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簡稱仲愷,創辦於1927年,是一所以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愷先生名字命名,以現代農業科學為特色,農學工學為優勢,農、工、理、經、管、文、藝、法八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廣東省省屬套用研究型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學校及全國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脈深厚,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現有海珠校區、白雲校區、番禺教學科研基地,占地面積2264餘畝。校園集雲山之神秀,匯珠水之靈氣,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地。

截止到2018年6月,學校擁有17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和華南地區最大的雅思考點、33個省部級科研平台。擁有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5個、農業碩士(8個培養領域)、工程碩士(2個培養領域)、風景園林碩士、獸醫碩士和藝術碩士5個類別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5個本科專業。學校有專任教師1070人,其中高級職稱47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萬餘人,同時招有成人學歷教育學生及非全日制研究生。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0個
  • 主管部門:廣東省
  • 學校官網http://www.zhku.edu.cn
  • 中文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外文名: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 簡稱:仲愷、仲園、ZHKU
  • 創辦人:何香凝
  • 創辦時間:1927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綜合類
  • 屬性:省屬、卓越計畫
  • 現任領導:程萍 
  • 本科專業:55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 院系設定:園藝園林學院、輕工食品學院、農業與生物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等18個院系
  • 校訓:注重實踐 扶助農工
  • 校歌:莘莘學子愛仲園
  • 校慶日:4月23日
  • 地址:海珠校區:廣州市海珠區仲愷路501號
    白雲校區:廣州市白雲區廣新路388號
  • 院校代碼:11347
  • 主要獎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優秀獎
    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
  • 知名校友曾溢滔陳耀邦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術研究,學術成果,學術資源,辦學規模,院系設定,學科建設,教學成果,師資力量,對外交流,文化傳統,校訓,校歌,紀念館,樂乾樓,董事會,學校領導,傑出校友,校園環境,海珠校區,白雲校區,番禺農場,所授榮譽,

歷史沿革

1927年3月,仲愷農工學校正式成立,校址(現海珠校區)定於廣州珠江河南(孫中山大元帥府)旁。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國民黨中央為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願而決定創辦的。學校成立初期得到了包括黃埔軍校在內的廣州各界人士、香港、澳門及海外同胞的大力支持。
何香凝先生任首任校長15年,並確定了“扶助農工”的辦學定位,提出了“不徒鶩高深學理,而注重實驗”的辦學方針,以培養有真實學識之實業人才。校門向農工子弟敞開,免收學費,並發放一伙食補助,首批招生98人,分讀三年制蠶絲本科與一年制蠶桑實習科。學校聘請當時國內外的知名學者來校任教,其中包括蠶桑專家、農藝家楊邦傑、朝鮮籍蠶桑專家桂應祥等。學校在草創之初,由於經費不足,各項設備非常陋簡,何香凝校長於1929年秋,攜帶自己的美術作品,從上海經香港,再到菲律賓、馬來亞、新加坡等國為學校賣畫幕款共10萬元,擴建了農工學校。學校大力發展蠶桑科學,成為與中山大學嶺南大學鼎足而三的廣東蠶桑研究中心。
抗日戰爭期間,學校遭到日軍的霸占、改造與破壞,被迫輾轉多地艱苦辦學,遺失了仲愷先生血衣及仲愷系列蠶種等重要物品。其中1937年9月從學校原址遷移至佛山南海縣西樵山,1938年8月遷至中山縣南屏鄉(現隸屬珠海市),1940年2月又遷至澳門,1940年9月則坐落韶關樂昌西鄉桂花村並在那裡堅持辦學長達3年9個月,度過了抗日戰爭時期最艱苦的歲月。
1943年1月,學校更名為廣東省立仲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並奉省政府令,遷校於雲浮新興縣,在途中,新興淪陷。師生分避雲浮縣寧波鄉西區中學及廣西賀縣等處。同年10月,學校改遷雲浮羅定縣松朗鄉,借一座大祠堂為校舍復學。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學校於1946年1月重返廣州,並於學校原址繼續辦學,此時的老校區校產破壞嚴重,處於破產邊緣,何香凝在給國民黨中央的信中說:“吾黨先烈之紀念學校,豈止仲愷學校一間?而獨貧賤僅留片瓦之仲愷學校則受摧毀。”,學校可謂百廢待興。
1950年1月,學校更名為廣東省仲愷高級農業技術學校。
1954年3月,學校更名為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並受教育部委託於1954年9月開始先後接收三批越南留學生。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浪潮衝擊,學校從1967年起被迫停辦,校園被17個校外單位占領,成為文化浩劫的重災區。1973年,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在困境中艱難恢復辦學。
1984年8月,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原囯家副主席王震將軍題寫校名,1987年學校成立董事會,王震將軍任名譽董事長,歷任董事長均由廣東省省長擔任。1991年創建鐘村實習農場(番禺教學科研基地),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8年3月,學校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09年以第一完成人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10年10月學校啟用白雲校區。2017年,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大學”納入廣東省高校設定“十三五(2016-2020)”規劃

