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隸屬湖北省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鄰近長江幹流和湖南省。其境東鄰宜都市和松滋市,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與鶴峯縣巴東縣接壤,北與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毗連,離長江水運港,枝城火車站60公里,離宜黃高速,滬蓉高速318國道三峽機場80公里,325省道貫穿縣境。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平均海拔1100米,是一個少數民族山區縣。

五峯縣國土面積23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8萬畝。轄5鎮3鄉,97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境內物種多樣,林特、水電、礦產、旅遊等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1%,是中國茶葉之鄉、國家菸葉生產基地和中藥材GAP示範基地。2009年被中國茶葉學會授予湖北省唯一的縣級“中國名茶之鄉”稱號,成功躋身“湖北茶葉大縣”行列。水電裝機容量達到18.7萬千瓦。2010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湖北旅遊強縣”。

2016年11月,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12月,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一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水力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狀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教育,體育,衛生,人民生活,社會保障,郵電,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名優特產,名勝古蹟,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五峰秦朝時屬黔中地。
漢朝時隸屬武陵郡。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明洪武六年(1373)置五峰石寶長官司,十四年廢。永樂五年(1407)復置。
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將容美土司之五峰、石樑、水濜、長茂各司、與從長陽、宜都石門松滋等縣劃出的部分地域合併設縣,依域東有長樂坪取意立名為長樂縣,隸宜昌府。
1914年因與福建省長樂縣同名,取縣址傍依五峰山更名為五峯縣。
1949年屬宜昌專區。1984年改置五峰土家族自治縣。1992年屬宜昌市。
1984年7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撤銷原五峯縣。以原五峯縣的行政區域為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1993年撤宜昌行署及省管宜昌市,合而設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隸屬宜昌市。
1996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面積2401平方千米,人口約20萬人。轄5個鎮、3個鄉:五峰鎮、漁洋關鎮、長樂坪鎮、仁和坪鎮、灣潭鎮、傅家堰鄉、採花鄉、牛莊鄉。縣政府駐五峰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總人口205897人,其中:五峰鎮40016人,長樂坪鎮24487人,漁洋關鎮45650人,仁和坪鎮24020人,灣潭鎮17573人,付家堰鄉17522人,牛莊鄉8720人,採花鄉27909人。
2004年末,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總人口207268人。轄5個鎮、3個鄉,11個社區、104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188923人,其中:五峰鎮37746人,長樂坪鎮22500人,漁洋關鎮46145人,仁和坪鎮18879人,灣潭鎮16743人,付家堰鄉15567人,牛莊鄉7496人,採花鄉23847人。
2011年4月14日,《民政部關於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覆》(民函[2011]94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五峰鎮遷至漁洋關鎮。
2000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轄5個鎮、3個鄉。
2004年底,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轄5個鎮、3個鄉,11個社區居委會、104個村委會。
2004年10月18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舉行盛大的自治縣成立20周年縣慶。
2011年4月14日,《民政部關於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五峰鎮遷至漁洋關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轄漁洋關鎮、五峰鎮、長樂坪鎮、仁和坪鎮、灣潭鎮5鎮,採花鄉、傅家堰鄉、牛莊鄉3鄉。共有11個社區居委會,97個行政村。同時還有一個飛地經濟園區:五峰民族工業園。
漁陽關鎮
漁洋關鎮轄3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曹家坪、橋河、大房坪、火田坑、鞍山、漲水坪、王家坪、枚二沖、三房坪、漢馬池、清水灣、南河、三板橋、沙淌、石柱山。
五峰鎮
五峰鎮轄3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長坪、正街、北門、謝家坪、麥莊、油菜坪、黃糧坪、小河、大坡、前河、水濜司、楠木河、高古、香東、後河、長坡、後荒、二墩岩、北溪河、茅坪、石樑司、陽曬坡。
長樂坪鎮
長樂坪鎮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長樂、洞口、白岩坪、蘇家河、甘溝、月山、百年關、三教廟、柴埠溪、青岩沖、白鹿莊、橋坪、大灣、紅漁潭、菖蒲溪、腰牌、石橋構。
仁和坪鎮
仁和坪鎮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仁和坪、大栗樹、林家坪、大檀樹、橋樑、富裕沖、升子坪、楊家淌、楓香坪、仁和坪、業產坪、楊柳池、梅坪、船山坪、羅漢淌。
灣潭鎮
灣潭鎮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灣潭、龍橋、九門、小鳳池、茅莊、紅烈、紅旗坪、三台坡、、鎖金山、茶園、鹿耳莊。
採花鄉
採花鄉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採花、長茂司、萬里、大村、楠木橋、白鶴、前坪、採花台、黃家台、星岩坪、珍珠頭、苦竹坪、紅漁坪、白溢坪、宋家河、栗子坪。
傅家堰鄉
傅家堰鄉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堰窩子、傅家堰、鴨兒坪、橋料、白廟、火山、左泉洞、馬蹄井、田家山、大龍坪。
牛莊鄉
牛莊鄉轄9個村委會:牛莊、池南、凌雲、沙河、金山、松木坪、九里坪、橫茅葫、沙灣。
五峰民族工業園
五峰民族工業園是由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與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探索創新,按照“合作共建、封閉運行、利益分享、共同發展”模式創建的飛地經濟園區。園區位於宜昌市550平方公里都市工業圈的核心區域,毗鄰宜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猇亭工業園、白洋工業園,是宜昌市沿江經濟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規劃總面積8.71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6.5萬,首期計畫投資30億元開發建設2.8平方公里。是以優先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產業等一類工業,適度發展食品醫藥、精細化工、家具製造、輕紡等產業,兼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工業園區。
五峰民族工業園五峰民族工業園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位於鄂西南邊陲,屬武陵山支脈,系雲貴高原東延部分的尾翼地帶,東鄰宜都市、松滋市,西倚鶴峰縣、巴東縣,南交湖南石門縣,北毗長陽縣。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為湘鄂西片區。

