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利特·丹納

伊波利特·丹納

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年4月21日- 1893年3月5日),簡稱丹納(Taine),男,H.A.丹納(H.A.Taine),法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史學家,歷史文化學派的奠基者和領袖人物,被稱為“批評家心目中的拿破崙”。他的藝術哲學對19世紀的文藝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的主要文論著作有《拉·封丹及寓言詩》(1854)、《英國文學史》(1864—1869)、《評論集》(1858)、《評論續集》(1865)、《評論後集》(1894)、《義大利遊記》(1864—1866)、《藝術哲學》(1865—1869)。另外關於哲學和歷史,丹納也多有著述。《藝術哲學》一書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校講課時講稿的輯錄,也是丹納最重要的文藝理論著作,集中體現了他的文藝理論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波利特·丹納
  • 外文名:Hippolyte Adolphe Taine
  • 國籍:法國
  • 出生日期:1828年4月21日
  • 逝世日期:1893年3月5日
  • 職業:哲學家
  • 畢業院校:巴黎國立高等師範
  • 代表作品:《拉·封丹及寓言詩》
人物生平,思想理論,主要著作,外文著作,中文譯著,

人物生平

1828年,丹納出生於一個律師家庭。自幼博聞強記,長於抽象思維,老師預言他是“為思想而生活”的人。中學時代成績卓越,文理各科都名列第一。
1848年,以第一名考入巴黎國立高等師範,專攻哲學。
1851年,丹納以優異的成績從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畢業。為了繼續自己的學術生活,他選擇到學校工作,擔任中學教員,過了不久,他因為與學校政見不合而辭職,從此也擺脫了繁重的教學任務。此後書齋生活成了丹納生命的主旋律,即使以後在大學任教也是如此。和許多學者精通多國語言一樣,他不僅長於希臘文,拉丁文,並且很早精通英文,德文,義大利文。
伊波利特·丹納
1857—1871年間遊歷英、比、荷、意、德諸國,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1864年始,他被聘為巴黎美術學校教授,開設美術史講座,直至1883年。1871年在英國牛津大學講學一年。
1878年,他應邀任巴黎美術學校美術史和美學教授,並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這是對於一個學者來說的至高無上的榮譽。通過多年的努力,丹納迎來了自己的學術巔峰時刻。在獲得這項榮譽後,丹納並未因此滿足,而是繼續努力撰寫他的《現代法蘭西的淵源》。
1893年,在經歷65年的光輝的人生後,丹納在巴黎去逝。
他一生沒有遭遇重大事故,完全過著書齋生活,便是旅行也是為研究學問蒐集材料。但1870年的普法戰爭對他刺激很大,成為他研究“現代法蘭西淵源”的主要原因。

