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族腰刀

保全族腰刀

保全腰刀是保全族傳統的手工藝製品,主要產於甘肅省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劉集鄉及周邊地區。長期以來,保全族腰刀鍛制技藝一直是維繫整個保全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全族經濟文化的命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全族腰刀
  • 產於:甘肅省積石山
  • 命脈:保全族經濟文化
  • 齊名:與藏刀,蒙古刀齊名
  • 歷史淵源:800多年的歷史
  • 地位:保全族經濟文化的命脈
腰刀簡介
保全腰刀 保全腰刀與藏刀,蒙古刀齊名。保全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工藝精湛。它不僅是生活用具,也是別致的裝飾品和饋親贈友的上乘禮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歡迎,在阿拉伯國家也頗有名氣。
保全族腰刀
歷史淵源
保全族人冶煉鋼鐵,打制金屬器具的歷史有800多年的歷史,與元代成吉思罕的軍事活動相關。據成書於14世紀的:《元史》、《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都有記載:“太祖征回回七年”,成吉思罕自公元1219年至1225年率領蒙古遠征軍征服中亞細亞。伊朗史學家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記載:“把為數超過十萬的工匠、藝人跟其餘的人分開,孩童和婦孺被夷為奴婢,驅掠而去”。“蒙古人結束花喇子模的戰鬥,虜掠驅奴,進行搶劫屠殺,血腥鎮壓,再把居民中的工匠瓜分,送到東方諸國”。
1225年成吉思汗回師中原,軍隊中大量補充了從中亞諸國強征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1227年占領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屬的積石州(轄現甘肅積石山,青海循化、同仁、貴德等地)。為了鞏固這些新統一的地區,蒙元軍隊組建了一支由保全族先民工匠參加的“探馬赤軍”,派到現青海同仁縣保全地區駐防。他們亦兵亦工,仍然從事工匠營生。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與當地的蒙、回、土、藏、撒拉等各部族相鄰而居,互通共融,到明代時形成了保全族。
保全人打制腰刀的歷史久遠,保全腰刀的出現與元代的軍事活動密切相關。1227年成吉思汗東征時,把部分來自中亞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區。這部分色目人與當地蒙、漢、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鄰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全民族。在保全城定居以後,他們中有許多人從事手工業生產,出現了鐵匠、金銀匠、木匠、鞋匠等行業。當時的鐵匠主要製作土槍、弓箭等,一脈相通的冶鐵技術使他們具備了雄厚的制刀資質。保全族遷徙到大河家以後,受生活條件的影響,他們自己製作的腰刀在用以自衛的同時也具有了商品的性質,於是保全族開始用腰刀交換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從此,保全族腰刀和經濟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
保全腰刀的文化內涵
保全腰刀有許多傳奇的故事和傳說。相傳,在南宋時期,保全族先民鐵匠們,在一座宋軍駐守的城門外開設鐵匠鋪,那個時代,在中國的境內並存著南宋、西遼、蒙古、金朝,西夏、大理六個政權,它們之間的殘酷戰爭長年不斷,宋軍認為,鐵匠們在城門口打制農具和刀具不安全,就派兵驅趕鐵匠們。鐵匠們說:我們安分守紀給百姓的打制日用品,沒擋你們的路,為什麼趕我們?發生爭吵後與宋軍打起來了,鐵匠們手勁大,且有工具,就一錘打瞎了一個宋兵軍官的眼睛,然後騎馬跑了幾天,來到了蒙古軍駐守的一座城門口,蒙古守軍一問來的是鐵匠,就十分歡迎。因為,蒙古軍人都來自草原部族,缺乏各種工匠。就讓他們在城內開鐵匠鋪。後來,因為手藝好,被元朝編入軍戶,為他們打制騎兵套具和兵器,後來就跟著元朝軍隊來到保全地方定居了。這個故事從另一側面反映出保全族亦兵亦匠的歷史。
