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

2013年5月,農業農村部批准內蒙古農業資源區劃所在內蒙古開展農業遙感監測工作,2014年開始承擔監測任務。2014年8月,經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批准,在內蒙古農業資源區劃所組建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履行內蒙古自治區農業遙感監測職能,2015年2月,內蒙古農業資源區劃研究所被批准納入農業部遙感套用中心業務化運行系統。2017年成為包頭師範學院地理信息專業實習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
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的支持下,經過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到2018年,監測範圍從內蒙古中西部拓展到除通遼、赤峰外的自治區各個區域。
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
監測品種從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拓展到大豆、馬鈴薯、水稻等作物;監測內容從作物種植面積拓展到作物長勢,旱情監測,玉米調減農作物休耕輪作、大豆目標價格、主要農作物分布製圖等巨觀政策制定方面的監控;經費支持從單純承擔農業部遙感套用中心業務化運行項目拓展到內蒙古自然基金等多渠道資助;儀器設備等物質裝備從最初的幾個差分GPS,發展到資產總值226萬元。
短短的幾年時間,遙感監測事業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支博、碩、本、高級技師相結合的創新團隊。農業遙感套用中心未來將不斷擴大信息獲取種類,充分挖掘多源遙感信息的潛力,反演關鍵農田環境參數,並在相關數據產品的開發套用上開展針對性的研究,進一步建設完善農業遙感監測體系,拓展農業遙感的套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發展歷史

2013年5月,農業農村部批准內蒙古農業資源區劃所在內蒙古開展農業遙感監測工作;
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
2014年開始承擔監測任務。2014年8月,經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批准,在內蒙古農業資源區劃所組建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履行內蒙古自治區農業遙感監測職能。
2015年2月,內蒙古農業資源區劃研究所被批准納入農業部遙感套用中心業務化運行系統。
2016年12月,自治區科技廳批准認定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為自治區級農業遙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建設的內蒙古農業遙感空間資料庫已投入運行。工程技術中心的成立,對於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推動內蒙古自治區農業遙感科研和套用,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
2017年成為包頭師範學院地理信息專業實習基地。

科研條件

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農牧業科學院的支持下,經過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到2018年,監測範圍從內蒙古中西部拓展到除通遼、赤峰外的自治區各個區域;監測品種從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拓展到大豆、馬鈴薯、水稻等作物;監測內容從作物種植面積拓展到作物長勢,旱情監測,玉米調減農作物休耕輪作、大豆目標價格、主要農作物分布製圖等巨觀政策制定方面的監控;經費支持從單純承擔農業部遙感套用中心業務化運行項目拓展到內蒙古自然基金等多渠道資助;儀器設備等物質裝備從最初的幾個差分GPS,發展到資產總值226萬元。

科研成就

截至2017年,發表科技論文11篇,向農業部、自治區農牧業廳等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簡報21期、監測報告25份
,為各級政府巨觀決策提供適時數據支撐。
內蒙古農業遙感套用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