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動物小說精品書系:我的朋友托比克

俄羅斯動物小說精品書系:我的朋友托比克

《俄羅斯動物小說精品書系:我的朋友托比克》表現出了作家對大自然的真知灼見,揭示大自然與人千絲萬縷的聯繫,表達人對大自然深情的摯愛,在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中傳遞人道主義思想。書中收錄了《我的朋友托比克》、《卡拉伊》、《拉達》、《庫奇卡》、《海盜》、《狗和烏龜的故事》、《忠誠的故事》、《滑頭》、《瘋孩子》、《線團兒》、《卡拉格奧斯》等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俄羅斯動物小說精品書系:我的朋友托比克
  •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 頁數:166頁
  • 開本:16
  • 品牌:海燕
  • 作者:康·帕烏斯托夫斯基 等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05690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俄羅斯動物小說精品書系:我的朋友托比克》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康·帕烏斯托夫斯基 譯者:李寒

圖書目錄

我的朋友托比克
卡拉伊
拉達
庫奇卡
海盜
狗和烏龜的故事
忠誠的故事
滑頭
瘋孩子
線團兒
卡拉格奧斯
比奮
瑪里卡犯錯了
自己跑來的狗
小男孩和兩條狗
格羅姆
布爾卡
可個白的復仇
黑狗丁卡
卡什坦卡
蘇丹
最後的快樂
多瑙河
布朗
與狗為伴
五夜

序言

像魚一樣暢遊。像鳥一樣飛翔
——動物文學在俄羅斯
韋葦

動物文學通常包括這樣幾大類:林中動物考察記、動物園動物和家養動物趣事紀實、獵人親歷故事,還有近百年來新興的動物小說。這類文學雖以動物為主人公,卻萬變不離其宗地少不得有人類情感、傾向、意識的參與和融入,不過它畢竟已經不再是“入學”了。雖然動物文學中的“大自然倫理”“共生主義”“生態良心”等等,所體現的都是入學元素,但動物文學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文學以人為中心的傳統文學觀念,把注意的目光向動物世界聚焦,以對動物世界的考察、調查、探索為文學描寫題材,以對動物世界的本質和生物鏈的探究、破解動物的生存密碼和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的建立為其主題。這是文學對人類主人公位置的主動放棄,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審美注意力的主動轉移。動物文學的勃興,使文學走出了城市封閉、鄉村世俗和田園風景,走出了文化的象牙之塔。人類本來從大自然中來,動物文學可以說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審美回歸。
動物文學造就了一批文學經典:《荒野的呼喚》(傑克·倫敦)、《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灰熊托爾》(詹·柯伍德)、《唬》(莫·熱內瓦),以及我國讀者早已熟知的普里什文和比安基的動物故事等,已經被時空定型為文學經典。這些作品包括了動物文學的各個類別,它們的一個共同之處是:以生物學意義上的動物為主要表現對象,用大量的細節描寫形象地描繪動物世界的生活、動物習性、動物環境,呈現各種動物覓食、求偶、避難、禦敵時的情態、技能,揭示動物在大自然中的命運、遭遇及動物間的關係,乃至動物與人類的接觸等,從中尋索大自然的奧秘,給人類以有益的啟示。

