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型地震成核震相的震源參數研究

全球大型地震成核震相的震源參數研究

《全球大型地震成核震相的震源參數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由儲日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大型地震成核震相的震源參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儲日升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大地震起始部分的震源參數(震級、位置和機制解等)不僅能為我們研究大地震的孕震機理、破裂過程以及進行災害評估提供重要線索,還能為將來可能的地震預報及大地震的早期預警提供科學依據。本項目擬研究2000年以來全球77個Mw≥7.5的大地震起始部分的成核震相。為了消除高頻(0.8~2Hz)下地球三維結構對反演結果的影響,對每個大地震選取其震源區信噪比較高的Mw~5前震或者餘震作為參考地震,通過擬合其遠震波形,得到它們較精確的震源參數。然後根據該震源參數計算參考地震在高頻下全球遠震路徑的走時和振幅的校正因子。去除大地震的遠震數據的路徑效應以後,擬合成核震相的高頻遠震數據來獲得它們的震級、機制解、震源時間函式、震源深度等參數,並分析大地震最終震級跟成核震相的震級和時間函式之間的關係。

結題摘要

大地震起始部分的震源參數(震級、位置和機制解等)為研究大地震的發震機制、破裂過程以及進行災害評估提供重要線索,也能為將來可能的地震預報及大地震的早期預警提供科學依據,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項目擬以77個Mw≥7.5的大地震震源區信噪比較高的Mw~5前震或者餘震為參考地震,通過擬合其遠震波形,得到它們較精確的震源參數,根據得到的震源參數計算該小地震在較高頻率(0.8~2Hz)下全球遠震路徑的走時和振幅的校正因子;將參考地震全球路徑上的走時和振幅校正因子套用到相同頻率下的大地震成核震相,反演全球遠震數據得到其震級、機制解、震源時間函式、震源深度等參數,分析大地震最終震級跟成核震相震級和時間函式的關係。本項目通過四年的研究工作,已完成項目計畫內容:(1)反演了全球大型走滑地震成核震相的震源參數,細緻分析了其中14個地震的起始過程的震源參數;(2)反演了全球大型逆沖地震成核震相的震源參數,以2011年M9.0日本大地震為典型細緻分析了其起始過程的震源參數;(3)分析了起始事件與最終大地震的關係,包括其實事件數量,以及起始事件震級與最終震級的關係;(4) 基於波形的雙差定位法對2014年景谷Ms6.6地震序列進行了重新定位,發現使用波形互相關數據能極大的提高地震定位精度,同時高精度的定位能更加準確顯示地震序列的空間分布和發震構造;(5) 使用CAP方法對川滇地區4級以上的地震進行機制解反演,獲得了大量地震的震源參數。地震震源參數的確定能夠給出發震斷層面的信息,進而對地震預警系統和地震災害回響提供指導;(6)通過密集台陣獲取了四川威遠頁岩氣開採區誘發地震地震的活動性和機制解,發現誘發地震的分布和注水井的位置的關聯性強且呈線性分布。項目共發表科技論文6篇,其中SCI論文5篇(3篇國際SCI,2篇國內SCI),核心論文1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