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合規實務

個人所得稅合規實務

《個人所得稅合規實務》是2021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所得稅合規實務
  • 作者:唐陽琴
  • 類別:司法實務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1975928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為主線,對我國現行有效且有用的近300個涉及個人所得稅的全國性法律法規及稅務規章、檔案系統梳理,對我國現行的九項六個大類應納稅所得項目及納稅申報等內容分別進行詳細解讀背夜酷故。
  本書可作為個危習己人及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涉稅專業代理人員、財稅法律從業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企業家高管人員及創業者、黨政機關、涉稅中介服務人員掌握個人所得稅的合規手冊及實務操作指南。

圖書目錄

前 言
背景
導論
第一章
概 述
一、個人所得稅概述
二、《個人所得稅法》的基本要素
三、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歷史沿革
四、《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個人所得稅的基本內容
節 納稅義務人與扣繳義務人
一、納稅義務人
二、扣繳義務人
第二節 徵稅對象及徵稅範圍
一、應納稅所得項目及範圍
二、應納稅所得的形式
三、境內所得和境外所得的區分
四、不同所得項目的區分
第三節臘煮碑舟 稅率
一、個人所得稅稅率
二、個人所得稅預扣率
三、不同扣繳稅率及不同項目的稅負對比
第四節 免徵與減征
一、法定免徵項目
二、法定減征項目
三、減免稅優惠的審批
第五節 計算應納稅額的一般規則
一、個人燥促旬所得稅的計算方式
二、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三、應納稅所得額中的相關扣除項目
第六節 境外已納稅額抵免
一、抵免限額計算公式
二、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稅稅額
三、境外納稅憑證及追溯抵免
第七節 徵收管理及納稅申報
一、稅務機關進行納稅調整的情形
二、扣繳義務人的權利義務
三、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的情形
四、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情形
五、相關部門的協助義務
六、其他徵收管理規定
七、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徵收管理
第三章
綜合所祝滲葛得個人所得稅
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的預扣預繳
一、工資、薪金所得的範圍
二、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三、預扣預繳辦法的調整及最佳化
第二節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的預扣預繳
一、勞務報酬所得的範圍
二、勞務報酬所得的計稅規則
三、連續性勞務報酬
四、一般勞務報酬所得
第三節 居民個人稿酬所得的預扣預繳
一、稿酬所得應納稅計算
二、稿酬所得“一次”的確定
三、特殊的稿酬所得
第四節 居民個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預扣預繳
一、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計算
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範圍
三、特殊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第五節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彙算清繳
一、需辦理彙算清繳的情形
二、年度彙算的內容
三、無須辦理年度彙算的納稅人
四、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納稅人
五、年度彙算可享受的稅前扣除
六、居民個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計算
七、無住所居民個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計算
第六節 無住所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
一、關於所得來源地
二、無住所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計算
三、無住所個人適用稅收協定
四、無住所個人相關征管規定
五、2018年12月31日前政策
第七節 非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代扣代繳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第八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四章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經營所得概述
一、納稅義務人
二、徵稅範圍
三、稅率及徵收率
四、特殊的經營所得
第二節 經營所得的應納稅計算
一、基本規定
二、月度或季度預繳應納稅款的計算
三、年度應納稅款的計算(查賬徵收)
四、境外經營所得及抵免
第三節 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所得
一、收入總額的確定
二、成本費用的確定
三、準予扣除的項目及標準
四、納稅調整項目
第四節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經營所得
一、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
二、企業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實物性分配
四、興辦兩個以上企業的投資者稅款繳納
五、企業對外投資分回利息、股息、紅利的徵稅問題
六、企業合併、分立、終止、清算等
第五節 經營所得的核定徵收
一、核定應納稅額的情形
二、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
三、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核定徵收
四、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核定徵收
五、部分地方經營所得核定徵收政策
第六節 經營所得的稅收優惠
一、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優惠
二、殘疾人員生產經營所得減征個人所得稅
三、重點群體創業有關優惠政策
四、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有關優惠政策
五、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有關優惠政策
六、青苗補償費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七、“四業”所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八、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優惠
第七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八節 行政處罰戀紋促及裁判案例精選項廈
第五章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概述
第二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步驟
二、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類
第三節 特殊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徵稅規定
一、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
二、個人投資者收購企業股權後將原盈餘積累轉增股本
三、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
四、城市信用社轉制個人股增值所得
五、基層供銷社、農村信用社利息或股息、紅利收入
六、境外居民個人取得H股股息紅利所得
七、滬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認的股息紅利
八、退房補償款徵稅問題
九、企業為投資者支付個人開支及長期不還借款的徵稅問題
十、將利息、股息、紅利分配掛賬即視為支付所得徵稅
十一、稅收協定股息條款
第四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優惠
一、法定免稅
二、特定減免
第五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六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六章
財產租賃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財產租賃所得概述
第二節 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步驟
二、財產租賃所得的扣除項目
三、個人房屋出租所得
四、其他財產租賃所得
第三節 減免稅優惠
一、個人出租住房所得
二、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及公租房住房租賃補貼
三、廉租住房及公共租賃住房捐贈扣除