學術研究

截止到2018年1月,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綠色工程研究院博士後工作站),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1個(南方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個,廣州市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廣東省高校國際暨港澳台合作創新平台1個。
另有廣東省科技廳批准的:廣東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11個,廣東省農業廳批准的: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發中心10個,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批准的: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市城鄉協作共治研究中心)1個,以及多個市級、校級科研平台。
1、批准單位:廣東省科技廳
廣東省水禽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土地復墾植被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產品冷鏈運輸與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產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植物引種馴化與選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嶺南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食品質量安全溯源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水禽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業產地環境污染防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生物入侵預警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食品綠色包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落葉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嶺南鄉鎮綠色建築物工業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人工環境標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有機矽電子精細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香精香料(仲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鮮食玉米遺傳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產品安全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水環境與水產品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新型飼料添加劑微量元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嶺南文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批准單位: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廣州市水產病害與水禽養殖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廣式傳統食品加工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農用化學品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亞熱帶果樹重大疫情控制重點實驗室
3、批准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高校熱帶亞熱帶花卉與園林植物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普通高校農用綠色精細化學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高校水禽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高校嶺南特色食品加工與智慧型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高校土地復墾植被景觀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中日藍莓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港澳台合作平台)
廣東省高校智慧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術成果

截止至2017年 ,學校擁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科研平台33個。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多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分別為:仲愷為第一完成人的《生物基可降解高吸水性樹脂生產開發與套用推廣》,仲愷為第四完成人的《桔小實蠅種群持續控制的基礎及關鍵技術系統研究與套用》。在國際、國內知名科技期刊上發表(獲收錄)論文多篇,其中仲愷為第二署名的《一種新的自花授粉機制——花粉滑動》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Nature》雜誌上發表,實現了廣東省學術界在該雜誌發表論文零的突破。2014-2017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廣州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獲2016—2017年度農業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2項,2017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優秀獎1項。
學校在保水保肥技術;水禽健康養殖;獼猴桃、鷹嘴桃、藍莓、銀杏等優稀水果培育;花生、甜糯玉米雜優利用與育種;病蟲害防治;農用化學品開發利用;有機矽高分子材料開發利用;嶺南特色食品研發、安全控制與加工;觀賞花卉、草坪草等園林植物培育;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及自動化;環境保護及人工環境標準化;農業信息化及物聯網技術、行業與地方標準制定;農林產業規劃及企業經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學術資源

