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延安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

《促進延安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已經延安市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延安市人民政府於2021年6月22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促進延安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
  • 頒布時間:2021年6月22日
  • 發布單位:延安市人民政府
全文,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回延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繁榮文化事業。實施文藝創作“135”工程,市直院團及每個縣(市、區)每年至少創作推出1部大戲、3部小戲(小品、曲藝)、5首歌曲。鼓勵將精品劇目改編搬上舞台,開展常態化巡迴演出。推進國家級陝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和非遺立法,建設延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和長征、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非遺館。鼓勵發展民辦博物館,扶持傳統戲曲及民俗文化表演,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演藝節目。完善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文聯,各縣(市、區)政府)
二、升級文旅產品。推行重點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置試點改革。2023年前,完成宜川壺口瀑布、延川乾坤灣、黃龍澽水源等國家5A級景區、國家旅遊度假區創建和宜川秋林抗戰紀念地、甘泉大峽谷、志丹永寧山、延川文安驛、寶塔區萬花山、甘泉勞山森林公園、南泥灣等國家4A級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市縣兩級財政按照省級獎勵1:1配套。創建安塞腰鼓山、甘泉美水泉、子長高柏山等一批3A級景區、市級旅遊度假區,做好高A級景區、度假區儲備。到2023年末,每個縣(市、區)至少達到3個3A級景區或市級旅遊度假區,1個4A級景區或省級旅遊度假區。發展“民宿+”鄉村旅遊新業態,建設一批市級鄉村旅遊度假區。到2023年,打造30條鄉村休閒旅遊精品線路,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相關服務業綜合產值達到60億元以上。加快長征、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和棗園1938二期、延安千古情等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精品綜合體。2023年年底前重點完成聖地河谷·金延安、萬達延安紅街、黃帝文化園區、甘泉大峽谷旅遊觀光帶、南泥灣景區建設等市級項目。(責任單位: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住建局,各縣(市、區)政府和高新區、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
三、擴大文旅消費。支持舉辦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節、文旅促消費惠民活動,在中心城區和重點景區改造建設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地,打造“二道街夜市”等網紅消費品牌。每年列支2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文創旅遊產品開發消費,推動文創旅遊產品進機場、進車站、進景點、進加油站等,提升購物消費比重,縣級財政按照市級扶持資金予以配套。在公共文化場所增加餐飲、購物、旅遊諮詢等相關配套服務。(責任單位: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四、講好延安故事。深化歷史文化研究,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遊深度融合,每年組織開展不少於60場次的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活動,通過“非遺+”形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大新客群,打造延安民俗文化旅遊新名片。深化紅色文化和延安精神研究,大力發展紅色教育培訓和研學旅遊,打造一批高標準培訓基地和研學旅遊點,設計精品課程和線路,創新延安故事呈現講述方式,打造全國一流紅色教育培訓和研學旅遊品牌。(責任單位: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
五、壯大市場主體。培育壯大規上文化企業。全市每年淨增13戶以上規上文化企業。支持延安旅遊集團發展,培育形成骨幹企業。支持陝旅集團、陝文投、延安萬達等駐延文旅企業發展。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一批競爭力強、帶動力強的國際國內文化旅遊品牌企業,促成重大文旅招引項目落地見效。協調各金融機構做好對重大文化旅遊項目的融資服務,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重大文化旅遊項目的支持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產業投資格局。加大對文旅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扶持力度,實行貸款擔保等政策支持,拓展企業融資渠道。(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招商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
六、強化淡季引流。實行淡季景區門票特惠政策,推廣旅遊消費信用卡。開發反季節文旅產品,打造“四季游”品牌。擴大“延安過大年”“紅色旅遊季”“黃帝祭祖大典”“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紀念“5·23講話”“10·15”藝術節等品牌節會影響力,辦好“洛川蘋果節”、壺口觀瀑季、金秋紅葉節、冰雪節等節會。支持社會力量、國有企業舉辦體育賽事、會議論壇、展覽等品牌活動,通過培育扶持實現永久落戶。加強與井岡山、韶山、遵義、西柏坡、嘉興等紅色旅遊城市合作,推出跨省系列紅色精品線路,打響“長征之旅”等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深化與傳統媒體及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新媒體交流合作,開設海外宣傳媒體賬號,多維度宣傳延安。(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各縣(市、區)政府)
七、完善公共服務。加快改善旅遊交通條件,開通紅色旅遊專列,增開航線,實施黃河風情、延河景觀、洛河峽谷三大旅遊交通廊道建設。打通景區、酒店、旅遊商品門店之間交通組織上的硬阻隔。加強公共區域、居民小區、旅遊景區停車場規劃布局和規範管理,三年內使城市和重點旅遊景區停車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實施公共廁所上等級工程,市域內旅遊道路沿線公廁全部達到A級標準。整合各類平台資源,推出集餐飲、住宿、交通、旅遊、購物、休閒於一體的線上APP,發揮好“延安市智慧文旅大數據平台”作用,建成以旅遊行銷、旅遊服務、行業監管為核心內容的智慧旅遊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交運局、市城管執法局,各縣(市、區)政府)
八、最佳化市場環境。構建旅遊聯合執法模式,加大虛假旅遊信息、消費信息監測處置力度,嚴厲打擊“黑門店”“黑導遊”“黑講解員”“黑車”等。對A級景區、旅行社、旅遊飯店、購物門店開展“體檢式”暗訪、清單式整治和不定期“回頭望”。建立服務行業地方標準,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和管理力度。把好旅行社和景區等級評定、星級飯店覆核關口,加強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建立服務行業地方標準,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和監管力度,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促進文旅行業管理與服務標準化、規範化。(責任單位: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市交運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民宗局、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市交警支隊、市消防救援支隊、延安機場、延安火車站,各縣(市、區)政府)
九、加強人才培育。加快引進一批高層次文創人才。實施“聖地英才計畫”青年文旅人才工程,重點支持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文化和旅遊人才。加強文旅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及管理,在全市文化旅遊行業開展勞動技能競賽,選樹一批先進和典型。支持延安大學、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設定文旅融合發展方向、文創產品開發等學科(專業)。(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延安大學、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各縣(市、區)政府)
十、凝聚合力共識。切實加強文化旅遊工作組織領導,形成市縣聯動、相互協作的工作格局。加大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文化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文化旅遊規劃編制、市場撬動、人才培養以及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將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市政府督查考核範圍,結果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綜合運用。(責任單位:市政府督查室、市財政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