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略亭

公略亭

公略亭,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紀念黃公略烈士而建造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公略亭
  • 動工時間:1933年8月1日
  • 竣工時間:1934年1月
  • 結構:木質
基本信息,詳細介紹,

基本信息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是毛澤東於1930年夏在行軍途中,熱情盛讚黃公略的詩文。

詳細介紹

黃公略生於1898年,湖南湘鄉人,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和彭德懷共同領導了平江起義,後曾擔任紅五軍第二縱隊隊長、軍委書記和副軍長;紅五軍軍長;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紅三軍軍長等職。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黃公略率領紅三軍轉移途中,在吉安東固遭到敵機襲擊,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3歲。毛澤東聽到黃公略犧牲的訊息後,非常悲痛,第二天,在興國蓮塘主持了黃公略的追悼大會,高度讚揚了黃公略的一生,並在主席台兩側擬寫了這樣一幅輓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而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
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為紀念黃公略,臨時中央政府在他犧牲的地方設立了公略縣。1933年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在葉坪廣場建造公略亭。公略亭由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監造,錢壯飛設計,梁柏台負責工程指導。1933年8月1日動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亭為三個角,寓意為黃公略是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犧牲的。亭中立了一塊三稜錐體的石碑,上刻有黃公略傳略。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該亭被國民黨反動派拆毀。1955年按原貌修復,彭德懷親自題寫了“公略亭”三字,以示紀念,這三個字依然在紀念館中保存。現在“公略亭”三字,是模仿“紅軍烈士紀念塔”的字型而製作的。1961年3月4日,該亭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