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出生於1944年,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攝影藝術家,畫家和電影製作人。2001年獲得德國凱撒林獎。

波爾坦斯基出生於二戰剛解放不久的巴黎,他的父親是一個烏克蘭的猶太人,因此對於猶太人的屠殺具有不可磨滅的回憶,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也體現出了這一點。他從1958年開始學畫,但是他實際上從沒接受過真正的教育,也沒有接受過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培訓。

1967年開始,波爾坦斯基放棄了繪畫,開始嘗試不同材料,主題多是關於死亡,遺忘,和內疚等。從1986年開始,他就涉及混合媒體和材料裝置,例如老照片,橡皮泥,蠟燭等。他也在嘗試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尋求情感的表達,例如照片,電影,視頻等。到了後期,它的主題更多是關於記憶,無意識,童年和死亡的。他質疑缺失和存在之間的邊界,在他的作品中也並沒有反覆出現的標誌性的東西,那些照片和視頻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一種回憶,這並非是彌補缺失,而是為了強調他們的缺失。這些作品在調用記憶,童年的記憶,死者的記憶,個人的記憶和人類共同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
  • 外文名:Christian Boltanski
  • 國籍:法國
  • 出生日期:1944
  • 主要成就:2001年 獲得德國凱撒林獎
  • 代表作品:《帶有參照的櫥窗》
個人簡介,主要作品,1958年,1969年,1974年,2015年,

個人簡介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生活與他的作品密不可分:他將帶有很大自傳成份的內容和純虛構的元素揉雜在一起,通過電影、攝影、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等手段,圍繞著他個人,營構起一個真正的神話。跟他的朋友勒加克、梅薩熱和薩爾基等人一樣,他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就以一種時而諷刺、時而嚴肅的口吻,圍繞著孩童時代、回憶和死亡等主題,發展起了一種真正的“個人神話”。他對一些人種學博物館和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迷戀,使他想到了展出一批放在櫥窗內的物品(《帶有參照的櫥窗》,1970-1973)。後來,波爾坦斯基通過《榜樣式圖像》,探討俗套和所謂的“好品味”這類的概念。1975年,他與阿奈特·梅薩熱兩人合作,拍攝了《在威尼斯度蜜月》。這兩位藝術家從一些業餘攝影師拍攝的相片中吸取靈感,並模仿做出年青的新婚夫婦擺出的姿態。從80年代起,他的作品主題變得有些陰暗,《喜劇小品》(1974)和一些虛構自傳敘述作品開始讓位於一些更為嚴肅、更加簡潔的構圖,而且篇幅越來越大。他的形式語言也愈見豐富,無論是被固定在金屬柵欄上的燈泡照亮的肖像(往往是些黑白的無名氏肖像,經過重新拍攝,重新取景),還是生鏽了的金屬餅乾盒,不管是從報刊上剪下的碎片還是成堆的用舊的衣物。在系列作品《陰影》(1984)和《紀念碑》(1985)中,波爾坦斯基仍然以偏執狂般的方式處理、表現回憶和死亡主題。以上這兩個系列被匯集起來,統稱為《來自黑暗的教訓》,雖然這一題目並沒有直接指明,但還是讓人想到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1990年,波爾坦斯基發表了一篇題為《他們的追憶》的文章。文中他以第三人稱來講述自己,仿佛是他周圍的人在追憶一位已經去世了的人。他寫道:“許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實很想成為電演導演,而且他還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真的製作了不少非常暴力的影片,甚至有點施虐狂……”確實,在波爾坦斯基的作品中,電影占著根本性的位置。

主要作品

1958年

在他年輕的時候,藝術家製作了上百幅畫作,直到有一刻,他決定將這些人物從畫框中解放出來,將他們製成了洋娃娃,然後再將這些洋娃娃拍攝下來。1958年,他的第一次展覽《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不可能的生活》,就是在一家叫拉內拉格的電影院中舉辦的。他在一個巨大的匣子中,將畫作、洋娃娃和一個沒有敘述性的短片放在一起展出。

