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支持系統

人工肝是目前治療肝衰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通過體外的一個理化或生物裝置暫時性替代肝臟功能,清除體內有毒物質,代償肝臟生理功能,從而使得肝細胞得以再生直至自體肝臟恢復或等待機會進行肝移植。

定義,分型,實驗,開展單位,

定義

指通過一個體外的機械或梨理化裝置,擔負起暫時輔助或完全代替嚴重病變肝臟的功能,清除各種有害物質,代償肝臟的代謝功能,直至自體肝臟功能恢復或進行肝臟移植。

分型

非生物型人工肝臟、生物型人工肝臟、混合型人工肝臟。

實驗

目的探討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藥物性肝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藥物性肝病患者88例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44例。2組患者均接受內科綜合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後血清生化指標的變化,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總膽紅素(TBil)、總膽汁酸(TBA)、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等,並觀察臨床療效。
結果治療後2組患者AST、ALT、TBil、TBA均顯著降低,PTA顯著上升,且觀察組改變程度顯著大於對照組(t=2.383、2.281、2.419、2.421,P<0.05)。觀察組痊癒率為38.6%,存活率為45.5%,死亡患者平均存活天數為(28.9±7.5)d;對照組分別為15.9%、27.3%和(15.6±4.2)d,觀察組療效顯著高於對照組(X~2=2.365、2.281,t=2.263,P<0.05)。觀察組治療過程中發生併發症72例次,但均較輕微。
結論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藥物性肝病患者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癒率和生存率,且安全性較高,可以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開展單位

廣州458全軍肝病中心
於2000年12月開始開展各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技術,目前可以開展各種非生物型人工肝技術:血液/血漿灌流、血漿置換、緩慢血漿置換、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持續血液濾過、分子吸附循環系統(MARS)等。2001年5月開始在省內率先構建了各種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統,並套用於臨床。具體組合方式包括:豬肝細胞中空纖維管型生物人工肝系統(BAL)與①分子吸附再循環系統組合(BAL+MARS);②緩慢型血漿置換和持續血液透析濾過組合(BAL+SPE+CHDF);③緩慢型血漿置換和持續血液濾過組合(BAL+SPE +CHF);④緩慢型血漿置換和血漿/血液灌流組合(BAL+SPE+PP/HP);⑤緩慢型血漿置換和血液透析組合(BAL+SPE+ HD);⑥血漿置換和血液透析濾過組合(BAL+PE+HDF);⑦緩慢型血漿置換組合(BAL+SPE);⑧血漿置換和血液濾過組合(BAL+PE+HF)等類型。根據重型肝炎不同病情階段選擇不同組合,有效率達90%以上,明顯提高了各期重型肝炎的治癒好轉率。
2002年6月用人工肝系統成功地支持華南地區首例活體肝移植。另外尚開展了血液淨化技術治療感染性疾病、風濕病、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研究,1年多來,率先開展了MARS治療多種原因導致的系統性炎症反應綜合徵、多器官功能障礙臨床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在國內外尚未見報導。
開展人工肝技術3年多來,成功地治療重型肝炎病人約1000多例次,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是國內最早開展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療重型肝炎技術的醫院之一,組合類型最多、最先進,部分組合在國內外尚未見報導;治療例數最多,療效顯著,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許多國內外學者前來參觀學習。人民日報、健康報、中國科技日報等媒體為此作過多次相關報導,2003年4月中央一套《科技博覽》節目為該項技術作了“再造人體化工廠”的專題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