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邦寺

八邦寺

八邦寺位於德格縣八邦鄉政府北300米處的山崗上,海拔3800米,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邦寺,全名八邦聖教法輪寺,為藏傳佛教噶舉派在康區的主寺,與西藏楚布寺並稱為噶舉派兩大勝地。

該寺是覺巴晉登松乾之弟子巴登·祥秋林巴於藏曆第三饒迥“土豬年”(公元1179年),在康區創建的第一座止貢噶舉派寺院,命名為“巴登祥秋嶺”。藏曆第五饒迥“鐵虎年”(公元1290年),薩迦官員奧洛領兵焚燒止貢寺,史稱“止貢之亂”,八邦寺及分寺亦先後被燒毀,復建後該宗為薩迦派。藏曆第十二饒迥“火羊年”(公元1727年),在德格土司卻吉·丹巴次仁的資助下,由司徒·卻吉迥乃以龔埡鄉本覺寺為母寺恢復重建了八邦寺,取名“八邦聖教法輪寺”,並改宗偉噶瑪噶舉派。經過歷代活佛的弘法利生,八邦寺成為藏區第二大噶瑪噶舉法脈傳承中心。司徒·卻吉迥乃創建佛學院以後,八邦寺不僅成為藏族大小五明學科傳播中心,又稱為南派藏醫和噶瑪噶孜畫派發祥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邦寺
  • 地理位置德格縣八邦鄉
  • 海拔:3800米
  • 等級: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寺址,

建築特色

八邦寺意為「吉祥寺」。據史書記載,八邦寺創建南床高宗時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八邦寺規模宏大,環境幽靜,其建築沿山而上層層疊疊,取勢巧妙。經幡招展,金頂金碧輝煌,十里可見。雄偉壯觀。殿堂裝飾富麗堂皇,泥塑和壁畫刀筆細膩,姿態豐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稱為康區寺廟建築之最佳者,有「小布達拉宮」之稱。此寺融入了格魯派寺院、噶舉派寺院的建築風格,形成既有格魯派寺院宏偉壯麗,又有噶舉派細膩神秘的建築格式。主殿「卓拉空」建於山崗之脊上,為一四合院式的三層建築,正殿高二十四米,八根粗逾合抱的大柱,俱為千年巨樹整樹造成,愈增大殿的雄傳氣勢。二樓為活佛住所,雕樑畫棟,金碧溢彩。殿內四壁繪滿珍貴的壁畫,內容包括佛本生故事及六道輪迴等,形象生動,色彩絢麗,是著名的藏畫「噶日」畫派的傑作。八邦寺轄寺甚多,自稱為一百零八座。又稱大寺三院,小寺五院,講堂三十五處,禪堂二十五處,分布在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以及西藏、雲南、青海等省和康區等地。
該寺歷代活佛大多活識高深,重虔心修道,著書立說,各種論著,無不涉獵,各有建樹,許多著作及繪畫,至今被視為珍寶。第八世司徒活佛卻吉迥乃博學廣聞,聰慧異常,一生閱歷豐富,學識淵博,著述極多,尤其是藏文文法、藏醫藥、藏畫等方面造詣精深,堪稱一代宗師。他創造了著名的噶瑪--八邦畫派。該派在傳統的藏族繪畫技巧中,巧妙地融入漢地畫法技巧和風格,成功地發展了藏畫「噶日」畫派。在他的影響下,八邦寺畫師歷代輩出,其壁畫和唐卡畫成為康區藏畫的代表,享譽海內外。
經誦咒朝拜者絡繹不絕,整個寺院經聲終年朗朗。
八幫寺的民族繪畫在繼承苯波派、門派、噶派繪畫基礎上,衍行出一枝獨特民族畫派。蓋壁畫、嶄畫、雕刻畫、雕塑、堆畫、文印畫、鑄橫畫、曼荼羅畫、細沙畫、四文詩畫、調片畫、酥油畫等十二種分派。繪畫的原則是:一、畫題融天、地、人、神為一統賦以情景故事,集於一幀,相似於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構圖;二、強調對稱、均衡、疏密的布局關係,偶有倚側之巧;三、色彩多用三原色、二次色,注重明麗華貴的視覺效果,畫風典雅凝重而不失鮮活靈動之美。從而開創德格藏繪畫獨一無二的風格,遂為藏區繪畫的典型代表。

寺址

四川省德格縣麥宿區八幫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