 首次出版:1959年
  • 作品字數:11千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再見,哥倫布》描寫一位意圖融入美國文化的年輕人尼爾·克魯格曼幻想破滅的故事。來自紐瓦克的猶太青年尼爾,在游泳池裡邂遁回家度暑假的女大學生布蘭達·帕丁金,他們展開了一段夏日之戀。
由於經商有“道”,布蘭達父母經濟上很富有。他們能夠極大限度地滿足三個兒女物質上的需要,覺得只要從經濟上滿足兒女足矣,很少顧及女兒的心理需要。佩廷金夫婦想到的只是靠物質的誘惑和要挾讓兒女服從,布蘭達的媽媽給他的信中甚至如此露骨地表示:儘管“我”把你送到第一流的學校求學,給你充裕的錢花。你卻這樣來報答“我”,這個問題“我”到死也想不通。你傷透了父母的心。尼爾看不慣佩廷金先生對幹活的黑人的粗魯,他也非常厭惡他們的狡詐。佩廷金先生教導尼爾要想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需要精神”。布蘭達的父親,不僅自己一味地追求物質財富,而且向下一代灌輸物質利益至上的思想,他總是用自己的經歷來給孩子說教。
布蘭達的叔父秉承著猶太傳統精神做人,棘棘業業,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想獲得商業上的成就。然而在爾虞我詐的現實世界裡,布蘭達叔父沒有能夠成功,他和他的兄弟用不同的理念經商,經濟地位有著很大的懸殊。這給了尼爾很大的剌激,他產生了很強的挫敗感。他對布蘭達叔父充滿了同情,為他實際上也是為自己鳴不平,覺得他們本應該享受更好的生活。經商之道如此,為人生活之道方面也讓尼爾矛盾無比。尼爾在美國文化環境和猶太文化的夾縫中生存,他與任何一方的認同都會導致舅母和布蘭達父母的譏笑,這使得尼爾總有被排斥和無能感。最終,他與象徵美國生活的“哥倫布”告別,“在猶太新年的第一天,太陽冉冉升起之時,搭上了去紐瓦克的列車,提前回到了工作崗位。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世紀至20世紀,工業飛速發展的美國紐瓦克,吸引了大批移民,在1880年到1920年間,約有20萬移民抵達紐瓦克。菲利普·羅斯的祖父就是在此時隨東歐猶太移民浪潮抵達紐瓦克並在此安家的。
家族經歷
菲利普·羅斯的祖父山德爾·羅斯是第一代移民,他原本在烏克蘭西部的小城利沃夫學習猶太教義,準備到波蘭當拉比,但他在1897年最終選擇來到美國的紐瓦克,為了養活全家在一家帽廠工作了一輩子,1942年他死於二次中風,當時菲利普·羅斯7歲。蘭德爾共生了十個孩子,除了最小的三個,其餘的都在讀完八年級後工作,以補貼家用。
菲利普·羅斯的父親赫曼·羅斯是第二代移民,生於1933年,很早就從保加利亞移民到美國。他在貧困線上長大,青年時代趕上經濟大蕭條,為了全家簡樸安定的生活,在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工作了38年。他固執、勤勞、節儉,總是不可理喻地把錢存起來,身為猶太人在職業生涯中遭受了集體性的歧視。
創作靈感
以菲利普·羅斯為代表的第二代美國猶太裔作家,始終面對一種身份認同上的難題,即“身份缺失”,或處在文化“不確定性”的邊緣。基於強烈的局外感和邊緣感,菲利普·羅斯開始構思《再見,哥倫布》小說,以表現出對猶太宗教和文化的逃避和困惑。

