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滾龍戲

仡佬族滾龍戲,流傳於正安謝壩仡佬族苗族鄉、市坪仡佬族苗族鄉以及鄰近的流渡鎮、中觀鎮等地一帶,滾龍戲是仡佬族先民用以驅邪降魔、祈禱平安的祭祀禮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戲自今仍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演出概貌和“科儀”程式。

基本介紹

簡介,意義,

簡介

滾龍戲流傳於正安縣謝壩仡佬族苗族鄉、市坪仡佬族苗族鄉以及鄰近的流渡鎮、中觀鎮等地一帶,滾龍戲是仡佬族先民用以驅邪降魔、祈禱平安的祭祀禮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戲自今仍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演出概貌和“科儀”程式。
滾龍戲的演出形式有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一天一夜的設在主家堂屋,人數10人即可,響樂4人,6人主要負責唱演。三天三夜的設在主人院壩,戲台正對堂屋大門,以16張大四方木桌組拼搭建,左、右、後三面用竹蓆圈圍,上飾頂帳,另同樣設戲帳,壇設在堂屋,人數18人,響樂同樣4人,化裝1人,其餘13人負責唱演。演出流程分為:設壇、開壇、請聖領生、唱功曹、開路、唱財神、上圓台、中圓台、下圓台、送神。
設壇,主要擺設菩薩面具、祭品以及布置戲帳和器物;開壇,由開壇法師身穿道袍,頭戴神冠,右手拿師刀,口吹牛角出場,坐檯法師鼓、鑼、鈸、點子、鉸子、神鑼等樂器齊鳴,開壇師居堂中,向堂屋四面各作三個揖,磕三個頭畢,面向香龕唱“請神詞”,分別逐一列請川主、土主、藥王、靈官、三百六位公婆、二十四戲、耍郞戲主、老龍太子、八廟尊神、土地、山師以及家堂先祖,另招孤魂等,打下卦爻完畢;請聖領牲,仡佬人家歷代以來,每逢大小事皆有殺豬祭祖的習俗,陰廚戴著面具,手執紅刀,口念“請聖詞”,呈明今日主人辦事,殺豬以祭之,列請諸神前來領牲;唱功朝:分別由年、月、日、時四路功曹身穿馬褂,手執馬鞭,接天官令各廟打馬投文,列請諸神來府,請畢返程,天官變天門土地收令;開路,開路先鋒手執大刀,身穿鐵盔鐵甲,坎五方,為諸神開路,前來主人家香壇;上圓台、中圓台,主要唱演川主菩薩之淵源和川主造刀大破桃山救母,以及靈官菩薩查凡間善惡等劇情;下圓台,乃是滾龍戲的主戲,主要唱演龍,呈述和演繹了以下豐富感人的劇情:
厭倦上界生活的烏龍星,下凡投胎到一貧苦農家,降生後取名聶英懷(方言中“聶”、“孽”同音)。長大後的英懷憨厚老實、孝順,他勤懇勞作,與年邁的老母親相依為命,靠割草賣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此時正遇太白金星凌空過往,見其情狀,加以憐惜,投夢賜予神珠。英懷夢醒,果見手中捧著一枚神珠,光燦渾園,形如仙桃核。聶英懷夢獲神珠,欣喜萬分,乃借用寶物法力置得良田千畝,屋宇數重,騾馬數匹……。雖然發富,但聶仍孝敬母親,享受天倫之樂。誰知當地鄉紳、惡霸見其情,追探緣由,聶英懷如實講之,鄉紳、惡霸強迫交出神珠,情急之下,聶將寶珠含入口中隱藏,一不小心神珠滑入腹內,頓覺天昏地暗,腹痛口渴難忍,聶母祝氏急帶他到河邊飲水,冷水落肚,聶即身亡,變成一條長數十丈、怪異兇悍的烏龍。