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段林場

二段林場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北部。距縣城80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30°57′08″——131°09′20″,北緯44°31′19″——44°40′28″。東與俄羅斯濱海邊區接壤,南鄰綏芬河市和暖泉子林場,西、北部與龍江森林工業集團綏陽林業局雙橋子林場相連,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段林場
  • 所屬省份黑龍江省
  • 經度:130°57′08″—131°09′20″
  • 緯度:44°31′19″——44°40′28″
簡介,自然概況,社會經濟情況,森林資源狀況,林業生產建設情況,發展方向,發展項目,

簡介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施業區北尖南闊呈桑葉狀,隸屬於東寧縣林業局,行政區劃隸屬綏陽鎮,

自然概況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位於長白山系北端,為低山丘陵地貌,地勢平緩,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均坡度10度。最高海拔760米,最低海拔420米,平均海拔550米。
水系:境內主要河流為小綏芬河,是綏芬河水系的主要支流,由俄羅斯流入林場東部,在雙橋子同另一支流匯合後在林場西南部流出,境內流程26公里,年徑流量280萬立方米。
氣候:屬東亞季風區,即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多雪,夏季溫熱多雨,降水集中,年均降雨量550—660毫米,春秋兩季天氣多變,全年平均氣溫3℃,最高氣溫28℃,最低氣溫-33℃,年均降雪量200毫米,結冰期約5個半月,日照時數2400小時,年≥10℃積溫2000—2300℃,主風向為西北風,早霜在九月中下旬,晚霜在六月上中旬,全年無霜期在90—100天。
土壤:有3個土類、5個亞類。土壤分布隨海拔升高而變化,分布的次序為沼澤土——草甸土——草甸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原始暗棕壤。土壤構成為暗棕壤占總面積的82.3%,其中典型暗棕壤占該土類的86.5%,草甸暗棕壤占該土類的12.3%,原始暗棕壤占該土類的1.2%;沼澤土占總面積的1.1%;草甸土極少,僅有24公頃,占4.6%。
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楊樹、白樺、柞樹、黑樺、落葉松(人工)、雲杉、赤松、樟子松(人工)、水曲柳、椴樹、柳樹、山榆、楓樺、色木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鵑、山梅花等,草本植物以大、小葉章為主。其中,中草藥有黨參、黃芪、刺五加、三顆針、土三七、蒼朮、龍膽草、細辛、川貝等;山野菜主要有薇菜、蕨菜、黃花菜、剌嫩芽等;漿果植物有山葡萄、五味子、懸鉤子等;食用菌類有黑木耳、榛蘑、元蘑等。
野生動物:有馬鹿、梅花鹿、獐、猞猁、、貉、獾、狍子、野豬、鴛鴦、雉雞、林蛙等。
此外林下資源也比較豐富,其中小砬子的石英儲量和礦石品位極好,便於露天大規模開採作業,不僅能滿足本捷運合金冶煉的需求,還遠銷外地。

社會經濟情況

林場現有職工62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工程技術人員4人。設有營林隊、木材綜合加工廠、多種經營基地。固定資產120萬元,年生產木材8000立方米,年產值300萬元,利稅180萬元。職工平均年收入8500元。施業區內只有1個行政村——北溝村(含北溝、三道溝、鹿角嶺三個自然屯),常駐人口約1000人,大部分為農業戶口。所在的綏陽鎮鄉鎮企業較多,經濟相對發達,林區公路、國防道、鄉道、大車道形成發達的交通網路。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17342公頃,其中林業用地17129公頃,非林業用地213公頃。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13524公頃,灌木林334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265公頃,森林總蓄積902900立方米。森林覆被率97.2%。
林分類型:林場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11951公頃,總蓄積82921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88.4%和91.8%。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林面積4319公頃,蓄積23176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36.1%和27.9%;山場、白樺林面積3555公頃,蓄積28060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29.7%和33.8%;雲杉林面積18公頃,蓄積102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0.2%和0.1%。軟闊混交林面積4059公頃,蓄積31583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34%和38.2%。人工林面積1573公頃,蓄積7369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11.6%和8.2%。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1560公頃,蓄積7298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99.2%和99%;樟子松面積13公頃、蓄積71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0.8%和1.0%。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8062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7.1%,全部為重點公益林;區劃商品林總面積9067公頃,占林業用地的52.9%。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始建於1961年,40多年的經營,累計為國家生產商品材32萬立方米,年平均生產木材8000立方米;經更新造林形成的人工林1573公頃,每年育苗5公頃,產成苗100萬株,品種有落葉松、雲杉、楊苗、白樺等。
有3處木材加工廠,年產地板塊1000立方米,銷往瀋陽、哈爾濱、牡丹江、雞西等地,年創利潤40萬元。
建成旅遊業、畜牧業基地,建中型旅遊景點1處,養羊200隻,養魚3萬尾,年創利潤20餘萬元;年生產木耳5噸,年採集山野菜2噸,年創利潤20萬元。
林場擁有各類磚瓦結構公用、民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有各種車輛20餘台,有電視、電腦、電話等設施。

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林場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林下生長著許多山野菜、食用菌、藥用植物資源。發展森林旅遊業潛力很大。在實施全方位的分片管護經營的同時,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山野菜、食用菌、藥用植物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培育中藥材、食用菌、養殖林蛙等項目。

發展項目

建設集森林旅遊、度假、苗木生產、養殖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森林公園;積極探索合作,開發生產系列高檔地板塊;培育多品種苗木,年造林30公頃,開發林蛙養殖基地,年養殖成蛙10000隻;擴大魚池面積15畝,年產鮮魚2000公斤。
林場場長:劉立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