人物介紹

尼爾·克魯格曼——“我”
尼爾·克魯格曼是圖書館管理員,來自中低階層猶太人聚居的紐瓦克。夏天在游泳池邊偶然替布蘭達·帕丁金拿眼鏡,在應邀去她家晚餐時,目睹了這一家猶太新貴待人處世的不同態度,和迥異的生活興趣。他第二次去布倫達家當晚偷吃了禁果。布蘭達要尼爾休假期間去她家住一周。在她家期間,尼爾和布蘭達的消遣就是吃喝玩樂。期間,尼爾執意要她去醫院採取避孕措施。歲首節時,尼爾按約去波士頓與布倫達相聚,卻在預定的旅館房間被告知,她母親在收拾她的夏天衣物時,在抽屜里發現了避孕工具,知道了尼爾和布蘭達的私情。尼爾為此與布蘭達爭論。
尼爾疏遠猶太傳統,不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很少去教堂;無法認同作為成功者代表的布帕丁金一家。他同布蘭達的交往中,一方面渴望得到他們一家的承認而惴惴不安,隨時擔心失掉布蘭達,另一方面卻又不滿於他們一家而處處嘲諷。在第一次開車去找布蘭達的途中,尼爾感到郊區的地面雖比紐瓦克只高了八十碼,卻使人感到更接近天堂,太陽似乎更大、更低、更圓”,這表達了尼爾對帕丁金一家融入美國主流文化的的羨慕和渴望。在布蘭達選擇了家庭而放棄尼爾時,尼爾在她大學的圖書館前沉思後決定回到紐瓦克去過猶太新年。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反叛背後的真實——幫助猶太人擺脫固守傳統帶來的人性壓抑
在小說《再見,哥倫布》中,羅斯刻畫了美國化的猶太青年:他們對民主自由觀念的接受,遠遠大於祖輩念叨的猶太歷史和傳說;他們是困惑的一代,自認為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同時又清晰地意識到猶太身份的獨特性,“普遍有著自我身份的困惑和非我意識”。羅斯筆下的猶太青年“在父母的監管下長大。母親的目光始終跟隨著他——起床就寢、學習,尤其在餐桌上。父親很忙,平常總是見不到,父子感情也就比點頭之交稍微親近一點” 。
猶太傳統中的行為戒律,與美國文化對自由的信奉,是20世紀50、60年代美國猶太青年成長的兩股逆動力量。猶太人對家庭的信賴和信仰上帝聯繫在一起,對父母孝敬恭順是猶太自律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反文化的自由風潮下,夢想脫離父母嚴管、渴望像真正的美國青年一樣,無羈無束的願望使猶太兒子壓抑而逆反。做個遵守戒律的猶太乖孩子,成為猶太青年的精神枷鎖。
背離傳統,做一個壞孩子,是羅斯筆下猶太青年反叛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猶太道德行為戒律,在20世紀50、60年代社會轉型期,也經受了社會物質化的挑戰。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社會,在保守穩妥的心態中,進入物質富裕的社會時期,社會的穩定大大促進了猶太移民的社會身份進程。一批腦筋靈活,吃苦能幹的猶太人如願以償地步入中產階層,實現了物質上的“美國化”,融入“邪惡”的美國物質社會。一時間,抹掉所有的道德痕跡,滿足自我,實現自我,又不心存內疚成為最直接融入美國文化的方式。在自由寬容的社會氛圍下,猶太道德戒律的約束力變得鬆弛,猶太民族長久隱藏的人性另一面開始顯露出來。猶太人物面目各異,有各種人性弱點。《再見,哥倫布》中,帕丁金用實幹加狡猾來獲得財富,帕丁金一家物質奢華,與猶太傳統對“追逐金牛犢”的告誡背道而馳。
在《再見,哥倫布》小說中,小說人物對猶太傳統和道德戒律,呈現出的背離和反叛,反映了猶太傳統和美國文化之間的衝突。無論是成為壞孩子還是壞男人,這些人物強烈的自覺意識,以及對陳腐傳統和道德的違背,對於恪守“行”規、視“德行”為自我認定的猶太民族來說,無疑撼動了自古以來猶太身份認定的最本質問題:猶太后裔究竟是誰?猶太后裔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羅斯在作品中所反映的,正是猶太人在美國文化和社會思潮的影響下,日趨現實化和世俗化的社會事實,他們的背離和反叛反映了“上帝的選民”身份與現實身份的反差,這種反差,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人性的虛偽,導致用怨恨和反叛來表現困惑和不滿。雖然主人公,對猶太傳統和道德戒律產生了背離,但同時,又表現出強烈的猶太道德探索意識和內省的猶太特性,主人公對自己的反叛行為,表現出強烈的羞恥感。主人公渴望美國式的自由,同時又身陷傳統賦予的道德重荷之下,在自我質疑中摸索、探尋、彷徨、困惑。羅斯筆下的猶太人物,跨越著兩種文化——他們是一腳離不開猶太文化,另一隻腳想要跨入美國文化的騎牆一代。這樣的兩難心理,造就了主人公成為反叛而迷茫的一代人。
在《再見,哥倫布》小說中,猶太主人公所蔑視和自我貶低的,都與基督教“反猶“藉口有關聯。《再見,哥倫布》中帕丁金一家的物質奢華,會讓大眾聯想到基督徒對猶太恃財的仇恨。猶太人對“反猶”歷史的敏感心理,促使讀者將對個體猶太人的批評等同於對猶太群體的指責。猶太民族受歧視受排斥的漫長歷史,使他們養成了低調處世的風格。雖然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猶太人,獲得了一定的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但他們依舊非常在意非猶太人對自己的看法,期待被客居文化認可,這已成為禁錮猶太人性的外在力量。與生俱來的猶太身份,沒有帶給他們上帝選民的優越,而是成為一種負擔。刻意做出品行嚴謹的優秀公民姿態,讓他們感覺侷促壓抑。
羅斯超越猶太性,將人性真實一面暴露出來,揭示了美國猶太人在融合過程中的痛苦分裂,展示了猶太傳統和道德對人性的壓制,這樣的描述觸及了猶太民族的深層痛點。對一個始終對社會認同“饑渴”的民族來說,揭醜就是“反猶”。這一心理將猶太民族牢牢地捆在了歷史的重荷下,扼殺了猶太人作為“人”的多樣性存在。對羅斯“反猶”的指責是猶太人無法認同自己的本能反應。作者的反叛與真實:作為一個流散民族,猶太人需要自我認可,而渴望被異質文化認可的心理,又是歷史所鑄造的。猶太民族因而注定是個處於兩難的民族。羅斯認為,“把自己的猶太性掩藏起來”和“猶太特性中的過度適應性、忍耐、放棄、沉默、自我否定”一樣對猶太民族的生存充滿了破壞性。猶太民族需要站出來生活,而不是把自己圈到像歷史上的猶太聚居區一樣的圈子裡去。
在羅斯看來,猶太人的內心被歷史和傳統禁錮得太深,壓抑得太重,以至於尋常的訴說不足以揭示人物的本性,非誇張和嘲弄不足以揭示那些被視為常態的人性弱點。因而作者採用了逆向的批判手段,矛頭直指猶太人的劣根性。力圖在人的本性歡悅、失望、痛苦、憤怒中尋求“真實的”猶太人形象,將猶太人的人性中掩藏的一面翻出來,露出疤痕,力圖展現猶太人在別人目光注視下的矛盾自我,甚至使猶太人都討厭這個“真實”的自己。
對於猶太民族的批判,羅斯更多採取的是猶太式的嘲諷。小說是一種藝術,也是表述手段。對於狹隘的民族保護心理,作者可以用文字將內心的憤懣和厭惡這些負面無用的情緒轉化成文學藝術。羅斯所挑戰的不僅僅是猶太民族的歷史思想枷鎖,還有人們的閱讀思維定勢。羅斯稱自己的反叛性寫作,是為了“將靈魂赤裸地展示出來”,是為了“拒絕崇高主題”。