保全族
保全族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境內的積石山縣大河家。現有人口11000多人,信仰伊斯蘭教。這裡水草肥美、林木蔥鬱,泉水潺潺。據說是大禹治水的源頭。
生產保全腰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期腰刀是沒有鞘的木頭把子,後來發展成牛角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樣仍然不夠理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能工巧匠們帶著各自的“絕招”,在一起不斷切磋打刀技藝,對於造腰刀的複雜工藝過程,像設汁、鍛打、粹火、鋃嵌、砸鉚等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場開放,給保全腰刀打開了銷路,商業、外貿部門不斷訂貨,把保全人忙得更是應接不暇。
品種特點
保全語把打制各種金屬器具的工匠稱“果爾”,在清代的河州志記載“古族有果爾族”,說明元、明時代“果爾”(工匠)已形成一個社會群體被稱為“果爾族”。在保全語中,把打制金屬器具的工匠,仍沿用古代對工匠的稱呼“果爾”。
六個工種
到近代保全族“果爾”已分為六個工種: 1、黑活匠,製做各種農牧用具,保全語稱:“黑活也斯君”,主要產品有斧、鐮刀、鏟子、鐵杴、夾腦、馬掌等。因產品不拋光,就叫黑活匠。
2、刀子匠,保全語稱:“什都乎也斯君”。
3、鎖子匠,保全語稱:“鎖子也斯君”。
4、剪子匠,保全語稱:“亥其也斯君”,主要打制羊毛剪子,特受牧民歡迎。
5、勺子匠,保全語稱:“特勺也斯君”,製做各種銅、鉛質的勺子。
6、銀匠,保全語稱:“明夠也斯君”。這些工匠方便了當地各部族的生產生活,促進了保全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進步。
“什麼錦”
保全腰刀種類繁多,各具特
色,比較著名的腰刀有:“什樣錦”、“什樣錦雙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線”、“雙落”、“滿把”、“扁鞘”、“蒙古刀”、“哈薩克刀”、“魚刀”等等。刀面上,分別鐫刻著手、龍、梅花等各種圖案,這是區別腰刀的不同風格、不同式樣的主要標誌。其中,最漂亮的還數“什樣錦”。這種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璜考究,工藝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把子。五光十色的把子,多彩瑰麗,用鮮艷的什樣錦鑲嵌而成。金黃、翠綠、湛藍、澄紫、黛黑、銀白、桃紅……五彩繽紛,並夾有朵朵梅花。銀白色的刀鞘,包著三道棗紅色的銅箍,分外璀璨奪目。刀鞘上端,有個小孔,插著一把錚亮別致的紫銅環子,拔刀出鞘,刀鋒閃閃發亮,寒光逼人。 刷、刷、刷幾下子,可把鐵棒削得火星閃爍,鐵屑飛濺。而刀口不缺,刀刃不捲,仍舊鋒利無比,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削鐵如泥”吧! 保全腰刀還有一個特點,如果試刀鋒,可從頭上鋝下幾根頭髮來,把其中一根頭髮橫放在刀刃上,只要輕輕一吹,頭髮立刻斷了;接著又吹第二根、第三根……每根都是瞬即斷為兩截。這種腰刀還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衛生。
保全族腰刀
“折花刀”
保全腰刀近二十個系列產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算“折花刀”,這種刀因工藝複雜,刀體剛柔相濟,彈性好不易折斷,刀體紋理奇特,刀刃鋒利而著稱。這種工藝自20世紀50年代失傳,2006年甘河灘的馬生福、馬自正、馬志俊三位工匠經過潛心研究,反覆試驗全面恢復了失傳半個世紀的工藝。這種工藝與元代西域的“米昔刀”相似。元末詩人張憲在詩中寫道:
唐人寶刀誇大食, 於今利器稱米昔。
十年土涮松紋生, 戎王造時當月蝕。
製作工藝
傳統的保全腰刀製做工藝相當複雜,如一把十樣錦腰刀工序有40多道。在制刀工藝中有二道是保證質量的關鍵技術。一是“加鋼背鐵”, 二是“沾水”。 把好了這二道關的刀,其刀刃鋒利到可以剃頭刮鬍子,堅忍到砍鑄鐵不捲刃。
工序流程
詩文中“十年土涮松紋生”除去藝術誇張,其工藝和紋理與保全族折花刀一樣。折花刀工序有:
1、製做地爐備料:上山燒制沙棘木的木碳,挖做保溫地爐,安裝倒扣的風箱。
