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

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

《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於2011年8月30日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國管節能〔2011〕433號印發。該《規劃》分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進展和面臨的形勢,“十二五”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公共機構節能的重點領域和工程,保障措施4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
  • 時間:2011年8月30日
  • 機構: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 文號:433號
通知,規劃,形勢,工作進展,利用狀況,面臨形勢,目標,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工程,重點領域,重點工程,保障措施,

通知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印發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管節能〔2011〕433號
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關事務管理局,北京市、貴州省、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經信委,青海省經委: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深入推進“十二五”時期全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有關政策精神,我局在深入調研、反覆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規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深入推進“十二五”時期全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和有關政策法規,制定本規劃。
規劃分四個部分: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進展情況和面臨的形勢,“十二五”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公共機構節能的重點領域和工程,以及保障措施。

形勢

工作進展

“十一五”期間,各級公共機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組織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中的“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紮實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公共機構節能3391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8477.5萬噸,2010年人均能耗較2005年下降20.27%,完成了“十一五”的節能目標和任務。
1.健全管理機構,加強了組織領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國管局)設立了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25個地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設立了專門負責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的處(室)。各地區建立由省級領導任組長的公共機構節能領導小組或者聯席會議制度,21個地區組織召開了全省(區、市)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會議。建立了全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協作組機制和節能聯絡員制度。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分工配合、相互協調的公共機構節能管理框架初步建立。
2.完善政策法規,推進了依法節能。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增加了公共機構節能內容。2008年8月國務院公布《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管局等部門制定了契約能源管理、節能產品政府採購、辦公建築能耗監測、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公務用車油耗定額等規章制度和標準。14個地區制定了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各地區結合實際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機構節能的規章制度和標準。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逐步進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3.推進能耗統計,加強了監督考核。各地區認真組織實施《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制度》,完成了2005-2010年公共機構能耗統計工作。中央國家機關實行月度統計、季度公示排名制度,開展了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和檢查整改工作。公共機構節能列入了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國管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和量化評價。各地區採取專項督察、輿論監督、節能執法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部分地區將公共機構節能納入了政府年度節能目標考核評價體系,對工作突出的市縣和單位進行了表彰和獎勵。
4.實施建築及用能設備節能改造,降低了能源資源消耗。“十一五”期間,各地區累計投入近30億元,穩步推進空調、採暖等重點耗能系統和建築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推廣套用節能新技術、新產品,開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套用試點,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央國家機關投入5億元,實施辦公建築節能改造200餘萬平方米、住宅樓平改坡52.5萬平方米,改造燃煤鍋爐127台716蒸噸、燃氣鍋爐60台、燃氣灶具2500台,更新高耗能電開水器1700台,推廣高效照明燈具830萬隻。
5.狠抓公車節油,油耗得到有效控制。各級公共機構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公務車輛配備管理,嚴格核定公務用車編制數,積極推行車輛定點維修、定期保養、“一車一卡”加油等制度,公車油耗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間,中央國家機關更新淘汰“黃標車”1240輛,集中採購低排量、經濟型國產汽車900餘輛,採取了限行和停駛等措施,2008年以來中央國家機關公車用油量累計下降31.7%。
6.推行政府節能採購,發揮了政策引導功能。財政部等部門建立了節能產品和環境標誌產品優先採購制度,制定了“節能產品政府採購清單”和“環境標誌產品政府採購清單”,19類節能產品和24類環境標誌產品列入了政府優先採購的範圍,9類節能產品列入政府強制採購的範圍。2009年,全國節能環保產品政府採購規模達到302億元,約占同類產品的70%。“十一五”期間,中央國家機關節能產品採購總額近60億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7.開展宣傳培訓,節能能力得到加強。各地區認真組織節能宣傳周活動,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編印了多種宣傳材料,廣大幹部職工積極參與,營造了良好的節能工作氛圍。國管局開通了公共機構節能網,出版了系列叢書,組織了一系列節能培訓。各級公共機構累計培訓達100餘萬人次,公共機構節能能力逐步提高。各類媒體對公共機構節能高度關注,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

