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三屆人大七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亳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攻堅克難,積極作為,圓滿完成了市三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全部目標任務。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950億元,增長9%;財政收入130.1億元,增長12.4%;固定資產投資770億元,增長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億元,增長12.5%;進出口總額4.95億美元,增長34.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0元、增長9.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50元、增長10.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8‰;全面完成節能減排、大氣和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全市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堅持精準施策,實體經濟實現新發展。面對經濟下行、外需不暢、政策調整和環境約束趨緊等諸多困難,我們精準施策應對,全力打好“組合拳”。著力破解資金難題。出台產業引導基金、財政“借轉補”資金和財政事後獎補資金等政策措施,共投入3.5億元。增設銀行網點12個、融資擔保機構1家,全年新增貸款141.1億元、比上年多增23.1億元,貸款餘額達784.3億元、增長21.9%;注資3億元成立市第二擔保公司,全市融資性擔保、政策性擔保機構擔保放大倍數分別達到3.9倍和4.7倍,在保餘額87.5億元;建安集團獲批融資額度245億元,到位資金75.9億元;創新搭建“我要貸款”平台,發放貸款8.4億元;在全國首創“532”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模式,為小微企業、“三農”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7200萬元。保險業保費總收入43.8億元,增長17.8%。金融業保持較快發展,銀行、保險、證券、擔保、典當、小額貸款等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著力破解土地制約。全年爭取省政府批准各類用地指標4.27萬畝,是2014年的3倍,其中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1.28萬畝、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指標1.55萬畝、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1.44萬畝。著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為企業服務網上平台建設,解決相關企業歷史遺留用地798畝,聯繫用工2.2萬人;舉辦地產品對接會9場次,達成購銷協定金額31億元。全市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2家、總數達793家,淨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87家、總數達603家;新增私營企業8426戶、增長43.3%,新增個體工商戶28301戶、增長27.5%。
(二)堅持協調發展,結構調整取得新進步。預計,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39.1:39.9,與上年相比,一產占比下降1個百分點,三產占比上升1.4個百分點。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年工業投資305億元、增長26%,規模工業增加值250.1億元、增長11%。現代中藥產業實現產值230億元,增長11%;白酒產業實現產值82億元、增長16%,其中古井集團白酒主業逆市上揚,實現經營收入51億元、增長9.7%,榮獲2015年度全國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獎。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85億元,增長14%;安徽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科技部批准,安徽現代中藥產業發展集聚基地成為全省首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之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個,新增授權專利1150件,新增省級新產品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堅定不移地推動農業現代化。全年糧食總產97億斤,蔬菜種植面積197萬畝、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6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10萬畝、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15萬畝;新增農民合作社1504家、總數達6455家,新增家庭農場1079家、總數達2045家,規模養殖比重達80%,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342.3萬畝;農機總動力867萬千瓦、淨增28萬千瓦,利辛縣被評為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產值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07家、新增18家,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達590億元、增長14.8%。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完成主體工程。全面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新建加固小水閘106座,改造中小灌區4萬畝,改造末級渠系42.5萬畝;2015年度中小河流、窪地治理和涵閘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完成糧食老危倉庫建設項目88個,新建糧庫75萬噸。新建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和示範村各8個。全市大宗農作物種植品種保險參保面達90%,累計受益農戶74.8萬戶。堅定不移地提升第三產業。全市旅遊總收入達100億元、增長12.6%,創建4A級旅遊景區3個、三星級以上農家樂15家;新獲評省級優秀旅遊鄉鎮3個、旅遊示範村8個;推出鄉村旅遊精品線路7條,拍攝美麗鄉村之旅專題片24集。新改建社區菜市場14個、便利店48個、早餐店51個、家政服務網點8個,萬達廣場等11個市本級商貿流通項目完成投資61.4億元。新建配送中心2個,新改建連鎖網點160家,“新網工程”網路覆蓋面不斷擴大。籌建亳州青年創客空間,青年電商產業園入園企業達70餘家;建成農業物聯網示範點22家,阿里巴巴特色農產品“亳州館”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藥通網成功獲批國家網際網路藥品第三方交易許可證。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05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359萬平方米,房地產市場保持穩定。郵政和快遞業務收入4.7億元,增長27.1%。