1969年

《咳嗽的人》(L’Homme qui tousse,1969)
《舔的人》(L’Homme qui lèche,1969)
《咳嗽的人》和《舔的人》中的人物是對洋娃娃創作的直接延續。這些電影中的人物是一個真人大小的簡單的玩偶,以及一些戴面具的演員,穿著由紙張和舊布做成的花哨戲裝。這些短片既無頭,也無尾,而且內容十分可怕,使得觀眾十分不自在。《咳嗽的人》表現的是一位坐在既陰暗又狹窄的小室中的人,他的臉完全被布條蒙住。鏡頭向前推移,可以看到從這個魔鬼般的人物嘴中流出血來,而且血不斷流淌,流得到處都是。不停的咳嗽以及嘔吐出來的東西讓人噁心、難受。假如我們把這部作品重新放置到藝術家的生涯中,就可以發現,它正好處於藝術家剛剛結束一切純繪畫創作的時期,所以,這部電影也可以被解讀為是一種拒絕,是一種從身體上、從腑臟內對繪畫的擯棄。

1974年

《喜劇小品》(Saynètes comiques),1974
《喜劇小品》是一些由黑白照片組成的一出出小戲。戲中,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在重新演繹他孩童時代的一些場景(《我母親的梳妝》、《墨跡》、《父親的嚴厲》、《祖父之死》……)。波爾坦斯基穿著同一件深暗色的服裝,一會兒演父親,一會兒演母親、神父,以及“小克里斯蒂安”。在帽子上固定住一朵紙花,就可以表現母親這個人物,而為了演“小克里斯蒂安”,這位藝術家兼丑角只不過將褲腳管捲起,並把衣服拉到腦袋上,仿佛這樣一來,人就變小了。在這些作品中,他像一名真正的演員一樣,將自己搬上舞台,從而繼承了喜劇電影的傳統。這些連續的照片伴有圖解文字,讓人想起一部默片的播放進程,而且在默片的每一個場景中間都有一個文字題目。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還從默片中借用了粗糙繪製的布景、人物誇張的表情,以及所表現的情節的簡單性。通過這一出出小戲,波爾坦斯基並不旨在忠實地重現他的孩童時代,而更多的是要滑稽地模仿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俗套場景:小孩子既頑皮又調皮,母親愛打扮,總是在微笑,而在談著報、抽著菸斗的父親則總是毫無緣由地責罵孩子……所以,波爾坦斯基並不僅僅是想進行某種自傳式的再現,而是試圖在觀眾的心中喚起一起相類似的回憶,從而激活一種“共同的記憶”。

2015年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個展“心跳”(Heartbeats)日前在聖保羅Baró畫廊舉行。展覽展出了一件沉浸式的裝置作品,它占據了畫廊的整個底層空間。這件作品是對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正在創作中的”作品“Les Archives du Coeur”的一次改編——藝術家從2008年開始就前往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中收集觀眾的心跳聲,據他本人介紹,“Les Archives du Coeur”是一種遍及全球的記錄,它具體化了這些在公共場合的記錄被添加到藝術家的永久存檔中的程度。
在這場展覽中,整個過程被顛倒了:這一次藝術家沒有收集觀眾的心跳聲,而是分享了自己的心跳聲。聲音通過擴音器迴響在整個展廳中,讓觀眾沉浸在了藝術家的心跳聲之中。心臟通常被視為生命的象徵,它在這裡以一條共同的紐帶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還形成了所有生命體的獨特性。
檔案與目錄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成為了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興趣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它們代表著巨大的悖論:一方面它們是挽救損失的一種強力而且有價值的方式,另一方面它們又服從於各種限制和謊言。他的作品通過這些記錄思考了死亡、時間的流逝以及對“小情緒的記憶”的保存的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