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斌

何漢斌

何漢斌,男,中國羽毛球隊雙打運動員。獲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混合雙打銅牌(和于洋)、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羽毛球混合雙打冠軍(和趙婷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漢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西南昌東湖區
  • 出生日期:1986年1月10日
  • 身高:178cm
  • 運動項目:羽毛球混合雙打、男子雙打
  • 所屬運動隊中國羽毛球隊
  • 專業特點:進攻型打法
  • 主要獎項:2010年韓國超級賽混雙冠軍
  • 性別:男
  • 籍貫:江西
基本資料,經歷簡介,主要成績,何漢斌:夢想突然照進現實,從來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在國家二隊呆得太久了,打到現在才感覺奧運會真的就在那裡,

基本資料

姓名:何漢斌
性別:男 握拍:右手 打法:進攻型
何漢斌何漢斌
最喜歡吃的東西:紅橋四川火鍋
最喜歡看的電視:史詩劇,槍戰片
最喜歡玩的遊戲:星際,CS
最喜歡的衣服牌子:NIKE,ADIDAS,CK
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你還能行不?
寵物:寵物貓\小熊
愛好:電玩,看電視
放鬆方式:睡覺

經歷簡介

1986年,何漢斌出生在南昌市東湖區,那年江西籍羽毛球運動員熊國寶錢萍在世界羽壇大放異彩。何景峰是一名軍人,非常喜歡羽毛球運動。何漢斌3個月大的時候,隨軍來到廈門,在濃厚的羽毛球氛圍中長大。
兩歲半、走路都不太穩的何漢斌開始拿起球拍,只不過那個時候是玩羽毛球,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羽毛球在同齡孩子中打得非常出色,12歲的時候,何漢斌被選進省體校專業學習打羽毛球。
進入體校後,在一次全國青少年羽毛球大賽上,資深教練湯仙虎看了何漢斌的比賽後對他非常欣賞。2002年2月,何漢斌與陳金等一批被選調進入國家二隊,期間從練習單打到改打雙打,從男雙改打混雙。

主要成績

2012年瑞士羽毛球公開賽混雙四強(與包宜鑫
2011年印尼羽毛球黃金賽混雙冠軍(與包宜鑫
2011年馬來西亞公開賽混雙冠軍(與馬晉
2010年廣州亞運會男團冠軍成員
2010巴黎世錦賽混雙亞軍(和于洋
何漢斌/于洋獲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混雙季軍何漢斌/于洋獲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混雙季軍
★2010年韓國超級賽混雙冠軍 ★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羽毛球混雙冠軍(和趙婷婷)
2009年澳門黃金賽混雙冠軍
2009年第十一屆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賽冠軍
★2009年全英超級賽混雙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混合雙打季軍(和于洋)
2008年瑞士超級賽、馬來西亞超級賽和印度大獎賽混雙冠軍(和于洋);羽毛球亞錦賽混雙四強;泰國公開賽混雙亞軍;全英公開賽混雙八強
2007年泰國公開賽、丹麥超級賽混雙冠軍
2005年中國大師賽混雙第三名
2004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團體冠軍(主力隊員),混雙冠軍
2004年亞洲青年錦標賽團體冠軍(主力隊員),男雙第三名,混雙第三名

何漢斌:夢想突然照進現實

對於何漢斌來說,在2007年4月之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有可能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2008年1月與搭檔于洋合作、奪得馬來西亞超級賽混雙冠軍之前,他仍不敢確定自己真的有機會登上奧運會的舞台;即便當時他和于洋的奧運積分已經攀升到了第五位,和第四名的差距很小。剛滿22歲,升上國家一隊僅僅一年,北京奧運會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何漢斌的眼前。

