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通運輸部關於“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 發文單位:交通運輸部
  • 發文時間: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 實行時間: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意見原文
交通運輸部關於“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交公路發〔2011〕723號
為加強“十二五”時期全國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進一步提升建設能力和發展質量,更好服務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對“十二五”時期全國農村公路建設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重要意義
農村公路是廣大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先導性、基礎性、服務性設施,是我國公路網的主要組成部分。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公路總量不斷攀升,結構持續最佳化,管理不斷加強,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發展不均衡、附屬設施不完善、建設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問題。“十二五”時期國家將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村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強“十二五”時期農村公路建設,提高建設管理能力,既是農村公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交通運輸行業支持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建設重點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於農民民眾便捷出行,服務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按照“擴大成果、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統籌城鄉”的基本要求,深化前期工作,提升建設能力,消除薄弱環節,提高發展質量,構築安全、耐久、便捷、暢通的農村公路網路。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強化地方政府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導向作用,健全農村公路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工作運行機制和責任考核體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鼓勵引導全社會參與,調動激發農民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繼續保持和營造有利於農村公路發展的社會環境。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統籌區域發展,資金、政策向薄弱地區傾斜,縮小地區差別。統籌城鄉發展,路網形成與城鄉輻射功能相結合,加快城鄉交通一體化進程。健全農村公路協調發展機制,在協調中促發展,在發展中促協調。
——堅持以人為本,惠及民生。加快構築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農村公路網路,提供安全、耐久、便捷、暢通的農村交通保障條件,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更廣泛、更完善的公路交通服務。加大安全設施投入,改善安全狀況,讓人民民眾走上安全路、放心路。
——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發展目標,既立足實際,避免資源浪費,又堅持適度超前,滿足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社會需求和路網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確定發展目標、路網規模、建設重點、技術標準,堅持發展與財力相統籌、速度與能力相匹配、需求與民意相結合。
——堅持深化改革,探索創新。探索完善適應新時期農村發展的公路建設模式,著力健全符合農村公路特點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建設管理機制,完善有利於提高發展質量和培育建設能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工程實體質量和管理能力。注重典型示範,注重經驗總結,以深化改革調整完善制度,以制度創新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
(三)發展目標。
——提高通達深度和通暢程度,增強網路覆蓋能力。到“十二五”末,農村通行條件明顯改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網路,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0萬公里。
——提高建設管理能力,改善工程質量狀況。到“十二五”末,農村公路建設體制更加完善,管理措施更加規範,制度體系更加健全,使用政府投資的農村公路項目質量監督覆蓋率達到100%,工程實體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縣道、鄉道建設項目優良率穩定在85%以上。
(四)建設重點。
——西部地區重點實施以鄉(鎮)、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的通達、通暢工程。
——東中部地區重點實施縣道、鄉道改造和縣、鄉、村連通工程。
——實施危橋改造和渡改橋工程,基本完成縣道、鄉道中橋及以上現有危橋改造,在此基礎上啟動村道中橋及以上危橋改造工程。
——完善安全保障等附屬設施,改善安全運行狀況。
三、政策措施
(一)注重源頭管理,最佳化前期工作。
1.科學編制和實施規劃。農村公路區域規劃編制應綜合考慮國土資源的有效開發和當地山、水、林、田的綜合治理,根據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程度、資金供給、交通需求等因素,區分重點地區、一般地區,合理確定規劃目標和數量,防止因盲目追求規劃數量而導致建設資金的不足,影響耐久性。應與村鎮規劃和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注重與其他路網和運輸方式的銜接互補。堅持統籌編制規劃、按輕重緩急實施,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調查研究,對因村鎮規劃、農經社情發生變化或其他特殊原因確需調整規劃的,在履行必要的審核程式後可作適度調整。規劃一經確定,應保持嚴肅性和穩定性,嚴格執行。