(三)堅持雙輪驅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著力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全省率先完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收費清單和政府公共服務清單編制運行工作。整合衛生、計生職責,組建市、縣區衛生計生委;整合市藥監、工商、質監等部門食品藥品監管職責,組建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組建市信息局;設立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和市園林管理局;調整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機構編制;理順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提前實現“三證合一”。全面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農村綜合改革紮實推進。渦陽縣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其他縣區全面展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管護耕地面積達438萬畝;渦陽縣獲批國家首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財稅金融改革深入實施。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全面落實,減免稅費10.6億元;“營改增”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全部公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24.7億元;新引進保險公司2家、證券機構1家;首發上市在審及輔導報備企業各1家,實現建市以來零的突破;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4家、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8家。衛生教育等領域改革步伐加快。市、縣兩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基層醫改有序推進,蒙城縣、譙城區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順利實施,市人民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藥品耗材帶量採購工作全面實施,縣級公立醫院藥占比完成目標任務;國學經典教育納入中考內容,蒙城縣、利辛縣被列為全省中國小教師無校籍管理試點縣,亳州中藥科技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市自來水公司完成“廠網分離”改革工作;建立居民用氣、用水階梯價格制度。開放型經濟取得新進展。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實施靶標招商、精準招商,出台社會辦醫、辦學、辦養老機構和促進食品產業發展財政補助方案,規範招商引資項目流程,全年實際利用內資1231.9億元,增長21.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6億美元,增長10%;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36個、總投資994.9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76個、總投資478.6億元;成功舉辦第31屆藥博會和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簽約招商項目36個,總投資157.8億元。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22家,與1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關係。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設立境外行銷機構2個。
(四)堅持項目帶動,發展後勁得到新增強。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在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等8項制度的基礎上,新出台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等3個辦法,加大“四督四保”工作力度,有力有效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升級。全年謀劃儲備項目1100個,總投資3000億元;列入省重點項目294個、增加24個,完成投資325億元、增加20億元;實施市重點管理項目385個、增加38個,完成投資505億元、增加57億元。突出抓好重大項目。投資6億元的中聯重機現代農機項目、投資8億元的亳藥堂藥業項目、投資5億元的鑫源實業20萬套汽車零部件項目竣工投產,投資5億元的修正健康飲品項目、投資15億元的司爾特肥業、投資20億元的九州方圓藥業、投資19億元的信利光伏電站、投資60億元的利辛電廠等項目進展順利、今年將陸續竣工投產;濟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和省道307線改造工程亳州至蒙城段建成通車,商合杭高鐵、北汽興東方(蒙城)現代農業裝備製造等項目開工建設,亳州機場選址初步確定,渦河高等級航道改造、引江濟淮入亳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著力解決項目難題。對歷年未完成的重點建設項目、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社會資本投資類需政府協調解決問題的項目和新開工項目4大類564個項目,實行清單管理,逐個進行調度,協調解決阻礙項目推進的問題2157個;其中市本級政府類項目完成投資63.8億元,增長67.9%。
(五)堅持九城同創,城鄉面貌呈現新變化。始終把“九城同創”作為重要抓手,統籌推進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突出規劃引領。制定《亳州市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則》。針對中心城區功能不全的問題,編制完成教育、衛生、水系溝通、菜市場和小吃攤點等27個專項規劃。編制完成9個美麗集鎮總體規劃、31個美麗鄉村規劃。成功列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持續擴大投入。在中心城區實施城建項目162個、完成投資50.9億元。全市新建高速公路91公里、幹線公路325公里,改建農村公路436公里,改造危橋64座。220千伏漆園變電站建成投運,110千伏芍花變電站提前完工,農村電網改造完成投資3.5億元。美麗鄉村示範村和美麗集鎮建設順利推進。切實加強管理。堅持依法拆違控違,拆除違法建築3.6萬平方米。建立城區市政設施小修機制,2300餘處(個)受損市政設施得到快速修復。開展主城區戶外廣告設施整治活動,依法拆除違規廣告牌8886塊。建成市主城區視頻數據採集點5200個。數字城管套用系統完成6大類81個小類城市事件和37.4萬多個城市部件精確確權工作並全面運行,為城市管理工作實現精細化和責任化奠定了基礎。統籌推進縣城規劃建設管理六項行動、農村清潔工程、“三線三邊”治理、“三治三增三提升”、“增綠增彩增果”行動,清理農村垃圾22.5萬噸,清理河道5230公里。全面實施市中心城區“地淨、路暢、水活、天藍、林擁城”工程。加大城區道路清掃、沖灑頻率,城市清潔度明顯提升。352項道路交通擁堵綜合治理任務已完成311項,投入道路征地拆遷資金16.4億元,打通利辛路和建安南路“斷頭路”,渦河魏武大道橋順利通車,改建後的文帝西路及橋、酒城大道下穿京九鐵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城區4個客運站平穩有序搬遷,13個道路交口渠化任務全面完成,35處交通標誌線整改完畢,規範設定公交站台(牌)13處,新增計程車臨時停靠點386個,搬遷主城區物流商戶200多家,新建改造便民農貿市場7個,主城區道路擁堵狀況明顯緩解。“一涵四閘”水系貫通工程全面開工。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9000餘輛,淘汰改造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74台(套),30家加油站完成油氣回收改造,PM10平均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87微克、下降9.4個百分點。紮實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4.5萬畝;市植物園完成苗木栽培1800畝,開工建設“林擁城”環城林帶,建設城市主幹道和街頭遊園綠地326萬平方米。蒙城縣、利辛縣榮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六)堅持以人為本,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31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107.6億元,順利完成年度任務。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2.9萬套、基本建成1.5萬套;改造農村危房8700套。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0.8萬人。