從來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

何漢斌說,他打羽毛球從一開始就是命中注定的。
何漢斌出生的1986年,正是江西籍選手熊國寶錢萍大放異彩的時候。家在江西省體委大院的何爸爸何媽媽受其影響,在孩子降生之初就已構想出了一幅羽毛球選手的藍圖。“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和雙胞胎弟弟一起跟爸爸在公園裡打球。”說起小時候被爸爸拉著打羽毛球,何漢斌的語氣里有著一絲嗔怪的情緒,不過眼角眉梢卻都是幸福的笑意。
“其實打打也就喜歡上了,而且我們從小就好動,打球剛好釋放了多餘的精力。”何漢斌說自己小時候絕對算得上是讓老師頭疼的孩子,老師給他的評語裡總有“活潑有餘,太過調皮”的字眼,“那時候,我只要安靜地坐上一天,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比別的同學得小紅花容易多了。”
何漢斌在比賽結束後接受採訪何漢斌在比賽結束後接受採訪
就這樣,一家三口的快樂羽毛球訓練,一直持續到何漢斌和弟弟何漢青進入江西省隊。不過因為家就在體委大院的關係,兄弟倆即便人在省隊訓練,卻始終沒有真正離開過家。“每天我們都是騎車去訓練,然後再騎車回家吃飯,天天都過得很開心。”何漢斌說。
開心、快樂、好玩,回憶起在省隊打球的日子,何漢斌經常性地會蹦出來這樣的形容詞。苦、累、枯燥這些本以為會出現更為頻繁的詞,反倒在他這裡成了絕緣體,一次都沒有聽他提起過。而當問起“有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的時候,何漢斌甚至還出人意料地愣住,思慮半天之後才給出一個很可愛的答案:“有過不想練力量的時候,不打羽毛球倒從來沒想過。”說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亂抓了一下頭髮,以示對自己有過偷懶想法的小小懲戒,“不練力量其實也不行,那樣很容易受傷。”有些為難地嘀咕了兩句之後,何漢斌甩了甩頭,像是終於在腦中臨時拋開了“力量訓練”這四個字,而後很斬釘截鐵地再次說道:“我從來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因為打羽毛球很開心,而且你現在讓我再去做別的事情,我恐怕也真的做不了這么好。”

在國家二隊呆得太久了

2002年2月,何漢斌進入國家二隊。那時,他本是作為單打選手來培養的。
“我和陳金是一批入隊的,經過一年的訓練考察,教練組認為我在單打上沒有什麼發展前途,所以就讓我改練雙打了。”提起這段單打改雙打的經歷,何漢斌語句簡練,說得很是乾脆。或許現在他的混雙成績良好,對於當初那有些挫敗感的經歷早已不放在心上了,“現在回想起在二隊的經歷,我只覺得呆得時間有點長,別的倒也沒什麼。”
“看著一起進入二隊的隊友先一步升上一隊,還是有些不甘心。因為在二隊只是訓練,沒有比賽,這樣很容易讓人沒有目標,感到茫然。”話題進行到這裡,何漢斌的目光才第一次游移不定,漫長的二隊生活到底還是給他留下了一些陰影。“不過,倒也沒想過打不出來怎么辦,朋友們也說我這點很好,單細胞,操心的事情不多。”何漢斌有些自嘲地笑著把談話進行了下去,“反正就是好好打唄,剩下的事情我也左右不了。”
在何漢斌進入國家二隊近一年之後,弟弟何漢青也被選進了二隊,兄弟兩人開始配合男雙。但是,弟弟何漢青比較調皮,自我約束力差了一些,沒呆多長時間,就因為違紀被調整了。弟弟的離開讓何漢斌很遺憾,但也提醒他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地訓練。
抱著好好打就有希望的想法,單細胞的何漢斌逐漸迎來了轉機。在2006年夏天的晉江集訓中,他和沈燁替換了兩名一隊隊員,參加了一隊男雙組的10人合訓。“那時候就感覺有機會了。雖然並不是很明確,但是這個刺激作用還是很大的。”因為在晉江集訓表現出色,何漢斌和沈燁獲得出戰2006年8月的韓國超級賽的機會。比賽中,心氣正足的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殺入半決賽,在他們戰勝的對手中,就有賽事的頭號種子、丹麥老將埃里克森/倫加德
憑著在韓國超級賽的出色表現,2006年9月的香港超級賽何漢斌也得以參加。正是在這次比賽中,他第一次和于洋搭檔出戰混雙。“那次就是臨時試著配一下,之前我和于洋從來沒有在一起練習過,所以教練沒有給我們訂什麼目標,打一場算一場而已。”
不過,這次臨時的配對在香港卻收穫了意外之喜,兩員初次合作的小將在比賽中發揮出色,在八分之一決賽中甚至戰勝了英國名將羅伯特森/埃姆斯,直到八進四時,他們才被後來奪冠的鄭波/趙婷婷拉下馬。“因為那次打得不錯,所以接下來我們還配對參加了中國公開賽,結果又進了半決賽。”
男雙的穩定發揮和混雙上的意外成就,似乎已經開啟了何漢斌的成功之路。但是在這兩站比賽之後,他和沈燁卻還是被“退回”了二隊。“只有比賽的時候才跟著一隊出去,訓練還是在二隊。前後抽調集訓也反反覆覆好幾次了。那時候,我心裡很癢,想著很快就能進一隊了,但是卻一直沒個結果。”
好在這種可望不可即的煎熬並沒有持續太久。好事多磨之後,2007年1月,何漢斌正式進入一隊,而他的國家二隊生活也就此被定格在了五年。“單打一年,雙打四年,真的呆得太久了。”

