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精銳第6傘兵團諾曼第地區奮戰記

從1944年5月開始,在德占區法國科唐坦半島南端的卡朗唐地區,居民們發現不斷有德軍增援部隊抵達。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這些新來的德軍不是以往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兵、敞著風紀扣的守備部隊或懶洋洋的炊事兵,他們一下火車就排成整齊的佇列,儘管臉色有些疲憊,但看起來士氣旺盛。

纏繞著偽裝網的煤斗型頭盔下面是一張張年輕的臉,他們還穿著富有特色的迷彩服和低幫戰鬥靴——這是德國精銳第6傘兵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戰德國精銳第6傘兵團諾曼第地區奮戰記
  • 簡介:傘兵對決
  • 時間:1944年5月開始
  • 投入交火:第2傘兵師師部
簡介,入侵已經開始,本團正投入交火,我部現被包圍,激戰亡者之角,

簡介

從1944年5月開始,在德占區法國科唐坦半島南端的卡朗唐地區,居民們發現不斷有德軍增援部隊抵達。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這些新來的德軍不是以往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兵、敞著風紀扣的守備部隊或懶洋洋的炊事兵,他們一下火車就排成整齊的佇列,儘管臉色有些疲憊,但看起來士氣旺盛。纏繞著偽裝網的煤斗型頭盔下面是一張張年輕的臉,他們還穿著富有特色的迷彩服和低幫戰鬥靴——這是精銳的德國傘兵。
這些傘兵屬於德第6傘兵團,團長是空軍少校弗雷德里希·奧古斯特·弗雷赫爾·馮·德·海德特。第6傘兵團調入卡朗唐地區,是西線德軍為應對可能到來的盟軍進攻而採取的措施。諾曼第登入行動打響後,第6傘兵團身處首輪激戰的中心地帶,也造就了二戰中難得一見的傘兵對決。

入侵已經開始

1944年6月5日夜,海德特少校坐著指揮車出城,前往法國北部城市雷恩,參加沙盤推演。他在卡朗唐以南的佩里爾設立了團部,把3個傘兵營依次配置在了卡朗唐南郊大約20千米長、15千米深的地域裡。至於盟軍襲擊的警報,幾乎每天都有,但接著每天都會取消。
海德特少校的座車在半路上拐往郊外的一處法國大宅,那裡住著德軍的馬可思將軍。兩人本打算結伴同行。結果一個警報突然傳來,稱發生了緊急情況,並要求軍官們“待在指揮部里”。海德特次日清晨趕回佩里爾時,那裡已經是一片混亂。參謀官們一擁而上,報告說夜裡發生了多起破壞事件,但沒有更多細節。德軍在此區域的無線電聯絡通信量激增而陷於癱瘓,無法給他們更多的情報。
部下報告說,已經在卡朗唐外圍抓了一些俘虜,全都是美國人。海德特親自審訊後發現,6月6日零點之後的幾個小時裡,美國傘兵從天而降跳進了他的防區。第1傘兵營報告“落下了100~150人”,第3傘兵營報告“落下了500人”,至於敵軍的番號,應該是第101空降師501團和506團。
“入侵已經開始!”海德特立刻向靠近海岸線配置的第91空軍野戰師發出警報。海德特於1907年3月出生於慕尼黑一個貴族之家,他曾在克里特島指揮傘兵營最早衝進該島首府幹尼亞,並為此得到了一枚騎士十字勳章。德軍當中可能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如此規模的傘兵空投意味著什麼了。
海德特緊急制訂了作戰計畫,把指揮部從佩里爾推進至卡朗唐以北的小鎮聖科莫杜蒙,同時命令各營立刻往北運動攻擊。
聖科莫杜蒙是一個小小的交通樞紐,途經此地的公路連線著法國內陸和科唐坦半島北端的海濱地區。海德特下令傘兵把守住路口和路旁倒灌了水的田野,“不能讓美國人取得任何突破。