2.加強計畫管理。充分發揮計畫調控作用,促進農村公路建設均衡、協調發展。在項目計畫安排上,既要兼顧公平,重視農民民眾訴求,優先安排未通公路地區的通達工程,加快實施對出行需求迫切、交通條件急需改善地區的項目,確保有一條出行通道,又要注重效益,優先安排對區域經濟促進作用大、交通量增長快的項目和斷頭路項目。要提高年度計畫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項目庫,做好項目排序和儲備,納入計畫的項目須符合規劃要求且能夠保證完成前期工作,並對社會公布。協調好項目實施與資金的關係,確保項目資金最大程度地滿足,最大程度地發揮效益。協調好農村客運站(亭)等配套設施建設和農村公路建成後的管理養護問題,把管養工作作為年度計畫安排的重要依據,對管養主體不明確、管養責任不落實的地區應減少計畫項目安排和資金支持。
3.強化資金保障。完善以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社會各界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中央補助資金應全額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嚴格用於備案的項目,不得挪作他用或分解使用。在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地方要積極落實主體責任,同步加大財政投入。按照責權統一的原則,統籌項目計畫和資金安排,實現事權和財權統一、權利和責任匹配。推動建立和完善多種方式籌資和資金多元化的機制,鼓勵地方投資實行獎補結合的政策,發揮補助資金的激勵槓桿作用,調動地方的積極性。
(二)嚴格控制,提升建設能力和工程質量。
1.合理確定建設標準。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按照“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結合農村地區生產生活、農業經營開發、客貨運輸、城鄉一體化建設等因素合理確定,對交通量增長快的地區應適當考慮提高建設標準,預留發展空間。東中部地區縣道、重要的鄉道和西部地區的縣道新改建工程宜採用三級及以上公路標準,西部地區通鄉公路宜採用四級(雙車道)以上公路標準。通村油(水泥)路除受到地形、地質等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限制外,應採用等級公路標準。
2.深化設計管理。農村公路設計應遵循“安全、實用、經濟、環保、耐久”的原則,在具體技術指標選擇時,既要立足當前需要,又要考慮遠期改造升級的需要。要加強經濟技術論證,禁止超越經濟條件追求高指標和高標準,嚴格控制工程造價。交通安全、排水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實施,農村公路改造擴建應充分利用原有線位資源和道路設施,減少征地拆遷和土地占用。穿越場鎮、學校等人員、交通相對密集的路段,可適當增加路基、路面寬度,完善交通安全設施,提高安全性。橋涵等構造物宜採用施工簡便、經濟適用、適合養護的型式,提倡採用標準跨徑,路面結構應選擇當地耐久的材料。
3.規範招投標工作。符合法定招標條件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應當公開招標,對採用施工圖一階段設計的簡易項目可適當簡化招標程式。為便於施工組織和減少招標工作量,對工程規模不大、技術相對簡單的同區域或臨近項目,可採用多項目捆綁式招標。加強招投標監督指導和基層招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各地可根據《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檔案》和《簡明標準施工招標檔案》編制符合當地實際的簡易招標檔案範本。對於由鄉(鎮)組織的農村公路招標活動,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派人現場監督和指導。鼓勵在施工和監理單位中開展“優質優價”、“優監優酬”活動,發揮激勵引導作用。
4.嚴格建設管理。農村公路除規模較小的村道外,應按國家規定履行基本建設程式。要增強質量意識,加強建設管理,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參建單位責任。建設單位應具備與項目管理相適應的機構和人員,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組織協調,強化過程管控,促進參建各方認真履約。施工和監理單位應配備必要的人員、機械設備和試驗檢測儀器,最佳化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強化過程控制和中間驗收,確保施工質量。要全面推行信用管理,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建立市場清退機制和“黑名單”制度。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公示制度,工地現場應設定公告牌或採用媒體刊登等方式公布項目名稱、責任單位、工程規模、建設工期、投資額等項目信息及舉報方式,接受社會監督。
5.鼓勵專業化施工。穩步提高農村公路機械化、專業化施工水平,加強技術、人員保障,推動農村公路建設向精細化方向轉變。東中部地區農村公路和西部地區的縣道、鄉道建設應主要由專業化隊伍承擔,採用機械化方式施工。西部地區的通村油(水泥)路建設,除路基改建或簡易的附屬工程可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由當地村民實施外,也要逐步由專業隊伍實施。鼓勵農村公路路面和橋樑採用標準化方法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和耐久性。認真實施工程質量責任登記制度,落實崗位質量責任,做到各工作環節、各分部工程有管理措施、技術要求和人員責任,使各工序銜接不斷檔、不缺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構築安全管理網路,落實崗位安全職責,增強防範意識,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實、抓好。
6.強化質量監管。堅持和完善農村公路“政府監督,專群結合”的質量監督模式,縣道、鄉道建設以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機構的政府監督為主,村道建設繼續堅持“專群結合”模式,在政府監督的基礎上發揮社會監督和民眾監督的作用,形成重點突出、控制有效、全面覆蓋的質量監督機制。每個縣級單位宜建立或指定一個具有相應資格的工程試驗室,開展工程質量抽檢和檢驗評定工作,使質量監督工作專業化、制度化、規範化。加強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強化巡查和重點抽檢,嚴格原材料質量控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7.加強項目驗收。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交付使用前應履行驗收程式,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得開放交通。縣道和投資額較大的鄉道原則上按項目進行驗收,其他項目可通過以鄉(鎮)為單位分批捆綁驗收,技術簡單的小型農村公路項目可將交工驗收和竣工驗收合併進行。地市級和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通過驗收工作認真總結項目建設的經驗和不足,落實管養主體和責任。驗收不合格的項目應責令整改。技術簡單的小型農村公路項目的具體標準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結合本地情況研究提出。
