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禡

做禡是中華傳統習俗之一,是拜祭神明、土地、地主等。

簡介,民俗,地區,

簡介

「做禡」不似一般祈福還神般需要擇日進行,通常訂為每月的初二及十六進行。新春正月初二為「頭禡」,可祈求神明保佑一年平安,而農曆十二月十六為「尾禡」,則酬謝神明全年的護蔭。 以前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禡」,傳統公司商鋪甚為重視,老闆會在這天作慰勞員工,預備一頓美酒佳肴款待上下員工,來年大家得到豐衣足食,如果雞頭向著某位員工的話,即是請他食無情雞,代表要解僱他。

民俗

古時中國民間每逢初二,十六做禡, 而年初二為一年的新開始做禡, 故一家大小都會聚一堂食飯, 而且一定要添飯, 代表有衣食。
商人也會在初二 "做禡", 這天做老闆的都會回到公司除了拜神外, 也和員工們一起食飯, 通常都會做九個好餸, 包括山珍海味, 和一定有魚, 象徵豐衣足食, 年年有"餘"。

地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