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視角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機理研究

《共創視角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機理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孟慶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創視角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孟慶春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供應鏈價值創造是企業制定供應鏈戰略的基本依據,也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目前供應鏈價值創造研究中普遍認為消費者不創造價值,但在移動網際網路背景下越來越多消費者捲入到供應鏈價值創造中去,既有的供應鏈價值創造理論已經不能有效解釋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價值創造問題。本項目擬拓展已有的價值共創理論,把消費者作為價值創造主體納入供應鏈價值創造體系,通過對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過程、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因果機制、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反饋機制與動態演化等問題的研究,揭示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的機理,形成系統分析框架,構建起供應鏈價值創造的新邏輯。本項目對於深化消費者在供應鏈中主體地位的認識、完善供應鏈價值創造理論、推動供應鏈管理髮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為消費類電子企業有效應對未來競爭、提升我國消費類電子產業國際競爭力提供科學支撐。

結題摘要

供應鏈價值創造是企業制定供應鏈戰略的基本依據,也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目前供應鏈價值創造研究中普遍認為消費者不創造價值,但在移動網際網路背景下越來越多消費者捲入到供應鏈價值創造中去,既有的供應鏈價值創造理論已經不能有效解釋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價值創造問題。本項目擬拓展已有的價值共創理論,把消費者作為價值創造主體納入供應鏈價值創造體系,通過對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過程、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因果機制、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反饋機制與動態演化等問題的研究,揭示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的機理,形成系統分析框架,構建起供應鏈價值創造的新邏輯。基於價值共創理論,項目組清晰界定了“鏈上主體(企業、消費者)主要創造、鏈外主體(其他相關參與方)輔助創造”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鏈價值創造體系,釐清了以供應鏈上企業和消費者自創為基礎、同時通過主體間的共創實現的供應鏈價值創造行為;從企業聯盟內部互動、企業聯盟—消費者群互動、消費者群內部互動以及其他相關參與方參與互動四個方面剖析了供應鏈互動增值行為,測定了供應鏈互動增值能力,運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模型等量化方法完整揭示供應鏈價值創造因果機制,深刻闡釋了供應鏈上、鏈外各主體特別是消費者在供應鏈價值創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鏈上主體主要創造、鏈外主體輔助創造”的“雙主體+”供應鏈互動增值理論框架以及供應鏈上企業與消費者通過創新實現價值共創的基本競爭戰略,同時針對突發不確定性事件影響下的供應鏈價值創造問題進行了擴展研究。研究期間,項目組在《Complexity》《Scientific Programming》《中國管理科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1篇,其中SSCI/SCI檢索9篇,EI檢索2篇,CSSCI檢索9篇,北大核心檢索1篇,基金委管理科學部認定的A類期刊3篇。項目負責人獲得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