新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0所,新建、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2所,農村五保集中供養能力達75%;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393元增加到432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2100元增加到2400元。96.6萬農村居民和2.9萬名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全面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工作,建立健全精準幫扶機制,實現脫貧8.9萬人。發放各類助學資金1.1億元、資助7.7萬人次;全市高考本科達線率48.1%、高出全省近10個百分點;蒙城縣成為全省唯一的第二批國家級農業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亳州師專升本工作獲得全國院校設定評審委員會高票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被教育部評為全國20個優秀工作案例之一。市人民醫院新院二期工程、華佗中醫院新院、市精神病醫院等加快建設;全市新農合參合率達105.3%;新引進民營醫療機構6家,其中亳州藥都肛腸醫院建成並投入運營;建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1個;創建市級衛生鎮3個、衛生村12個;全市愛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療覆蓋率達95.6%。全市1372個市、縣、鄉、村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免費開放;87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部提標升級,建成13個農民文化樂園;開展各類文藝演出2570場,送戲進敬老院306場次,送電影下鄉15096場次;全市廣播鎮通率達100%、自然村村通率達99%。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出台政策禮遇和幫扶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全年評選出亳州好人56人、市第四屆道德模範10人,5人新當選中國好人,10人新當選安徽好人,2人獲評為省第四屆道德模範。國學經典進課堂被教育部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案例。書香亳州建設有序推進,老莊文化研究不斷深化。認真落實“三位一體”信訪工作責任機制,全市到京非訪、赴省越級訪、來市上訪人次分別下降44.8%、11.9%、36.5%。全市累計排查各類安全隱患8895處、增長22.8%,整改率達98.9%、提高1.8個百分點,省掛牌督辦重大安全隱患整改如期完成,市掛牌督辦重大安全隱患54處、已完成整改52處。全年化解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807起。不斷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率達100%。紮實推進“平安亳州”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紫苑路消防站、渦陽縣閘北消防站建成並投入使用,投入850萬美元購置13輛消防車和一批消防器材裝備,完成消防驗收(備案)建設工程項目310個,監督服務和滅火救援水平有效提升。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宗教教職人員生活津補貼由每月480元提高到1000元。在全市大力推廣普及五禽戲,新增習練人員7萬人;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亳州)國際健身氣功博覽會,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20支代表隊來亳參會。順利通過“六五”普法驗收。市檔案館建成並投入使用。《亳州年鑑》榮獲全國綜合年鑑編纂出版質量評比二等獎。婦女兒童、老齡、慈善、紅十字、殘疾人等事業持續發展,外事、僑務、對台、供銷、統計、地震、防災減災、應急管理和無線電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績。全民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工作紮實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取得新進步。
(七)堅持“三嚴三實”,政府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聚焦“忠誠、乾淨、擔當”,著力解決“不嚴不實”問題。建立年度崗位責任目標和政府工作問題清單制度,逐一調度、加快推進。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建立定期聯繫人大、政協工作制度,辦復人大代表議案5件、建議255件和政協委員提案327件,滿意率均達97%以上。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新模式,對政府權力實行“最小顆粒化管理”、細化為10305個單元,建成市縣鄉村四級網上辦事大廳平台,累計受理116.2萬件、辦結109.8萬件,民眾滿意率達99%以上;“我家亳州”APP正式運行,周活躍人數達10萬餘人(次);建成市數據中心,整合市級44家單位、8億多條數據信息,政務服務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嚴格規範政府系統重大事項決策行為,完成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209件。著力推進審計監督,完成各類審計項目627項、比上年增加64項,全市政府性投資項目實現審計全覆蓋。堅決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三十條規定,全市“三公”經費下降7.6%。認真聽取民眾意見建議,整合“12345,電話找政府”市長熱線職能,共接聽民眾電話9.7萬多件,受理件辦結率96%以上,民眾滿意率90%以上;舉辦“溝通——政務零距離”電視問政欄目10期,受理投訴舉報147件、辦結133件,辦結率90.4%。
各位代表,2015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標誌著“十二五”規劃勝利收官。回首過去五年,我們積極應對複雜局面,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嶄新階段。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濟總量連續邁上4個百億元台階、達95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長1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10615元增加到18900元,跨越3000美元大關;財政收入達130.1億元,是“十一五”末的3.1倍,年均增長2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37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長14.4%;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6億美元,是“十一五”末的4.2倍,年均增長33%。
——農業基礎繼續鞏固。糧食生產連續邁上新台階,先後成功創建全省首個“小麥畝產千斤市”和“噸糧市”,連續三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稱號。農民合作社由1080家發展到6455家,是“十一五”末的6倍;農產品加工產值由180億元增加到59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3.3倍;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13家發展到466家,是“十一五”末的2.2倍。
