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文陀竭王經

佛說文陀竭王經

《佛說文陀竭王經》,由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收錄於乾隆大藏經小乘阿含部 54冊之第600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說文陀竭王經
  • 譯製:由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
  • 卷數:7168卷
  • 收於乾隆大藏經小乘阿含部
前言,佛說文陀竭王經正文,乾隆大藏經收錄的佛說文陀竭王經,中華大藏經收錄的佛說文陀竭王經,譯者介紹,

前言

佛教的經典被稱為“藏”,“藏”在梵文里指盛東西的匣子,佛教用它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有如我們今天說的“全書”。全部經典大致分為經、律、論三個部分,稱為三藏。經是佛闡發的教義,律是僧侶的戒規,論是闡發經和律的著作。三藏均通曉的高僧被稱為三藏法師,三藏合編在一起稱大藏經。我國歷史上曾有漢、藏、傣、西夏回紇、滿等各族文字翻譯的大藏經,現存較完整的大藏經包括巴利文、漢文和藏文。

佛說文陀竭王經正文

北涼三藏曇無讖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阿難於屏處思惟。世間人略厭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厭足者多。阿難日中後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白佛言。我於屏處思惟。世間人略厭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厭足者多。佛言。審如阿難言。世間人略厭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厭足者多。所以者何。昔者有王名號文陀竭。生從母頂出。是故字為文陀竭。後作遮迦越王。東西南北皆屬之。有七寶。一者金輪。二者白象。三者紺色馬。四者明月珠。五者玉女婦。六者聖輔臣。七者導道主兵臣。作遮迦越王有七寶如是。王仁賢修正法不煩擾萬民。有千子皆端正高才健猛力壯。四天下皆降屬之。作王數千歲。意中自念。我有四天下人民熾盛。穀米平賤人民多富。王復自念言。我有千子皆端正無比高才健猛力壯。令天為我雨錢金銀七日七夜快耶。天聞其語隨其所願。即為雨錢金銀七日七夜。王見天雨錢金銀七日七夜。大歡喜即共相娛樂數千歲。王自念言。四天下皆屬我。我有千子七寶皆在我前。所欲得者皆已得之。天復不奪我所願。為我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文陀竭王。聞南方有閻浮提國大樂人民熾盛。王意欲往。適生意便舉七寶四種兵俱飛到。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其國見王即降伏屬之。王宿命作善故至使得是福。在俱耶尼國數千歲。王復生意。我有大國在西方。名俱耶尼。縱廣三十二萬里。我有七寶。天為我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我有千子皆端正無比高才健猛力壯。我有南方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王聞東方有弗於逮國人民熾盛。穀米平賤其國大樂。王意欲往。適生意便舉七寶四種兵俱飛行到。其國王及人民便降伏屬之。王因以正法治國。如是數千歲。王復生意。我有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我有俱耶尼國三十二萬里。我有弗於逮國三十六萬里。王聞北方有郁單曰天下大樂人民熾盛。王意欲往到其國。其國中無貧窮。無豪羸強弱。無有奴婢尊卑。皆同一等。令我人眾官屬共食之自然粳米。自然衣被服飾諸珍寶。王適生意。便舉七寶四種兵俱飛行入郁單曰國界。遙見地正青如翠羽色。王問邊臣言。汝曹寧見是地正青如翠羽色不。邊臣對言。唯然見之。王言。是故郁單曰天下也。王適前行。復見地正白如雪。王復語邊臣言。見是地正白不。邊臣對言。唯然見之。王言。是故郁單曰地自然生成搗稻米。汝曹皆當共食之。適復前行遙見諸寶樹百種衣樹。金銀璧環瓔珞皆懸著樹。王問邊臣言。汝曹見是諸寶樹不。邊臣言。唯然見之。王言。是故百種衣樹。金銀璧環瓔珞樹也。汝曹往皆當共取著之。王便前到郁單曰國。人民皆悉降伏屬之。王治郁單曰數千歲。復生意自念言。我有閻浮提地有拘耶尼地有弗於逮地有郁單曰四十萬里。王意欲上須彌四寶山王。至忉利天王釋所止處。王適生意。便舉七寶百官俱飛到須彌山上。便前入天王釋宮。釋遙見文陀竭王來。便起迎之言。數聞功德。欲相見日久。仁者來大善便牽與共坐。以半之座與文陀竭王。適坐左右顧視天上有玉女侍使。皆以七寶金銀琉璃水精珊瑚虎魄車磲。以為宮殿。見之心便念言。我有閻浮提俱耶尼弗於逮郁單曰。我舍中有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文陀竭王自念言。使天王釋死去。我欲代其處治天上。如治天下時快耶。王適生意。神便去即來還在天下。便被病困劣著床。王所從群臣官屬。悉在王床邊問王。得無有遺言。王曰。有敢問汝曹。王有何等遺言。汝曹語之言。王在時治四天下。天為雨錢金銀七日七夜。王有千子七寶皆能飛行。王上忉利天上。天王釋起迎勞賚問訊。以半之座坐之。尚復生意欲得天王釋處。適生意便來下在地。即被病困劣自悔言。人至死無有厭足。知厭足者少耳。經說言不以天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故不飽也。其利少耳。其過大重。有智之人當思惟是事。復得天王釋半尚復不足。人行求道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至得佛道乃厭足耳。佛告阿難。時文陀竭王者。是我身也。佛說如是。阿難歡喜為佛作禮。