地形地貌

五峯縣全境皆為山區,屬武陵山支脈,系雲貴高原東延部分的尾部地帶,系喀斯特地貌,溶洞伏流遍布全境,地勢由西向東逐漸傾斜,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總面積的86.3%,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44.8%,縣境內最高點白溢寨頂峰——黑峰尖海拔2320.3米,海拔最低點東部漁洋河橋河峽口150米。境內溝壑縱橫,峰巒重疊,群山之間夾有小塊平地,縣境東部的漁洋關(低山河谷),中部的長樂坪(半高山)和西部的灣潭(高山地帶)均有萬畝平原展開。東半部山形渾圓,坡緩谷淺,西半部山勢高峻。
五峰五峰

氣候

五峰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內,山地氣候顯著,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量充沛,雨熱同季,暴雨甚多。山間谷地熱量豐富,山頂平地光照充足。境內垂直氣候帶譜明顯,適合多種農作物及經濟林木生長。年均日照1533小時,年均氣溫13-17℃,無霜期240天,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166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五峯縣有煤、石煤、鐵、銅、黃鐵礦、重晶石、白雲石、螢石、方解石、矽石、大理岩和瓦板岩等17種礦產,礦產地100餘處。其中鐵、矽石、方解石、重晶石等四類礦產儲量豐富、質量較好,以鐵礦最為豐富,湖北省礦產儲量表內有6個鐵礦區在五峰境內,儲量達24億噸左右,富礦占8000萬噸,可滿足開採的需要。

森林資源

五峯縣境內林業用地1828333.3公頃,人均林地面積達0.8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1%,居湖北省各縣市之首,年林木生長量19萬立方米,蓄積量達到350萬立方米以上。
裸子植物亞門與被子植物綱共85科250屬737種。裸子植物主要有馬尾松、油松、華山松、落葉松、雪松、柳杉、銀杏、刺柏等;被子植物主要有香樟、枇杷、紫薇、杜仲、板栗、花櫟、柑桔、杜鵑、香椿、厚朴、石榴、泡桐、核桃、柿數、意楊、黃連、大葉櫸、白玉蘭、山楂、蘋果、刺楸、梧桐、冬青、化椒、桂花、葡萄、桂竹、紅楠、蓼葉竹、漆樹、槐樹等。後河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珙桐、水絲梨、鵝掌楸、黃楊、連香、銀鵲、紅豆杉等。