2、“炒鐵”:把生鐵碎塊放在用耐火材料製成的沙泥鍋(容器)中,放在地爐上,用木碳火燒煉,俗稱“炒鐵”。 當爐溫升高到1300℃左右,生鐵板開始熔化,鑄鐵成液態時雜質浮出,提高了鐵的純度。
3、鍛鑄鐵片:把熔化的液態鐵倒入預先挖好的土槽中,形成條狀熟鐵片。再把熟鐵片放在爐子上燒紅,鍛打成兩指頭寬的薄鐵片。上述三道工序,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被線型圓鋼和軟鐵代替。
4、鍛打鋼片:把硬度高的鋼材置入爐中燒紅後鍛打成薄鋼片。
5、加鋼背鐵: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一般來說,刃口主要起切割作用,有較高的硬度才能保證刀的鋒利,所以選擇含碳量較高、硬度較大的鋼來夾在刀體上。“加鋼背鐵”,就是一層鐵片一層鋼片,這樣6層鐵片夾5層鋼片共11層疊加,用金屬片或鐵絲綑紮為一體,放在爐子上鍛燒,當爐溫升高到1300℃時生鐵條開始熔化,鋼花四濺時用火鉗夾住鐵件左右轉動,使軟鐵均勻地淋入鋼條四周;用火鉗夾住鐵件拿出用錘鍛打為一塊,這樣反覆燒打,即產生很好的滲碳作用,又產生劇烈的氧化作用,使鐵和渣分離,生產出含渣少軟硬不一的鋼材融為一體的毛丕。
6、折花:工匠們在刀體上制出奇特的圖案。把毛丕再置入爐中鍛燒,鋼花四濺時拿出,兩頭用火鉗夾牢,像擰麻花一樣先右擰後左擰,這樣燒化一次擰一次,最終達到右擰8轉,左擰7轉,目的是在刀體上最終呈現出各種紋理。怎樣擰出現什麼花紋,全憑匠人的經驗和技巧。
7.整刀丕:把擰成的麻花丕子爐子上燒紅後反覆鍛打成刀丕。
8、整丕子:把刀丕冷鍛後,用自製的剔子把刀膛剔平,把刀丕鎮平,分別用粗銼和細銼出刀刃,用磨石塊擦亮刀膛表面。
9、淬火:俗稱“沾水”,把刀丕燒到黑紅後,掌握好角度,迅速插入冷水中,可以使刃獲得特殊性能,方法不當刀丕變形。其火侯、角度和入水的速度全憑匠人經驗。
10、按刀把、做刀鞘:先做刀把。按刀具尺寸和品種做刀鞘。
11、拋光:先用磨石塊擦亮刀膛表面。然後把割來的鮮麻黃草捆綁在木樁上,把刀插入草捆,來回抽動反覆磨擦,利用麻黃草汁的化學反應和磨擦,達到刀體拋光,顯露出道道花紋,這個工藝比元人的“土涮”又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12、煮刀:按刀的大小備一口鍋,放入適量的明礬和水,把刀放入水中燒煮,因明礬有除銹去污的作用,所以煮上一段時間後,被“折花”熔為一體軟硬不一的鋼鐵,呈現出各自的本色,鐵現白、鋼現青。刀堂上呈現出青白相間的流線性紋理,有的像行雲流水,有的像松枝繁葉,十分好看。匠人們說“我們的折花刀千錘百鍊成一刀。”
“折花刀”剛韌鋒利,不易折斷,不僅得保持了其冷兵器時代的實戰特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易磨刀刃鋒利,不會卷刃耐用。
保全腰刀鋒利無比。削鐵,刀口不缺,刀刃不捲。削髮,只要把頭髮放在刀刃上用口輕輕一吹,頭髮立即就斷。傳統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工序多者達80多道,少者也有30-40道。一般是先把擇好的鐵反覆鍛打,然後劈開加鋼,最後淬火而成。其中制坯時的加鋼、煉燒後的淬水至關重要,恰到好處的處理能保證刀具剛韌相濟。
僅製作刀柄一項,就要對黃銅片、紅銅絲、白鐵絲、牛角、塑膠等不同材料分別進行加工,然後將其巧妙疊合膠鉚而成,雕繪上種種栩栩如生的精美圖案,拋光打磨完畢,頓生五光十色,耀人眼目。
刀面上刻有七顆星、五朵梅、一條龍、一把手等圖紋,紋飾精細;刀柄由紅、黃銅片和鋁片、牛角等材料疊合鉚成,打磨後色澤艷麗,猶如彩錦;刀鞘多為鐵鞘銅箍,配以裝插的鋼製鑷子,既增添了刀鞘式樣的美觀,又可以防止刀體從鞘中滑出。
每戶保全人家都有鐵匠,每位鐵匠都有自己的特定刀面圖案。有的圖案是某位鐵匠的標誌代號,有的圖案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傳說,或記載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傳承意義
生產保全腰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期腰刀是沒有鞘的木頭把子,後來發展成牛角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樣仍然不夠理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能工巧匠們帶著各自的“絕招”,在一起不斷切磋打刀技藝,對於造腰刀的複雜工藝過程,像設汁、鍛打、粹火、鋃嵌、砸鉚等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場開放,給保全腰刀打開了銷路,商業、外貿部門不斷訂貨,把保全人忙得更是應接不暇。
