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特·莫奈

克勞特·莫奈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勞德·莫奈
  • 外文名:Claude Monet
  • 別名:莫奈
  • 國籍法國
  • 出生日期:1840年11月14日
  • 逝世日期:1926年12月5日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印象·日出》《盧昂大教堂》《睡蓮系列》
人物簡介,主要作品,家庭背景,生平,童年,青少年,藝術教育,婚姻,後期,作品解析,評價,影響,大事記,

人物簡介

克勞特·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發起人、領導者和堅定不移的鼓吹者。
克勞特·莫奈
1874年莫奈展出《印象:日出》之後,批評家以“印象主義者的展覽會”為題在 報上評論這一運動,因而得名。 1888年批評家費·費涅翁寫道:“印象主義這個詞是 為他而創造的,這個術語對他來說比對任何人都更合適。”
莫奈5歲時全家遷居到勒阿弗爾附近的聖阿德雷斯。15歲時從當地一藝術家學畫。其藝術生涯是從與E·布丹結識開始的,從那時起開始在室外作畫。1859-1860 年初次訪問巴黎,巴比松畫家杜比尼和特瓦容給他很深影響。1872年前後對日本版畫產生興趣,它的裝飾性和平面性對現代法國繪畫影響極大。
1865-1870年是莫奈創作的早期。在這之前他己開始用印象主義特有的碎筆觸作畫,如《野餐》(1865 -1866)和《聖阿德列斯的陽台》。莫奈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大自然的方法,記錄下瞬間的感覺印象和他所看到的 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他把對象當作平面的色彩圖案來畫,而不注意其重量和體積。1868年與雷諾瓦、布日瓦爾一起創作了頭一批印象主義的作品,這些作品是用強烈的碎筆觸描繪的室外光、運動和瞬間感覺。19世紀70年代初去倫敦,並在荷蘭畫運河、船舶、風車,又在勒阿弗爾畫了《印象:日出》,回國後居住在阿讓特伊,這段時間也是印象主義運動的頂峰時期。 1872-1875年間莫奈、雷諾瓦西斯萊和畢沙羅所創作的作品是印象 主義最吸引人的作品。1883年莫奈定居吉維尼,直到逝世。90年代以後集中精力完成一系列連作繪 畫,如:《白楊》( 1890-1891)、《乾草垛》(1889-1893)、《魯昂大教堂,日落》 (1894)、《塞納河之晨》(1896-1897)等。
克勞德·莫奈克勞德·莫奈
1890年莫奈把吉維尼改造成睡蓮花園,他在這裡畫了20年《睡蓮》連作,後來發 展為1925年的圓形大壁畫 ,安置在巴黎士伊勒里奧蘭治宮的兩個80英尺長的橢圓形 大廳中,1971年向公眾展出。晚年不顧眼疾繼續探索大自然,直到1926年逝世。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聖阿德列斯的陽台》(1866,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花園 里的女人們》(1866-1 867,羅浮宮博物館藏)、《河流》(1868,芝加哥藝術學院 藏)、《印象:日出》(1872,巴黎馬莫坦博物館藏 )、《巴黎聖拉查爾火車站》 (1877,哈佛大學佛格藝術博物館藏)、《乾草垛》(1891,芝加哥藝大學院藏)和《睡蓮》連作(1906-1926,巴黎網球場)等。 《日出·印象》《阿爾讓特伊大橋》
日出印象日出印象
《阿爾讓特伊的帆船》
《盧昂大教堂》
睡蓮

家庭背景

父親庫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一位商人,在法國北部港口阿弗爾與他的姐夫合夥經營著一家儀器店。莫奈5歲時來到父親的身邊。在當地就學後,他將學校視同牢獄,在懸崖和海邊嬉戲的時光多於聽課,故此學習成績不佳,在班上總是排在倒數幾名的位置上,這個孩子唯一的愛好是繪畫,他常常在筆記本上作素描,以老師和同學為對象畫漫畫,日積月累,倒也掌握了一些繪畫技巧。不過,父母對此不贊成。小莫奈樂此不疲,加上與生俱來的秉賦,幾年過後,他的漫畫居然開始在文具里展出並且出售。他沒有按照畫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畫漫畫起家,在畫漫畫方面有了一些名聲,並受到歐·布丹(Eugè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對莫奈說“當場畫下的任何東西,總是有一種以後在畫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實感和筆法的生動性。”莫奈在他今後的繪畫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說的話去做的,因為在他的內心裡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地上的午餐草地上的午餐

生平

童年

1840年10月14日,莫奈生於法國巴黎,童年在阿佛爾渡過。莫奈5歲時。來致函父親的身邊。在當地就學後,他將學校視同牢獄,在懸崖和海邊嬉戲的時光多於聽課。

青少年

15歲的時候,他最初小有名氣是因為他的木炭漫畫,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格是每幅20法郎。在諾曼第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後來成了莫奈的良師益友並教授他學會畫油畫。 當莫奈來到巴黎羅浮宮,在那裡他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於是,隨身攜帶著顏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戶旁開始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莫奈在阿爾及利亞當了兩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契約到期之前,因為傷寒,莫奈的姑媽Lecadre夫人將他從部隊解脫出來,讓他去完成大學的藝術課程。

