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虎耳草

優越虎耳草

優越虎耳草(學名:Saxifraga egregia),為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9-32厘米,為虎耳草科虎耳草屬下的一個植物種,生於海拔2 800-4 500米。花期7-9月。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變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9-32厘米。莖中下部疏生褐色捲曲柔毛(有時帶腺頭),稀無毛,上部被短腺毛(腺頭黑褐色)。基生葉具長柄,葉片心形、心狀卵形至狹卵形,長1.55-3.25厘米,寬1.2-2厘米,腹面近無毛,背面和邊緣具褐色長柔毛(有時具腺頭),葉柄長1.9-5厘米,邊緣具捲曲長腺毛;莖生葉(3-)7-13枚,中下部者,其葉片心狀卵形至心形,長1.15-2.6厘米,寬0.75-2厘米,先端稍鈍或急尖,基部心形,腹面無毛或近無毛,背面和邊緣具褐色長柔毛,葉柄長0.15-1.9厘米,具褐色捲曲長柔毛(有的具腺頭),最上部者,其葉片披針形至長圓形,長0.88-1.6厘米,寬3-7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通常楔形至近圓形,兩面被褐色腺毛或無毛,邊緣具褐色捲曲長腺毛並雜有短腺毛,具長2-3毫米之柄。
優越虎耳草
優越虎耳草
多歧聚傘花序傘房狀,長1.9-8厘米,具3-9花;花序分枝長1-5.3厘米,具1-3花;花梗長0.4-6厘米,被短腺毛(腺頭黑褐色);萼片在花期反曲,卵形至闊卵形,長2-3.8毫米,寬1.2-2毫米,先端鈍,腹面無毛,背面和邊緣具腺毛,3-6脈於先端不匯合;花瓣黃色,橢圓形至卵形,長5.3-8毫米,寬2.3-3.5毫米,先端鈍或稍急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具長0.4-1.1毫米之爪,3-6(-7)脈,具(2-)4-6(-10)痂體;雄蕊長4-6毫米,花絲鑽形;子房近上位,卵球形,長2.5-3.8毫米,花柱2,長1-1.5毫米。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 800-4 500米的林下、灌叢、高山草甸和高山碎石隙。灌叢草甸, 湖邊灌叢, 冷杉林下, 林緣, 林中, 山谷林下, 山坡, 山坡高山櫟林中, 山坡林幾疊廈背中 , 山坡流石灘, 山坡陰濕林中, 雲杉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甘肅南部糠凝符、青海東部和南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

變種

無睫毛虎耳草(阿榜趨仔西尋危陵藏植物志)
此變種萼片邊緣無毛,可與其他變種區別。花果期8-10月。
產四川(得榮)、雲南(貢山)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2 000-4 600米的林下濕地。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波密詢朵趨。
60c. 小金虎耳草(植物分類學報)
此變種與其他變種之區別是其萼片具3脈,脈於先端半匯合至匯合(同時存在)。花期刪希符7-8月。
產四川(小金)。生於海拔4 000米左右的草甸。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小金(蛇皮付影梁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