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

五德是中國先秦時期的倫理學關於德性的概念。陰陽家、儒家、兵家解釋不同。陰陽家指土、木、金、火、水五行之德。戰國晚期陰陽家主要代表鄒衍提出五德終始說,以五行相生相剋,周而復始的循環變化觀念說明歷代王朝的更替和制度的變化。這種說法為秦始皇所推崇,並為西漢董仲舒所繼承。

出處,
儒家指五種品德,即溫、良、恭、儉、讓為五種德性。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子貢讚美孔子具備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五種美德(《中庸》),即“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朱熹註:“言五者之德,充積於中,而以時發見於外也。”兵家認為智、信、仁、勇、嚴為將帥必具之德,出自《孫子兵法·計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出處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