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掌柜

共和國掌柜

《共和國掌柜》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的人物傳記類話劇。該劇由蔣維國執導,趙瀲編劇,田蕤吳靜為蔣可王梓等主演,於2011年6月23日在上海市藝術劇院演出。

該劇為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紀念劇,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陳雲同志一生中幾個非同尋常的片段,反映他一心為人民的高尚品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和國掌柜
  • 導演:蔣維國
  • 編劇:趙瀲
  • 主演:田蕤、吳靜為、蔣可、王梓
  • 製作出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 首演時間:2011年6月23日
  • 首演地點:上海市藝術劇院
  • 類型:話劇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製作,獲獎記錄,演出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1949年,中國共產黨剛剛奪取政權,金融市場混亂、物價瘋漲,老百姓人心惶惶。陳雲同志果斷睿智,統一貨幣,穩定物價,結束長達10多年的惡性通貨膨脹,調整工商業,恢復國民經濟,為共和國的財經體系奠定了基礎。
劇照劇照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陳雲回家鄉上海青浦展開調查,實事求是地指出了農村政策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實行“分田到戶”這一當時中國農業改革的先驅思想。卻被批“右傾”而受到長期的冷遇。
1969年,他遠離妻子、孩子,被下放江西南昌。
1979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春天, 74歲的陳雲再任中央財委主任,就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決策:寶鋼上馬還是下馬。
光陰荏苒,陳雲已是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他和夫人于若木相扶相伴,安度晚年,回想著年輕時候立下的誓言。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陳雲田蕤----
于若木吳靜為----
耿興懷蔣可----
安志恆王梓 ----
羅大姐王華----
管家/王富貴孫毓才----
張先生/吳大爺許守欽----
蘇麗芳章靜----
吳瑞生/劉秘書王海鷹----
徐根強劉鵬----
服務員尤美----
小高司琨----
-徐紫東----
-黃晨----
-胡薇薇----
-張礫之----
-劉栩斌----
-萬博----
-陳俊愷----

職員表

製作人監製導演編劇配樂藝術指導燈光
吳嘉楊紹林蔣維國趙瀲金復載 邱曉柳呂涼簡立人
·舞美設計:呂萍
·舞美設計助理:侯霄屹
·影像設計:徐逸君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共和國掌柜
    陳雲
    演員:田蕤
    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1949年,他果斷睿智,統一貨幣,穩定物價;20世紀60年代,他提出實行“分田到戶”的農業改革先驅思想;1969年,他被下放江西南昌;1979年,他再任中央財委主任。他始終把百姓福祉放在心上,求實務實。
  • 共和國掌柜
    耿興懷
    演員:蔣可
    資本家。他在在銀元大戰、囤積糧食中輸給了陳雲,但陳雲依然對他採取團結合作的政策,並和他比試打算盤。
  • 共和國掌柜
    羅大姐
    演員:王華
    老黨員。曾經救過陳雲同志的命,在她遭受不公正待遇時,陳雲同志向她誠懇地道了歉。
註:該劇為傳記類話劇,以陳雲同志為主,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導演蔣維國由於常駐英國,在創作初期,經常通過越洋電話與編劇趙瀲探討劇本。編劇趙瀲經過大量的史料學習以及與一些專家的交流,並在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支持下,在陳雲故居住了一個月,感受當地人文氣息,和館內的做研究的專家和工作人員交流,並在館內的史料庫、資料庫翻閱大量的資料,劇本經過了11次修改,才終於完成。
資料圖片:陳雲資料圖片:陳雲
演員田蕤用“老實人、老黨員、老爺爺、老聽客”這幾個關鍵字,概括自己眼中的陳雲。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獲獎情況
2012年3月26日
第16屆佐臨話劇藝術獎
最佳男主角獎
田蕤
獲獎
2012年4月17日
第2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主角獎

演出信息

主創單位
主辦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管理委員會、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承辦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
文史指導
中國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
製作出品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演出場次
演出時間演出地點
2011年6月23日-7月3日
上海藝術劇院
2012年9月28日-9月29日
廣州黃花崗劇院
2012年10月9日-10月10日
北京國家大劇院
2015年6月10日-6月14日
上海藝海劇院

作品評價

《共和國掌柜》著重陳雲同志一生中幾個非同尋常的數個片段,真實反映陳雲同志一心為人民的高尚品格。它不僅重現了偉人的形象,而且在舞台上重現了發生在中國歷史上一段段令人記憶猶新的場景,沒有娛樂的成分,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的真實故事。《共和國掌柜》也是一部結合社會性和政治性,但是又充滿著人性的話劇。觀眾在走近“陳雲”的同時,也將通過每一位演員對於其所飾演的人物刻畫,體驗一段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感受到當年中國街頭巷尾的眾生百態。(新浪娛樂評)
劇中出現的一些史料圖片、資料,營造出一種文獻式的視覺印象。舞台設計運用簡潔的白色移動景片和多媒體結合的手法,布景轉換迅速流暢而變化靈活,與戲劇動作、音樂融於一體。(《新民晚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