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三因素模型

人格三因素模型是一種假設人格特質由三個因素構成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種:(1)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以個體生理和氣質維度上的差異為基礎,得到外傾性、神經質和精神質三個維度。艾森克認為,這三個維度可充分說明個人的人格,並據此編制出艾森克人格問卷。(2)美國心理學家特萊根把人格與情緒結合起來研究,提出由正情緒性、負情緒性和強迫三個基本維度構成的人格結構理論,並據此編制了多維度人格問卷,該問卷可測量三個大的維度及其n個子維度。(3)美國心理學家奧斯古德及其同事對人們如何用語言來描述人和其他客體研究時發現,人們是以評價、活動和潛能這三個基本維度來描述個人,並據此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

該模型選擇的三個因素是在理論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對於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數據都表現出較好的解釋能力,這三個因素分別是:市場風險(借鑑的是CAPM的理論分析,也就是市場組合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之差)、規模以及賬面市值比。FF利用美國1963-1991年的數據,用這三個風險因素建立的線性模型可以較好的解釋不同股票的風險收益率差異。他們1992年的研究中,規模因素用流通市值代理,在1993年正式提出的FF模型中,規模以及賬面市值比都是精心設計的指數,但是實質沒有改變。FF的實證表明:公司規模與股票超額收益率呈反向變動關係,賬面市值比與股票收益率呈更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原因是較小的公司規模以及較高的賬面市值比都代表較高的風險(或投資者預期該企業具有較高的風險),因而具有較高的收益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