烏龍搖頭擺尾,游到河邊拜別母親。祝氏呼天喚地、悲痛欲絕。但只見烏龍一滾一拜,每拜回頭叫聲娘,足足二十四拜、二十四滾,滾出了二十四個望娘灘。聶英懷變成龍後(民間叫他“孽龍”),開始禍害百姓,塗炭生靈,強要百姓三年一小祭(祭全豬全羊),五年一大祭(祭童男童女),民間戶戶輪流祭送,百姓苦不堪言,痛恨入骨,只得焚香祈禱川主菩薩保佑,為民降服孽龍。川主菩薩手舞神刀,廣施法力與孽龍苦戰九九八十一天,終將孽龍降伏,用神鎖鏈鎖鎮于海底,一方民眾得以太平。
“滾龍”是仡佬族滾龍戲的“點晴之筆”和突出亮點。聶龍的扮演者頭戴面具,身穿凱甲,手執大刀,在屋中鋪設的大曬席上唱作打念、跳躍滾翻,不時做出鑽龍洞、翻山、跳躍、對打、撕殺、伏擒等動作。動作中兼有舞蹈、雜技的成分。所戴的龍面具,造型活現,雕工講究,古色斑斕,多是本壇班鎮壇之寶。孽龍扮演是壇班的主要骨幹演員擔任,具有唱舞作念的紮實功夫。因孽龍演員頭頂沉重的龍面具,障礙了視線,由壇班的兩名“巫師”,各手持燃亮紅燭一對,迥環交叉動作引導孽龍感光表演,這兩名“巫師”實是壇班中的德高望重法力神權巨大的法師,他們借燭引導孽龍表演,起到了導演和“掌壇”的作用,形成了滾龍劇中的一道特色風景線。降伏孽龍的川主菩薩,表演者戴著武像面具,扮像威武,凶面獠牙,神力高強,也是戲中重要角色。“滾龍”時是滾龍戲的高潮段落,戲中人物的說唱對白和激烈的吆喝撕打此起彼伏,形象、動作表現淋漓盡致,精彩絕倫,極具形象性、可視性。下場,也是滾龍戲的一大看點。川主菩薩伏孽龍後,由二人或多人披上錦鍛,扮成長龍形,接受騎坐,川主高坐其上,威武無比,此時突火炮鳴響,喊聲不斷,喻示除魔得安,慶賀勝利,具有濃厚的民俗氛圍。
謝壩謝氏是本土仡佬族大姓,據明代《謝氏族譜》載:“元至正間,八房先祖疾重,族裔設壇驅之,降龍數日,邪避,愈”。族譜記載說明元代時期滾龍戲就已在地域傳承。另據《遵義府志》“風俗篇”載:“歌舞祀三聖,曰陽戲。三聖:川主、土主、藥王。近或增文昌,曰四聖。每災病,力能禱者,則書願貼,祝於神,許酬陽戲。既許後,驗否必酬之。或數月工,或數年,預潔羊、豕、酒,擇吉,招巫估,即於家歌舞娛神。獻生、獻熟,必誠必謹;余皆詼諧調弄,現者鬨堂,至勾願,送神而畢。即以祭物燕樂親友,時以夜為常” ,這些文獻記載為我們研究黔北巫文化的歷史淵源以及滾龍戲的產生提供了很有價值的信息。正安歷史沿革原棣屬四川道,唐貞觀十六年置珍州,後改稱真州,真安州、正安州,雍正五年始入黔藉,仡佬族滾龍戲無疑積澱著川文化的深厚印跡。川主菩薩降孽龍的故事,與川劇、川陽戲《二郞降孽龍》極為相似,民間的“望娘灘”的說法也極其雷同,但謝壩仡佬族滾龍戲在故事情節和表現形式上又有著自身的特點。川劇、川陽戲的《二郞降孽龍》側重描述降龍治水保全,為民造福,而謝壩滾龍戲對聶英懷由人變龍,性格由樸實憨厚到以後的殘暴貪婪的變化,卻有著更深層的揭示。

意義

仡佬族滾龍戲沒有將“內壇”和“外壇”加以明顯劃開,而是將祭祀性與戲劇性溶合在一起,以“龍”為主角展開情節,使之成為帶有濃重祭祀性的戲劇,採用了傳統戲曲中的“條綱戲”、“旁白”等手法鋪設結構全劇,同時又使用面具、祭器等實用載體裝扮角色,戲尚處在較為原始初級的戲劇階段,但仍包容著豐富的人文、宗教、民俗、藝術的可貴內涵和精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