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羅姆·科恩

傑羅姆·科恩

傑羅姆·科恩(Jerome Kern) 是美國音樂劇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稱作是“現代美國音樂劇之父”和美國劇場音樂的先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傑羅姆·科恩
  • 外文名:Jerome Kern
  • 出生地:紐約
  • 出生日期:1885年1月27日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伯爵和姑娘》,《白菊花》,
簡介,生平,擁有天賦,早期創作,最初作品,被人賞識,施展才華,開闢新形式,陷入低谷,《演出船》,歷史評價,

簡介

他與小哈姆斯坦在1927年合作的《演出船》是百老匯音樂劇早期階段最為重要的作品,開啟了劇本音樂劇的先河。
科恩見證了早期美國音樂劇的發展,是美國音樂劇發展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科恩的創作可以說就是美國音樂劇早期發展的歷史,他的創作直接影響了美國音樂劇的發展,對於音樂劇的興起和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先後經歷了早期音樂劇的幾個階段,從對愛德華七世時期全盛的早期音樂喜劇的改編,到有意識的將美國音樂因素揉入其中而形成新的美國式音樂劇,再到後來開創音樂劇發展新局面的劇作《演藝船》的推出,他總是屹立在音樂劇發展的潮頭。
傑羅姆·科恩

生平

擁有天賦

科恩1885年1月27日出生在紐約,他自幼就表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十幾歲就能夠熟練的演奏複雜的鋼琴曲子。他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和掌握了古典音樂和流行歌曲的創作理論,且開始嘗試著為學校和一些小規模的劇團進行歌曲創作,並在17歲的時候出版了自己的一些作品集。出於對音樂的熱愛,科恩很早就離開了學校向音樂界進軍,希望能夠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為了熟悉音樂創造的整個流程,科恩在與音樂創作密切相關的出版行業找到了工作,他先是在愛德華茲·馬克(Edward Mark)的音樂出版社工作,後來又轉入麥克斯·德雷福斯(Max Dreyfus)出版社。在這裡,他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能,利用出版社的便利條件,進行一些個人的創作。更為重要的是,他可以結識一些當時音樂界的名流,爭取到一些機會為音樂喜劇創作歌曲。通過這些活動,他的創作才能逐漸為人所知。

早期創作

科恩早期的創作基本停留在模仿和改編階段,赫伯特和喬治·科漢的音樂喜劇對科恩的早期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早期的作品還基本屬於喜劇和滑稽劇的範疇,另外多為改編之作。他主要是對英國的音樂劇進行改編,然後加入一些自己創作的歌曲,將之引入到美國的戲劇界。因為在當時,美國的音樂劇還沒有自己的固定的模式,很多作品只是簡單模仿英國的創作,將在英國獲得成功的一些劇目照搬過來,很容易就成為賣座的佳作。
傑羅姆·科恩

最初作品

科恩最初的三部作品全部是根據英國的音樂劇改編的,分別是《英國女子戴西》(An English Daisy)、《威克漢的威克斯先生》(Mr Wix of Wickham)和《銀拖鞋》(The Silver Slipper)。科恩為《英國女子戴西》(An English Daisy)創作了兩首新歌,而《銀拖鞋》本身就在倫敦取得了成功,很快在美國也引起了轟動。最能體現科恩才華的是那部《威克漢的威克斯先生》,科恩並沒有照搬所有的曲調和戲劇形式,而是結合美國女演員的特長,為之補寫了幾首新歌,曲子中充滿了自信和朝氣,這些洋溢著美國風情的作品在演出後立刻受到公眾的歡迎。

被人賞識

在當時的美國,音樂劇主要圍繞著音樂來進行創作。只要有了優美的旋律和華麗的劇詩,再配上奢華的歌舞,即使沒有什麼深刻的主題,也基本上能夠滿足觀眾們的欣賞需求。所以,作曲家往往成為各個劇院爭相搶奪的炙手可熱的人物。科恩的創作才華一經展現,立刻吸引了許多劇院老闆和製作人的注意。很快,科恩就被查爾斯·弗洛曼(Charles Frohman) 邀請去為他的劇院創作新歌。科恩同時還為倫敦的喬治·愛德華茲(George Edward)和威廉姆·格瑞特(William Greet)作曲。年輕的科恩終於找到了初試身手的舞台。