第四節 出租房屋的稅收征管
第五節 財產租賃所得的核定徵收
第六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七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七章
財產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財產轉讓所得概述
第二節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二、計算應納稅額
三、計算應扣繳稅額
四、計算本次應補繳或應退稅額
第三節 股權轉讓所得
一、股權轉讓的基本概念
二、股權轉讓的情形
三、股權轉讓收入的確認
四、股權原值的確認
五、股權轉讓行為發生的時點
六、原股東承債式股權轉讓
七、個人以股權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
八、科技成果轉化股權轉讓
九、個人終止投資經營收回款項
十、股權轉讓的徵收管理
第四節 股票、限售股、股權激勵轉讓所得
一、股票轉讓所得
二、限售股轉讓所得
三、股權激勵轉讓所得
第五節 房屋轉讓所得
一、個人轉讓房屋所得概述
二、相關政策依據
三、受贈人轉讓受贈房屋的應納稅所得額
四、個人出售自有住房應納稅所得額
五、轉讓自用5年以上的家庭生活用房
六、個人轉讓離婚析產房屋
七、個人購買房屋的時間確定
八、個人取得房屋拍賣收入
九、核定徵稅的情形
十、房屋交易計稅價格管理
十一、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的免稅管理
十二、其他徵收管理規定
第六節 拍賣所得
一、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二、不能提供合法、完整、準確的財產原值憑證的稅款徵收
三、不能提供有關稅費憑證的稅款徵收
四、扣繳管理
第七節 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個人所得稅
一、分期繳稅政策
二、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三、早期的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徵稅規定
四、徵收管理
第八節 網路虛擬貨幣轉讓收入
第九節 不良資產處置及債權/債券轉讓所得
一、不良資產處置個人所得稅分析
二、個人購買和處置債權取得的所得
三、個人轉讓債券原值的確定
第十節 強制執行及司法拍賣的稅收問題
一、關於法院強制執行的稅收問題
二、關於司法拍賣中的稅費問題
第十一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八章
偶然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偶然所得概述
第二節 偶然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二、計算應納稅額
三、計算應扣繳稅額
四、計算本次應補繳或應退稅額
第三節 特定偶然所得項目征免規定
一、隨機贈品
二、網路紅包
三、無償受贈房屋
四、不競爭款項
五、解除商品房買賣契約違約金
六、其他偶然所得
第四節 偶然所得減免稅優惠
一、法定減免
二、特定減免
第五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六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九章
個人所得稅專題聚焦
節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案例
第二節 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
一、我國股權激勵概述
二、現行有關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的規範性檔案
三、非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股權激勵
四、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五、技術成果投資入股
六、高新技術股權獎勵
七、低價取得股票(權)不符合遞延納稅條件的徵稅
八、股權激勵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九、取得股權激勵以後的徵稅問題
十、股權激勵的稅收征管
第三節 股權代持個人所得稅
一、股權代持概述
二、廈門市稅務局關於股權代持涉稅問題的答覆
三、個人代個人持股的所得稅
四、企業代個人持股的所得稅
五、企業代個人持有限售股轉讓的所得稅問題
六、個人代企業持股的所得稅
七、企業代企業持股的所得稅
八、代持股權還原的涉稅問題
九、相關案例
第四節 證券投資基金、創業投資企業及天使投資人的個人
所得稅
一、證券投資基金介紹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主要稅收問題
三、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所得稅
四、私募投資基金介紹
五、有限合夥制私募股權基金的所得稅
六、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個人合伙人所得稅核算方式
七、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個人所得稅優惠
八、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優惠
九、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征管及銜接
十、合夥企業、創投企業、基金、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政策匯總
十一、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演變
十二、關於多層嵌套的投資基金所得稅分析
十三、通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基金互認買賣基金份額的個人所得稅
十四、資管產品個人所得稅問題
第五節 律師行業個人所得稅
一、律師行業個人所得稅概述
二、個人所得稅徵收方式
三、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
第六節 海南自由貿易港個人所得稅優惠
一、優惠政策內容
二、享受優惠的條件
三、政策解讀
第七節 個人合作經營的稅收問題
一、合作經營模式的所得稅分析
二、與企業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的所得稅
三、個人與企業合作經營的所得稅探討
四、個人終止合作經營的個人所得稅
五、產權式酒店業主與酒店合作經營的個人所得稅
第十章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節 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與企業工資費用支出的比對
第二節 建築安裝業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一、建築安裝業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辦法
二、跨省異地工程作業人員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第三節 演出市場及影視演職人員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一、演出市場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二、影視演職人員、劇本使用費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第四節 機動計程車駕駛員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第五節 廣告市場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第六節 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
第七節 納稅評估管理
一、納稅評估方法
二、評估結果處理
第八節 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一、認真做好對高收入者應稅收入的管理和監控
二、切實加強對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項目的徵收管理
三、紮實開展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納稅評估和專項檢查
第九節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信用建設
第十節 納稅信用管理
一、納稅信用評價
二、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的套用
第十一節 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的聯合懲戒
一、聯合懲戒的對象
二、懲戒措施
三、聯合懲戒的實施方式
第十二節 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信息公布
一、案件標準
二、信息公布
三、懲戒措施
第十一章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
節 納稅申報方式、渠道、時間
一、需要辦理納稅申報的情形
二、彙算清繳及退稅
三、年度彙算的方式
四、個人所得稅電子申報渠道介紹
五、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
六、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注意事項
第二節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納稅申報
一、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