——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21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3.7倍;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090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3.8倍;市場主體總數達到21.4萬個,比“十一五”末淨增10.2萬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93家,比“十一五”末淨增545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603家,比“十一五”末淨增499家。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率達37%,“十二五”期間年均提高1.6個百分點,年均增速居全省第1位。市主城區規劃面積擴大到19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52萬人;三縣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89平方公里,集聚人口75萬人。6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由15平方公里拓展到72平方公里,增長3.8倍。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538元提高到231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89元提高到9950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餘額由6135元提高到11710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35.9平方米提高到42.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32.8平方米提高到41.6平方米。私人汽車擁有量由15.7萬輛增加到24.7萬輛。有效解決422萬農村居民和18.8萬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53萬人穩定脫貧。
五年來取得的輝煌成績,為加快活力亳州、美麗亳州、幸福亳州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廣大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幹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參與亳州建設的各位投資者和所有關心支持亳州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亳州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偏小,綜合實力不強,產業層次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水資源環境容量等要素約束加劇,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難度增大。二是工業化進程緩慢,工業經濟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仍然較低。三是城鎮化水平低,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後。四是社會事業欠賬較多,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存在一些短板,城鄉發展不平衡,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艱巨。五是發展環境還不優,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監管、征地拆遷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少數幹部為官不為、亂作為,一些領域和基層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政府工作水平和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於以上問題,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勇於迎難而上、敢於攻堅克難,努力在發展中破解難題、尋求突破。
“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
按照《中共亳州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優中求快的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為主抓手,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加快推進“三個亳州”現代化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走在皖北前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000美元,財政收入突破200億元;轉型升級實現突破,發展活力充分激發,城市功能明顯增強,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持續最佳化,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一)大力推進創新發展,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實施產業集聚發展工程,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5%以上,現代中藥產業衝刺“雙千億”目標。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民營經濟提質增效,力爭工業化率達到40%以上。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夯實現代農業基礎,促進農業與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設一批研發中心,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轉化一批科技成果,研發一批創新產品。推進“網際網路+”行動計畫,拓展網路經濟發展空間,全面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構建創新發展體制機制,突出抓好行政體制、財稅體制、金融創新、農業農村、國資國企等改革。
(二)大力推進協調發展,構築城鄉統籌新格局。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完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功能,增強城鄉發展承載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力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持續增進軍政軍民團結。
(三)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打造生態平衡新樣板。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加強節約集約用地,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建立循環型產業體系。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努力實現“凡土必綠、凡地必淨、凡水必清、凡村必潔”目標。深入推進抓節水、保供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等工程。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體系。
(四)大力推進開放發展,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積極對接國家重大開放戰略布局,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穩定外貿增長,最佳化營商環境。重點推進駐點招商、小分隊招商、精準招商、借會招商、以商招商,力爭利用市外內資年均增長15%左右、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0%左右。推動省級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提高園區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力爭全市園區生產總值比“十二五”末翻一番以上。