圖書館
學校圖書館藏書150萬冊,電子圖書120萬冊,各種類型數字資源庫18個。建有完善的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文獻資源覆蓋農、工、文、理、法、經、管、藝術等多學科,已初步形成了多學科、多載體、以現代農業科學、現代工業技術、現代經濟管理等文獻為特色和優勢的文獻保障體系。
學術期刊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報》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創刊於1988年,為廣東省優秀、特色科技期刊,國際期刊刊名代碼為(CODEN)。主要刊登農學、園藝、園林、植物保護、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資源環境、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機電工程、農業經濟、數學、物理、化學與化工、計算機、電子信息,以及其他相關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成果、實驗新方法、新技術和國內外研究動態等。
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研究簡報、文獻綜述等。本刊為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截止至2015年,本刊現為 :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套用生物科學中心資料庫》(CABI)、中國知網、《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農業文摘——植物保護》、《中國農業文摘——園藝》、《中國農業文摘——土壤肥料》等國內外知名期刊收錄或來源期刊。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止到2018年6月,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體育部1個教學部。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二級院系及專業設定
二級學院
專業
農業與生物學院
農學、植物保護、種子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生物科學
園藝園林學院
園藝、園林、草業科學
經貿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會展經濟與管理、投資學、農林經濟與管理
管理學院
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
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輕工食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包裝工程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
化學化工學院
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
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
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外國語學院
商務英語、英語、日語
城鄉建設學院
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計算科學學院
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社會工作
動物科技學院
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動物醫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負責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開展工作
體育部
負責體育課教學與活動開展工作

學科建設

截止到2018年1月,學校擁有4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2個)、5個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崗位計畫設崗學科(二級學科)、9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
1、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優勢重點學科) 2、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二級優勢重點學科)
3、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二級優勢重點學科) 4、植物保護(一級特色重點學科)
廣東省珠江學者崗位設崗學科:
1、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2、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3、農藥學 4、生物化工 5、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學術碩士授權學科:
1、化學工程與技術(工學) 2、食品科學與工程(農學與工學) 3、林學(農學)、4、植物保護(農學) 5、農業工程(工學) 6、環境科學與工程(工學) 7、畜牧學(農學) 8、園藝(農學)9、作物學(農學) 。 《擁有35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
專業碩士授權類別:
1、農業碩士(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農藝與種業、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畜牧、漁業發展、食品加工與安 全、農業管理、農村發展,共8個培養領域)2、工程碩士(食品工程、化學工程,共2個領域)3、風景園林碩士 4、獸醫碩士 5、藝術碩士(藝術設計)。《總計13個專業型碩士學位點》

教學成果

學校始終秉承“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注重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1997年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合格學校,2009年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資助高校,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試點高校。學校著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強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近年來在校學生獲得包括IDA國際建築景觀室內設計大獎賽金獎、全國設計“大師獎”創意設計大賽金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華為網院杯”國際大學生ICT技能大賽一等獎、國際睡蓮新品種比賽雙項冠軍(中國首次)、全國“挑戰杯”大賽一等獎、京博杯--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藍橋杯全國軟體與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一等獎、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特等獎、“東方紅杯”全國大學生智慧型農業裝備創新大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銀獎及風險投資、全國大學生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全國套用型人才技能大賽——金蝶雲管理創新杯全國總決賽一等獎、CCPA全國財經類院系學生綜合能力挑戰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在內的多項省級、國家級、國際級競賽獎項,近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良好,位列全省前列。
截止到2017年,學校本科專業學科覆蓋農、工、理、經、管、文、法、藝八大門類,招生專業54個,其中16個名牌、特色專業。含國家級卓越計畫專業1個(園林)、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園藝【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食品科學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7個(能源與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植物保護、套用化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科學、網路工程)。獲近兩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
截止到2017年,擁有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3D數位化技術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15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廣東省首批協同育人平台、1個廣東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8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批准單位:國家教育部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中軟國際-計算機類產學合作實踐基地
批准單位:國家科技部
國家3D數位化技術培訓基地
廣東清遠(仲愷)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
批准單位:國家農業部
國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
批准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現代農業產學研協同育人平台
農業物聯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基礎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化學與生物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設計藝術造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物理與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經管類綜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自動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與控制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7年,學校現有教職工總數1310 人,其中專任教師107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為470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 1 人,廣東省教學名師 2 人、南粵優秀教師 12 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 14人、校級培養對象 100人,珠江學者講座教授 3 人、楚天學者1人、青年珠江學者 1 人、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15 人、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4 人。同時聘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學者當任客座教授。
截止到2017年擁有廣東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6個。
1、廣東省水禽健康養殖科技創新團隊
2、廣東省落葉果樹產業技術創新團隊
3、廣東省農產生物質材料化和精細化利用科技創新團隊
4、廣東省嶺南特色食品研究與開發科技創新團隊
5、廣東省精準農業智慧型裝備科技創新團隊
6、廣東省重大病蟲害致災機制及持續控制科技創新團隊

