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豬籠草

佛氏豬籠草

佛氏豬籠草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生長於海拔1000~1500 m的地區。其下位籠的腹面無籠翼,上位籠一般為漏斗形。其與暗色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佛氏豬籠草的種加詞來源於萊頓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 Leiden)溫室經理的植物學家阿特·沃格爾(Art Vogel)。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學史,相關物種,

形態特徵

佛氏豬籠草的下位籠通體為圓柱形,籠口水平。其腹面無籠翼。籠蓋為寬三角形,無附屬物。下位籠為黃色,並具有深色的斑點。唇具條紋。
佛氏豬籠草的上位籠一般為漏斗形,其形狀可能為窄漏斗形至上部為明顯的球形。這個球狀的部分對應這內表面的蠟質區。

生長環境

佛氏豬籠草生長於海拔1000~1500 m的地區。

分布範圍

儘管僅記錄到佛氏豬籠草出現於婆羅洲幾個零星的地區,但其分布可能比想像的更為廣泛。最初只認為其是沙撈越北部特有的物種,之後在沙巴(Sabah)南部和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也有發現。
佛氏豬籠草通常作為附生植物出現於山麓或低地山林中。模式標本植株生長於潮濕的荒原森林(kerangas forest)地面的苔蘚上。其與窄葉豬籠草N. stenophylla)和維奇豬籠草N. veitchii)的分布地重疊。儘管如此,還未發現關於佛氏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姆魯山上,佛氏豬籠草分布於海拔1200~1500 m的區域內,在這個區域內其並不與類似作為附生植物的暗色豬籠草和胡瑞爾豬籠草N. hurrelliana)的分布地重疊,它們分別生長於海拔1200 m以下和1500 m以上的地區。

植物學史

1961年,森林植物學家J·A·R·安德森(J. A. R. Anderson)在姆魯山國家公園(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中首次採集到了佛氏豬籠草。該標本被標記為暗色豬籠草N. fusca),並存放於沙撈越林業部(Sarawak Forestry Department)標本館中。1969年,植物學家倉田重夫(Shigeo Kurata)研究了這個標本,注意到其形態特徵並不處於暗色豬籠草已知的變化範圍中。
2001年,安德烈·舒特曼(Andre Schuiteman)和愛德華·費迪南德·德·沃格爾(Eduard Ferdinand de Vogel)正式描述了佛氏豬籠草。該描述是基於單個編號為“A.Vogel, A.Schuiteman & T.Roelfsema 981037 (SAR)”的人工栽培的植株標本作出的。其刊登於《艾納香植物分類學與植物地理學雜誌(Blumea - Journal of Plant Taxonomy and Plant Geography)》上。該標本植株來源於1997年於沙撈越可拉必高原(Kelabit Highlands)採集的幼株。之後由身為萊頓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 Leiden)溫室經理的植物學家阿特·沃格爾(Art Vogel)培養長大。佛氏豬籠草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其正式描述發表之前,佛氏豬籠草已進入李乾(Ch'ien Lee)的“Malesiana Tropicals”苗圃中栽培,其被稱為“Nepenthesspec. 4”。

相關物種

佛氏豬籠草被認為與暗色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它們的區別在於佛氏豬籠草的捕蟲籠較小,且籠蓋下表面無附屬物。此外,佛氏豬籠草的籠蓋為寬三角形,而暗色豬籠草的為窄三角形。佛氏豬籠草捕蟲籠的顏色為淺色深斑。這些形態特徵也可以將其與斑豹豬籠草N. burbidgeae)和窄葉豬籠草N. stenophylla)區分開來。
佛氏豬籠草也表現出與大飛碟豬籠草(N. platychila)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但大飛碟豬籠草的下位籠具有籠翼和相對寬達的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