本團正投入交火

在新指揮部里,海德特正式向上級第2傘兵師師部發報:“本團正投入交火。”
根據海德特在6日緊急發布的命令,該團第1營朝聖科莫杜蒙以北疾進,打算抵達正對著海灘(猶他灘頭)的暗堡群陣地;第2營也向北行動,準備與第795喬治亞步兵營會合,後者是當時法國“東方師團”的一部分;第3營則留在後方擔任預備隊。
第6團最大的資本是富於戰鬥經驗的指揮層。海德特在克里特之役後轉戰俄國和北非,曾經是傳奇的拉姆奇傘兵旅中一員。阿拉曼戰役後,海德特麾下的傘兵教導營在沒有任何車輛的情況下徒步長途跋涉回到突尼西亞,連隆美爾都覺得驚奇。
第6團的3個營長全都是傘兵老手。2營長羅爾夫。梅格爾少校來自第1傘兵團,獲得過不計其數的勳章,但別在他制服左邊口袋上的金質近距離戰鬥獎章卻十分稀罕。整個二戰中有633名德軍官兵獲得過這種獎章,傘兵部隊只有2人。
全團有1/3的軍官和1/5的士官參加過東線或義大利的戰鬥,成為這個重建時間不長的部隊的骨幹。團里的士兵大多來自傘兵學校和空軍野戰師,平均年齡還不到18歲,如同第12SS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團”師一樣年輕、一樣狂熱。
第6團是個滿編團,全團共有15個連。其中3個傘兵營各轄4個連,包括3個傘兵連和1個重裝備連。每個傘兵連配有18挺機槍和3門80毫米迫擊炮;重裝備連配有12挺重機槍,4門80毫米迫擊炮和2門步兵炮。每個連還有數量不等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團部直轄重裝備連、反坦克連和工兵連各1個。其中第13重裝備連配有9門120毫米迫擊炮和8挺重機槍,第14反坦克連有4門75cm反坦克炮、34具“坦克殺手”反坦克火箭筒和6挺機槍,第15工兵連則有2門80毫米迫擊炮和6挺機槍。
剛開到諾曼第時,第6傘兵團的兵力為3457人,D日(1944年6月6日)時總兵力已升至4500人。
即使如此,第6傘兵團的火力標準也只能算是“標準配備”,因為它沒有什麼重武器,迫擊炮的彈藥數量也很有限。最麻煩的是缺乏運輸車輛,支援武器都得靠人力扛著。傘兵們對此有不少怨氣。有人說:“我們就像中世紀戰士那樣全靠兩條腿走來走去,還要拖上反坦克炮和迫擊炮!”
此前盟軍的情報機關並未重視第6團,情報相當混亂。先是認為它的戰鬥力可能僅比“東方師團”好一些,後來卻又把它稱作“整個諾曼第地區裝備最精良的德國部隊之一”。

我部現被包圍

海德特在聖科莫杜蒙找到了一處絕佳的觀測位置,那就是矗立在鎮中心古老教堂的鐘樓。從6日下午開始他就在鐘樓上面凝望,希望儘可能多地掌握戰場上的情況。他的兩個營正按計畫向北前進著。由於美國傘兵散落地區很廣,德國傘兵向“前方”開進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不斷和“後方”之敵進行近距離戰鬥的過程。
第1營在原本要前往W5暗堡群,但在距離W5約6千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暗堡已被美軍攻占。面對大批剛剛登入的美國步兵,第1營決定在低矮的灌木叢間觀望一段時間。這個決定極不明智,因為晚上大約有150架滑翔機把第101空降師的機降團投送到第1營後方,使該營差不多被合圍了。
與此同時,第2營在行進途中也遭到了來自聖梅爾艾格利斯的火力襲擊。此城原來由一支德軍高炮部隊占領,但他們沒有通知第6團就棄城而逃了。
海德特在6月7日一早再次登上教堂鐘樓。太陽一升起來,他就看到了“全部的真相”。他向小鎮以東的海面上張望時,大群盟軍艦隊驀地出現在他的望遠鏡里。就在他驚訝的時候,來自艦炮的大口徑炮彈呼嘯而至,打得教堂周圍地動山搖。海德特急忙下令把指揮部撤到靠近卡朗唐的一處農場裡。
此時第1傘兵營正苦苦招架美國坦克的攻擊。營長埃米爾·普利埃夏特無奈地發現,營里僅有的一些“鐵拳”很快消耗一空。更糟的是,好容易恢復起的同團部的電訊聯絡,結果卻傳來這樣的詢問,“你營是否可以派出一部兵力去同第2營會攏?”普利埃夏特在7日上午晚些時候發報回應:“我營已擊毀5輛美軍坦克……我部現被包圍,準備奪路撤離。”
收到訊息的海德特這才知道自己的部下情況不妙。他轉而要求第2營派出一支偵搜分隊去聯絡普利埃夏特。這支分隊在前進路上幹掉了2輛美國坦克,卻再也無力更前進一步了。
海德特決定動用留作預備隊的第3營,但是該營派出的第一個連很快也陷入了激烈的遭遇戰。22時,營長霍斯特。特萊貝斯報告稱,他的第二個連已經與美國坦克交火,雖然打掉了其中2輛,但全連只剩下1具“鐵拳”了。
在位於農場的新指揮部里,海德特盤算著局勢:在盟軍的突襲下,第6團的處境很糟,在各個方向上都受到了美軍的壓迫。海德特決定放棄聖科莫杜蒙鎮,把新防線布置到該鎮與卡朗唐之間的公路上。
海德特立即下了命令,不過還是稍微遲了一點。正在苦戰的第1營陷入了絕望,全營只剩下約300人,不但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希望,而且防線越縮越小,最終被壓縮到拉巴奎特一帶。疲憊的傘兵被美軍火力壓制在倒灌了河水的田野里動彈不得。營長普利埃夏特是個老兵,1938年就加入傘兵部隊,獲得過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參加過克里特空降。但現在他的4個連長已有2人陣亡、2人失蹤。此時他被迫決定率殘部向美軍投降。(該營只有25個殘兵僥倖逃出。)
資料圖:戰鬥中陣亡的德軍空降兵。