施展才華

科恩的創作激情被激發了,很快他第一首走紅的曲子——《伯爵和姑娘》(The Earl and the Girl)中的“How'd You Like to Spoon with Me?”問世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科恩一發而不可收,創作的一大批作品都得以登上百老匯的舞台。像《白菊花》(The White Chrysanthemum)、《蘭花》(The Orchid)和《擠奶女工》(The Dairymaids)等。這些作品中,有的他只寫幾首新歌,而有的則幾乎包辦所有的曲目。這個階段的創作經歷,使得科恩對於創作音樂劇的樂曲有了一個清晰而又直觀的認識,儘管他的作品得到人們的承認和歡迎,但他看到了暫時繁榮後面隱藏的危機,看到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隨英國音樂劇的腳步的話,那么百老匯的音樂劇就將永無出頭之日。同時英國喜劇和歐洲歌舞劇所特有的節奏拖沓緩慢、缺乏活力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遲早有一天會被觀眾所拋棄,必須要進行大的改革才行。所以,在這個時候,科恩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對美國音樂劇的創作進行變革了。 我們很快就看到了科恩在新作中進行的努力。《La Belle Paree》是科恩首次以主創作曲家的身份出現的劇作,這部作品的主創人員包括了以前愛德華茲劇院的台柱子詹尼·艾爾文(Jeannie Aylwin)和基蒂·高頓(Kitty Gordon),演員方面則起用了剛嶄露頭角的匈牙利的米特茲(Aka Mitzi)和年輕的艾爾·喬森。在這部於冬園劇場上演的作品中,科恩創作了許多旋律優美的作品,他在劇中的表現充分說明他已經走上音樂劇創作的正軌,並開始嘗試寫作帶有自己個人色彩的歌曲。科恩的創作才華在1917年得到了全面的展現,他一年之內先後參與了《喔,男孩》(Oh,Boy!)、《懷念1917》(Miss 1917)等五部作品的作曲。其中的《喔,男孩》是一部典型的充滿傳奇色彩的音樂劇,從該劇中的名曲“直到烏雲滾過”中已經可以看出科恩日後創作的方向。《好好埃迪》(Very Good Eddie)和《喔,夫人!夫人!》(Oh,Lady! Lady!)則成為百老匯音樂劇擺脫歐洲歌劇傳統的標誌,從此百老匯音樂劇特別是音樂喜劇有了較為清楚的發展方向。
傑羅姆·科恩

開闢新形式

此時的科恩已經決意要結合美國娛樂自身的特點,使英國音樂喜劇本土化、美國化,最終得以超越原來的戲劇形式,從而在美國獲得更為廣闊的藝術土壤和觀眾,走上一條獨立創作和發展的道路。正是科恩這種突破“舶來”形式,尋求自我突破的劃時代貢獻,使得美國百老匯音樂劇沒有沿著英國的老路走下去,而是走出了一條異彩紛呈的新路。這也是科恩被公認為美國音樂劇之父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恩在藝術創作上的轉變很快就收到了回報,他贏來了他創作生涯中的第一個賣座作品——《薩麗》(Sally)。這部迷人的劇作可以堪稱是科恩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作品裡,科恩為歌舞大王齊格菲爾德最喜歡的女演員M·米勒(Marilyn Miller)精心創作了“?>野玫瑰”(A Wild Rose)一歌,並恰當的安排了一些二重唱,從而轟動一時,觀眾們都認識了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應當看到,儘管科恩一直謀求突破,但他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歌曲形式和配樂方式的變化上,對於歌曲的主題和要表現的內容,他還沒有充分意識到,而且也沒有能力去進行改變。隨著美國在一戰後經濟的迅速增長,美國民眾已經不能滿足於以前那種只是用簡單情節將幾首好聽的歌曲串起來的娛樂方式,他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這也 給音樂劇的創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陷入低谷

科恩在這個背景下也難以有大的突破,在20年代初的幾年中,他的創作一度陷入低谷,儘管1925年推出的《晴朗》(Sunny)不失為一部佳作,其中的《誰》“Who?”、《晴朗》“Sunny”和《兩隻小藍知更鳥》“Two Little Bluebirds”都是百老匯音樂劇早期的經典之作,但與前段時間的高產和輝煌相比,這段時間內科恩的創作相對有些平淡。不過科恩並沒有放棄和氣餒,他一直在思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景氣的狀況,他已經敏銳地感覺到音樂劇應該趨於“嚴肅”主題的需要,並且使自己的作品逐漸向“嚴肅化”靠攏。就在這時,他碰到了一個好劇本,也找到了一個好搭檔,在他與小哈姆斯坦的共同努力下,偶然成為了必然,美國音樂劇的歷史被改寫,偉大的《演藝船》誕生了。與以往插科打諢、內容膚淺、情節簡單、結構凌亂的音樂喜劇相比,《演出船》承載了太多的內容,它是美國音樂劇歷史上幾十年來第一部以廣闊的社會現實為背景的音樂劇。它同舊作品有著太多的不同:嚴肅的主題、眾多的人物、複雜的關係、浪漫的情節、生動的人物,這些都極大地吸引了對老套的劇作感到厭煩的觀眾,它一炮而紅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演出船》

