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對話主義

全球對話主義

本書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 新人文叢書》中的一部,作者是金惠敏。

基本介紹

  • 書名:全球對話主義
  • 作者:金惠敏
  • ISBN:9787513310932
  • 類別:哲學
  • 頁數:144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3-20
  • 裝幀:平裝
  • 叢書:新人文叢書
  • 意義:對現代性和後現代性哲學揚棄超越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相關學概念,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金惠敏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副標題:21世紀的文化政治學
出版年:2013-3-20
頁數:144
定價:28.00元
裝幀:平裝
叢書:新人文叢書
ISBN:9787513310932

內容簡介

全球化研究是1990年代以來國際學術界的一大熱點,迄今猶然,牽動著人文社會科學諸多網結,這方面的著述早已汗牛充棟。然而,從哲學角度對全球化進行研究和概括的著作並不多見。本書將“全球性”作為一個揚棄了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新的哲學範疇,認為“全球性”將帶來“世界文學”的終結,並同時出現一種“全球文化”。但是,全球文化並不是單一文化,而是永遠處在一種“對話”的過程中,是為“全球對話主義”。“對話”包含了對自身的超越,因而具有全球性和抽象性,而“對話”也同時假定了參與對話者的不可通約性,“對話”由此得以持續。本書堅信,“全球對話主義”將是一種新的全球意識形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需要這樣一種理論,一種眼界,一種胸懷,或者,一種態度。

相關學概念

“全球對話主義”是金惠敏先生提出的一個新的哲學概念。作為對現代性和後現代性哲學的揚棄與超越,它是在對“主體間性”、對話主義、他者、差異等後現代理論資源進行綜合性改造的基礎上,提出的一項適應全球化時代文化政治訴求的新的理論綱領。第一,作為“他者”的對話參與者是其根本;第二,“全球”不是對話的前提,甚至也不是目的,它是對話之可期待也無法期待的結果,因為,這樣的“全球”以他者為根基,是“他者間性”之進入“主體間性”,是他者之間的主體間性的相互探險和協商,沒有任何先於對話過程的可由某一方單獨設計的前提;然則,第三,“他者”一旦進入對話,就已經不再是“絕對的他者”了,對話賦予“絕對的他者”以主體性的維度,就其定義說,所謂“主體性”就是有能力去改變客體,而同時也將被客體所改變,順便指出,“主體間性”的一個主要意思就是對主體之間相互改變的承認。全球化,作為“全球對話主義”,將既包涵了現代性,也開放了後現代性,它是對二者的綜合和超越。
“全球化”是一種新的哲學,如果需要再給它一個名字的話,“全球對話主義”將是一個選擇。“對話主義”同時假定了對話參與者不可穿透的個體性存在與對這種存在的話語性超越,“全球”是對這種超越性的一個強化描述。也就是說,全球對話主義旨在在當代世界文明的衝突中指出一條哲學的出路,它既是全球化時代對中國現代性問題作出的理論回應,也是為解決當代世界文化衝突所作出的現實思考,它不僅具有國內意義,更具有國際意義;不僅具有理論意義,亦具有實踐意義;不僅是一種認識論,亦是一種方法論。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對話主義”至少在解決例如“文化帝國主義”這樣全球時代文化研究的重大問題時,將能夠同時避免“大全”(“全域主義”)和“整體”(“球域化”)的文化帝國主義嫌疑,以及由於對客群能動性的強調而導致的對“文化帝國主義”的全然無視。甚至,或許也不是不可以期待在霍爾之後重新闡釋“文化間性”尤其是它在未來的種種新的可能性。
從其“全球對話主義”出發,金惠敏先生提出對“中國後殖民主義”的批判,他闡述說:“兩種思想的對立是拋棄抑或固守中西二元對立模式。……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應當為“全球意識形態”、“全球知識”做出貢獻,而不是僅僅以守持‘中國特色’為滿足。強調特色,實際上就是在國際話語體系中的自我邊緣化,是封建時代的小女子作態,大丈夫不為也。絕非危言聳聽:‘中國後殖民主義’一日不予清算,中國便一日無緣於全球性大國!成為全球性大國需要‘全球對話主義’,儘管也需要別的什麼。”

作者簡介

金惠敏,男,漢族,1961年生,河南淅川人,哲學博士。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曲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導、學位委員,英國國際權威期刊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 Sage)編委。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211講座教授,河南大學省(政府)特聘教授。專業領域為:德國近代哲學與美學,當前西方哲學,文學與文化理論。除大量中文著述外,近期在歐美出版英文專著。

目錄

序言
走向全球對話主義
—超越“文化帝國主義”及其批判者
全球化就是對話
—從當代哲學家伽達默爾談開去
現代性、後現代性與全球化
—哲學化“全球化”與“世界文學”的終結
全球知識的再界定
—費瑟斯通和他的新百科全書計畫
作為“文化”的全球化
—如何理解全球化的文化構成
別了,中國後殖民主義
—於會見藝術的後現代崇高及其世界主義意味
界定“後現代主義”
—從哈桑到傑姆遜
全球化與中國當代文藝學的極境
—一個哲學性的思考
學術國際化,不只是一個英語問題
—《差異》叢刊第六輯編後
附錄一
文化帝國主義與文化全球化
—約翰·湯姆林森教授訪談錄
賽博空間:後地理與後歷史的新體驗
—約西·德·穆爾教授北京講演及對談
附錄二
金惠敏著譯要目(1980—2012)

叢書信息

新人文叢書 (共31冊), 這套叢書還有 《經典詮釋與義理體認》,《無邊界閱讀》,《新史記》,《問題轉換機》,《誤解的對話》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