激戰亡者之角

第6團雖然損失了一個營,但第2和第3營全身而退,集中到博蒙特村附近的三岔口上。德軍在這裡據有地形上的優勢,公路兩旁不是沼澤地就是灌了水的灌木帶,非常適合打阻擊。
交匯在這個岔路口上的兩條公路是N13和D913。N13往北經過聖科莫杜懞直抵瑟堡,第6團就是沿這條路撤下來的,往南去可以到卡朗唐。D913公路則在此向東北斜插,直通猶他灘頭。這個岔口即將成為諾曼第之役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地點之一,美國兵們把這裡叫做“亡者之角”。
岔路口上有一座非常突兀的小樓。在接下來的爭奪戰中,它將先後成為交戰雙方的臨時指揮部及傷兵救治站。這幢老房子奇蹟般地在炮火的洗禮中完好無損,如今已成為專門紀念此戰的博物館。
6月8日美軍第101空降師的傘兵們抵達這裡,一場難得的傘兵地面對決隨即上演。美國傘兵發現,向小樓靠近每一步都很艱難。德國傘兵的火力並不猛,但非常準。一道又一道灌木樹籬使得戰鬥多少帶有巷戰色彩,而要涉水趟過的一個又一個田埂則給德國傘兵提供了瞄準的便利。
性急的美軍派出第70坦克營開路。當金屬履帶特有的噪聲傳來時,寸步難行的美國傘兵發出一陣陣喝彩聲。然而打頭的一輛M5A1“斯圖爾特”輕型坦克剛一抵達三岔路口,就被“鐵拳”擊中,停在小樓前劇烈燃燒起來。
德軍的反坦克伏擊造成了駭人的情景,“斯圖爾特”車長瓦爾特.T。安德森燒焦的屍身向外撲出,半掛在炮塔上。由於受到德軍交叉火力的壓制,美國兵始終無法上去收屍。這個殘酷景象刺激了第101空降師的傘兵們,他們管這裡叫“亡者之角”。
“亡者之角”準確地概括了該地戰鬥的殘酷性。在灌木叢林提供的天然掩護下,德國傘兵從事先準備好的單兵掩體裡向外射擊。每組3至4人的反坦克分隊更是神出鬼沒,他們扛著“坦克殺手”火箭筒埋伏在灌木間隙里,當美國坦克疾駛而過時,他們會放過頭一輛,而把火箭彈射向後面的坦克。
對手的強悍令美國傘兵震驚。第101空降師502團D連的士官鄧肯曾抓獲過一名德國軍官。他把手槍頂在這個德國人腦袋上,讓他向德軍士兵喊話,要他們放下武器並投降。這個傘兵軍官大吼了幾句,接著他手下的人便朝聲音方向一起開火,把他自己和鄧肯全都打死了。
可是強悍代替不了彈藥,海德特不斷收到彈藥用盡的報告,這意味著他這裡已無法支撐多久了。由於美國傘兵的力量在不斷增強,海德特下令部隊後退至卡朗唐城北的外圍陣地,以得到彈藥補給,還能得到城南高地上的炮兵火力支援。“亡者之角”的爭奪終於告一段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