思想理論

“種族、時代、環境”三要素理論
在西方科學界,能量守恆定律細胞學說達爾文進化論這三大發現,標誌著19世紀自然科學突飛猛進地發展。丹納深受19世紀自然科學的影響,尤其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推崇備至。
在哲學上,丹納受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和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的影響。在《藝術哲學》一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達爾文進化論和孔德實證主義的影響。丹納認為,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演變和消亡,都有其內在的規律。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在內在精神和研究方法上是一致的,它們的不同僅僅是研究對象的不同。因此,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套用於精神科學(包括文學藝術)的領域之內。他說:“美學本身便是一種實用植物學,不過對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因此,美學跟目前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接近的潮流前進。精神科學採用了自然科學的原則,方向與謹嚴的態度,就能有同樣穩固的基礎,同樣的進步。”
丹納認為文學研究應該從具體的文學史實出發在分析大量的文學史料的基礎之上,才能發現文學藝術的規律。“我們的美學是現代的,和舊美學不同的地方是從歷史出發而不從主義出發,不提出一套法則叫人接受,只是證明一些規律”。
在《藝術哲學》中,丹納分析了大量史實,對一些典型的文學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書中列舉了古希臘、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16世紀的法國、17世紀荷蘭的藝術文藝史實,並加以分析比較,科學地揭示了文學藝術與種族、環境、時代這三個要素的緊密關係。
①種族
丹納的種族指的是種族特性,它來源於天生的遺傳性,是一個種族區別於其他種族的獨有特性,這是一種不會隨著時代環境的發展變化而改變的原始印記。
“我們所謂的種族,是指天生的和遺傳的那些傾向,人帶著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而且它們通常更和身體的氣質與結構所含的明顯差別相結合。這些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這種種族特性是一個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標誌,是一個民族特有的生命力量或原始衝動,是第一性的不變的印痕,它隱藏在這個種族的變化著的語言、宗教、文學和哲學之中,隱藏在種族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即使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之後,地域、氣候、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時代所給予這個種族的第二性的印痕下面,去發現種族自身的“血統和智力的共同點”,正因如此,種族才得以延續,文化傳統才得以保存。
這是種族的天性,比如希臘人身上都具有水手的素質,早在荷馬時代希臘人就能泛舟渡海,具有適於航海的天性,而且這種天性至今保持不變。希臘1840年全國僅有90萬人,水手競有3萬,海船4千艘,幾乎壟斷了地中海短程航運。其他如某些人勇敢而聰明,某些人膽小而心存依賴,某些人有高級的概念和創造等等,都會在種族的天性,即“永久的本能”上留有自己的烙印。這種“永久的本能”是一種“不受時間影響,在一切形勢、一切氣候中始終存在的特徵。”
他高度推崇希臘人的藝術家才能,認為古希臘藝術之所以發達;與希臘人的種族天性是不可分的。希臘人有著藝術家的天賦,有樂觀和活潑的天性,有精細敏銳的感官,而這正是一個藝術家的必備素質。他認為是民族的性格和特性決定了藝術的某些特點,也構成了藝術發展的原始動力。對於種族形成的原因,他更多地強調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他認為種族的特徵是由自然環境造就起來的,而種族的特徵又體現在民族的精神文化上,成為民族精神文化原始動力的一個部分。
②環境
丹納的所謂環境,既指地理、氣候等自然環境,也指社會文化觀念、思潮制度等社會環境。
丹納堅持整體的聯繫的觀念,反對孤立地看待和分析事物。他認為一件藝術作品是從屬於作者的全部作品的,藝術家本身也是隸屬於某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的。而藝術宗派則屬於它周圍的趣味和與它相一致的社會。“因為風俗習慣與時代精神對於民眾和對於藝術家是相同的,藝術家不是孤立的人。”
同樣,種族個人也不是孤立的,也要受到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因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環繞著他,人類環繞著他,偶然性的和第二性的傾向掩蓋了他的原始的傾向,並且物質環境或社會環境在影響事物的本質時,起了干擾或凝固的作用。”民族間的深刻差異往往源於所居的地理環境,氣候的不同、地域的差異將影響居於其上的種族的性格。日耳曼民族和希臘拉丁民族之所以顯出巨大的差異,主要是由於他們所居住的國家之間的差異:“有的住在寒冷潮濕的地帶,深入崎嶇卑濕的森林或瀕臨驚濤駭浪的海岸,為憂鬱或過激的感覺所纏繞,傾向於狂醉和貪食,喜歡戰鬥流血的生活;其他的卻住在可愛的風景區,站在光明愉快的海岸上,嚮往於航海或商業,並沒有強大的胃欲,一開始就傾向於社會的事物,固定的國家組織,以及屬於感情和氣質方面的發展雄辯術、鑑賞力、科學發明、文學、藝術等。有時,國家的政策也起著作用……”
自然環境的優劣影響著種族的性格和文學藝術的發展,寒冷潮濕的氣候、驚濤駭浪的海岸會使人憂鬱過激,傾向於狂醉貪食,喜歡流血戰鬥。光明愉快的風景區則使人活潑熱情,傾向於社會的事物,發展感情和氣質方面的事業,如文學藝術等。社會環境包括國家政策、政治鬥爭、宗教信仰等等,這些會影響人們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情況,從而引起文學藝術的變化和發展。
丹納以希臘悲劇的消亡為例,來說明社會環境變化對文學藝術發展所帶來的顯著影響。他說希臘悲劇的黃金時代,即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的作品誕生的時代,正是希臘人戰勝波斯人的時代,小小的共和城邦以極大的努力獲得獨立,在光明的世界中取得了領袖地位。而隨著民主風氣消亡與馬其頓的入侵,希臘進入到異族統治的時代,希臘的民族獨立和精神元氣一起喪失,悲劇也隨之衰弱。而法國古典主義悲劇出現時,正好是路易十四統治下正統的君主政體時代,這個時代提倡宮廷生活,講究儀表的優美和起居的優雅。悲劇則以討好皇帝和宮廷貴族為目的,劇中人物都是宮廷人物,講究莊嚴高雅和詩句的工整。當君主政體和宮廷制度被法國大革命一掃而光之後,古典主義悲劇也不復存在。人類的精神文化興盛與衰落,都可以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找到原因和根據。“每一個形勢產生一種精神狀態,接著,產生一批與精神狀態相適應的藝術……今日正在醞釀的環境一定會產生它的作品,正如過去的環境產生了過去的作品。”
③時代