二、居民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申報
第三節 居民個人取得分類所得納稅申報
一、居民個人取得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二、居民其他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
三、個人轉讓股權納稅申報
第四節 非居民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一、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二、非居民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
第五節 經營所得的納稅申報
一、辦理經營所得納稅申報的情形
二、辦理納稅申報的機構、地點、渠道
三、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
四、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
五、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
六、定期定額戶自行申報
七、定期定額戶簡易申報
第六節 限售股轉讓所得的納稅申報
一、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徵收方式及範圍
二、限售股轉讓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三、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清算申報
附錄一
主要參考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
一、基本法律法規
二、扣除類規範性檔案
三、綜合類規範性檔案
四、無住所個人/外籍個人有關規範性檔案
五、綜合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六、經營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八、股權激勵/創投/基金類規範性檔案
九、財產轉讓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十、財產租賃所得及偶然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十一、征管與申報類規範性檔案
附錄二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一、信息採集管理類
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
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B表)
二、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採集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
三、綜合所得申報類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四、分類所得申報
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個人股東股權轉讓信息表
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扣繳報告表
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清算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
五、納稅備案
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表
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情況年度報告表
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股權獎勵)
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轉增股本)
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表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延期納稅備案表
六、資料報送與信息採集
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方式備案表
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慈善事業捐贈信息採集表
科技成果轉化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合夥創投企業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情況表
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情況表
七、過渡期申報
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
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B表)
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
扣繳個人所得稅分配表
八、申報管理
稅務行政許可申請表
九、優惠管理
個人所得稅減免稅備案登記表
合夥創投企業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備案表
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備案表
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信息報告表
十、退抵稅(費)審批
退(抵)稅申請表
十一、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
《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申請表

作者簡介

 唐陽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律師、稅務師、註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師,現為北京盈科(昆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具有二十多年的財稅及法律諮詢顧問、財務審計及民事案件辦理工作經驗。
二、稿酬所得“一次”的確定
三、特殊的稿酬所得
第四節 居民個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預扣預繳
一、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計算
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範圍
三、特殊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第五節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彙算清繳
一、需辦理彙算清繳的情形
二、年度彙算的內容
三、無須辦理年度彙算的納稅人
四、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納稅人
五、年度彙算可享受的稅前扣除
六、居民個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計算
七、無住所居民個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計算
第六節 無住所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
一、關於所得來源地
二、無住所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計算
三、無住所個人適用稅收協定
四、無住所個人相關征管規定
五、2018年12月31日前政策
第七節 非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代扣代繳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第八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四章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經營所得概述
一、納稅義務人
二、徵稅範圍
三、稅率及徵收率
四、特殊的經營所得
第二節 經營所得的應納稅計算
一、基本規定
二、月度或季度預繳應納稅款的計算
三、年度應納稅款的計算(查賬徵收)
四、境外經營所得及抵免
第三節 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所得
一、收入總額的確定
二、成本費用的確定
三、準予扣除的項目及標準
四、納稅調整項目
第四節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經營所得
一、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
二、企業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實物性分配
四、興辦兩個以上企業的投資者稅款繳納
五、企業對外投資分回利息、股息、紅利的徵稅問題
六、企業合併、分立、終止、清算等
第五節 經營所得的核定徵收
一、核定應納稅額的情形
二、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
三、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核定徵收