水力資源

五峯縣境內有漁洋河、泗洋河、南河、天池河、灣潭河五大河流 ,支流30餘條,流域面積1956km2,水能蘊藏量34萬千瓦,可開發水能達到32萬千瓦,已開發20萬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7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19.8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7萬人、農村人口15.86萬人。戶籍總戶數7.43萬戶。全年出生人口1811人,死亡人口2247人。全縣常住人口19.24萬人,城鎮化率38.93%。

民族

五峰境內除土家族和漢族兩大民族外,還居住有回、苗、滿、蒙古、侗、壯、維吾爾、白、朝鮮、瑤、黎、哈薩克等民族。

政治

縣委書記:陳華
縣委副書記、縣長:萬紅
縣委副書記:柯志強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縣監察委主任:覃志剛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周志蓉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鄧紅靜
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縣直機關工委書記:陳延斌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總工會主席:王巍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覃業成
縣委常委、副縣長:李章慶

經濟狀況

綜述

201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現價)65.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4%。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完成22.4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7%;第二產業完成20.5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第三產業完成22.5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6%。三次產業結構為34.2:31.4:34.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037元。
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
2017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9.76億元,下降13.8%。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5.36億元,下降9.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4.40億元,下降12.5%。本年施工項目101個,新開工項目41個。
2017年,全縣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4.56億元,增長5.8%。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6億元,增長4.6%;稅收收入1.96億元,增長7.4%。實現地方財政總支出33.76億元,增長23.9%。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98億元,增長13.5%。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87.56億元,比年初淨增加1.73億元,增長2.0%。其中住戶存款53.17億元,比年初淨增加3.31億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44.43億元,比年初淨增加6.58億元,增長17.4%。其中住戶貸款7.68億元,比年初淨增加2.29億元。

第一產業

201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89億元,增長6.2%。
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2.32萬畝,增長0.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3.99萬畝,增長0.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8.33萬畝,增長0.1%。全縣糧食產量8.17萬噸,增長1.5%。
全縣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及總產量分別為:馬鈴薯,播種面積15.90萬畝、產量2.23萬噸;玉米,播種面積21.24萬畝、產量5.06萬噸;油料,播種面積4.59萬畝、產量0.53萬噸;中草藥材,播種面積2.93萬畝、產量0.74萬噸;蔬菜,播種面積13.27萬畝、產量20.48萬噸。
全縣年末大牲畜存欄1.00萬頭,生豬存欄18.68萬頭,羊存欄10.68萬隻,雞存籠41.21萬隻,蜜蜂3.52萬箱。當年出欄肉牛0.26萬頭,出欄生豬32.68萬頭,出欄山羊9.26萬隻,出籠雞38.14萬隻。肉類總產量3.09萬噸,禽蛋產量0.16萬噸,蜂蜜產量10.55萬公斤。
全縣當年新植茶園面積0.86萬畝,年末茶園總面積21.31萬畝,增長3.88%。茶葉產量2.00萬噸,增長3.17%。
全縣全年水產品產量69.00噸,下降32.9%。

第二產業

201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完成工業總產值43.27億元,下降2.9%。實現工業增加值19.0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2%。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7.48億元,下降3.3%;增加值增速-1.3%,下降11.0個百分點;銷售總產值36.25億元,產銷率達到96.7%;主營業務收入35.01億元,利潤總額1.71億元,資產貢獻率達到11.1%。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分別為:精製茶0.35萬噸、矽酸鹽水泥熟料39.47萬噸、水泥20.84萬噸、商品混凝土8.93萬立方米、機械化農業及園藝機具4.55萬台。
全縣工業用電量9880萬千瓦時,下降1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36萬噸標準煤,下降59.5%;原煤消費量0.76萬噸,下降38.9%。

