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1964年出土於河北保定永華南路元代窖藏,通高41cm,口徑15.5cm,足徑18.5cm。該罐採用青花和釉里紅裝飾,通體施青白釉,釉層凝厚,釉面青亮,極為滋潤。紋飾豐富,層次清晰,主題突出,全器紋飾有10餘層。該罐的蹲獅鈕罐蓋的蓋面採用變形蓮瓣紋和回紋裝飾。罐身的頸肩部為纏枝牡丹紋、忍冬紋,並有下垂的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飾蓮池紋,雲頭之間飾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用連珠紋作菱花形開光4個,開光內裝飾牡丹、石榴、菊花、四季花卉紋。枝葉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紅塗繪,紅、藍色交相輝映,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類似的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器物在世界僅存4件,其中兩件流失到國外,一件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此4件器物相比,河北省博物館這件保存最為完整,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完整的青花釉里紅極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 出土年代:1965年
  • 珍藏場所:河北省博物館
  • 文物原屬:元代官窯
  • 製造年代:元
  • 文物類別:青花瓷器
  • 高度:41cm
  • 口徑:15.5cm
  • 足徑:18.5cm
文物流傳,文物特徵,文物價值,文物研究,

文物流傳

1964年5月的一天,保定市建築公司的工人在永華路南國小一建築工地施工時,發現地下有一個圓形窖穴,裡面排列著一批器形高大,胎體厚重、花紋繁密、色彩濃艷的青花瓷和做工精細的藍釉描金瓷器。其中就有青花釉里紅鏤雕開光蓋罐兩件,此外還有青花海水龍紋帶蓋八棱梅瓶2件、青花八棱玉壺春小瓶1件、青花八棱執壺1件,共6件元青花,還有其他種類的瓷器5件。
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博物館介紹博物館介紹

文物特徵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通高41cm,口徑15.5cm,足徑18.5cm。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青花色彩濃艷,釉里紅略暗。罐蓋頂堆塑坐獅鈕。通體青花釉里紅紋飾。罐蓋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回紋各一周。罐身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周。肩部繪下垂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繪青花水波紋托白蓮,雲頭紋之間繪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里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肩部雲頭紋相對應。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罐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繪、鏤、塑、貼等多種技法。青花、釉里紅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模印、貼等多種技法。青花、釉里紅在作品中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

文物價值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採用模印貼花的複雜工藝,造型厚重典雅,氣勢宏大;裝飾技法多樣,紋樣繁縟精美,色彩藍艷含蓄,彩裝飾和胎裝飾技法得到完美的結合,青花和釉里紅集於一器,白地藍花與藍地白花相映成趣;罐腹部開光紋飾採用貼花技法,使器物的平面裝飾又增添了幾分鏤雕藝術的立體效果,這種集多種裝飾手法於一器的工藝特徵,在珍貴的元代青花瓷中也極為少見,當為國之瑰寶。
青花的呈色劑是氧化鈷,呈色穩定;釉里紅的呈色劑是氧化銅,極易揮發,因此對窯室的燒成氣溫要求十分嚴格。由於青花和釉里紅是性質不同、燒成條件不同的兩種釉下彩,要使青花和釉里紅都呈色鮮艷,燒制工藝難度很大。元代瓷器是中國陶瓷發展當中的重大轉折點,在陶瓷裝飾歷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使其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里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

文物研究

青花瓷出現於唐代,釉里紅則是元代的新品種。以氧化鈷和氧化銅在白色瓷坯上繪彩,施高溫釉後在窯爐中以約1200℃的還原焰燒造而成,表面呈現藍、白、紅相間的花紋的瓷器,就是青花釉里紅瓷器。這一新的釉下彩品種的出現,是元代瓷器生產技術進步的重要標誌。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開光內花卉形似鏤空,其實嚴格意義上應是貼塑。已發現的此類器物很少,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鏤雕大罐的有幾個部分是模壓成型,然後組合貼上完成,整個過程不存在鏤雕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