利用狀況

1.能源資源消耗總量
據初步統計,2010年全國公共機構約190.44萬個(其中,國家機關44.62萬個,教育事業類67.60萬個,衛生事業類28.14萬個,科技事業類18.95萬個,文化事業類1.92萬個,體育事業類0.62萬個,其他事業類6.60萬個,社會團體21.99萬個),能源消耗總量1.92億噸標準煤,約占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6.19%,總用水量132.54億噸。2005年至2010年,能源消耗總量分別為1.67億噸標準煤、1.74億噸標準煤、1.80億噸標準煤、1.85億噸標準煤、1.89億噸標準煤、1.92億噸標準煤。
2.能源消耗結構
2010年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結構中,電力占34.30%,原煤占48.02%,汽油占8.54%,柴油、煤油等占1.09%,天然氣、石油氣等占2.95%,熱力占5.10%。
3.能源利用水平
2010年,全國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總量1.92億噸標準煤,比2005年增加0.25億噸標準煤,增長14.97%,年均增長2.83%,年增幅由“十一五”初的4.19%降至“十一五”末的1.59%。單位建築面積能耗23.86千克標準煤/平方米,較2005年下降14.85%,年均下降3.16%。人均能耗447.40千克標準煤/人,較2005年下降20.27%,年均下降4.43%。
從總體上看,“十一五”期間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總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但增幅逐步放緩。能源消費以煤炭、電力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套用比例很低。單位建築面積能耗和人均能耗逐年下降,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

面臨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深入開展的關鍵時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都突出強調抓好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部門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主要問題、目標任務的認識逐步深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三是節能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廣大幹部職工節能意識逐步增強,為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較好基礎。
但是,由於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開展時間不長,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政策法規亟待完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資金投入普遍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行業和系統節能工作有待加強等。同時,隨著公共服務的領域擴大、水平提高,公共機構的辦公建築面積、用能設備、用能人數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能源消費需求也會持續增長,實現節能目標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為了如期實現“十二五”時期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目標任務,必須科學規劃,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有效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轉變能源消費模式,切實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為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目標

二、“十二五”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和有關政策要求,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等手段,健全管理體制,完善制度標準,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能力,充分發揮表率示範作用,帶動全社會節能工作深入開展。

基本原則

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在繼續抓好國家機關節能工作的同時,強化對事業單位、團體組織節能工作的管理。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督管理,集中推進教科文衛體等能耗大、社會影響力強的行業和系統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政策引導,市場推動。完善公共機構節能政策法規和制度標準,建立健全評價考核和監督檢查機制。完善財政激勵政策,建立公共機構節能投資、補貼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積極推廣契約能源管理等方式,廣泛引入市場化手段,為公共機構節能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源頭控制,存量最佳化。嚴格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從源頭控制能源消耗的增長速度。推進政府綠色採購,提高節能環保產品使用比例。推廣成熟先進的節能技術和產品,淘汰高耗能設施設備,穩步推進節能改造。
經濟適用,因地制宜。注重公共機構節能的經濟性、適用性、階段性和實效性,根據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資源環境條件以及行業特徵,進行分級、分類指導,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

主要目標

1.節能量目標。以2010年能源資源消耗為基數,2015年人均能耗下降15%,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2%。
2.管理目標。到2015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共機構節能組織管理體系、政策法規體系、計量監測考核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宣傳培訓體系和市場化服務體系。

重點工程

重點領域

1.建築及其用能系統。強化建築節能,嚴格建設項目節能評審,加強建設過程節能監管,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進既有建築抗震加固和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採用安全高效保溫牆體材料和節能門窗。實施配電、空調、採暖、照明、電梯、飲用水設備等重點耗能設備的節能改造,推廣套用無功補償、變頻調速、空調清洗、高效冷卻塔、高效換熱器、高效照明產品、回饋發電裝置等節能技術和設備。強化計量器具配備,加快供熱計量改造,推進能源管理信息化。推行低成本、無成本節能管理。推動建立公共機構建築節能改造的市場化機制。
2.附屬設施。數據中心、食堂是公共機構附屬設施節能的重點。建立公共機構綠色數據中心標準,積極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採用高效換熱設備、節能UPS等節能產品和技術。開展公共機構食堂灶具、排煙系統節能改造,推廣套用高效節能灶具。
3.公務用車。加快淘汰更新“高污染、高排放”公務用車,實施公務用車油耗定額管理。加大新購公務用車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比例。穩步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加強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壓縮公務用車規模。
4.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大在公共機構推廣套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力度,開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採暖製冷、地源熱泵試點示範。
5.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推廣套用節水器具,加強再生水利用。開展公共機構廢棄物循環綜合利用,促進資源化處理,建立資源循環利用的長效機制。