(五)大力推進共享發展,實現人民福祉新提升。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按照“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總要求,堅持“五個一批”,落實“六個精準”,確保如期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穩步提升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培育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隊伍。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創業。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拓寬居民收入增長渠道,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織好民生安全保障網。推進養生亳州行動計畫,滿足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2016年的重點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調轉促”行動計畫的攻堅之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財政收入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節能減排、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各位代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央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巨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要求,明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據此,我們將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夯實經濟穩定增長根基。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全面開展“政企直通車”工作,建立手機終端微信服務平台,健全聯繫服務企業“找、交、銷、查、考”工作機制,窮盡所能、傾盡全力、依法依規,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為抓手,著力解決企業融資、用地、用工、用電、權證化、物流、稅負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占比偏高問題。力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0家,新增個體工商戶1.8萬戶、私營企業4000家。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等領域。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全面落實項目建設“四督四保”制度,建成重點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和項目服務微信平台,對全市年度計畫實施的重點項目實行四級調度機制。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牽頭引領作用,全力配合商合杭客運專線建設,開工建設亳蕪大道、銀杏路下穿京九鐵路立交橋和渦河高等級航道,積極推進亳蚌城際鐵路、引江濟淮入亳、亳州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完成濟祁高速公路利辛至淮南段主體工程,支持國省道路面改善工程建設,提高通行能力。密切跟蹤國家、省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精準謀劃儲備一批“大新專”和“調轉促”項目,全年謀劃儲備項目1000個以上、投資總額不少於3000億元。
大力培育新興消費。加大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力度,落實小排量汽車、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擴大汽車消費。推動網路提速降費,加快形成線上線下聯通互促的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促進信息消費。推動旅遊消費。大力發展養老家政健康消費。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消費。
(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集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雙千億”目標,實施“369”提升計畫,以壯大企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為核心,強力推進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全市現代中藥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達280億元,中藥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5%,現代中藥產業基地產值達267億元,現代中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130家。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緊緊依託我市農產品資源優勢,開工建設市食品產業園,確保年內實現項目入駐。全年食品工業產值達330億元,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145家,年產值億元以上加工企業60家,10億元以上企業4家。改造提升白酒及飲料產業,積極支持古井集團、徽酒集團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品牌品質。提高煤炭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能力,支持渦陽煤矸石電廠建設,建成利辛電廠一期工程並實現併網發電。支持三縣一區立足本地實際,推動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紡織鞋服生產、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等產業加快發展。
著力推進園區建設。堅持組團式、特色化發展,按照產城融合的要求,推進亳蕪現代產業園區、市經濟開發區、安徽譙城經濟開發區建設,配套完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最佳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載能力,加快轉型升級。全市6個省級開發區實現產值230億元,實現經營收入1030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0億元。
持續增強創新能力。充分發揮高新技術先導作用,加速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40件以上。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新產品6個。新增省著名商標13件、市知名商標20件,培育申報中國馳名商標1件、國家地理標誌商標1件。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
(三)切實做好農業農村工作。
實施綠色增效轉型工程。建設省級糧食綠色增產示範區(村、家庭農場)40個,優質專用型糧食生產基地達150萬畝。糧食總產達96億斤以上,全社會糧食收購130萬噸。創建省級生態農業示範縣1個、畜牧綠色低碳健康養殖示範場56個、漁業綠色健康養殖示範場4個,規模養殖比重達81%。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20%以上。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左右,其中設施蔬菜面積68萬畝。培育壯大糧油、食品產業集群,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達650億元。
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創建市級以上示範合作社40家,新增家庭農場350家,重點培育8家合作社聯合社。積極發展土地託管、土地流轉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380萬畝。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主體40個,創建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9個。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銷售,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綠色食品原料基地12個,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60個,著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農業品牌。