第三產業

201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1億元,增長7.0%。分規模看,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零售額2.09億元、限額以下批零住餐業零售額21.42億元。分區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28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23億元。
2017年,全年外貿出口1264萬美元,增長0.4%。全縣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48個,計畫投資總額51.79億元。
截止年末,全縣共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1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88億元,增長19.4%。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降6.8%。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0.64億元,下降65.6%。房屋施工面積10.40萬平方米,增長41.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67萬平方米,增長26.1%。房屋銷售面積2.68萬平方米,增長34.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68萬平方米,增長39.9%。

社會事業

文化

截至2017年,五峯縣擁有公共圖書館9個(含分館),文化館2個,鄉鎮文化站8個,文物管理所1個,博物館1個,歌舞劇團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20.81萬冊。歌舞劇團全年演出156場次,觀眾達到14.80萬人次。農家書屋覆蓋率達到100%。
截止年末,全縣共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77家,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達到1164場。全縣共有衛星收轉站37174座,微波實有站5座,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共播出3859小時41分。

教育

截至2017年,五峯縣共有教育機構58個,其中:幼稚園22所、教學點8個、國小11所、特校1所、一貫制學校4所、國中4所、職業中學1所、高中1所、其他6個。幼稚園專任教師200人,在園幼兒3019人。中國小專任教師1005人。中學在校學生5140人。中國小占地面積44.62萬平方米,圖書25.62萬冊,計算機2004台,固定資產總值2.78億元。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均達到100%。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10.5年。

體育

截至2017年,五峯縣擁有體育場館2個,全年參加市級以上各類體育賽事5次,獲得金牌13塊、銀牌24.5塊、銅牌22塊。村級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民眾性體育活動參加人數達到2萬人次。

衛生

截至2017年,五峯縣共有衛生機構173個,其中:二級綜合醫院及衛生機構6個、鄉鎮衛生院8個、村衛生室135個、村醫務室2個。衛生機構實際開放床位數790張。衛生機構人員數108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64人、職業(助理)醫師35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9.7%。人口自然淨增率為0.19‰。平均預期壽命為77歲。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8%。

人民生活

截至201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7元,增長9.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8元,增長9.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8元,增長9.9%。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了1.64萬人、1.82萬人、0.92萬人,參保率分別達到了99.8%、99.9%、99.4%。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基金當年支出額達到1.90億元。城鎮靈活就業人數242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6%。
2017年,全年全縣撫恤補助1248人,發放撫恤補助金758萬元。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2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022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17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86人。受災人員生活救助26075人,發放救助金567萬元。年末養老床位數1420張。社會福利院9個。

郵電

截至2017年,全年全縣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5萬件,特快專遞業務17萬件,報紙累計訂閱257萬份,雜誌累計訂閱82萬份。全縣網際網路固定寬頻用戶達到3.64萬戶,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達到49.0%。

