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山天主教堂

上海佘山天主教堂

佘山天主教堂又叫做佘山聖母大殿,坐落於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西佘山山頂。教堂於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羅馬教宗於1942年敕封該教堂為宗座聖殿,使它成為遠東地區的天主教朝聖中心,因此有“遠東第一教堂”的美譽。

從遠處看,山頂的教堂與山連成整體,紅色的磚牆與綠色山林對比明顯,端莊雄偉。整個教堂南長北短、東寬西狹,是座經典的不對稱建築。佘山天主教堂是中國天主教徒的朝聖聖地,也常有眾多新人來此舉辦婚禮,即使你不是信徒,也可以入內感受一下神聖肅穆的宗教氛圍。但是請尊重宗教信仰,在教堂內請勿拍照。

每年五月的“聖母月”和十二月的“聖誕節”,都有數萬來自各地的天主教徒來這裡朝聖。

從山腳到山頂的曲折小路上有14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穌受難浮雕,還有3座聖亭和半山腰的中山聖母堂,教友們到佘山朝聖,都要沿著曲折的苦路逐級而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海佘山天主教堂
  • 地理位置:上海市松江區外青松公路9142號西佘山園山頂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上海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教堂簡介,發展歷史,建築特色,交通信息,

教堂簡介

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佘山教堂的全稱,又名佘山聖母大教堂、佘山天主堂、佘山聖母大殿、遠東聖母大殿。位於中國上海市松江區佘山山頂,為中國天主教著名的聖母朝聖地,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
上海佘山天主教堂
這座大殿1942年被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佘山教堂為宗座乙級聖殿(minor Basilica),是遠東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聖殿。1946年羅馬教廷又給佘山特恩,準許給佘山聖母(Our Lady of Zose)行加冕禮。佘山是中國境內唯一仍然活躍的全國性天主教朝聖中心。
該堂於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早在1844年,法籍傳教士南格祿即到此處勘測地形,準備建屋。此後不斷擴建宗教設施。它集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梁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的典範。從20世紀40年代起即為世界聞名的天主教聖地,也是國內天主教最主要的朝聖地。

發展歷史

誕生背景:佘山附近的松江、青浦一帶天主教傳入很早,在長達100多年的禁教時期,橫塘、張朴橋等村莊的天主教徒一直在地下狀態保持著自己的信仰。1844年,天主教在中國恢複合法地位後,江南代牧區的法籍耶穌會會長南格祿來到佘山,認為這裡認為這裡滿山竹林,環境幽靜,可以在這裡為傳教區年老體弱的傳教士建造一座祈禱所。南格祿於1856年去世。1863年,繼任的法籍耶穌會會長鄂爾璧從徐家匯來到佘山,在半山建造了五間供神父休養的平房,內設小堂。1864年,松江總鐸杜若蘭神父在山頂建造六角亭,供奉聖母像。山下張朴橋等地教徒開始上佘山朝聖。
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像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像
1868年3月1日,江南代牧區主教郎懷仁祝聖了小堂和聖母像。這尊聖母像是由一位中國輔理修士陸省三模仿巴黎“勝利之後聖母像”而繪製的,改稱為“進教之佑聖母”。1868年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日),佘山來了數百名朝聖的教徒。當時小堂無法容納,只好搭起帳篷舉行彌撒。
興建大教堂:1868年,安徽、江蘇2省多處地方發生教案(參見揚州教案),神甫和教堂遭到襲擊。甚至在中外關係一向較為和睦的上海街頭也出現仇視外國人的揭帖。耶穌會的法國傳教士們深感不安,江南代牧區耶穌會會長谷振聲神甫趕到佘山,跪在六角亭的聖母像前許願:江南代牧區如能平安度過危難,化險為夷,將在山上建造一座大教堂。9月,谷振聲向各位本堂神父發出公告,要求他們發動教徒捐資,早日建成大教堂,以感謝聖母的庇護。
佘山大教堂由耶穌會的馬歷耀輔理修士負責建築設計,1871年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日)舉行奠基典禮,郎懷仁代牧主教舉行了有6000名教徒參加的露天大禮彌撒。眾多朝聖的教徒參與義務勞動,把笨重的建築材料從平地搬到山頂。到1873年4月15日,希臘式的山頂大堂建成,郎懷仁前來祝聖教堂,同時從半山腰到山頂修築了一條“之”字形的苦路,在每個拐彎處共樹立了14個苦路亭。當年5月1日和24日,郎懷仁又前往佘山,主持朝聖儀式。當時約有一萬到一萬五千人前來朝聖。從此佘山聖母成為江南代牧區的特別主保,當年五月被稱為佘山歷史上第一個聖母月。
佘山聖母大教堂佘山聖母大教堂
1894年,半山又翻建了可容500餘人的、中國傳統風格的中山聖母堂中堂正門兩側刻有一副對聯:上聯“小堂築山腰,且憩片刻休孝子禮”,下聯“大殿臨峰頂,再登幾級求慈母恩”。門前有可容千人的廣場,設有欄桿、石凳,供教徒們休息、觀景,西面建有三聖亭(耶穌聖心亭、聖母亭、若瑟亭)。
重建新堂:1924年,首任宗座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在上海召開全體中國主教會議,6月12日,即會議閉幕日,剛恆毅率領全體中國主教舉行將中國奉獻給聖母的隆重典禮;次日,又率領15位主教赴佘山,再次奉獻中華於聖母。
受到中國第一次天主教公會議的推動,1925年4月24日,佘山山頂大堂開始拆除重建,由葡萄牙籍神甫葉肇昌負責設計施工,由姚宗李主教祝聖了基地。修建工程歷時十年之久之久,到1935年11月16日才竣工,由當時的主教惠濟良主持祝聖彌撒。葉肇昌對工程管理十分嚴格,樁基一直打到岩石上,施工時不符合規定即要返工;磚砌定質定量,不符合要求必須推倒重砌。
教宗封聖:1942年9月12日,正在中國處於抗日戰爭的艱難時期,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佘山教堂為宗座乙級聖殿(minor Basilica),這是遠東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聖殿。
1946年5月8日,羅馬教廷又加給佘山一頁特恩,準許給佘山聖母(Our Lady of Zose)行加冕禮。南京總主教於斌和上海主教惠濟良為進教之佑聖母托小耶穌像舉行加冕典禮,參加的教徒達1萬餘人。[5]。1947年5月18日,教廷新任駐華公使黎培理又代表全體中國天主教徒舉行了復獻禮,朗誦《奉獻中國於聖母誦》。
破壞:1966年“文革”中,大殿遭到嚴重破壞,鐘樓頂上的聖母托小耶穌銅像、彩色玻璃窗以及經折路上的十四次苦路像和耶穌山園祈禱像都被作為“四舊”被摧毀。
恢復:“文革”結束後,中國大陸的宗教活動得以恢復。1981年3月,佘山天主堂歸還給上海教區。1981年5月24日,山頂大殿舉行有5000人參加的復殿大禮彌撒,開始大修,至1984年結束,1985年舉行復祝聖典禮。
鐘樓頂端的聖母托舉耶穌像鐘樓頂端的聖母托舉耶穌像
復殿之初,由於原鐘樓頂上的聖母托小耶穌銅像已經不知去向,臨時用鐵制十字架安裝在鐘樓上。2000年,上海教區發動信徒奉獻,又恢復了頂部的“進教之佑聖母托小耶穌”銅像。4月18日,金魯賢主教祝聖了佘山山頂聖母像。5月1日舉行了隆重的迎聖母儀式,並在山頂聖母大殿舉行感恩祭。
1982年,在佘山南麓創辦了一所培養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大修院——佘山修院。每年5月朝聖期間,修士們在中山堂設立服務處,給教徒們講解教理、教唱聖歌。