打到現在才感覺奧運會真的就在那裡

帶著對北京奧運會懵懵懂懂的期許,何漢斌/于洋組合開始征戰奧運積分賽。從新加坡超級賽的16強到印尼超級賽的半決賽,再到泰國公開賽的問鼎,兩個人一步一步走得比預想中順利得多。
泰國的那場半決賽,可能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場比賽。因為和蘇凱特他們打,每次都是打三局,然後贏個2分,很艱苦。我體力應該算很好了,但那次打到最後我竟然抽筋了。”讓何漢斌說出印象最深的比賽,沒有多想,他就提到了和泰國組合的對決。“每次半決賽贏了他們,我們就一定是冠軍。在泰國是這樣,在馬來西亞也是這樣。所以有時候真的挺希望和他們碰的。”笑著說出勝泰必奪冠的理論之後,何漢斌反而嘆了口氣。因為距離奧運會越近,奧運積分賽越有競爭力,他心裡的莫名壓力也就越多。“大概是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打球開始有壓力了。之前都是打一場賺一場的心態,但隨著成績越來越好,隊里對你越來越重視,不用你想,壓力也就來了。”
不請自來的壓力,給何漢斌帶來的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得失心的加重也讓他在比賽中反而放不開手腳,2007年的世錦賽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記得開賽第一天戰勝日本選手後,何漢斌曾一本正經地告訴記者:“這次我們是奔著冠軍來的。”而當時讓他如此自信的源泉,就是此前幾站比賽所取得一系列好成績。但隨著他們一次次的出色發揮,對手早已注意到了這對年輕組合,世錦賽第二天同他們對陣的波蘭選手,就顯然是有備而來。第一局21比19險勝對手之後,波蘭人率先做出了變化,突擊兩人結合部的打法,很快讓他們占據了主動。反觀兩員小將在場上則變化不多,何漢斌更是沒有打出自己的節奏,放棄了抽壓的特點,一味消極地推擋,讓他的情緒越發低落。最終,後兩局接連以17比21和13比21失利的他和于洋,成為了該屆世錦賽中國隊第一批出局的選手。事後回憶起當時的先勝後敗,何漢斌承認是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贏了第一局之後,多少有了些想法。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看到了贏球的機會反而把握不住了。”
同樣因為急於求成導致的意外失利還出現在今年的韓國超級賽上。當時剛剛在馬來西亞超級賽奪得冠軍的他們,只要在韓國打入四強,就將一舉超過印尼選手,躋身奧運積分的前四位,繼而占據一個奧運參賽名額。然而在韓國,他們首輪就意外落敗。“一場一場拼下來之後,才確實感覺到奧運會真的就在那裡。但離得近了,反而就想讓你馬上抓在手裡。那次比賽賽前,我們就被告知只差幾百分了,要好好抓住機會。但機會最後還是從眼前溜走了。”不無遺憾地搖了搖頭,何漢斌又變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的笑容依然還在,“所以後面的全英賽和瑞士賽我們要好好打,爭取為中國隊多拿下一個奧運名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