藝術特色

場景機制
時空要素的使用:在《再見,哥倫布》中,羅斯著重描寫了兩個主要場景——帕丁金家所在的肖特山富人區和尼爾生活的紐瓦克猶太人聚居區,兩者之間呈現出郊區生活與城市生活的鮮明對立。在時間上,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經歷了兩個月的時間。愛情的開始和結束都非常突然,給人以深刻的對抗和困惑的印象。故事的展開與季節的變換形成兩條平行線。夏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愛情萌生了,而在秋天猶太人新年時(九月初),收穫的卻是分離。在空間上,該小說中反覆出現了,位於肖特山富人區的帕丁金家,和尼爾生活的紐瓦克猶太人聚居區,這兩個主要場景的交錯變換。在羅斯大量細膩的場景描寫中,出現了各種器物、聲音、人物,包括猶太人、異教徒、黑人等等。這些場景描寫能夠很容易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受到,作者想要闡述的絕不僅僅是兩個青年人的愛情,還有更深刻的對身際周遭包括自然、社會、家庭在內的各種環境的關注。
敘事視角
羅斯拋棄故事外敘述人站出來講述的全職模式,打破無所不在的全知視角,該故事由主人公尼爾講述,並通過他的視角過濾周遭環境。採用人物視角來描寫場景,故事空間就成為了人物內心的外化,外部世界成為人物內心活動的“客觀對應物”,場景描寫成為刻畫人物心理和揭示主題的重要手段。

作品評價

“羅斯先生”(指作品《再見,哥倫布》)呱呱落得,便毛髮齊全。
——索爾·貝婁(美國作家)

作者簡介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一個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1954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巴克內爾大學,1955年獲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後留校教英語,同時攻讀博士學位,但在1957年放棄學位學習,從事寫作。作品有:《再見吧,哥倫布》、《放任》、《她是好女人的時候》、《波特諾的抱怨》、《我們這一幫》、《乳房》、《偉大的美國小說》、《我作為男人的一生》、《情慾教授》、《鬼作家》、《解放了的朱克曼》、《解剖學課》、《被束縛的朱克曼》、《反生活》、《事實:一個小說家的自傳》、《欺騙》、《遺產——一個真實的故事》、《夏洛克在行動》、《安息日的劇院》、《美國牧歌》、《我嫁給了共產黨人》、《人性的污穢》 、《垂死的肉身》、《反美陰謀》、《凡人》、《退場的幽靈》、《憤怒》、《羞辱》、《復仇女神》等。
菲利普·羅斯菲利普·羅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