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妃壇

二妃壇

二妃壇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下寺村南的一座孤山頂。是祭祀娥皇、女英的場所,人稱二妃壇,內有一座二妃墓。今故址已毀,獨留一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妃壇
  • 地址: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下寺村南孤山
  • 相關記載:《地記》、《堯典》等
  • 相關詩詞:《斑竹怨》
二妃壇的出處,歷史傳說,

二妃壇的出處

唐·李泰《括地誌·蒲州·河東縣》:河東縣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壇。
二妃壇的實地考證:
唐 李泰 《括地誌》唐 李泰 《括地誌》
2010年5月,我們同北京大學一個考察組,在二妃壇發現大量具有戰國乃至夏代特徵的陶片和瓦片。這些瓦片散落墓冢的泥土之中,應當是廢毀的壇廟遺物,均是早期遺物,而沒有發現漢唐時期乃至以後的陶瓦遺物。
這些陶片經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組”有關專家鑑定認為:有一些是戰國瓦,有一張陶片具有山西夏縣東下馮文化(夏代)特徵。可見,二妃壇有可能是存在最為古老的舜帝文化遺址。
我國學界關於堯舜禹時期的歷史文化現象,僅有山西省襄汾的陶寺遺址作為佐證。而距陶寺二百餘里的舜都蒲坂二妃壇作為具有母系社會文化特徵的遺址,對於研究舜帝文化現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歷史傳說

娥皇、女英,帝堯之女,下嫁於舜,為舜的二妃。居於媯汭水旁,《史記·正義》說:“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為後,女英為妃。”
《地記》說:“河東郡青山東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媯水,北流者汭水。二泉異源,合流出谷,西注(黃)河。媯水北曰汭也”
《堯典》記載:“女於時,觀厥刑於二女。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史記》說:“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以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嬌事舜親戚,甚有婦道。”
娥皇、女英給舜帶來豐厚的陪嫁,有牛羊、倉廩、還有樂器等物,舜的繼母和弟弟象總想霸占這些財物,便屢次想把舜害死。娥皇、女英是舜的好幫手,《列女傳》說:“堯試之百方,每時常謀於二女。”
《通史》上說:“瞽叟使舜滌廩,舜告堯二女,女曰:時其焚汝,鵲汝衣裳,鳥工往。舜即登廩,得免去也。”
《列女傳》說:“二女教舜鳥工上廩。”大意是:舜知道父親要害自己,問娥皇、女英咋辦?娥皇、女英說:我們給你作件寬大的衣裳,他從下邊放火,你象鳥一樣展翅飛下來。於是舜照做,得以倖免。
《通史》上說:“舜穿井,又告二女,二女曰:去汝衣裳,龍工往。入井,瞽叟與象下土實井,舜從他井出,去也。”《列女傳》說:“龍工入井。”大意是:舜把父親要他淘井的事告訴娥皇、女英,娥皇、女英說:你脫掉衣服,象龍一樣從空穴里鑽出來。於是舜照做,又逃脫了。
舜南巡狩,舜崩於江南蒼梧(今湖南零陵九疑山),娥皇、女英十分悲痛,淚水浸染了滿山的竹子,淚斑久久難以脫落,使江南的竹子漸漸長成了斑竹。舜的死使娥皇、女英痛不欲生,為了追隨舜而升天,跳進了湘江溺水而去。後來,江南人為了紀念她們,把娥皇、女英比作湘水之神,又叫湘夫人。稱江南的斑竹為湘妃竹。《列女傳》說:“舜陟方,死於蒼梧,二妃死於湘江之間,俗謂之湘君。”
李淑曾的《斑竹怨》詩寫道: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間;
有淚灑湘竹,至今湘竹斑。
雲深九疑廟,日落蒼梧山;
余恨在湘水,滔滔去不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