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繼續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改造小型泵站1359千瓦,新建和加固小型水閘91座,改造中小灌區1.6萬畝,擴挖塘壩1312座,清淤河溝655條,新打和修復機電井14700眼,改造末級渠系21萬畝。推進農網升級改造,完成投資9.5億元;加快建設220千伏利辛縣夏湖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500千伏渦陽縣伯陽、220千伏譙城區華佗輸變電工程。支持農機聯合社重組,在國家補貼30%的基礎上,市縣兩級再各疊加補貼15%鼓勵農機購置,力爭全市農機總動力達88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8%以上,促進農業機械裝備全面升級。建成市氣象科普公園,建設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鄉鎮和示範村各8個。
繼續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以開展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為抓手,多爭取用地指標。在原有基礎上,認真抓好2016年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拆舊項目儲備庫建設,全年完成組卷1.5萬畝,力爭實施項目區拆遷復墾1萬畝;抓好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實施工作,復墾利用土地不少於5000畝;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100萬畝,優先在貧困村實施;全年完成補充耕地1.5萬畝。
(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加快發展文化旅遊業。完成北關歷史街區改造規劃。打造中心城區精品旅遊線路。打通運兵道至人民北街南出口,推進白布大街等外立面修繕工程。完成道德中宮、曹操八角台遺址公園、江寧會館修繕項目,開工建設觀音山漢墓保護工程,謀劃建設亳州市民俗非遺博物館。支持渦陽縣加快道源國家濕地公園、范蠡西施文化園項目建設,鼓勵蒙城縣統籌設計開發莊子祠、九鼎靈山寺旅遊線路,推進利辛縣西淝河休閒旅遊、茨淮光谷·三十裏白鷺源鄉村旅遊度假區建設。實施鄉村旅遊提升工程,培育鄉村旅遊精品線路3—5條。
推動金融業發展。持續加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年末貸款餘額增加160億元以上。大力支持金融機構拓展表外融資業務。鼓勵民間資本參股村鎮銀行和類金融機構增資擴股,積極引進域外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入駐亳州。支持商業銀行網點下沉,鼓勵村鎮銀行增設網點。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小貸公司擴大資本金,做大比例再擔保規模,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不斷最佳化“我要貸款”平台,著力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企業加快上市掛牌步伐,推進廣印堂、藥都銀行IPO進程,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0家、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0家。全面運行信用聯合徵信系統,堅決打擊民間非法集資行為,持續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
著力轉變流通方式。加快藥通網、藥博商城等平台建設,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工作,鼓勵和支持企業在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台開展網上行銷。加快建設青年創客空間,幫助青年創業者開辦電商企業。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流通業,力爭全年培育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130家。新建高標準為農服務中心8家,新建和改造農家店160家。加快萬達廣場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區。推進實施城區菜市場、水果和小吃攤點布點規劃,加快建設鄉鎮商貿中心、商品配送中心和中心村連鎖直營店。提高棚改、征遷貨幣化安置比重,加大進城農民購房貸款支持力度,精心調控商品房和商住用地供應量,保持房地產業繼續平穩發展。
(五)持續釋放改革開放紅利。
推進各項重點改革。動態調整市、縣、鄉三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行政收費清單,通過有獎徵詢等方式健全完善公共服務清單。深入推進公共資源領域改革,整合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制訂出台放寬住所登記管理辦法和企業簡易註銷辦法。繼續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強財政預決算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繼續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建立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模式,支持古井集團、建安集團做大做強。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啟動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縣區均建成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以發放“兩證一書”為抓手,完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任務。推動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加強價格監管。
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力爭全年引進市外內資增長15%左右、達1380億元。堅持把現代中藥產業招商放在首位,把食品製造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重點,持續推進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努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和項目。堅持“抓大不放小”原則,在確保環保和投資強度的前提下,對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投資額度在2000萬元以上的中小項目予以準入,並嚴格約定項目開工、竣工時限。積極做好異地亳州商會建設工作,年內完成6家以上。落實財政扶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我市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文化旅遊、體育健身等服務業。
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重點抓好外貿進出口骨幹企業的跟蹤服務,力爭全年新增孵化實績企業20家。切實擴大外貿規模,大力支持中藥提取物、養生保健品、農副產品深加工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積極鼓勵企業進口資源性產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積極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結合我市主導產業發展,積極引進外資企業,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左右。深入推進與央企、全國知名民企、外企對接,辦好新一屆藥博會。推動企業“走出去”設立境外生產基地和行銷機構,大力開拓國際市場。
(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準確把握“一尊重、五統籌”戰略思想,以“九城同創”為總引領,堅持新區建設與老城改造齊頭並進,堅持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供給同步提升,堅持市縣鄉村梯次推進、統籌聯動發展,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堅持“規劃一張圖,城鄉全覆蓋”,啟動編制市全域空間統籌規劃、新型城鎮化試點規劃,編制完成地下空間綜合利用規劃。突出抓好路網、水網、地下管網等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道西片區全面實現“九通一平”。年內市中心城區實施城建新建項目96個、續建項目167個,完成投資160億元。新改建道路17條、22公里;開工建設亳州南公路公交客運高鐵樞紐站和亳州北公路公交客運樞紐站;完成市城區4個老站綜合改造利用,新建、改造魏武廣場等大型停車場5個;最佳化公交線路3條。支持譙城區重點抓好北部新城建設,加快華佗廣場、鄭店子、篩子市等棚戶區還原房建設步伐。
