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

入梅

亦稱“入霉”、“進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

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進入梅雨期。各地氣候時節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憑日曆上的入梅、出梅來指導生產和生活,而要聽取氣象台發表的梅雨預報。

江南地區把每年春末夏初時節梅子成熟的一段時間稱為黃梅季。在這段時間,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多連陰雨天氣,把這段時間的雨稱為黃梅雨。因雨天多,空氣潮濕,衣物等容易發霉,故將黃梅雨又稱為霉雨。黃梅天的開始日期稱作“入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入梅
  • 外文名:onset of Meiyu
  • 亦稱:“入霉”、“進梅”
  • 拼音:rù méi
  • :初入梅雨期的日子
  • 屬於:氣候環境
引證解釋,基本含義,名稱由來,推算依據,舉例說明,影響因素,預報方法,梅雨的劃分,

引證解釋

入梅
進入梅雨期。各地氣候時節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宋陸游《入梅》詩:“微雨輕雲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時開。”元陳元靚《歲時廣記·夏黃梅雨》:“《四時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閩人以立夏後逢庚日為入梅,芒種後逢壬日為出梅。”《文匯報》1984.5.21:“因此,不能憑日曆上的入梅、出梅來指導生產和生活,而要聽取氣象台發表的梅雨預報。”

基本含義

名稱由來

梅雨的名稱是怎么得來的呢?原來它源於我國的一個氣象名詞。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對梅雨更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詠《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其中的梅實迎時雨,指梅子熟了以後,迎來的便是夏至節氣後三時的時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宋代賀鑄曾被稱譽為賀梅子,據說就是因為他在《青玉案》一詞中寫下了這樣的名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宋代陳岩肖在《庚溪詩話》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的記述。明代徐應秘在《玉芝堂談薈》中寫道:芒後逢壬立梅,至後逢壬斷梅。歷史上所稱的黃梅雨通常是指梅節令內的降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民眾習慣上取芒種節氣為梅節令,此時正值梅熟時節,因此也叫黃梅

推算依據

按照環流條件與區域性降水相結合的原則,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時段內,在北緯29-33°範圍內,經常有地面峰系活動,且連續兩周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長江下游兩岸,各站候平均氣溫基本上穩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節中雨日、雨量、雲量等氣候要素的時間曲線上出現突增(即轉折點)之候(日)定為平均入梅候(日)的。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乾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我國古代對入梅曾有幾種規定,《瑣碎錄》“(閩人)立夏後逢庚日入梅。”《神樞經》:“芒種後逢丙日入梅。”《江南志書》:“五月芒種後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種後雨黃梅雨”,則以芒種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區差別;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變化而致。採用《神樞經》的說法,在天氣分析預報中,則往往指天氣形勢轉為梅雨形勢的日子。

舉例說明

2006年6月6日芒種,丙寅日,則芒種當日入梅;小暑後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為7月17日。黃梅天共42天。具體心算法如下。
入梅丙日公式:D=(7-Y)Mod10,這裡的Y=(5(單數年)+[年份後2位/4])Mod10。2006年的Y=0+[6/4]=1、D=7-1=6,所以入梅為6月6日。出梅未日公式:D=12-Y,這一年的Y=(6×5+[6/4])Mod12=7(詳見出梅詞條)、D=12-7=5,因為7月5日在小暑之前,所以出梅=5+12=17日。