對外交流

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學生多元化背景下的學習能力,學校積極開展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的合作交流。先後與英國貝德福德大學布萊頓大學利物浦大學布魯內爾大學愛丁堡龍比亞大學美國聖道大學諾丁漢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夏威夷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日本創價大學紐西蘭林肯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工業大學紐西蘭梅西大學、荷蘭Aeres套用科技大學等歐、美、亞、大洋洲十幾個國家的學校建立了校際聯繫、學術交流或合作辦學關係。
同時亦與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大學之間建立了校際聯繫、學術交流或合作辦學關係。
截至到2018年開辦3個國際班(僅招收報考國際班的學生)
1、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紐西蘭林肯大學3+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
2、園藝專業紐西蘭梅西大學3+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
3、土木工程專業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3+1雙學位聯合培養

文化傳統

校訓

注重實踐 扶助農工
釋義:校訓“注重實踐,扶助農工”是由學校創辦人之一兼首任校長何香凝先生注重實驗、扶助農工的辦學理念與辦學定位發展而來。注重實踐,要求仲愷師生務實篤行,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扶助農工,要求仲愷師生恪守仁愛,關注民生,立志報國。

校歌

莘莘學子愛仲園
(詞:王安利 蒙光勵 曲:柯錦泉)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白雲悠悠 珠江水長 可愛的校園充滿陽光
仲愷英名 四海讚頌 愛國精神 遠久弘揚
(女)注重實驗 扶助農工
(男)求知創新 科教興邦
(合)啊 仲園 啊 仲園
今日我們 努力向上 明天成為建設 祖國的棟樑
白雲悠悠 珠江水長 美麗的校園鳥語花香
歷盡滄桑 艱苦創業 春風化雨 桃李芬芳
(女)立志修身 博學報國
(男)刻苦磨練 意志堅強
(合)啊 仲園 啊 仲園
今日我們 奮力拚搏 明天為振興中華 貢獻力量

紀念館

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同志提議,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設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開館,葉劍英元帥題寫館名。1984年5月,聘請廖仲愷、何香凝之女廖夢醒擔任名譽館長。現館址為原仲愷農工學校辦事處舊址,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落成於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廣東省政府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本館現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統一戰線基地”、“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史教育基地”。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樂乾樓

樂乾樓是北齋拆除後,廣州市區內僅剩的四合院建築,位於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海珠校區西北角,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西側,仲愷師生俗稱其為“四合院”。其建築形制與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類似,為中西合璧的二層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197.6平方米,高10米左右,有房間共35間;原有南大門,四周走廊相通。其結構精巧,外形優美,外部為紅磚灰瓦,五支磚柱用進口“紅毛坭”砌合,樓內木閣樓板鋪花階磚,頗具嶺南風格與時代特色。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樂乾樓於1931年上半年落成。校籌備委員會委員之一,時任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部長的國民黨元老林森為其題匾。樂乾樓建成後,曾經是仲愷農工學校重要的教學和科研場所。樓內設有當時華南地區最大的蠶種冷藏庫以及蠶種改良實驗室。