加快建設三縣縣城。深入推進縣城“多規合一”試點,提升規劃設計水平。支持渦陽縣加快南部新區建設,建設德銘、華都等安置小區,建設德昌路、育英路等城市道路。支持蒙城縣實施仁和路等20條道路配套建設工程,建設南華苑小區等保障房和棚改項目,改造老城區小街背巷115條。支持利辛縣實施建設南路、人民北路等建設工程,抓好阜蒙河等溝河綜合整治,改造老城區污水管網。
持續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抓緊編制“十三五”時期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規劃,進一步最佳化中心村布點規劃,認真修編鄉鎮建設規劃,編制中心村建設規劃。全面建成2015年度31個省級重點美麗鄉村。完成2016年度37個鄉鎮政府駐地整治建設任務,突出抓好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同步推進其所在行政村省級中心村建設。完成所有行政村村莊布點規劃,並啟動一期占地至少10畝的新村建設。紮實做好利辛縣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各縣區每年重點建設2—3個美麗集鎮,突出抓好集鎮衛生、交通、建築、經營四大秩序整治工作。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工程、“三線三邊”治理和“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動,力爭創建省級生態鄉鎮4個、省級生態村5個。
(七)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更加注重精細管理,全面實施數字城管,完善城市管理同步指揮平台,把老城區、小街巷、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數字城管系統,完善工作機制,切實解決環境髒亂差、管理不規範、責任不到位等問題。加強工業、生活節水宣傳,推廣中水回用,抓好節約用水。實施城區供水管網新改建工程,大幅降低漏水率,加強水質監測,推進深層地下水采水置換,提高供水質量,滿足人民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重點做好“一涵四閘”範圍內河流截污和丁家坑、鱉疙瘩坑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啟動市污水處理廠、渦北污水處理廠和南部新區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日污水處理能力由12.5萬噸提高到22萬噸,逐步解決城區水環境污染問題。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創建工作,著力解決宋湯河、鳳尾溝、渦河城區段、陵西湖等處城市內澇及雨水收集問題。實施路燈改造工程,建成區亮燈率達到98%。完成60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綜合治理任務,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大力推行環境監管格線化管理,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繼續實施“地淨、路暢、水活、天藍、林擁城”工程。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灑水車、清掃車、垃圾運輸車、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信息化監管水平。開工人民西路、湯王大道北段、建安路南段等20條“斷頭路”延伸工程和南、西、北外環快速通道建設,啟動建設建安路渦河隧道和湯王大道渦河隧道,完成占道小商品售賣亭整治工作。啟動建設宋湯河五期、鳳尾溝二期工程,全面完成“一涵四閘”項目建設。強化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施工揚塵、城市道路保潔等專項治理,加強對全市83家市控以上企業的環境監管,完成35家重點企業線上監測視頻監控,確保達標排放;在市主城區全面推行50客座以上餐飲單位安裝油煙淨化設施,統籌抓好黃標車治理、秸稈禁燒、垃圾焚燒、油氣回收等工作,PM10平均濃度下降8個百分點。建成高標準環城林帶和市植物園。持續推進“增綠增彩增果”活動,認真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完成人工造林8.4萬畝,建設綠色長廊480公里。紮實開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建設城市綠道20公里。
抓好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最佳化建設用地結構,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全面開展園區用地情況調查摸底工作,加大閒置低效用地清理力度,創新閒置土地盤活方式,建立項目退出機制,建成標準化廠房40萬平方米。實施全面節能行動計畫,強化用能重點領域和單位節能管理。積極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成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利辛縣信利新能源100兆瓦光伏電站、譙城區古井鎮生態農場40兆瓦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八)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扶貧開發“四項清單”為主抓手,落實“六個精準”要求,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實現貧困村出列88個、脫貧10.4萬人。大力發展光伏扶貧,集中建設1.2萬戶、95個村光伏發電項目。改造3000戶農村貧困戶危房,完成28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道路硬化、電網改造和4G網路覆蓋工程。全部免除貧困家庭高中學生學雜費。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定點扶貧幫扶長效機制,全面推行“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和駐村工作隊制度,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非貧困村都有1名扶貧專乾、每個貧困戶都有1名幫扶聯繫人,實行逐戶銷號,做到脫貧到人。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明確縣區教育主管部門管理職責。全面推行中國小教師無校籍管理,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實施中心城區中國小幼稚園布點規劃,年內新建中國小7所、改擴建國小2所,建設公辦幼稚園7所、投入使用5所。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和千所村小提升工程,實現村小建設與新村布點規劃相銜接。以推廣遠程教育為抓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持續做好國學經典教育、書香校園建設工作。實施職業教育提升計畫,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支持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創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繼續做好亳州師專、亳州幼師、亳州中藥科技學校提升創建工作。開展對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免費培訓工作。開工建設市特教學校新校區。
大力發展衛生計生事業。深入推進養生亳州行動計畫。繼續探索醫藥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加大社會辦醫力度,年內開工建設二級及以上醫院10家。建成市人民醫院新院二期工程,完成華佗中醫院新院主體工程,譙城區人民醫院、市精神病醫院投入使用,加快市精神病福利中心建設。提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療隊伍建設,安排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招考1名本科醫學畢業生,納入編制管理,財政全額供給。全面完成縣、鄉兩級婦幼保健和計畫生育服務機構整合工作。提高計生特扶對象中失獨家庭扶助標準,在原有扶助金基礎上每人每月增加1000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5‰以內。