四、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核定徵收
五、部分地方經營所得核定徵收政策
第六節 經營所得的稅收優惠
一、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優惠
二、殘疾人員生產經營所得減征個人所得稅
三、重點群體創業有關優惠政策
四、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有關優惠政策
五、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有關優惠政策
六、青苗補償費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七、“四業”所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八、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優惠
第七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八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五章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概述
第二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步驟
二、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類
第三節 特殊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徵稅規定
一、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
二、個人投資者收購企業股權後將原盈餘積累轉增股本
三、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
四、城市信用社轉制個人股增值所得
五、基層供銷社、農村信用社利息或股息、紅利收入
六、境外居民個人取得H股股息紅利所得
七、滬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認的股息紅利
八、退房補償款徵稅問題
九、企業為投資者支付個人開支及長期不還借款的徵稅問題
十、將利息、股息、紅利分配掛賬即視為支付所得徵稅
十一、稅收協定股息條款
第四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優惠
一、法定免稅
二、特定減免
第五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六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六章
財產租賃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財產租賃所得概述
第二節 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步驟
二、財產租賃所得的扣除項目
三、個人房屋出租所得
四、其他財產租賃所得
第三節 減免稅優惠
一、個人出租住房所得
二、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及公租房住房租賃補貼
三、廉租住房及公共租賃住房捐贈扣除
第四節 出租房屋的稅收征管
第五節 財產租賃所得的核定徵收
第六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七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七章
財產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財產轉讓所得概述
第二節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二、計算應納稅額
三、計算應扣繳稅額
四、計算本次應補繳或應退稅額
第三節 股權轉讓所得
一、股權轉讓的基本概念
二、股權轉讓的情形
三、股權轉讓收入的確認
四、股權原值的確認
五、股權轉讓行為發生的時點
六、原股東承債式股權轉讓
七、個人以股權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
八、科技成果轉化股權轉讓
九、個人終止投資經營收回款項
十、股權轉讓的徵收管理
第四節 股票、限售股、股權激勵轉讓所得
一、股票轉讓所得
二、限售股轉讓所得
三、股權激勵轉讓所得
第五節 房屋轉讓所得
一、個人轉讓房屋所得概述
二、相關政策依據
三、受贈人轉讓受贈房屋的應納稅所得額
四、個人出售自有住房應納稅所得額
五、轉讓自用5年以上的家庭生活用房
六、個人轉讓離婚析產房屋
七、個人購買房屋的時間確定
八、個人取得房屋拍賣收入
九、核定徵稅的情形
十、房屋交易計稅價格管理
十一、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的免稅管理
十二、其他徵收管理規定
第六節 拍賣所得
一、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二、不能提供合法、完整、準確的財產原值憑證的稅款徵收
三、不能提供有關稅費憑證的稅款徵收
四、扣繳管理
第七節 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個人所得稅
一、分期繳稅政策
二、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三、早期的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徵稅規定
四、徵收管理
第八節 網路虛擬貨幣轉讓收入
第九節 不良資產處置及債權/債券轉讓所得
一、不良資產處置個人所得稅分析
二、個人購買和處置債權取得的所得
三、個人轉讓債券原值的確定
第十節 強制執行及司法拍賣的稅收問題
一、關於法院強制執行的稅收問題
二、關於司法拍賣中的稅費問題
第十一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八章
偶然所得個人所得稅
節 偶然所得概述
第二節 偶然所得應納稅額計算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二、計算應納稅額
三、計算應扣繳稅額
四、計算本次應補繳或應退稅額
第三節 特定偶然所得項目征免規定
一、隨機贈品
二、網路紅包
三、無償受贈房屋
四、不競爭款項
五、解除商品房買賣契約違約金
六、其他偶然所得
第四節 偶然所得減免稅優惠
一、法定減免
二、特定減免
第五節 應納稅計算舉例
第六節 行政處罰及裁判案例精選
第九章
個人所得稅專題聚焦
節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案例
第二節 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
一、我國股權激勵概述
二、現行有關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的規範性檔案
三、非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股權激勵
四、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五、技術成果投資入股
六、高新技術股權獎勵
七、低價取得股票(權)不符合遞延納稅條件的徵稅
八、股權激勵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九、取得股權激勵以後的徵稅問題
十、股權激勵的稅收征管
第三節 股權代持個人所得稅
一、股權代持概述
二、廈門市稅務局關於股權代持涉稅問題的答覆
三、個人代個人持股的所得稅
四、企業代個人持股的所得稅
五、企業代個人持有限售股轉讓的所得稅問題
六、個人代企業持股的所得稅
七、企業代企業持股的所得稅
八、代持股權還原的涉稅問題
九、相關案例
第四節 證券投資基金、創業投資企業及天使投資人的個人
所得稅
一、證券投資基金介紹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主要稅收問題
三、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所得稅
四、私募投資基金介紹
五、有限合夥制私募股權基金的所得稅
六、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個人合伙人所得稅核算方式
七、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個人所得稅優惠
八、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優惠
九、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征管及銜接
十、合夥企業、創投企業、基金、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政策匯總
十一、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演變
十二、關於多層嵌套的投資基金所得稅分析
十三、通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基金互認買賣基金份額的個人所得稅
十四、資管產品個人所得稅問題
第五節 律師行業個人所得稅
一、律師行業個人所得稅概述
二、個人所得稅徵收方式
三、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
第六節 海南自由貿易港個人所得稅優惠
一、優惠政策內容
二、享受優惠的條件
三、政策解讀
第七節 個人合作經營的稅收問題
一、合作經營模式的所得稅分析
二、與企業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的所得稅
三、個人與企業合作經營的所得稅探討
四、個人終止合作經營的個人所得稅
五、產權式酒店業主與酒店合作經營的個人所得稅
第十章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節 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與企業工資費用支出的比對