在音樂創作方面,科恩不再像以前那樣所有都圍繞著歌曲展開,一切都是歌曲的裝飾,而是堅持以劇情為中心,充分把握劇本的內涵和主題,根據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性格來創作,將所有這些通過音符表現出來,使音樂真正達到了“有聲之詩”的境界,音樂和劇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劇作的主題通過音樂得以順暢的表達。他徹底拋棄了以前的那種簡單的“狐步舞”的伴奏形式,賦予作品以更加實際化和抒情性的音樂節拍。科恩一直爭取的“本土化”在《演出船》中也得以實現,音樂充分吸收了二十世紀初美國流行音樂中的新鮮東西,並且從美國的民族音樂、黑人音樂中尋找創作靈感,努力從現實中找尋新的節奏和韻律,從而使該劇的音樂既有民族性,又有著極強的時代感。在演出的過程中,觀眾們無不被這部蘊含著深刻社會主題的作品所打動和震撼。在這裡,不會看到平時已經感到厭倦的低俗歌舞和插科打諢,結尾也不是皆大歡喜的浪漫,從始至終,觀眾們都被劇情所調動,隨著劇中人情緒的波動而或悲或喜。小哈姆斯坦的劇詩不僅很好的介紹了劇中的戲劇衝突,還專門為不同的角色設計了不同的台詞,這就要求科恩在進行音樂創作的時候,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只是單純的追求優美的旋律和流行歌曲,而是真正的要理解劇情,根據劇中人所處的環境和心情來作曲,必須要緊緊的同劇情相契合。這一點看起來簡單,但在當時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創新和改變。在這部劇作中,音樂同劇情乃至人物的結合體現在任一時刻,真正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正像當時的一些劇評家所講的,《演出船》是超越了那個時代的驚世駭俗的作品。
科恩的創作天賦在這部作品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好像在創作還沒有開始時,科恩就預料到這部作品將重新書寫他在觀眾心目中的印象似的,在創作的過程中調用了自己全部的靈感和技巧,將自己最完美的旋律呈現在世人面前。《演藝船》為大家獻上了許多精美的唱段。除了千古名曲“老人河”(Old Man River),還有“吻”(Bill)、“不由得不愛我那個漢子”(Can't help Loving Dat Man)、“假裝”(Make Believe)、“我為何愛你”(Why Do I Love You?)等也都傳唱至今。
在《演藝船》中,小哈姆斯坦那充滿感情的劇詩,齊格菲爾德式的豪華富麗的舞台裝潢以及科恩美妙動人的音樂首次得以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僅僅用“最感人”或者“最有藝術性”來評價《演藝船》是不夠的,它可以稱得上是百老匯音樂劇有史以來最完美的一部劇作。
科恩的這部作品邁出了將音樂和戲劇結合的成功的第一步,不僅為他自己贏得了莫大的聲譽和讚賞,更為重要的是,它給百老匯音樂劇的發展指明了一條明晰的道路。自《演藝船》開始,音樂劇的製作逐漸接納了將戲劇文本與音樂整合為一體的美學標準,試圖進一步發展音樂劇精彩的台詞、優美的旋律、戲劇和背景音樂水乳交融的創作技巧,音樂劇也開始由“音樂歌舞喜劇”(Musical Comedy)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劇本音樂劇,開啟了近代音樂劇的先河。
演出船》也吸引和推動著同時代的作曲家們紛紛轉變創作方式,對音樂在音樂劇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進一步的認識。格什溫兄弟、伯恩斯坦等一大批作曲家被吸引,並挑起了振興百老匯的重任。
科恩此後創作的劇目大多描寫浪漫的愛情故事,音樂看起來同劇情也沒有多大的關聯,但科恩憑藉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還是將每一部劇中的音樂都打造得非常美妙。像《可愛的艾德琳》,由在《演藝船》中表現搶眼的海倫·摩根(Helen Morgan)出任主演,科恩為之寫出了像“我為什麼出生”(Why Was I Born?)這樣出色的曲子,只是由於當年的股票大幅下跌和經濟危機,才導致了這部作品演出的不景氣。他隨後在1931年根據巴黎浪漫的愛情故事改編的《貓和小提琴》也是以節奏歡快的音樂為主的劇作,其中的《她未應允》“She Did'nt Say 'Yes'”和《愛的天空》“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e”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歷史評價

科恩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音樂劇發展史上最關鍵的人物,他在20世紀初的20年內為我們創作了一系列優秀的劇目,寫出了許多真摯感人的歌曲。他的《演藝船》是百老匯音樂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它標誌著同過去一個時代的告別,也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劇本音樂劇時代的開始。
科恩以其浪漫的筆觸為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旋律和眾多膾炙人口的佳曲,他比其他作曲家更為明顯地影響了音樂劇發展的方向,並創作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美國本土音樂劇。對於科恩,也許小哈姆斯坦的評價最有說服力了:“他把他的一生都投入其中,尋求美的真諦,而恰恰是他,明了真美的所在!”科恩被公認為“現代美國音樂劇之父”是當之無愧的,正是他的非凡創作開創了音樂劇的新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