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新論

《公民道德新論》是由2021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民道德新論
  • 作者:李萍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8月
  • ISBN:9787300297637 
作品簡介,作品目錄,

作品簡介

本書將當代中國公民道德問題的探討置於現代化視鏡之下,在“導言”部分解釋了全書的若干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提出“好公民是現代社會的主體”這一命題。章確定了公民道德問題討論的時空背景,交代了公民身份在現代化進程中所經歷的轉換以及由此產生的現代社會道德研究視角的調整。第二、三、四章則分別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不同層面的現代化領域闡述了相應的公民道德表現形式及相關的理論問題。第五章通過對公民道德的一個重要且相對特殊的形態——公民不服從問題的分析,進一步探討了公民個體的多樣性、公民與國家關係的多元性以及社會變遷條件下的公民道德規範(如忠誠、守法、公平等)的複雜表現形態等問題。第六章是對中國當代公民道德的實證調查數據分析,重點討論了公民認知、公民參與、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實際狀況及其理論問題。第七章是橫向的比較研究,選取了有代表性的三個地區——香港、新加坡、日本進行了對比分析,以資對當代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作品目錄

編委會名單
序 言
導論 公民是現代社會的主體
第一章 現代化之必然性及其反思
一、現代化模式分析
二、人的現代化:公民地位
三、宏大敘事下的身份轉換:公民資格
第二章 經濟現代化與公民經濟道德
一、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
二、公民個體的經濟美德
三、經濟組織的公民規範
第三章 政治-法律現代化與公民政治道德
一、現代政治結構
二、共和國的公民道德理念
三、公民參與中的道德精神
第四章 社會-文化現代化與公民道德意識
一、現代社會-文化轉型的艱難歷程
二、現代公民的社會-文化身份
三、現代化中的社會-文化主題
第五章 公民不服從的道德思考
一、公民不服從的理據
二、公民不服從的限制條件
三、公民不服從的道德意志
第六章 我國當代公民道德的實證研究
一、公民認知的現狀及其道德審視
二、公民交往的現狀及其道德拷問
三、公民教育的現狀及其道德警示
第七章 公民道德問題的比較研究
一、香港公民道德發展的經驗
二、新加坡公民道德培育的回顧
三、日本公民道德變革的借鑑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