動物文學,在俄羅斯素有傳統、享有盛名,為世人所共知者當屬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小鵪鶉》和《麻雀》等。堪媲美於《獵入筆記》的還有阿克薩科夫的《帶槍獵人的筆記》(俄羅斯國小語文教科書中收入了他的《天鵝》等篇章。阿克薩科夫把狩獵生活的體驗和敏慧的觀察以縝密、準確而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呈現出來,其生動逼真受到了果戈理的讚譽:“你寫的烏比我寫的人要活得多了。”屠格涅夫也讚許說:“要是雷鳥能自己來描摹一下自己,我相信,它對阿克薩科夫向我們描摹過的文字已無可補充了。”);契訶夫以一條狗和一對父子的關係為內容的小說《卡什坦卡》無愧於是世界兒童文學珍寶;馬明一西比里亞克的《灰脖鴨》《養子》《獵人葉米利》等一批作品,均屬世界兒童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20世紀繼承和發揚這個文學傳統並把這類文學推上高峰的,是這樣一個頗見亮度的作家群:普里什文、瑞特科夫、拉爾里、佩羅芙斯卡婭、阿爾謝尼耶夫、比安基、索科洛夫一米凱托夫、恰蒲麗娜、杜波夫等。在二戰前後的俄羅斯大自然文學、動物文學的作家群中,高居於群峰之上的無疑是米哈依爾·普里什文和維塔利·比安基。
普里什文是俄羅斯20世紀為數不多的語言藝術大師之一。他對大自然的理解同常人很不一樣。他說,我們和整個世界都有血統關係,我們現在要以親人般關注的力量來恢復這種關係;他說,我們人類的遠祖也曾經是有過美麗的翅膀,能像白鷗一樣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我們的遠祖也曾經會“像魚一樣暢遊,像會飛的種子一樣先在大樹的葉柄上晃晃悠悠,然後飄落各處,這些本領,我們都失去了”。他對大自然萬物都是平視的,並把自己放在與動物、植物同等的平台上來看待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他的大自然題材的隨筆寓情懷於自然,寓哲理於博物,寓思索於詩體,清麗流暢,意境雋永,“時而有如芳草簌簌作響,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啾啾爭鳴,時而有如星移斗轉般緩慢的旋律印在我們的腦際”(帕烏斯托夫斯基:《米哈依爾·普里什文》),令人讀來愛不釋手。
對於比安基的作品,我國半個多世紀裡沒有間斷過對它們的介紹。比安基是“蘇聯大自然兒童文學的典範”(1984年莫斯科版《俄羅斯兒童文學史》),是俄羅斯動物文學的重要奠基人。
二戰後,俄羅斯包括動物文學在內的大自然文學影響較大的作家是帕烏斯托夫斯基、恰魯欣、恰蒲麗娜、希姆、斯涅革廖夫、薩哈爾諾夫、斯克列比茨基、茲維列夫、斯拉德科夫、烏斯平斯基、加里科夫斯基、索科洛夫一米凱托夫、阿基姆什肯、德米特里耶夫、里亞賓寧、薩霍德、巴內肯、斯拉維奇、列夫、羅曼諾夫斯基、吉舍廖娃等。他們中間有不少是在普里什文和比安基影響和帶動下崛起的作家,有的是熱衷於為孩子創作大自然文學的作家,有的是在成人文學中享有盛譽的小說、散文作家,而更多的是長於森林動物考察的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狩獵行家。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從年青時就扛著防身獵槍、攜帶望遠鏡和筆記本,長期深入原始森林和國家自然保護區,對大自然的生命狀態和物候現象做科學考察和研究。他們在莽莽森林裡、在廣袤的原野間雖然備嘗了艱辛,但在各自潛心專注的觀察和探究中確也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真諦,其收穫之豐令人欣慰和鼓舞。他們用綠色的心靈體驗生命與自然.然後用充滿靈性的藝術筆墨把自己的所得和所獲傳遞給少年兒童。

動物文學在俄羅斯是文學的一條支脈。這類文學到20世紀70至80年代更被推到了一個新高峰。新高峰的標誌之一是格·特羅耶波利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的出版,它在動物題材的長篇故事裡注入了濃烈的人道感情,拍成電影后,罕見的熱烈反響震撼了俄羅斯大地。
動物文學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換入成人的閱讀、兒童的閱讀,隨之,其地位也就愈顯重要。兒童通過這類作品的閱讀,懂得了人與大自然、人與動物須臾不可疏離的共生性,懂得了自己對保護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美好家園的責任。斯·羅曼諾夫斯基認為,大自然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個重要部分,它關係著人類的良知、美和福祉。他還認為,人類應該從這樣的理念出發來呵護大自然:一種動物要是從地球上消失了,那么它就永遠消失了,後人將再也看不到它活生生的存在了;大自然只按自己的規律生存,這種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只可以去把握這種規律,而不可以試圖去改變它。
俄羅斯動物文學在俄羅斯文學中,是超越國界能力最強的一類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