第二節 建築安裝業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一、建築安裝業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辦法
二、跨省異地工程作業人員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第三節 演出市場及影視演職人員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一、演出市場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二、影視演職人員、劇本使用費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第四節 機動計程車駕駛員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第五節 廣告市場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第六節 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
第七節 納稅評估管理
一、納稅評估方法
二、評估結果處理
第八節 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一、認真做好對高收入者應稅收入的管理和監控
二、切實加強對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項目的徵收管理
三、紮實開展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納稅評估和專項檢查
第九節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信用建設
第十節 納稅信用管理
一、納稅信用評價
二、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的套用
第十一節 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的聯合懲戒
一、聯合懲戒的對象
二、懲戒措施
三、聯合懲戒的實施方式
第十二節 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信息公布
一、案件標準
二、信息公布
三、懲戒措施
第十一章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
節 納稅申報方式、渠道、時間
一、需要辦理納稅申報的情形
二、彙算清繳及退稅
三、年度彙算的方式
四、個人所得稅電子申報渠道介紹
五、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
六、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注意事項
第二節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納稅申報
一、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
二、居民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申報
第三節 居民個人取得分類所得納稅申報
一、居民個人取得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二、居民其他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
三、個人轉讓股權納稅申報
第四節 非居民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一、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二、非居民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
第五節 經營所得的納稅申報
一、辦理經營所得納稅申報的情形
二、辦理納稅申報的機構、地點、渠道
三、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
四、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
五、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
六、定期定額戶自行申報
七、定期定額戶簡易申報
第六節 限售股轉讓所得的納稅申報
一、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徵收方式及範圍
二、限售股轉讓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三、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清算申報
附錄一
主要參考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
一、基本法律法規
二、扣除類規範性檔案
三、綜合類規範性檔案
四、無住所個人/外籍個人有關規範性檔案
五、綜合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六、經營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八、股權激勵/創投/基金類規範性檔案
九、財產轉讓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十、財產租賃所得及偶然所得類規範性檔案
十一、征管與申報類規範性檔案
附錄二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一、信息採集管理類
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
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B表)
二、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採集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
三、綜合所得申報類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四、分類所得申報
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個人股東股權轉讓信息表
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扣繳報告表
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清算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
五、納稅備案
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表
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情況年度報告表
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股權獎勵)
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轉增股本)
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表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延期納稅備案表
六、資料報送與信息採集
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方式備案表
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慈善事業捐贈信息採集表
科技成果轉化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合夥創投企業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情況表
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情況表
七、過渡期申報
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
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C表)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B表)
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
扣繳個人所得稅分配表
八、申報管理
稅務行政許可申請表
九、優惠管理
個人所得稅減免稅備案登記表
合夥創投企業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備案表
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投資抵扣備案表
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信息報告表
十、退抵稅(費)審批
退(抵)稅申請表
十一、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
《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申請表

作者簡介

 唐陽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律師、稅務師、註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師,現為北京盈科(昆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具有二十多年的財稅及法律諮詢顧問、財務審計及民事案件辦理工作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