交通運輸

2014年,年末總通車裡程達到了2339公里,等級公路1847公里,占79.0%,其中,一等公路5.3公里。通公路的村達到100%。全縣民用汽車擁有量1005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223萬噸,貨運周轉量43255萬噸/公里;客運量262萬人,客運周轉量13385萬人/公里。
2013年1月,從宜都陸城到五峰漁洋關鎮的一級路建成通車,五峰到宜昌的行車時間由3個小時縮短到1個半小時。1984年的五峯縣只有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鴉來公路(宜昌鴉鵲嶺至來鳳縣)。距離宜昌200公里、武漢500公里的五峰,境內無國道、無高速、無水運航道、無鐵路、無航空,落後的交通一度成為制約五峰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
陸漁一級路陸漁一級路
全長51.67公里的陸漁一級路,作為第一條高等級公路,2006年6月正式動工興建。2012年9月,一條過境五峰,北連武當山、神農架,南連長江三峽和張家界的旅遊觀光高速公路——宜張高速破土動工。到“十三五”末,走高速北到宜昌、西抵來鳳、東往荊州、南至張家界,均在90分鐘以內。
資料顯示,自治縣成立之初,五峰農村公路總里程為51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僅有公路22公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當時全縣農村道路的真實寫照。30年來,五峰把發展鄉村公路作為富民穩縣戰略的先行工程來抓,先後開展了“八七扶貧”、“脫貧攻堅”、“村村通”公路建設大會戰,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2007年,全縣農村公路建設投資首次突破4000萬元。在此帶動下,全縣民眾自籌資金300萬多元,在全縣2372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擺開戰場,掀起修路修橋熱潮。截至2014年10月,全縣共完成農村公路硬化里程1270公里,100%的行政村、70%的自然村、53%的村民小組實現通水泥路或油路。五巴公路是西部4鎮6萬民眾的生命線,2013年底,歷時3年時間,全線92公里的改建工程竣工,8個鄉鎮全部融入全縣2小時經濟交通圈。同時,積極構建牛莊、採花、傅家堰、灣潭4個鄉鎮的循環出口通道,規劃了採花至灣潭、傅家堰至五峰鎮、牛莊至傅家堰、馬渡河至漁峽口4條線路,到2015年底,每個鄉鎮至少都擁有3個以上的對外通道或出口。
“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五峯縣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為35億元,規劃項目24個,已落實“兩高”(宜張、宜來高速)、“兩國”(325、322省道升級為351國道,221縣道升級為241國道)、“三省”(五峰鎮至牛莊鄉的五牛線、五峰鎮天池口至小河的天小線、漁洋關鎮至橋溝的王漁線)、“四旅”(長樂坪鎮大灣村至灣潭鎮獨嶺、採花鄉甘溝河至白溢寨、五峰鎮界頭至後河、長樂坪鎮小口至長灣的旅遊路),大交通的格局正在形成。
2017年末公路總通車裡程達到5600公里(包括不在冊等外公路),增長4.6%。通公路的村達到100%。橋樑年底到達190座、6045米。公路隧道年底到達16道、9662米。截止年末,跨縣市、縣內農村客運運營車輛101輛,公共汽車運營車輛25輛,出租汽車運營車輛50輛,每萬人擁有公共運輸車輛0.19輛。全年完成貨運量208萬噸,貨運周轉量30784萬噸/公里;客運量300萬人,客運周轉量14947萬人/公里。

歷史文化

五峯縣民間歌謠、故事、傳說、諺語原汁原味,充滿機趣與智慧,劉德培被授予中國民間文藝首屆“山花獎”終身成就獎,位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之首;五峰竹枝詞堪稱土家族文學百花園裡的一枝奇葩,絢麗多姿;南曲、吹鑼鼓、滿堂音是久負盛名的“曲壇三枝花”。堪稱中國戲劇“活化石”的堂戲柳子戲儺戲皮影戲等。
劉德培劉德培
撒葉兒嗬
五峯縣土家族“撒葉兒嗬”又叫繞棺、打繞棺、喪鼓舞,集歌、舞、吹、打於一體,本質上是一種民間祭祀活動,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深邃的哲學意義。清《長樂縣誌》云:“家有親喪,鄉鄰來吊,至夜不去,曰伴亡;於柩旁擊鼓,曰喪鼓;互唱俚歌哀詞,曰喪鼓歌。”
2014年8月6日,文化部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結束。五峰聯合巴東縣申報的土家族“撒葉兒嗬”名列其中。