乾隆大藏經收錄的佛說文陀竭王經

《乾隆版大藏經》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亦稱《清藏》,又因經頁邊欄飾以龍紋名《龍藏》。它始刻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是我國歷代官刻大藏經極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錄經、律、論、雜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經版79036塊。該藏是在明朝《永樂北藏》基礎上編較而成的,全藏分正續兩部分,正藏485函,內容完全和《永樂北藏》相同;續藏239函,內容較《永樂北藏》有所增減。
佛說文陀竭王經收錄於乾隆大藏經小乘阿含部 54冊之第600部 佛說文陀竭王經,由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中華大藏經收錄的佛說文陀竭王經

中華大藏經 漢、藏、滿與蒙古四種文字的大藏經。漢文絕大部分是東漢、魏晉南北朝、唐朝期譯出的。從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經序、註疏、論文、工具書、史料編輯,有一些假託譯出的佛經,正統佛教徒稱為“偽經”。這些大量的中土著述,豐富和發展了佛教傳統的“三藏”(經、律、論)的內容,使大藏經成為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百科全書。
佛說文陀竭王經收錄於中華大藏經34冊之733卷 佛說文陀竭王經,由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譯者介紹

曇無讖(意譯法護),中天竺人。幼年喪父,從小跟母親做織工過活,後拜達摩耶舍為師。十歲學念經,聰明特出,記憶力強,一天能背三百多頌。他本學小乘,後來遇到白頭禪師,辯論了一百天,難不倒禪師。禪師便給他樹皮的寫本《涅盤經》,他讀了以後,便專攻大乘。到二十歲時,已熟習大小乘經典六萬多頌。他受到《涅盤經》的啟發才改小歸大,後來他弘揚佛教即以《涅盤經》為主。
後來,他因事觸犯了國王,很害怕,就帶了《大涅盤經》前分十二卷和《菩薩戒經》等,逃到龜茲。那裡的人都學小乘,不信《涅盤》,他只好又去敦煌,停留了幾年(這是依《涅盤經序》及《記》所說。《魏書》卷九十九說他曾到鄯善,因犯了錯誤逃去涼州,《祐錄》和《高僧傳》又說他從龜茲逕到姑臧,都不可靠)。他在那裡開始譯經,現在《菩薩戒本》一卷就是當時的譯品
大約在北涼玄始十年(421),河西王沮渠蒙遜占領了敦煌地方,迎接他到姑臧(這也是根據《涅盤經序》及《記》之說)。《文陀竭王經》就是在這之後譯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