保全腰刀製作技藝不僅鞏固了保全族的文化根基,也豐富了中國金屬工藝的內容。周恩來總理曾將保全腰刀作為禮物饋贈給外賓。1987年,保全腰刀獲國家民委、國家輕工部優質產品稱號,1991年又獲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
打制腰刀素來是保全族主要的經濟活動之一。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工巧匠們帶著各自的絕招,在一起不斷切磋打刀技藝,對於造刀的複雜工藝過程,像設計、鍛打、淬火、鑲嵌、砸鉚等都有了新的突破,品種也不斷豐富。市場開放給保全腰刀打開了銷路,給這一歷史悠久的民族工藝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要價值
一、學術價值
1、人文學術價值:保全腰刀的淵源直接涉及到保全族的族源,追溯保全人打制腰刀的歷史,可以推斷保全族先民在歷史上的經濟、軍事生活上的特點。因此,保全腰刀手工藝,從歷史學、人類學等多角度研究保全族提供了可貴的線索和思路。
2、科學技術價值
(1)保全族工匠幾百年前熟練的掌握了,不同金屬材料的冶煉熔合技術。鐵匠都會用此項技術提煉鋼鐵,提高鋼材的韌度和硬度,打造出精緻實用的刀具。金銀匠用此項技術製造出各種藏族宗教禮器和婦女的金銀飾品。銅匠用此項技術打造出各種日用器具。
(2)淬火技術。保全族工匠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掌握了熱漲冷縮的原理,把燒紅的刀丕快速冷卻,提高鋼材密度,增加刀刃的韌性和堅硬程度,保持刀刃鋒利。
(3)焊接技術。保全族工匠在百年前就掌握了不同金屬薄片 的焊接技術。製做刀鞘時,裝飾刀鞘底端的銅、銀、鐵材料用鉚接和焊接相連,並把珠寶鑲嵌在銀花或銅花中。
(4)套用植物有機化學和明礬的無機化學與金屬材料的化學反應,在常溫下反應,達到除銹、去污、表調、上底漆等多種功能,工藝簡單、成本低、除銹時間短,對金屬無腐蝕性,不含有毒有害物,對環境無污染。
二、實用價值
1、牧民的餐具。牧民用腰刀就象用快子一樣,天天吃肉要用腰刀來切割,一家幾口人就有幾把刀,而且易鈍多磨,刀具消耗很快。筆者在青海果洛一家藏族朋友家裡看到6把不同品種的保全腰刀。
2、穆斯林的必須品。廣大穆斯林民眾吃的牛羊肉,都必需用刀宰和切割。
腰刀
3、裝飾價值。生活在廣漠草原上的藏族男人,喜歡在腰間挎一把腰刀,即可防身,又能顯示出男人的陽剛之美。藏族婦女喜歡在腰間帶一把,掛帶上鑲嵌著銀飾品的十樣錦刀,即使用方便,又顯其華貴。城裡人把保全腰刀放在愽古架上,當工藝品欣賞,豐富了家庭的民族文化內涵。 4、體育健身價值。20世紀90年代,保全族工匠與天津金泰蘭廠合作,研製出丟景泰蘭鑲嵌刀柄刀鞘的拐杖劍,適於中老年人舞劍健身。
三、經濟價值
打制“保全腰刀”是保全族人民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保全族民眾增加經濟收入,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四、精神價值
保全族人民在從事幾百年的“果爾”(金屬工匠)生產實踐中,積累了寶貴和精神財富。一是“一把手”表現的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的精神;二是折花刀“千錘百鍊成一刀”的百折不擾、精益求精的精神;三是堅守信仰,樂觀向上的精神,象刀把上鑲嵌的“遜奈提”一樣,伊斯蘭教是保全族文化的核心,八百年來不論發生天災人禍,保全族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不動搖,因此才形成了保全族獨特的文化形態;四是誠實守信,保證質量的精神;保全族工匠幾百年來對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分不同階層的顧客以誠相待,因此,不論什地方開匠鋪都與當地人互惠互利。五是不斷學習進取的精神,如:魚刀技術是20世紀30年代學習印度的工匠技術研製的產品。現代的在刀柄和刀鞘上鑲嵌金泰藍工藝是與天津合作的。因此,保全腰刀也提高和豐富了保全族的民族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