重點工程

1.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建設工程。國家機關和教科文衛體等行業具有單位數量和用能人數多、建築面積和節能潛力大、公益性和社會影響力強等特點。“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各級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中選擇節能工作基礎較好、能耗總量較大、具備一定代表性的2000家單位,開展示範單位建設,樹立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典型。重點推進建築圍護結構及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改造辦公建築6000萬平方米。到2015年,示範單位的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明顯低於所在地區公共機構平均能耗水平,2000家示範單位年節約能源120萬噸標準煤。
2.綠色照明工程。照明系統用電約占公共機構用電總量的10%,目前高效節能螢光燈使用率約占50%。用高效節能螢光燈替代普通螢光燈可節電30-40%,用電子鎮流器替代傳統電感鎮流器可節電20-30%。“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公共機構全面實施綠色照明工程,套用緊湊型螢光燈、直管螢光燈、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LED燈等高效光源2500萬隻,推廣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燈具和智慧型控制裝置,實現辦公區高效光源使用率100%,LED等半導體光源使用率10%以上。“十二五”時期形成6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3.綠色數據中心工程。數據中心主要由IT設備系統、空調系統、UPS電源系統、照明系統四部分組成,具有用電設備密集、用能時間長、能源消耗大、安全標準高等特點。根據調查,公共機構的大型數據中心用電量約占其用電總量的35-55%,節能潛力很大。“十二五”期間,在全國選擇1000個公共機構的數據中心,採取最佳化設備布局、間接自然冷卻、改進UPS供電等措施,對其配電和製冷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形成4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4.零待機能耗計畫。目前,公共機構特別是國家機關,辦公設備不斷增加,電腦主機、顯示器、印表機、傳真機的待機能耗問題日益突出,約占總用電量1%左右。“十二五”期間,通過嚴格控制政府採購辦公設備的待機能耗標準,採用先進的電源管理技術,推廣節能插座1200萬個,有效降低待機能耗,年節約用電約20億度,折合64萬噸標準煤。
5.燃氣灶具改造工程。公共機構食堂每年消耗天然氣和人工煤氣約20億立方米,而節能型灶具的使用比率不到10%。節能型灶具與傳統型灶具相比,通過提高燃燒效率、減少熱量散失,能夠節省燃氣25%以上。用節能型灶具替代傳統型灶具,不僅簡便易行,而且節能效果顯著。“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公共機構全面推廣套用節能型灶具,節能型灶具使用率達到80%以上,年節約天然氣和煤氣約3億立方米,折合36萬噸標準煤。
6.既有建築供熱計量與節能改造工程。實施供熱計量,推進既有建築圍護結構和熱源、管網改造,是推動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有效降低採暖能耗的重要手段。有關統計結果表明,北方採暖地區公共機構採暖節能潛力約20-30%。“十二五”期間,實現北方採暖地區公共機構供熱計量面積1億平方米,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穩步推進建築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改造面積達到3000萬平方米,老舊房屋改造注重與抗震加固相結合;實施燃煤鍋爐等熱源節能改造1.5萬蒸噸,推廣使用添加劑,最佳化燃燒方式,採用餘熱回收、脫硫等措施。“十二五”時期形成13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廣工程。目前,我國公共機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套用比例很低。“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公共機構推廣太陽能生活熱水項目1000個,集熱面積20萬平方米;推廣太陽能採暖項目100個,採暖面積100萬平方米;太陽能光電利用項目1000個,裝機容量50兆瓦以上,年發電6000萬度;推廣地源熱泵項目1000個,製冷採暖面積5000萬平方米。“十二五”時期形成2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8.節能與新能源公務用車推廣工程。公務用車能耗在公共機構能源消耗中占較大比例,公共機構公務用車的選型和配置標準,在全社會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是公共機構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也是引導全社會購買和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間,逐步提高新購公務用車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到“十二五”期末達到50%以上。
9.節水工程。公共機構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相當大比例,是節約用水的重點領域。“十二五”期間,重點推廣套用節水器具,支持公共機構實施現有用水器具節水改造,實現節水器具使用率80%,節水型食堂食品清洗設備使用率80%,綠化用水全部使用節水灌溉方式。開展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試點示範,建設中水回用設施規模達10萬立方米/天,雨水收集設施規模達10萬立方米/年。完善用水計量設備,全國公共機構全部實現用水分戶計量,高校學生公寓全部安裝用水計量表,實行用水收費。開展水平衡測試,2013年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全部達到北京市節水型單位建設標準。
註:預期性指標是期望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努力,爭取實現。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責任的指標,要確保實現。
10.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重點推進公共機構廢舊電子產品、建築廢棄物、餐廚垃圾、辦公用品的循環綜合利用,推廣使用再生紙,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餐廚垃圾生物處理,強化建築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建立資源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到“十二五”期末,再生紙使用率達到20%以上,垃圾分類處理率達到80%以上,餐廚垃圾生物處理率達到5%以上,建築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到10%以上,廢舊燈管和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率達到80%以上。

