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性年齡復歸現象

催眠性年齡復歸現象(Hypnotic Age Regression)是一種由催眠術引起的特殊的記憶恢復現象。一個人處於催眠狀態時,由於受到施治者的暗示、誘導,過去曾獲得的但已被忘卻的情感、反應或記憶又得以復現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催眠性年齡復歸現象
  • 外文名:Hypnotic Age Regression 
原因,套用,
1889年R.V.克拉夫特-埃賓首次在文獻中報導了催眠性年齡復歸現象。他指出當人在催眠
狀態時,研究者暗示他們正處在比他們實際年齡更年輕一些的時候,他們就會在語調、動作、
興趣、動機等方面表現出與所暗示的年齡相符合的特點。例如暗示成人被試“現在你5歲”他的
表現、舉動就象一個兒童,暗示成人被試處在青少年時期他的言行舉止就會如同青少
年一樣。

原因

產生催眠性年齡復歸現象的基本原因還不清楚。目前比較流行的有兩種解釋催眠性年齡復歸
現象的理論:一是功能消除理論;一是角色效應理論。功能消除理論認為,一個人在年齡復
歸後,各種成熟的行為被研究者的暗示指令消除,大腦記憶庫中的部分反應功能被阻隔。角
色效應理論則認為,人處於催眠狀態時,在施治者的暗示下扮演著他所領悟的年齡復歸時的
角色,因此會表現出施治者所期待的行為。這兩種理論都不能完全正確地解釋催眠性年齡復
歸現象,因為催眠性年齡復歸時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實際上是復歸年齡的適當反應和
他的實際年齡的反應互相混合的結果,並不會發生完全的功能消除,也不會產生完全的由角
色扮演引起的反應。

套用

催眠療法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有效方法,常在臨床上運用。催眠性年齡復歸可以作為增強回
憶的方法,讓患者如實暢述內心深處的奧秘暴露心靈底層被壓抑的情感回憶早已被“遺忘”的經歷
和體驗,幫助施治者了解患者某些異常行為發生的時間、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但是
由於在催眠性年齡復歸時回憶起的一些事情中很有可能摻入了近期的事物和情感,所以要認真地
進行分析,而不應把年齡復歸時回憶的情況當作過去實際情形的復現。催眠性年齡復歸還可以作
為實驗研究的方法加以運用。有些心理現象在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曾經存在,但以後逐漸
消失,研究者在被試處於催眠性年齡復歸時可以看到這些心理現象重新出現。例如,嬰兒早期的
一些無條件反射(巴賓斯基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童年期的錯覺模式(龐鄒透視錯覺、
大小錯覺和波根多夫說話錯覺等)。還可以在被試催眠性年齡復歸時進行皮亞傑任務測試、智力
測驗或投射測驗(如羅夏墨漬測驗、主題統覺測驗、畫人測驗等)以獲得童年期的行為、智力、個
性表現。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處於催眠性年齡復歸現象時,並不意味著真正地返回過去的生活實
驗研究得到的結果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假的要加以鑑別。作為臨床診斷和實驗研究的一種
手段與其他一些方法相比,催眠性年齡復歸時人對過去行為的復現更為明顯,但究竟能達到什麼程
度還需作進一步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