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派戰爭

保羅派戰爭,以基督教派保羅派為形式的反對拜占廷統治的戰爭。

保羅派原是基督教中一個派別,其教義受摩尼教影響,具有二元論色彩。在行動上,反對正統教會,6—7世紀興起於亞美尼亞。668—698年間,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三世和查十丁尼二世曾先後派兵鎮壓,但無結果。8世紀初,保羅派傳播於拜占廷帝國治下的小亞細亞,信徒多為農民和城市平民。保羅派信徒們在拜占廷帝國的特夫里克(今土耳其的迪夫里伊),建立了一個保羅派政權,被基督教正統派視作異教徒,也遭到拜占廷帝國的迫害。於是保羅派採取支持阿拉伯穆斯林的政策,幫助他們多次出兵,打敗拜占廷軍隊。867年,拜占廷女皇戴奧多拉和她的繼承者皇帝巴西爾一世,舉行武裝討伐。872年,拜占廷軍隊消滅了小亞細亞亞美尼亞省邊境上的保羅派,占領特夫里克,殺死領導人克里索切爾和大批教徒民眾。保羅派的倖存者紛紛潛逃去亞美尼亞和敘利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