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寺塔

五花寺塔

五花寺塔位於宜陽縣三鄉村北,連昌河畔西岸,是黃河流域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在建築、繪畫、雕塑上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經千年風霜侵蝕,塔身略微傾斜,但仍屹立不倒,被當地人稱為洛陽的“比薩斜塔”。該塔建築年代不詳,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花寺塔
  • 外文名稱:wu hua si temple
  • 地理位置:河南省宜陽縣三鄉村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古塔簡介,建築特點,歷史變遷,塔的用途,壯觀古塔,

古塔簡介

五花寺塔,位於宜陽縣三鄉村北,連昌河畔,漢山腳下的連昌宮遺址上。五花寺其餘建築已不存在,僅餘此塔。五花寺塔實際修造年代不詳,《宜陽縣誌》記載其為“唐基宋塔”,專家推測,五花寺塔是宋代建築,在建造過程中使用了部分唐代建築材料。2013年,五花寺塔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五花寺塔矗立在連昌河西岸,是黃河流域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在建築、繪畫、雕塑上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塔起九級,高十一丈九尺九寸,青磚結構,八角密檐。底部周長31米,塔體外部下層以石條築砌,一二層以上,每層皆先用條磚一層出線,線上置斜磚,其上以疊塑十二層為檐,出際在1米左右,在一、三、四、六層正南面均設有假門,門兩側裝磚刻浮雕力士或菩薩畫像,刀法洗鍊,線條流暢,形象肅穆。這種裝飾在一般塔上十分罕見,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這座磚石結構、八角密檐式的古塔,底部周長31米,塔體外部下層以石條築砌。每層斜角處向外伸出一根木頭,古代掛有鈴鐺,可惜木頭已經朽了,鈴鐺早已不在,“風吹鈴鐺響”只能成為記憶中的風景。塔的第一層、第三層、第四層、第六層正南面均設有假門,第二層為真門。門兩側裝飾著磚刻浮雕力士或菩薩畫像,刀法洗鍊,線條流暢。

歷史變遷

據三鄉東村的村民介紹,當初的五花寺規模比較大,寺院山門和少林寺的山門造型一樣。建國後,在扒廟建校和搞水利基本建設運動中,五花寺被拆毀了,現在五花寺其他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古塔。五花寺塔的建造年代,成了一個難解之謎。《宜陽縣志》只有四個字的記載,“唐基宋塔”。
宗教界人士和建築學者認定它為宋代建築,主要依據是塔中使用了臥木(也叫橫木,夾雜在青磚結構中,起固定和部分支撐作用),而這種建築技術在宋代之前沒有出現過。他推測,五花寺塔是宋代建築無疑,但在建造過程中,它很可能使用了部分唐代的建築材料,因為五花寺塔就是建在唐代連昌宮遺址上的。
為了有效保護這一“國保”,宜陽縣在2010年曾專門做過測繪,對五花寺塔進行保護性修復(主要是糾正傾斜)。現在,包括五花寺塔在內的漢山文化園正在建設,五花寺塔將得到更有力的保護。“漢山文化園占地2300畝,包括五花寺塔和塔東北面的李賀文化園、漢光武帝劉秀廟,還要再建念佛堂等建築。”

塔的用途

五花寺塔是為了盛放僧人舍利而修建的佛塔。在三鄉鎮當地,相傳著一段話:“身上的東西被盜了,後來追回來,為防止被盜,建個東西把它埋在塔下。上述句子是典型的佛經用語,“身上的東西”是指的就是佛骨舍利。
五花寺塔名字取自達摩祖師的偈語“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原因是當地流傳,達摩祖師曾遊歷洛陽,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於洛濱,葬熊耳山,即現在的宜陽縣。

壯觀古塔

俗言云:“三鄉有一塔,離天丈七八。”五花寺塔雅致古樸,威武挺拔,屹立在連昌河畔,勢遏行雲。麗日晴空,巍然壯觀,若雲蒸霧裹,另有風韻。歷代名人權貴,文人學士,常常到此遊玩,留下許多詩文。當代著名作家李準1984年遊歷此地,提筆寫下:“古塔籠煙水,山勢寂寞雄,人說光武廟,昔日連昌宮”的詩句,並在塔下留影紀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