建築特色

此堂為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築,融希臘、羅馬、哥特建築藝術於一爐,部分建材與裝飾採用中國傳統
建築手法。天主教堂與山融為一體,輪廓直轄市自然,堂紅山綠相映成輝。整個建築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充分體現了建築美學上右對稱中不對稱的美感。教堂內設3000個座位,可容納近4000名教徒,而且音響效果極佳。大殿正祭台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鑲嵌五彩玻璃,頂部蓋以碧色的琉璃瓦。高聳的鐘樓,按一定音符排列著8隻大鐘,塔尖高38米,是由紫銅鑄成的聖母像,高8米。聖母高舉雙手呈十字狀的小耶穌,寓意歡迎各地前來的朝聖者。1942年羅馬教皇曾將佘山天主教堂封為“聖殿”,成為我國天主教徒朝覲的聖地。從山腳到山頂的曲折小路上有147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穌受難浮雕,還有3座聖亭和一個中堂,逐級向上的苦路把苦路亭、聖亭,中堂及山頂教堂聯成一體。信徒們到佘山朝聖時,沿著曲折的苦路逐級而上,領略耶穌代人受難的經歷。
佘山天主教堂建於佘山山頂,系法國傳教士所建,其建築特點為總體設計山與建築為一體,色彩協調自然;教堂融希臘,羅馬,哥德式建築藝術於一爐,部分採用中國傳統手法,可謂中西合璧;巨觀上充分體現了建築學上對稱中不對稱的美學原則;教堂雄偉寬闊,堂內講話不用擴音器便具有擴音作用,又無回音干擾。由於佘山天主教堂的宏偉壯觀,1942年羅馬教皇將其敕封為“聖殿”。信徒到佘山朝聖,沿苦路拾級而上,領略耶穌代人受難的經歷,獲得宗教感情上的升華。每年5月的朝聖日,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信徒上山朝聖。
內景內景

交通信息

  • 公交線路
上佘線(上海體育館--佘山);
滬陳線(西區車站--佘山);
滬佘昆專線(西區車站--佘山);
  • 捷運線路
捷運9號線 (楊高中路 —— 佘山站轉92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