名優特產

茶葉
五峰是中國名茶之鄉。五峰地屬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縣內海拔最低處150米,最高2320米。山間終年雲霧環繞,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成就了五峰茶生長的自然條件。早在18世紀後期,英國商人直接到今天的採花鄉和水濜司等地設立茶社,經營茶葉,其金字招牌“英商寶順合茶莊”仍保存在湖北採花茶業有限公司。
全縣擁有優質茶園15萬畝,年產綠茶7000多噸,擁有“採花毛尖”、“天麻劍毫”、“向師傅茶”、“水仙春毫”4個湖北名牌產品,5個設計專利、2項發明專利。採花毛尖榮獲 “湖北名茶第一品牌” 、“釣魚台國賓館特供茶” 等稱號,四度蟬聯“湖北名牌產品”,連續五屆蟬聯“中國農博會金獎”。
土家臘肉
土家臘肉將椒、八角香、山胡椒等佐料合鹽炒香磨研成粉,待豬羊修淨破腹後即砍下頭、腿、前胛,醃好入缸,所余按五、斤一塊砍成條形,逐醃好,層放,每層再撒上和佐料,如此醃製十日左右即取出上炕。炕臘肉時,忌燒松杉等含煙含脂重的薪多以青棡、土荊條、香葉樹、柏枝等芬芳雜柴為薪,早炊暮,煙火不斷,這樣一熏到第二年立夏後下炕,冷卻後於稻穀中收藏。通穀子吸收水份後,臘肉更耐貯存,且經久不腐。
榨廣椒
榨廣椒,也稱為鮓廣椒、鮓辣椒,是湖北省宜昌恩施地區漢族、土家族的特色小吃,它是以鮮紅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灌腸粑
豬血拌糯米或小米,加食鹽佐料,灌入豬大腸內,然後煮熟、炕乾,色澤烏紅。食用時,蒸熟切片,味道香濃,且軟又糯,為老人小孩最佳菜食。
血豆腐
將搗爛鮮肉拌豬血和豆腐及佐料,切成方塊形的血豆腐,再在火炕上熏乾。食用時色紅味香。
鴨肉燉板栗
將鴨肉炒熟後,加板栗燉燜,鴨肉味濃,板栗香甜。
石蛙燜湯
將石蛙剝皮去髒後,小炒燜湯,湯沸下蛙皮加佐料。肉嫩骨細,香味若雞,食後久存余香。
泥鰍拱豆腐
將活泥鰍放入清水中,讓其吐盡泥渣,再倒入煮沸的白豆腐內,泥鰍鑽進豆腐內,而後將其切成小塊,油炸或煮湯。
燕麥粉蒸螃蟹
先將燕麥粉調水成漿糊於鍋中,將活螃蟹倒入,蓋上鍋蓋,再生火煮熟。食用時加油鹽佐料,不但麥漿噴香,而且螃蟹軟糯易嚼,香味撲鼻。
菜豆腐
俗稱“合渣”。將黃豆加工成豆漿或粉末,加水煮沸,再酌菜葉即成。色清淡,味香甜,營養好。

