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擒後縱

先擒後縱

凡將謎底或謎面詞假設作某個事物或人物,因感其尚有缺義,便先取詞外文義補足,而後再申明捨去他義,重歸本詞釋義,這種謎法叫“先擒後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擒後縱
  • 出處:《史記》
  • 性質:文學
  • 類別:文言文
釋義,示例,伲(猜《史記》一句)折中於夫子,諸(猜古官名)太子中舍人,慰亭去世(猜明代人名)袁凱,

釋義

【先擒後縱】

示例

如:

伲(猜《史記》一句)折中於夫子

“伲”如假定作“仲尼”(孔丘字仲尼,儒家尊稱孔夫子),則缺一“中”字。因而謎底先求“中”字外援,往“伲”字里補進,使之成“仲尼”,與“(孔)夫子”對應。這是“先擒”。而後以“折”字說明“仲尼”折損“中”字,重歸本題。這是“後縱”。此謎是謎底為面申達虧缺字素(“中”)的謎例。

諸(猜古官名)太子中舍人

“諸”字假定為“儲”(儲君,即太子),缺一立人。因此“諸”加“亻”成“儲”(先擒),才與“太子”通義;“中舍人”由官名別解,指在“儲”中捨去“人(亻)”(後縱),重成“諸”字本形。
上引兩例,均是“以底說面”。另舉“以面說底”的謎例如下:

慰亭去世(猜明代人名)袁凱

此謎先把“袁凱”聯想作近代軍閥袁世凱(缺一“世”字)。題面的“慰亭”是袁世凱的字,與名通義;再別解“去世”,以“去”作消脫詞,申明排除“世”字,重成原來的真底“袁凱”。
“先擒後縱”與“面為底圓”、“底為面圓”兩法的不同處是:一是用消脫解謎,一是添補說謎。其共同處是:都於謎底或謎面用聯想事物或人物入謎,都必須經過通義借代互為扣合。因而,底和面上的通義借代詞,便為此類謎定下的基調。如無這個關係,消脫詞和添補詞便會成為無目的的閒詞。如有一謎,以“興青苗,倡新法,介而推之”猜《三國演義》人名“王甫”。其中“興青苗,倡新法”是王安石(字介甫)做的事,本指事物非指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