丹納所謂的時代,內容較為廣泛,包括精神文化、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影響當時的時代精神和風俗習慣,形成一個時代獨有的“精神的氣候”。
丹納首先從生物學的立場出發,認為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著物種的繁衍和生長,在荒僻的山峰上,怪石嶙峋的山脊上,陡峭的隘坡上,由於自然條件的惡劣,只有堅韌的松樹可以生長。寒冷降臨時,狂風不斷,在冰柱高崖間,唯有松樹這種堅強耐苦的樹木可以巍然獨存,“自然界的氣候起著清算與取消的作用,就是所謂‘自然淘汰’。”
而在後天的精神生活中,也有一種“精神的氣候”,它與自然氣候對物種的生長起著大致相同作用,“的確,有一種‘精神’的氣候,就是風俗習慣與時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氣候起著同樣的作用。”這種“同樣的作用”,就是和自然氣候相同的選擇和淘汰作用。“必須有某種精神氣候,某種才幹才能發展;否則就流產。因此,氣候改變,才幹的種類也隨之而變;倘若氣候變成相反,才幹的種類也變成相反。精神氣候仿佛在各種才幹中作著‘選擇’,只允許某幾類才幹發展而多多少少排斥別的。”
這種精神氣候對藝術家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是巨大的,決定著藝術類型的此起彼伏。“時代的趨向始終占著統治地位。企圖向別方面發展的才幹會發覺此路不通;民眾思想和社會風氣的壓力,給藝術家定下一條發展的路,不是壓制藝術家,就是逼他變弦易轍。”悲觀絕望的精神狀態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就會產生悲哀的藝術。
3世紀至10世紀時的歐洲,由於社會腐朽墮落,人口銳減,異族入侵,連年饑饉,疫癘較多,人們喪失了勇氣和希望,悲觀絕望成為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精神氣候。苦難使民眾悲傷,而藝術家既為民眾中的一分子,也必分擔民眾的苦難。在一個苦難的時代里,藝術家不可能置身事外,他可能像別人一樣的破產和遭受苦難,他的妻子兒女、親朋好友也會領受同樣的災難,這必定影響到藝術家的氣質,本性快活的人不會像以前那樣快活,本性抑鬱的人會更加抑鬱
另一方面,藝術家在愁眉不展的人中間長大,從兒童起,日常看到的多是令人悲傷的景象,必然會使他更加地憂鬱和悲哀。“藝術家從出生到死,心中都刻著這些印象,把他因自己的苦難所致的悲傷不斷加深。”
況且,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是因為他比別人具有更敏銳的洞察力,更慣於辨別事物的本質。在悲傷的時代里,他在事物中看到的只能是悲傷。再加上藝術家本有的誇張本能和過度的幻想,他還會把悲傷推向極端。“特徵印在藝術家心上,藝術家又把特徵印在作品上,以致他所看所描繪的事物,往往比當時別人所看到所描繪的色調更陰暗。”
況且,藝術家的創造活動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會受到同時代人的影響和協助。在悲傷的時代里,人們只經驗到痛苦的感情,而他們所給藝術家的啟示,也只能是這種悲傷和痛苦,藝術家要表現幸福,反映歡樂的感情,便會孤獨無助,也就不可能產生好的作品。而且在一個悲傷的時代,藝術家的作品只表現悲傷的情感,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所有這些都規定著作家的創作傾向,使之符合整個時代的“精神的氣候”。
總結
在種族、環境、時代三個因素中,種族因素是內部根源,環境是外部壓力,時代則是後天的推動力量,正是這三者的相互作用,影響和制約著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精神文化的發展及其走向。
丹納關於構成精神文化三要素的理論明顯受到前人的諸多影響。18世紀前期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主張以人類社會和客觀環境去探討決定政治法律的因素。19世紀初法國女作家斯達爾夫人認為風俗環境、氣候等自然條件決定著文學藝術的發展,自然環境與時代精神決定了文學藝術的發展方向,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產物。而在丹納這裡,關於文學藝術發展的種族、環境、時代三要素學說發展成為一個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他的劃分雖然有些含糊不清,但卻基本覆蓋了影響文學藝術發展的主要因素,初步地揭示了文學藝術與外部世界的複雜關係。
特徵理論
丹納給藝術下的定義是:“藝術的目的是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徵,表現事物的某個凸出而顯著的屬性,某個重要觀點,某種主要狀態。”
主要特徵是什麼呢?丹納說:“我們要記住‘主要特徵’這個名詞。這特徵便是哲學家說的事物的‘本質’,所以他們說藝術的目的是表現事物的本質。”世間一切事物自有其本質,即有其“特徵”,藝-術的目的便是把這個特徵表現得較為顯著。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受到別的因素的阻礙,不能深入事物之內充分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徵,藝術的任務就是要彌補現實的缺陷。“人感覺到這個缺陷,才發明藝術加以彌補。”
丹納認為藝術是一個總體,是一個各部分相互聯繫的整體,這個總體並不是一定要與現實相符,而是要表現和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徵。丹納肯定藝術要依賴現實,要摹仿現實,但不認為一味摹仿現實的作品就是好作品。“用模子澆鑄是複製實物最忠實最到家的辦法,可是一件好的澆鑄品當然不如一個好的雕塑。”
絕對正確的摹仿並非藝術的目的,他舉羅浮宮內的一幅肖像畫為例,認為作者儘管用了四年的時間,用放大鏡工作,畫出了皮膚的紋路,顴骨上細微莫辨的血筋,散在鼻子上的黑斑,甚至表皮下的細小至微的淡藍血管,可謂最工細、最精確的藝術品了,但丹納卻認為一張出色的速寫要比它有力一百倍。
藝術家要表現出事物的本質或主要特徵,必須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應當對現實事物有所選擇,選取事物的主要特徵來表現,有時候為了表現的需要,還要改變各部分的比例關係,以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和作者的感受。他說:“現實不能充分表現特徵,必須由藝術家來補足。”
藝術家為了使對象的某個特徵表現得格外顯著,為了使自己對那個對象的主觀感受特別清晰,在摹仿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可以加工、改造、改變這種關係。摹仿藝術和非摹仿藝術“兩者都是用同樣的方法,就是配合或改變各個部分的關係,然後構成一個總體。”
丹納舉米開朗基羅的美第奇家族的陵墓上4個雲石雕像“晨”、“暮”、“晝”、“夜”為例說,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一個真正的男人與女人會和他們相象,為了突出憤激與悲痛的感情,故意把軀幹和四肢加長,眼眶特別凹陷,額上的皺痕像怒目的獅子,這些典型是憤怒的英雄,是悲痛的巨大的反映,通過有意改變人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係,而獲得了極高的審美效果。
從藝術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徵這一基本觀點出發,丹納規定了衡量藝術的尺度。提出藝術作品要表現事物最重要的特徵,表現事物有益的特徵,以及表現的特徵的效果的集中程度。
丹納的特徵理論具有較濃厚的唯物主義傾向,對後世的典型理論影響很大。