(三)消除薄弱環節,提高服務能力。
1.推進危橋改造和渡改橋、渡口改造工程。加大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渡改橋、渡口改造的實施力度,逐步減少危橋數量。加強橋樑巡查,及時更新病危橋樑資料庫,對仍具有一定使用能力但受制於資金等因素暫時不能改造的,應進行技術檢測評估並採取加固措施。科學實施渡改橋、渡口改造工程,統籌考慮,優先改造有安全隱患和交通流量大的渡口,努力解決農村水網地區、江河兩岸和島嶼居民的過渡難和渡運安全問題。
2.完善農村公路安保等附屬設施。新改建農村公路應根據需要同步實施安保等附屬設施。已建成的農村公路應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逐步完善安保等附屬設施,實施前應科學分析,認真排查安全隱患點,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分期分批整治。總結推廣既有的安保等附屬工程建設經驗,鼓勵探索既能夠節約成本又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使有限資金髮揮最大效益,提升安全防護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施農村公路綠化工程。
3.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強災害易發地區農村公路的環境特點分析,制定符合實際的防治標準和技術指南,加大防護、排水等設施建設,加強組織搶修和保通工作,提高農村公路基礎設施防災抗災能力。
(四)堅持科學發展,提高發展質量。
1.重視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農村公路建設應貫徹集約節約用地的要求,儘可能利用原有路基,避讓基本農田和經濟作物區。積極採用符合當地實際的路面結構型式,科學選擇築路材料,注重與沿線環境和農田水利設施的協調。山區農村公路建設要做好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強排水和防護設施建設,避免大挖大填、擾動山體、破壞植被。
2.強化技術支撐保障。加強農村公路巨觀政策、戰略規劃、法規制度、標準體系的研究,及時總結建設經驗,歸集工作亮點,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規章制度或標準規範。發揮科學技術對農村公路發展的支撐作用,注重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套用,提高農村公路建設技術含量。加強基層人才的培養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一線人員的業務素養和責任心,帶動整體素質提高。
3.切實維護農民利益。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應主要由公共財政解決,避免增加鄉村債務和農民負擔,規範使用“一事一議”政策,充分尊重農民民眾意願,不強制參與建設。農村公路立項、計畫、實施等工作要廣泛徵求農民意見,使農村公路適合農村地區,貼近農民需求。工程建設中應儘可能使用當地勞動力和運輸工具,增加農民收入。農村公路建設不得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積極爭取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構建由地方人民政府領導、交通運輸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農村公路聯合發展機制。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組織領導,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要將其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納入單位績效考核,以效能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的規範化、標準化。要逐級分解建設目標,完善工作制度,落實相關執行機構和人員,細化責任,建立以單位和個人為責任主體的考核體系,形成管理硬約束和良性循環。
(二)強化指導協調。要按照職責分工,明確發展重點,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對本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情況的跟蹤分析和調查研究,重視發展差異性,做好分類指導和示範引導。要加強業務指導,通過組織培訓班、發放技術指南、實地技術指導等方式,培養基層人才,普及基本常識,幫助基層和農村解決建設中的技術難題,提高工作水平。
(三)強化宣傳引導。農村公路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民眾的理解和支持,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在政府入口網站開闢農村公路專欄,重點報導本地區農村公路工作動態,宣傳先進經驗,加強政策引導。各地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橫幅、村務公告等,通過集中宣傳、專題報導的方式,分階段、有重點地宣傳農村公路,讓基層政府、社會各界和農民民眾了解農村公路發展的重要性和有關政策措施,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良好氛圍。
(四)強化監督檢查。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考核監督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和協調,定期對農村公路年度建設目標完成情況、實體質量及實施效果等進行綜合督查,重點督查農村公路項目在質量、安全、資金、廉政等方面的制度執行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問題。要構建多層次的監督體系,採取明查暗訪、重點督辦、公示舉報等方式,加大農村公路建設的監督檢查力度,使監督檢查常態化。
“十二五”時期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職責,制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和措施,狠抓落實,推動“十二五”時期農村公路建設再上新台階。各地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報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