名勝古蹟

五峰旅遊資源是三峽旅遊資源的組成部分。境內有國家4A級景區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後河原始森林白溢寨長生洞、後河天門峽景區等。五峯縣旅遊資源基本類型實體502處,以洞穴和奇特象形山石為主要內容,屬資源豐富程度中等類型,歸為5大類23種,基本類型占全國56種的41.7%。自然旅遊資源占全縣旅遊資源基本類型的61%,占全縣旅遊資源實體的77%;人文旅遊資源分別占39%與20%。
柴埠溪大峽谷
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五峰士家族自治縣境東部,北接八百里清江,南通武陵源、張家界,東通江漢平原,西達鄂西山寨,距長江三峽大壩100公里。公園分為罈子口、大灣口、蛟口、內口、斷山口五大景區,景色均勻分布於流長近30公里,面積近70平方公里的柴埠溪兩岸,有已命名特景120處。在茂林中有億萬年前倖存下來的“活化石鴿子花等20多種珍稀樹種以及數十種名貴藥材。
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五峯縣城西南30公里處,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座,最高峰海拔2252.2米。保護區總面積40168公頃,活立蓄積量150萬立方米以上,境內薈萃有野生維管植物2087種,分別占湖北省總數的37.7%和34.3%;擁有國有珍稀瀕危保護植物29種。有珙桐、連香、水青、銀鵲等12種珍稀植物。這裡的野生動物達11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1種,分別占湖北省總數的46.8%和45.5%。是湖北唯一發現華南虎的地方。
白溢古寨
白溢寨位於湖北省五峯縣城北10.5公里處,山脈100平方公里有餘,頂部平夷,面積約8平方公里。山體獨立,四周皆為千丈岩石絕壁,唯南北兩路可至峰頂。整個山體至下而上又形成兩級陡壁。第一級陡壁上為面積12平方公里的白溢山寨,是數千年來土家人擁寨而守的聚居地。寨上有“上白溢”、“中白溢”、“湖坪”三坪,海拔在1100米至1300米之間。第二級絕壁高達千米,長約5千餘米。第二級絕壁有8平方公里的平地,人稱天堰坪。有3座奇峰,主峰黑峰尖海拔2320.3米,為五峰第一高峰,華中地區第二高峰(僅次神農頂)。寨上48個泉眼在絕壁和岩石間噴涌,源於“暑天冰穴”,該水富硒、富鍶、低鈉,為優質礦泉水。
長生洞長生洞
長生洞
長生洞位於縣城東南3公里處的天池河左岸,全長約4公里。整個溶洞分為七大景區,即春和樓、仙人坡、靈隱宮、長廊、天台、凱旋門、冬宮。春和樓位於進洞口處,左旁為岩漿凝成和各種形體,似千尊佛像,稱為千佛壁;千佛壁下,有文相岩、武士塔、石獅、蓮蓬塔、鷹子岩、金沙灘等景觀。這裡有海螺石、溢香池、雕花旗桿、夾壁和尚、五音石磬等景物。長廊景區內有金鐘石、馬肺堂、又一村、小天門等。長廊盡頭有一巨形石台懸於半空,俯瞰洞底,有身處九天之概,故名天台;天台之上有珍珠盤、神女、天橋、蓮花峰、百手活佛等石景。冬宮有冰簾、雪蓮岩、溶冰池、盤龍柱、鏤花柱林、天池窗等景致。傳說前清曾有軍事統領在此藏身,故又名“藏身洞”。
興文塔
興文塔,又名示塔。建於清同治九年,位於五峯縣五峰鎮香東村十五組。該塔青磚、石條砌築,七層六面塔剎組成,座東南面西北310°,通高22.38m,主塔占地53平方米,底層高5m,六面各寬4m,壁厚1.70m。塔門高2.3m,寬1.10m,門柱木質打磨成長條方型,兩門柱正面鐫刻:“雲梯直上欣題雁,天闕遙開穩步鰲”對聯,橫批“興文塔,側刻有建塔時間,二層東西南北四間,三層南北兩間有直徑0.70的拱頂窗,塔頂為鋼混凝結構(維修後),篆頂,塔剎合金鑄造,寶瓶狀。每層均用磚石條疊建翹起的塔檐和風鈴角。塔內面積12.60平方米,塔身下寬上窄,為椎體形。每層樓枕、樓板均為松、杉木,成井字形迭建。因年久失修,2002年9月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對塔體進行了維修,並建月台、平台三層。2008年3月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文塔興文塔

著名人物

胡春華,男,漢族,1963年4月生,湖北五峰人,198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大學學歷。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黨組成員。中共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胡春華胡春華
劉德培,五峰長樂坪鎮珍珠山村人,中國民間故事家。1912年生,2000年12月病故,享年88歲。1983年,獲“湖北省民間故事家”稱號。1986年獲湖北省文化廳表彰。2000年4月獲頒“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成就獎”。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文聯名譽委員、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
宋芳蓉,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三坪希望國小校長、“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獲得者並得到江澤民等領導人的親自接見,2008年參加奧運火炬傳遞。
祝家家,1987年5月20日出生於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採花鄉,中國男歌手,2013湖北衛視《我的中國星》全國總冠軍。
羅長姐,女,土家族,1928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灣潭鎮九門村村民,全國雙擁模範個人,湖北省“三八”紅旗手,2013年9月26日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孝老愛親模範。
祝家家祝家家
羅官章,男,土家族,193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2016年7月,入選“中國好人榜”。2017年7月24日,被推薦為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