影響因素

梅雨是江淮流域特有的天氣現象,梅雨量的多少對江淮流域夏季旱澇有重要影響,入出梅的早晚和梅雨量的多少密切相關 因此在江淮地區每年入出梅期的確認一直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氣象業務部門汛期氣象服務工作的重點 從氣候學和天氣學角度上入出梅的判斷問題也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重點 有關梅雨的長期預測影響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季 風、中高 緯 度 環 流、海溫、雪蓋、極冰等方面1980s以來,以陶詩言為代表提出了梅雨鋒主要是副熱帶季風和北方冷空氣組成的中緯度鋒面雨帶,東亞夏季風的異常活動影響了江淮地區入梅時間和梅雨持續天數 關於中高緯度環流對梅雨的影響,研究表明梅雨期冷空氣的強弱,是影響梅雨的重要因子之一。作為大氣環流變化背景的海溫對梅雨也有重要影響,不同區域的海溫對梅雨特徵的影響是不同的。
以上研究均從氣候學角度判斷梅雨,而梅雨既是大氣環流調整的產物也和天氣學上某地區的降水開始有著密切關係,而目前在梅雨的確認和入出梅的劃定標準,至今都未能統一,其分歧主要是以大氣環流特徵還是以降水實況為標準,或兩者兼顧 。由此梅雨預報至今仍存在一定的難點 。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動
太平洋副高多呈東西扁長形狀,中心有時只有 1 個,有時有數個。夏季時一般分裂為東、西兩個大單體,位於西太平洋的稱西太平洋高壓,位於東太平洋的稱東太平洋高壓。西太平洋高壓除在盛夏時偶呈南北狹長形狀外,一般呈東西向的橢圓形。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動位置有多年變化。據分析,1880—1890 年間,副高中心偏向平均位置的東南; 1890—1920 年偏向西北; 1920—1930 年又偏向東南。這種中心位置的變動必然會引起東亞甚至全球性氣候振動。西太平洋副高的季節性活動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從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動,強度增大;自夏至冬則向南偏東移動,強度減弱。
平均而言,每年 2—5 月,主要雨帶位於華南;6 月份雨帶位於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帶進入梅雨期;7 月中旬雨帶移到黃河流域,而江淮流域處於高壓控制下,進入伏旱期,天氣酷熱、少雨,如果副高強大;控制時間長久,將造成嚴重乾旱。副高南側為東風帶,常有東風波、熱帶風暴甚至颱風活動,產生大量降水,因此 7 月中旬後,華南又出現一次雨期。從 7 月下旬到 8 月初,主要雨帶移至華北、東北地帶。從 9 月上旬起副高脊線開始南撤,降水帶也隨之南移。
西太平洋副高是對我國夏季天氣影響最大的一個天氣系統。在它控制下將產生乾旱、炎熱、無風天氣。它還通過與周圍天氣系統相互作用形成其它類型天氣。因而,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強度的變化對我國(主要是東部)的雨季、旱澇以及颱風路徑等產生重大影響。西太平洋副高是向我國輸送水汽的重要天氣系統。我國夏季降水的水汽來源,雖然主要是依靠西南氣流從孟加拉灣、印度洋輸送來,但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強度關係著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向大陸輸送水汽的路徑和數量,而且還影響著西南氣流輸送水汽的狀況。同時,西太平洋副高北側是北上暖濕氣流與中緯度南下冷氣流相交綏的地帶,氣旋和鋒面系統活動頻繁,常常形成大範圍陰雨和暴雨天氣,成為我國東部地區的重要降水帶。
東亞高空急流
東亞高空急流對江淮入梅早晚有一定的短期預測指示意義 當東亞高空急流偏北時,江淮入梅偏早;反之,當東亞高空急流偏南時,江淮入梅偏晚 東亞高空急流偏北年,西北太平洋海區異常冷,亞歐大陸異常暖,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的緯向海陸熱力差異由冬到夏的季節轉變異常偏早,導致東亞地區大氣環流發生季節性轉變也偏早; 同時,中東太平洋地區ITCZ異常活躍,夏季風系統的推進和副熱帶高壓以及南亞高壓的北跳都異常偏早,這種環流有利於江淮梅雨季節開始偏早; 高空急流偏南年情況正好相反

預報方法

( 1) 地轉西風急流消失或北上可以作為環流季節性調整的標誌,有些年份地轉西風急流從30 ° N以南北跳到30 ~ 37. 5 °N區域對江淮入梅有很好的預示作用; 地轉西風急流在該區域的穩定維持有利於梅雨期降水的持續,可以作為預報入梅的一個參考因子,但不能作為梅雨的預報指標。
( 2) 70%濕度區的北跳時間及持續時間對入梅日的預報和梅雨期長度的預測有著較好的指示作用 可將70%濕度區越過30 °N的時間,定為江淮梅雨的入梅日期。
( 3) 在30 ~ 35 °N區域內v850 hPa -v200 hPa的突然增大和江淮地區入梅有著非常好的對應關係,一般在v850 hPa -v200 hPa的突然增大之日定為入梅日,可以作為入梅預報參考指標之一。
( 4) 在高空穩定偏北經向風基礎上,低層穩定偏南經向風的建立之日和梅雨區入梅日期有較好的對應關係,高層穩定偏北風和低層穩定偏南風綜合考慮對入梅預報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低層偏南穩定經向風的向北推進,使梅雨區南北入梅時間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梅雨的劃分

梅雨既是天氣現象也是氣候現象,與此相對應有若干觀點,因此有不同的劃分方法。從天氣學角度出發多是從環流的調整來考慮的,這時更多地認為梅雨是與副熱帶高壓、阻塞高壓等相連,是一種大尺度天氣現象;從氣候學角度出發則要求若干日穩定並通過一個界限好的數值;降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劃分梅雨的指標,因此如果較多地考察各地降水要素,則梅雨是一種中尺度天氣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