藝術教育

因為大學的傳統藝術教育讓他覺醒,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爾·格萊爾(Charles Gleyre)畫室。在那裡他結認了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弗雷德里克·巴齊耶(Frederic Bazille)以及阿爾弗雷德·西斯莉(Alfred Sisley)。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手法,即在戶外和自然光線下用濃厚的油彩作畫,後來被稱為印象派。 1866年,他以卡米耶·東西厄(Camille Doncieux)為模特創作了《綠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不久之後,東西厄即懷孕並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讓(Jean)。
乾草垛乾草垛
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1870年—1871年)期間,莫奈來到英國避難。在那裡他學習約翰·康斯太布爾和J·M·W·透納(J.M.W.Turner)的作品。
《印象·日出》回到法國後,1872年或者1873年,莫奈以勒阿弗爾的一處風景為背景創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陳列在巴黎馬蒙丹·莫奈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Monet)。根據這幅畫的題目,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

婚姻

1870年,莫奈與東西厄結婚。1873年,他們搬進了塞納河(Seine River)邊阿讓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們有了另一個兒子,米夏埃爾(Michael)。1879年,莫奈夫人死於肺結核。 Alice Hoschede決定幫助莫奈撫養他的兩個孩子。他們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奈不喜歡那裡。1883年4月,他們搬到了上諾曼第大區厄爾省的Giverny。他種植了一個大花園並在那裡完成了他餘生的繪畫創作。莫奈和Hoschede在1892年結婚。
睡蓮睡蓮

後期

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奈開始了系列繪畫創作,即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連續畫同一個物體。他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盧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時間來畫。1895年,從20個不同角度對大教堂所作的畫在迪朗德—呂埃爾(Gurand-Ruel)畫廊展出。他還畫了一個稻草堆系列。
莫奈非常喜歡畫受約束的自然——他的花園、他的睡蓮、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橋。他也畫塞納河岸的上上下下。
1883年至1908年間,莫奈在地中海畫了許多風景畫和海景畫。 他的妻子艾麗斯1911年去世,他的兒子讓1914年去世。 莫奈在1923年接受了兩次白內障手術。
他於1926年12月5日逝世,下葬在Giverny教堂的墓地。
2004年,莫奈的the Parliament和Effects of Sun in the Fog在倫敦賣出了超過2000萬美元。

作品解析

《翁費勒的塞納河口》
此畫是1865年的官方沙龍上展出,並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評論家評論此畫時說:“用調子所組成的和諧色彩……頗能吸引觀眾們的大膽感覺”。這表現出官方對人們很喜歡這幅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畫表現了豐富的中間調子和那種暗淡、沉著的色階。向深處展開的空間,通過河岸線而處理得十分成功按照傳統,河岸線標誌著中景和遠景。在這幅畫上,出於莫奈自己的東西,就是表現在前景水的筆觸和雲的筆觸上的“頗能吸引觀眾的大膽感覺”;這些筆觸加強了畫面的傳統效果。
睡蓮睡蓮
《日出·印象》
莫奈創作了揚名於世的 “印象·日出”。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詞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位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位“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這幅畫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是莫奈畫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聖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
這幅畫對於他未來風格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油畫是他從羅浮宮的一個陽台上畫的,這幅畫是要表現樹葉上的反光。並排的筆觸生動地表現了空氣的振動,依靠這些筆觸的結合而取得了綠黃色的光和綠黑色的影的生動效果。這裡的用筆方法已經省印象主義的了,但色彩還不夠透明,甚至藍色的陰影也還是渾濁的;它們畫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顫動的樹葉相比之下顯得過於密集了。畫中沒有整體的形象,但樹葉的畫法卻給我們透露出一點莫奈的色彩理想來。
肖像《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
這幅肖像引起了爭論,但總的說來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馬奈的肖像畫相媲美。這幅肖像充分顯示出了莫奈的個性:他對造型的淡漠態度,以及這個女人的動勢和她的裙子上顫動的光都賦予整幅畫特殊的說服力;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動力感和生動性。這裡的畫面基本上是根據一幅照片安排的,這說明莫奈並不介意使構圖服從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來也該使莫奈想到空間的深遠效果的,然而,莫奈對此也並未介意。但這幅油畫缺乏色調效果:光線和陰影落在了人物所占據的同一個平面上,因此,光線不能滲透人體,不能成為形的實體。大片固有色起了過多的作用。所有這些合在一起,與其說是真實表現了所見的事物,不如說是一種公式,但這種公式正是一個空前大膽的綱領。這一綱領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線便將滲入中間調子,生命也將滲透每一個筆觸,而整體的統一也就將要形成,那時,藝術就會變得花團錦簇,印象主義就要完全成熟了。
《聖拉查爾火車站》
繪於1877年的“聖拉查爾火車站”是一幅表現巴黎火車站的畫,這是一個日常生活場面的實際“印象”。莫奈神往於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煙雲的效果,神往於從混沌之中顯現出來的機車和車廂的形狀。莫奈相信光線和空氣的神奇效果是最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畫面的調子和色彩,這幅畫出色的表現了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 每一個研究莫奈創作活動發展的人都會發現,如果說最初的命運促成了莫奈的發展趨勢,那么後來就是他自己創造了他的命運。之所以莫奈成為“印象主義風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認為“班首”,是因為莫奈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從所周知,印象主義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它不僅改變了繪畫,而且改變了雕塑、音樂、文學,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沒有失去影響力,仍然改變著我們。
聖拉查爾火車站聖拉查爾火車站