董事會

民國時期:仲愷農工學校籌建初期成立由教育家許崇清(後任中山大學校長)為校董事會主席的董事會。校董有何香凝蔣介石宋子文孫科等。
新中國成立後:為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辦學,促進學校發展,1987年4月,根據國家副主席王震提議,經中共廣東省委同意,成立了學校董事會,王震任名譽董事長。董事會歷任董事長均由廣東省省長擔任,葉選平省長任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盧瑞華省長任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黃華華省長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現任董事長為朱小丹省長。董事會成員由國家領導人、省部級領導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擔任。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關心。黨和國家領導人葉劍英鄧小平楊尚昆王震先後為校園內的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廖仲愷銅像、何香凝漢白玉塑像和廖仲愷紀念碑題字。國家主席楊尚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何魯麗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霍英東馬萬祺等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廣東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廳一貫關心、支持學校建設,有力地推動著學校健康快速發展。海內外各界人士深懷對廖仲愷、何香凝及其開創事業的崇敬和景仰,不斷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大力支持,霍英東馬萬祺何厚鏵崔世安曾憲梓何鴻燊、楊釗、劉宇新等一批港澳社會名流為學校捐款興建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等,添置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設備,設立獎教獎學金,為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不遺餘力。

學校領導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領導一覽表
姓名
職務
書記
程萍
院長、副書記
副書記
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院長
副院長
副院長
副院長

傑出校友

學校自1927年建校以來,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數萬名人才,其中的傑出代表有:
卓秋華(原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副局長)
劉國霖(原國防科工委特種裝備部部長)
陳耀邦(原國家農業部部長,現任中國創業致富促進會名譽主席)
何秀古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蔡樹淦(原廣東省農業廳總畜牧獸醫師、黨組成員)
林明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
劉良式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可毅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原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曾溢滔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
丘鴻詮廣東省農業廳高級農藝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鄭業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院一級學科帶頭人)
謝偉平(廣州花卉研究中心研究員、黨委書記)
鄧志民(曾任廣東陳村花卉世界董事長,現任廣東萬頃洋園藝世界董事長)
劉勇(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
吳浪明(美國陶氏益農公司東南亞區總裁)
王耀明 (廣州市互動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小冠 (廣州市廣卉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袁伯其(廣東人人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校園環境

海珠校區

海珠校區占地約267畝,原本為完整的一整塊,後為仲愷路所分隔為南北兩區。北區包含辦公區、科研區、教學區、教工住宅區、學生生活區和體育運動區。南區主要為學生宿舍區和學生生活區。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通訊地址:
廣州市海珠區仲愷路501號(北區南門)
廣州市海珠區東沙街 24 號(北區北門)
廣州市海珠區仲愷路500號(南區)
院系設定: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自動化學院、管理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白雲校區

白雲校區占地1497餘畝,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鐘落潭鎮的廣州第二大學城——鐘落潭高校園區。校園處於群山環抱之中,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規劃總占地面積為2218餘畝(分三期,已完成一期877畝建設和二期620畝征地,三期720畝土地建設為遠期規劃(預留發展用地,暫不作校園建築建設規劃,保留現山地地貌)。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通訊地址:
廣州市白雲區鐘落潭鎮廣新路388號
院系設定:
農業與生物學院、園藝園林學院、經貿學院、輕工食品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城鄉建設學院、計算科學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番禺農場

番禺鐘村實習農場,又稱番禺教學科研基地,占地500餘畝,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大石鎮與鐘村鎮交界處,始建於1991年。現建有無公害蔬菜種植區、果樹種植區、旱作物種植區、農業設施栽培區、草坪草資源圃、健康家禽養殖區、觀賞花卉資源普等功能區。建築面積2658平方米,設施溫室面積4164平方米,其中智慧型玻璃溫室100平方米,薄膜連體溫控大棚1024平方米,蔭生花卉大棚2100平方米,無土栽培設施2棟1000平方米。有培訓樓1600平方米,可接納180名師生住宿;專家公寓200平方米。教學科研基地承擔“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示範基地”和“廣東星火技術產業帶建設示範單位”的建設任務。2008年在基地成立“仲愷健康農業研究所”和“種子工程研究所”。2012年11月,經農業部和共青團中央組織專家評審,番禺教學科研基地通過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的認定。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所授榮譽

近年來,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廣東省高等學校創建"平安校園"優秀學校、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無償獻血貢獻獎金獎單位、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回鄉大學生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