提升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能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完成市五位一體公共活動中心建設主體工程,建成鄉鎮(街道、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4個、農民文化樂園10個。加快“三網融合”步伐,亳州廣播電視台三個電視頻道信號覆蓋客群新增10萬戶以上;繼續實施廣播“村村通”工程,亳州廣播電視台兩個廣播頻率信號覆蓋到全市自然村,市、縣廣播電視台每天播放自辦廣播節目2小時以上。開工建設市廣電中心。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送戲到敬老院活動,做到每個行政村和敬老院一年分別至少兩場文藝演出、一村一月一場電影。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壯大。舉辦市第二屆運動會,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大力推廣普及五禽戲。
全力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堅持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採取多種形式建設農民工、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青年創業園,新增城鎮就業3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2萬人。繼續做好省安排的民生工程各項工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持續加強社會救助工作,落實臨時救助制度,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政策,加大孤兒、愛滋病人、精神病人、長期臥床病人幫扶關愛力度,著力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0%和25%以上,五保供養標準平均提高10%以上。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5056套,基本建成20833套,力爭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達50%。
積極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紮實推進書香亳州建設,深入開展中國好人、道德模範評選和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啟動“七五”普法工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網路平台和實體平台建設。安排全市每個行政村每年5萬元辦公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解決有錢辦事問題。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紮實推進“平安亳州”建設,全面建成中心城區、三縣縣城、譙城區農村公共區域視頻數據平台和社會管理服務系統,堅決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創建,著力加強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各環節專項整治,突出抓好農貿市場、小餐飲、小作坊、零售藥房等生產經營場所達標規範工作,切實保障人民民眾飲食用藥安全。認真落實“分管市(縣)領導+主管部門+屬地”三位一體責任制和領導幹部開門接訪工作制度,依法做好初信初訪、訴訪分離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推進信訪工作信息化,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持續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當年整改率達98%以上。
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國防教育,不斷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支持武警部隊基地建設。提升消防裝備水平,開工建設芍花路、人民路消防站。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加強外事、僑務、對台、防震減災、應急管理、無線電和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推動檔案、地方志、紅十字事業健康發展。
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適應新常態,推動新發展,滿足新期盼,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強化為民、為企服務,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全面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把依法行政貫穿政府工作始終,嚴格規範政府行為,確保一切工作在法律框架內運行。堅決維護市委領導,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完善政府協商機制,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工商聯等的溝通協商,重視聽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紮實做好行政複議工作。堅持公正文明執法,重點規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行為。大力推行政務公開,繼續辦好行風熱線、“溝通——政務零距離”等問政欄目,主動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
全面強化服務意識。牢固樹立服務導向,緊緊圍繞人民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緊緊圍繞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的焦點問題,緊緊圍繞制約亳州長遠發展的難點問題,勤聽意見,勤謀對策,勤抓落實。建立健全服務機制,持續不斷下基層、走企業、訪民眾,暢通“12345,電話找政府”市長熱線、市民論壇、市長信箱等服務渠道,提升網上辦事大廳、“我家亳州”和“政企直通車”等平台功能,努力為基層、為企業、為民眾解難題、辦實事。
全面改進工作作風。堅持問題導向,千方百計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行台賬管理、辦結銷號和季度通報制度,不迴避、不延誤,紮實有效地解決問題。認真制定年度崗位責任目標,全面強化督查考核,抓全年、全年抓,積極作為,奮發有為,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確保各項工作落地有聲。加強政府效能監察,加大行政問責力度,確保政令暢通。始終保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勁,始終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快字當頭,實處發力,提高工作績效。全體政府系統幹部要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共產黨員要做“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奮力爭當‘四個自覺’模範”的標兵。
全面加強廉政建設。堅持清廉從政、從嚴治政,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大力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強化權力運行制約監督,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切實解決以權謀私、損害民眾利益的問題。按照審計監督全覆蓋的要求,加大政策措施落實、公共財政資金、政府投資項目、經濟責任履行等審計力度,注重審計結果運用,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防“四風”反彈,嚴控“三公”支出,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2016年的工作重任在肩。讓我們在中共亳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崇尚實幹,狠抓落實,為加快推進活力亳州、美麗亳州、幸福亳州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