評價

莫奈在視覺觀察方面無疑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天才。他善於從光與色的相互關係中發現前人從未發現的某種現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於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他把這種光色明度差別變化從繪畫的各種其它因素中抽象出來,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視覺觀察是天才的、創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這種觀察的背後又是什麼呢?他所看見的東西同他所感覺和他所想像的東西之間關係又是如何的呢?
莫奈在1874-78年間在阿爾讓特依所畫的一些畫可以回答這些問題。如創作於1872年的“阿爾讓特依的帆船”。在這幅圖裡中間調子代替了色彩對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過形成一種光的綜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組合。黑色已不再出現於畫家的調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與暗的光譜色彩,它們形成了形的實體。統一的色彩風格很自然地遍及整個畫面:遠景和近景,物體、水和天空,把這一切改造成為一種美妙動人的景象,而渾然一片、不分層次的空間透視,則把這遠景和近景聯成一個整體。紫色和黃色的調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藍色交織在一起,這些顏色的調子差別把這些自然現象區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靜如鏡的河面,仿佛就成了天穹的基礎。幾何學的透視已被忘卻;它已讓空氣的不斷運動代替了。每一種顏色單獨看來十分柔和,它們的整體卻又是強烈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天邊焰火瀰漫,白晝即將消逝的圖景,一條大帆船靜靜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陰影之中。這是一個幻想家的直觀,在這煙霧繚繞、夕陽西下、一片憂鬱的氣氛之中,莫奈仿佛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參與著它的逐漸熄滅。這是莫奈創作中的豐收時期,是他創作了色彩的傳奇。

影響

印象主義的產生、發展看,創始人非莫奈莫屬,但真正完全實現印象主義理念和技法、並且一以貫之的當推莫奈。是他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對西方畫界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印象主義,是以他為首的一批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地衝擊了19世紀後半葉占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從而為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一頁,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應該說莫奈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先獲得成功的人,儘管後來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並未遵循印象派創立的一些原則,但創立這些流派的藝術家,都從印象派那裡汲取過營養。
還要提及的是印象派的理念、技法,本是基於現實的觀察而提出的,但是,由於熱衷於描寫光與色,甚至將其神秘化,從而出現了不顧及現實物象的傾向。莫奈曾說過:作畫裡,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蘭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因此,就出現了畫家的創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於要表現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所產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於表達在一定條件下,景物著光給畫家留下的瞬間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導致只抓住了細微的變化,而失去了解對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層次,而忽略了景物形體的後果。

大事記

1840年 11月14日出生於巴黎拉菲爾
1856年 開始學習繪畫,結識藝術家歐仁·布丹
1857年 母親去世
1858年 隨布丹到戶外創作,開創了繪畫的新想法
1859年 到巴黎學習繪畫,結識了卡美伊·畢沙羅
1861年 應徵入伍,被派往阿爾及利亞,因病提前返回法國
1862年 結識雷諾瓦、巴齊依、西斯萊並成為好友
1865年 與巴齊依共用畫室,結識塞尚馬奈。與女友卡美伊·唐希爾相遇
1867年 長子尚出世
1870年 與卡美伊結婚;普法戰爭爆發,移居倫敦,認識畫商杜杭·雨爾
1871年 父親去世,全家回到法國,住在塞納河畔的阿爾讓特小鎮
1874年 巴黎首次印象派畫展
1876年 與西奧德夫婦結為好友
1878年 次子米歇爾出生;卡美伊患病(子宮癌)
1879年 妻子卡美伊病故;第四屆印象派畫展展出
1880年 首次舉辦個人畫展並獲得成功
1887年 作品由杜杭·雨爾經手在紐約展出
1889年 一幅作品獲一萬法郎的創記錄價格
1892年 與愛麗絲·西奧德結婚
1899年 在吉維尼的住宅里建造“水上庭園”(即“睡蓮池”),並以此為創作題材,畫出一系列睡蓮的作品
1908年 被發現患有白內障
1911年 第二任妻子愛麗絲·西奧德去世
1912年 診斷雙目皆患有白內障
1914年 長子尚去世;開始籌劃繪製一幅大型《睡蓮》壁畫;同年8月3日法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 向國家捐贈8幅畫作
1919年 摯友雷諾瓦去世
1920年 被法蘭西研究院接納為院士,但拒絕了
1923年 進行白內障手術後恢復視力
1926年 12月6日在吉維尼的家中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