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豆17(冀審豆2006001)

冀豆17(冀審豆2006001)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冀豆17是一個大豆品種,品種平均生育期114天,株高101.0厘米,主莖17.8節,有效分枝2.5個,單株粒數95.2粒,百粒重17.9克。橢圓葉,白花,棕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半開張。種皮黃色,圓粒,黑臍,有光澤。經接種鑑定,表現為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SC11和SC13株系,中感SC8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高感4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含量38.0%,粗脂肪含量22.9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豆17
  •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07
  • 品種來源:Hobbit×早5241
  •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Hobbit×早5241
審定情況:2006年河北省審定,2006、2012、2013年國家審定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07,國審豆2012003,國審豆2013010
特徵特性:該品種春播生育期139.6天,夏播生育期98.8天。株高95~110厘米,株型半開張。橢圓葉,棕毛,棕莢,白花。亞有限結莢習性,底莢高20厘米,有效分枝3.2個,主莖節數22.9個,單株結莢56.7個,莢粒數2.5個。種皮黃色,圓粒,黑臍,百粒重18.6克。粗蛋白質含量38.0%,粗脂肪含量23.42%。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SC11和SC13株系,中感SC8株系,中感大豆胞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高感4號生理小種。
產量表現:2004-2005年參加河北省春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9.68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33.11%;2006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3.91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24.1%。2004-2005年參加國家黃淮海中片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94.6千克,比對照品種魯99-1增產7.3%;2005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8.2千克,比對照增產5.4%;2008-2009年參加黃淮海聯合鑒評試驗,兩年產量均居第一位,且油分含量最高;2010-2011年參加黃淮海南片夏大豆組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81.0千克,比對照增產3.2%。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9.7千克,比對照中黃13增產5.2%。
栽培要點:春播在4月下旬~5月下旬播種,夏播在6月上、中旬播種。一般行距40~50厘米,畝留苗1.2~1.5萬株,水肥條件較差的地塊可適當增加密度。開花期追施尿素5千克。有倒伏危險的地塊可在開花期噴施多效唑。結莢鼓粒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春播可在施農家肥的基礎上,底肥施氮磷鉀複合肥或磷酸二銨20千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