保障措施

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強化組織協調
加強機關事務與發展改革(經信、經貿)、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環保、水利(水務)、統計等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形成運轉順暢、執行有力、監管有效的公共機構節能組織協調機制。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和實行垂直管理機構要根據行業特點,建立相應的節能管理和監督機制。健全地方特別是市、縣公共機構節能組織管理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理順運行機制,切實履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賦予的職責。完善市、縣兩級公共機構節能聯絡員和協作組工作機制,暢通工作和信息交流的渠道。積極發揮節能協會、機關事務工作協會等社團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
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建立長效機制
加快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配套制度,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制度和標準,強化政策引導。研究制定能源審計制度,強化對公共機構用能情況的經濟和技術評價。完善《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制度》,規範能源資源消耗統計的分類方法和折算標準。研究制定公共機構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制度。根據不同行業、系統的能源消費水平和特點,制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和費用支出標準,建立能源消耗基準線,實行能源消耗定額管理。制定節約型公共機構評定標準。
強化計量統計,夯實工作基礎
建立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標準體系,規範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開展分戶、分類、分項計量試點、示範和推廣。配合供熱體制改革,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動既有建築和新建建築安裝供熱計量裝置。改進公共機構能耗統計數據採集、傳輸、加工等處理手段,推進信息化和網路化建設,建立全國公共機構能耗統計信息平台,提高統計工作效率。加強數據審核,開展統計專項監督檢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強化統計分析,定期對節能降耗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為國家指導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加強統計隊伍建設,完善統計員制度,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
加強監督考核,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逐級分解落實節能目標,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相關單位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獎懲措施,開展表彰獎勵。健全節能監督檢查機制,推進節能執法。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監測,推進能耗監測體系建設,實施能耗狀況和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信息公開。定期開展能源審計,對發現問題的單位下達整改意見書並強制進行節能改造。
建立技術支撐體系,加快新技術示範和推廣
制定公共機構節能技術支撐體系示範和推廣計畫。根據公共機構特點,建立科學的節能技術和產品遴選、鑑定、試用、推廣機制,制定公共機構節能技術、產品目錄,積極支持國有自主產權、節能效果顯著的節能技術和產品套用。對示範性實用性強、效果佳的節能技術和產品,組織在節能重點工程中優先示範套用,帶動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加強信息技術與傳統節能技術融合,推廣適用的節能解決方案。完善節能產品政府採購制度,將節能產品、設備納入政府集中採購目錄,提高高效節能產品和設備在公共機構終端用能產品中的比重,完善節能產品政府採購評價監督機制,發揮政府採購的巨觀調控功能和市場導向作用。
(六)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推進能力建設。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刊、手機等媒體,大力宣傳公共機構節能。認真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提高節能意識,培養節能習慣,營造節能氛圍。建立公共機構節能培訓長效機制,豐富培訓內容和方式,依託政府培訓機構,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力量的作用,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專業培訓和崗位培訓,定期組織節能技術和經驗交流。開展公共機構能源管理師試點,探索將能源管理納入職業技能鑑定體系,推行能源管理崗位持證上崗。國家機關在公共機構和全社會中發揮示範和帶頭作用,增加節能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
建立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公共機構節能資金投入規模,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中央與地方財政聯動,帶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推動公共機構節能持續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工作經費和節能改造所需費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設立公共機構節能專項資金。對重大公共機構節能工程項目和重大節能技術示範項目,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快推行契約能源管理,完善公共機構實施契約能源管理的補貼政策和節約資金留成激勵措施,帶動社會資金投入公共機構節能領域,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
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國際合作
組織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國際交流和培訓,學習國外先進的節能政策和技術,借鑑成熟的管理經驗和模式。與有關國際組織、金融機構及有關國家和地區建立節能合作機制,組織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加強國際節能科技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節能技術,拓寬合作領域,開展項目合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