主要著作

丹納的重要著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文學史及文學批評方面:《《拉封丹及其寓言》(1854)、《英國文學史》(1864-69),《評論集》、《評論續集》、《評論後集》(1858、65、94);
2.哲學方面:《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研究》(1857),《論智力》(1870);
3.歷史方面:《現代法蘭西淵源》十二卷(1871-94);在藝術批評方面有《義大利遊記》(1864-66)及《藝術哲學》。
列在計畫中而沒有寫成的作品有《論意志》及《現代法蘭西淵源》的其他各卷,專論法國社會與法國家庭的部分。

外文著作

Art in Greece(1871)
Art in the Netherlands(1874)
Az Angol irodalom története (1883)
A tour through the Pyrenees(1874)
De l'intelligence (1870)
De l'idéal dans l'art (1867)
De L'intelligence (1900)
Derniers ossais de critique etd'histoire (1894)
Du suffrage universel et de la manièrede voter (1872)
Essai sur 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 ... (1853)
Essais de critique et d'histoire (1892)
English Positivism (1873)
H. A. Taine (1869)
H. Taine; sa vie et sa correspondance... (1907)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1-3)(1897)
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anglaise(1863)
H. Taine, sa vie et sa correspondance(1902)
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anglaise(1863)
Italy, Florenceand Venice(1872)
Italy, Romeand Naples: Romeand Naples(1872)
Life and letters of H. Taine(1-3)(1902)
Lectures on Art (1877)
Les philosophes français du XIXe siècle(1860)
Les origines de la Francecontemporaine (1885)
Les origines de la Francecontemporaine (1878)
Le positivisme anglais: et́ude surStuart Mill (1864)
La Fontaine EtSes Fables (1892)
La Rivoluzione(1911)
Notes sur l'Angleterre (1872)
Notes on England(1885)
Nouveaux essais de critique et d'histoire (1880)
Notes sur Paris(1893)
Philosophie de l'art (1893)
Philosophie de l'art dans les Pays-Bas (1883)
The Philosophy of Art (1873)
The Ancient Regime (1876)
The Modern Régime (1894)
The Ideal in Art (1874)
Un séjour en Francede 1792 à 1795 (1872)
Voyage en Italie (1902)

中文譯著

中文譯著:
1.(法)丹納著、傅雷譯:
《藝術哲學》,敦煌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
2.(法)H.A.丹納(H.A.Taine)著、傅雷譯、傅敏編:
《傅雷譯丹納名作集 藝術哲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法)丹納(H.A.Taine)著、傅雷譯:
《藝術哲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
4.(法)丹納(H.A.Taine)著、傅雷譯:
《藝術哲學 插圖珍藏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